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

“闖王!”

“闖王,你爲什麼讓老回回他們四個去新蔡,知不知道俺們小袁營因此受了多重的傷亡?”

袁時中提着腰刀,說話的時候怒目圓睜,進門後見到裡面高一功、牛金星、李雙喜等人都在,再看李自成逐漸陰沉下去的面色,這才逐漸的慌了神。

“袁時中,順王這麼做,自有他的道理,怎麼,還要和你解釋一番不成!”

說這話的是牛金星,素來面相溫和的他,這時候也變得色厲內茬,的確,袁時中今日這般做法,實在太不將順王和屬下一羣制將軍放在眼中。

李雙喜站起來,冷哼一聲:

“還叫闖王,袁時中,是不是該改口了!”

李過這次同樣是怒而起身,指着鼻子喊道:

“袁時中,順王做事,難道還要向你彙報一聲不成,你實在是太過放肆了!”

這個時候,李自成揮揮手,雙手撐着桌子去看地圖,淡淡的說道:

“袁頭領,爲什麼派老回回去新蔡,我心中自有計較,就給我留些面子,沒必要追根究底了吧。”

李自成這話帶着濃濃的不滿,雖然並沒有表露出來,還是讓屋內的幾個人有些忌憚,都不再多說。

聽到這個語氣,袁時中哪能不知道李自成已經動了殺意,當下是連忙把刀“哐啷”一聲扔在地上,結結巴巴的說道:

“闖,順王大度,鳳陽那邊還有戰事沒有解決,這次是俺冒犯了,罪過罪過......”

說完,袁時中又是奪路出門,緊跟着一名親兵走進屋內,沉聲的彙報道:

“順王,袁時中帶着小袁營跑了,朝東面跑了。”

眼下順軍的局面越來越大,這一年多下來,從最初的一千多馬隊,發展到如今幾十萬大軍,佔據了河南和湖廣的大部,莫說地方的參將和遊擊,就連一些州縣的知州和知縣都爭着搶着來投靠。

大家看着順軍的勢頭愈發旺盛,而明廷自朱仙鎮一戰之後,唯一有戰力的孫傳庭部秦軍傷亡殆盡,餘者龜縮入關,據說無論崇禎怎麼催促都不再出關。

很明顯,朝廷已經是後繼無力。

現在就連順軍底下的一個小卒都能明白,這大明朝眼看着就要完蛋了,跟着新順王是最好的選擇,至於那山東軍,上趕着給明廷做爪牙,不提也罷。

李雙喜表現的有些急躁,沒什麼城府,李過和高一功雖然知道掩飾,但也能讓人輕易看出來心中所想。

至於順軍的首席大軍師牛金星,做夢都想着改朝換代,自己好去做那有如漢之張良一般的人物,城府和氣度也十分有限,就連素來沉穩有加的高一功,都有些浮誇起來。

說來也是,要是順王成事建國了,他們也好跟着做個開國元勳功臣,說不定還能混個幾大名將的頭銜過過癮。

對於這樣的形勢,新順王李自成的野心自然也在愈發的膨脹,自從宋獻策給出“十八孩兒主神器”的卦言後,他的心也在逐漸向那個終極目標靠攏。

爲了這個目標,李自成改變了以往流竄各地的習氣,開始佔據地盤,並且自己一直都是“清苦度日”,對部下約束極嚴。

李自成明擺着有要幹大事的心,部下那些將領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什麼時候該享受,心思熱切,事事都和李自成站在一起。

其實並沒有什麼真感情,不過是立場相同,李自成相當皇帝,他們的心沒那麼大,當個開國的功臣名將就行了。

聽到這名親兵的話,屋內衆人都是大驚,李雙喜更是失聲叫了出來。

“你說什麼,袁時中奔着東面去了?”

高一功豁的起身,沉聲說道:

“順王,東面不遠可就是山東軍的駐地,鷹臉奉了王爭的命令,眼下就在曹縣駐紮,若小袁營投奔過去,那可是大患!”

聞言,李雙喜問道:

“鷹臉是誰?”

高一功看傻子一般的看了他一眼,反問道:

“鷹臉你還不知道?”

“他是那王爭手底下的另一員驍將,兩次血戰,次次都是以弱勝強,據說相貌有如鷹臉,所以別號鷹臉,本名喚作刑一刀。”

說到這裡,高一功泄氣一般的坐回椅子上,繼續張口道:

“若袁時中跑到那去,可就沒辦法了。”

牛金星也知道山東軍下轄驍將如雲,見李自成面有猶豫,遂是急切的說道:

“順王,欲成大事,婦人之仁萬不可有,你可見那王爭對人有過什麼仁慈嗎,速速下令吧。”

正憂慮間,李過的馬隊副將走進來,朝他耳語幾句,李過聽到後急忙起身一躬,悶悶說道:

“順王,袁時中殺了我馬隊的把總,帶着人頭往東去了,看方向,正是曹縣!”

聽到李過大嗓門的在這吆喝,李自成心中暗自悔恨,方纔自己爲什麼不把那袁時中給砍了?

袁時中在農民軍中聲望不低,麾下小袁營在最多的時候足有近二十萬人,屢敗官軍。

眼下雖然只剩下幾萬,但是聲望不變,搞不好他這麼一跑,順軍百萬之師就因此崩潰。

想到這裡,李自成冷冷說道:

“李過,你速去調老營馬隊,即刻啓程追擊,李雙喜,你去權將軍賀錦那裡,讓他穩定城外大營,高一功,你親自去找劉芳亮,你們二人回合以後即刻去找郝搖旗,與他一同率部進駐襄陽。”

“李雙喜你從賀錦那回來之後便留在襄陽城內和牛先生坐鎮,這種時候,千萬不能出了亂子。”

李自成一個個有條不紊的命令下去,屋內亂哄哄的衆人才反應過來,好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大聲接令後急匆匆的跑出去。

李自成在親兵的服侍下披掛白甲,戴上氈帽風衣,大約半個多時辰的功夫,和李過點齊老營馬隊轟隆隆順着小袁營的路線追了過去。

眼下可是半夜,行動倉促,但時至今日,順軍本部已經算是久經戰陣,效率出奇的高。

本來聽聞袁時中潰逃的消息,城內外已經有些亂子,但是在高一功、賀錦、郝搖旗、牛金星和李雙喜等人的東奔西走之下,很快就穩定了局勢。

李過手底下的老營馬隊,都是順軍中第一等一精銳的存在,其中又有不少當年陝西的老底子,有很多都是湖廣本地人,順着最近的路就追了過去。

小袁營幾萬人馬,哄亂的跑在一起,大軍動向也十分容易把控和掌握,順軍最前面有十幾騎專門負責帶路,他們往往是下馬粗略的看一看,就能指出個大概的方向。

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五十章:意外第三百八十二章:傳奇山東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明神宗平倭詔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
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五十章:意外第三百八十二章:傳奇山東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明神宗平倭詔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