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

沒什麼好動員的,也不用軍議司再連夜想對策,在山東巡撫顏繼祖和監軍劉允中的目視下,王爭率領登州營的兵士出城直奔邱縣。

在這次著名的歷城軍議過後,各處的文官武將們總算是微微安下心來,登州營有了動作,總歸是能給自己個放鬆的理由,誰也不願意整天老是那麼緊繃着。

按登州營以往行軍的速度,東昌的知府已經斷言,三日左右必定會有援兵來到東昌府,這話一說出來,上下都有些輕鬆。

不過也是奇怪,前些日子打着革左五營旗號的流寇自打攻陷邱縣後便再也沒出現過,而且也沒聽說在邱縣內幹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

不少官員開始單方面的去臆想,也許這些流寇根本就不是威名赫赫的革左五營呢,也許來的並不是革裡眼,其實只是路過的幾千個流寇。

這麼一想,本來就因爲登州營出兵而有些鬆懈的防務就更是廢弛下去。

在七月份的頭日,距離邱縣幾十裡的臨清州知州已經是下文書取消宵禁,儘管守備表示反對,但知州已經下了令,武將說的還能算是話嗎?

前些日子來了不少從邱縣過來的難民,本來害怕其中有流寇的奸細,臨清守備沒有一直都是緊閉城門,不敢放一個人進城。

這天一早,便有人拿着知州大人的文書叫嚷着開城,門前把總說要詢問守備的意思,但來人根本不在乎這些,說你是聽知州的還是守備的?

那把總頓時懵了,只好下令拉閘開門,外頭那些看着也是無關痛癢的難民,放進來應該也不會有什麼事。

成百上千衣衫襤褸的難民一窩蜂涌進城內,兩側的臨清兵看着這一幕有些人還在偷笑,看看這些連狗都不如的泥腿子,還是咱兵爺過的舒坦。

“流寇打來了!”

這個時候也不知道是誰胡亂的喊了一句,方纔還在譏諷難民的臨清兵立馬就是一個激靈,想都沒想鑽到難民堆裡就要擠進城。

誰成想這事最後鬧了個大笑話,守門的臨清把總聽難民中時不時傳來嗤笑聲,頓時覺得顏面無光,惱羞成怒之下“噌”的一聲抽出佩身腰刀。

還別說,這種把戲還就是百玩不厭,將刀握在手裡,看着那些難民畏懼的目光,把總都感覺自己高大強壯了許多。

不過這臨清把總還沒來得及作威作福的說出什麼,卻聽城樓上一個臨清兵喊了句話,當時周圍亂哄哄的也沒聽清。

把總沒管那麼許多,握着刀走到方纔笑最歡那個中年男子身前,想要狐假虎威的嚇唬一番。

臨清把總得意的將刀在這中年男子頭眼前了晃,根本沒注意到這男子眼中亮起的一抹戲虐,仍是在自顧自的雜耍。

中年男子趁着臨清把總大意,方纔還是空無一物的手上變戲法似的摸出一柄短刀,猛的紮在臨清把總喉嚨上,頃刻間便是血流如注。

守門的臨清兵還沒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就已經驚愕的見到自家上官躺在血泊裡抽搐,等到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周圍已然是一片亂象。

難民亂做一團,大部分的都是慌亂的四散,不過其中有些人撕扯下身上的破爛衣襖,豎起一杆紅色大旗,招搖的喊道:

“革左五營到了,殺狗官兵,到了俺們翻身的時候了!”

“殺狗官兵!”

城下的臨清兵只有十幾個,根本分不清誰是難民,誰是混跡進城的流寇,一時竟忘了關門。

有些難民容易受蠱惑,聽到是革左五營到了,轉頭便奔着臨清兵喊打過來,沒多久,城下的十幾個臨清兵橫七豎八的步了那把總後塵。

正這時,城上不知如何是好的臨清兵震驚的發現遠處揚起一片塵土,無數流寇正舉着紅色大旗朝自己這邊殺過來。

大旗上赫然刻着“革裡眼”三個威風凜凜的大字。

人都是有個適應的過程,城上的幾十名臨清兵也知道這個時候再跑下城就是送死,官銜最大的一個把總咬牙在城上組織起防禦,又有兵士撿起沾滿了塵土的銅鑼,不要命的“咣咣”敲起來。

“革裡眼來了!”

“流寇進城了!”

很快,這些消息就傳到了臨清知州衙門,知州再沒方纔斷定太平的樣子,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唯一下的命令就是調集民壯護衛府衙。

相比之下,臨清守備反應就已經是尤其的迅速,聽到銅鑼示警後第一時間就調集營兵趕到北門,與正入城的流寇和難民廝殺了起來。

這個時候,根本不用再管什麼難民和流寇,好比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差距,可憐兮兮的難民若得不到好的安置,轉頭也就成了流寇。

守備帶着家丁走在最前面,無論難民還是流寇都是一刀下去,連帶着營兵的士氣也高漲起來。

城內的大戶們聽到流寇進城的消息都是嚇得夠嗆,但反應也很快,二話不說就第一時間關緊大門,吩咐家僕將能搬動的東西都用來堵門。

流寇經過的地方,那可都是寸草不生。

不過話說回來,登州營不是在幾日前就說已經出兵了嗎,怎麼現在還沒到,難道和那些半吊子官軍一樣半路跑了不成?

臨清這邊的官軍和流寇其實也差不多,穿着破破爛爛的鴛鴦襖,還不知是多少年前發下來的舊貨,手裡的刀槍多也是腐爛生鏽,戰鬥力十分有限。

好在守備帶着一批鐵甲家丁趕到,這些人有些拳腳,也敢跟着上官死戰,堪堪穩住了局勢,不過令人吃驚的是,官軍在革裡眼大軍殺到城下之前居然將城門奪了回來。

這可是城外流寇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往常無論是堅城與否,只要城內混進去自己人就沒有打不下來的。

眼看着城門漸漸關上,就差那麼幾步,流寇們都是氣的跳腳。

不過這形勢對於臨清兵來說依然算不上好,城外的流寇黑壓壓一大片甚至蔓延到了衛河邊上,城內臨清兵總數也就是人家一個零頭,這城要怎麼守?

況且,眼下城內的亂子比城外更大,到處都是慌亂逃竄的官兵和百姓,一些大戶還叫着讓官兵開門出城避風頭。

本地這位朝廷任命的守備難得沒有慌亂,居然帶着家丁打開封存了不知多少年的府庫,搬上城八門虎墩炮與不少鳥銃、三眼銃等火器。

守備大將沒有跑,帶着家丁坐鎮城上,這給了臨清兵很大鼓舞,本來已經輕度潰散的官兵漸漸又是開始整隊聚集。

這位朝廷守備臉色蒼白的看着衛河岸上,這流寇多得一眼望不到邊,怕至少要要有上萬人,眼下正在城外匯集列陣,看那一個個叫囂的樣子,簡直牛氣的不行。

很快,守備看見衣甲雜亂的流寇中出現一抹亮色,一衆衣甲還算整齊的壯漢簇擁着一個人來到城下,扛着革左五營首領“革裡眼”的大旗。

那革裡眼豹頭大臉,呲着一口黃牙,拎着一根狼牙棒大搖大擺的在城下晃盪,十分不將城上臨清兵放在眼裡。

革裡眼賀一龍滿臉輕鬆,朝廷的守備儘管拒守堅城,卻依舊是冷汗直冒,根本不抱有打贏的希望。

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五十章:意外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
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五十章:意外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