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

那正藍旗臺吉帶着最後的七八名滿洲騎兵一齊圍攏上去,可能是知道吳三桂勇悍,都不敢硬上,三四人負責圍殺牽制,其餘的則是來回撥馬鑽空子。

不多時,吳三桂再連斬兩名滿洲騎兵,但因爲對方來回呼嘯,一碰就走,自己又只有一人,左追不成,右堵也不行,終究是精疲力竭。

見吳三桂奮力閃躲,在一旁側目觀戰許久的阿巴泰總算是找到機會,從馬袋中掏出繩索,在手中轉了幾個圈,大喝一聲催馬拋出,直接套在吳三桂頭上。

“呼呼呼~”

“駕~”

四名來回迂迴的滿洲騎兵紛紛掏出繩索,藉着人多馬衆的優勢向同一方向用力,直接將虛弱的吳三桂拽落下馬。

落馬之後,吳三桂瘋狂的亂劈,雖然將兩根繩索斬斷,但對方根本不給他更多的時間。

他們用力催促使得坐騎發足狂奔,拉着吳三桂奔行一段距離,待吳三桂掙扎的不剩下絲毫力氣,這才翻身下馬一擁而上,將他捆了個結結實實。

阿巴泰左手握着繩索一頭,看衆人將吳三桂包成糉子押過來,一邊擺弄着右手的虎頭大刀,一邊冷笑道:

“多年以來,你我相爭還算旗鼓相當,本貝勒敬你是條漢子,落得今日這般結局,還有什麼想說的?”

其實阿巴泰這話說的還算客氣,就是想要保全吳三桂的面子,但吳三桂卻並不領情,他感覺嘴裡腥味四散,想都不想的張口朝阿巴泰臉上吐了大大一口膿血。

看阿巴泰又驚又怒的擦拭,這才大笑道:

“你兩藍旗此役怕是折損個精光,這麼急切的要抓本將,無非是要在多爾袞面前討功,哈哈哈,阿巴泰,你覺得多爾袞會放過你嗎?”

聽到這話,阿巴泰將手中繩索一緊,見吳三桂憋的滿臉通紅,這才稍稍覺得解氣,嘿嘿冷笑道:

“吳三桂,你死到臨頭了,話還真不少!”

說話的同時,阿巴泰再沒有問話的興趣,手中大刀直接揮向吳三。

吳三桂因爲雙手被綁的嚴實,手腕難以向上抵擋,意欲躲閃,卻又被衆清兵挾持,只能是眼睜睜看着對方的刀越來越近。

“圓圓,你在哪啊......”

吳三桂最後想起的人就是還在北京,生死未卜的陳圓圓,然而下一刻他就被砍中胸前,慘叫一聲,鮮血噴涌而出。

阿巴泰畏懼吳三桂勇猛,怕他垂死掙扎,竟又向胸腹連刺幾刀,周圍的清兵也沒閒着,放下手中繩索撲上去圍砍。

衆人一陣亂砍,直到吳三桂最後一絲氣息消失,這才放下心來。

誰能想到,僅僅一個吳三桂,竟然生生殺了十幾名滿洲騎兵,而且若不是使用繩索和疲憊戰術,只怕今日死的還要更多。

不多時,遠遠跑來一騎:

“啓稟饒餘貝勒,李自成精騎距此不足一里!”

阿巴泰點點頭,下令將這些關寧騎兵和闖軍的首級割下來當做軍功,自己則腰揣吳三桂和田見秀兩員大將的首級信心滿滿的回到大營。

......

通州城外,清軍大營。

大營內人喊馬嘶,數色旗幟迎風飄揚,不斷有身着全身鎧的滿洲騎兵進進出出,但沒多久,居然有一支正藍旗隊伍狼狽不堪的跑了回來。

這些正藍旗滿洲騎兵雖然狼狽,但每個人馬上都掛着三五個首級,爲首的阿巴泰雖然打了敗仗,但看那樣子卻好像是得勝凱旋一樣。

當阿巴泰走進大帳的時候,攝政王多爾袞正在議事,所議論的就是該怎麼辦,圖爾格比阿巴泰先回來幾日,後方慘敗的消息,他們已經知道了。

眼下多爾袞本應該趁勢進取北京,誰想到兩藍旗精騎兩萬幾乎全軍覆沒。

蒙八旗本來就蠢蠢欲動,現在八旗兵力只剩下八萬多丁,而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卻又十二萬左右,再損失的話,多爾袞怕就連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都壓服不住了。

“阿巴泰,你竟然還有臉回來!?”

原本寂靜的帳內忽然傳出一聲咆哮,多爾袞看這廝居然樂呵呵的跑回來,當即額扔下手中大煙杆,起身瞪着眼睛吼道:

“來人,給本王將這些沒用的東西抓起來!”

阿巴泰是饒餘貝勒,往常戰功卓著,身旁的正藍旗人也有一個臺吉兩個貝勒,都是眼下兩藍旗中數一數二的貴族,按理說就算打了敗仗,也不該說抓就抓,就算是皇太極,無非也是懲戒一番。

可多爾袞得理不饒人,張口就要抓人,引得帳內二十幾名貝勒郡王都有些心驚,不過並沒有多說什麼。

這次據多羅貝勒圖爾格所說,確實是阿巴泰咎由自取,兩萬騎兵衝擊齊軍兩萬餘步軍,沒有一鼓作氣直接將對方擊潰也就罷了,最後自己竟然被包了餃子。

站在帳外的兩名正白旗清兵一左一右走進來架住阿巴泰,直到這個時候,阿巴泰纔有些心慌,掙脫那兩個旗丁,趴在地上喊道:

“這是田見秀和吳三桂的人頭,請攝政王過目!”

多爾袞一隻腳踏在椅子上,氣兒已經微微消了一些,看着僕人端來的兩個盒子,只是微微擡眼看了一眼,又是氣的跳腳。

田見秀他不認識,但吳三桂卻是非常熟。

本來多爾袞還有心利用吳三桂和關寧軍牽制齊軍,甚至打着招攬吳三桂爲自己所用的想法,看着趴在地上邀功的阿巴泰,簡直就是氣不打一處來。

“拉下去,拉下去。”

“攝政王,就饒了饒餘貝勒這一回吧,田見秀是闖軍的大將,吳三桂又是我大清宿敵,也算是功過相抵了吧。”

多爾袞殺意已決,那幾個兩藍旗的貝勒終於忍不住出言相勸,聽到這話,多爾袞倒是呵呵一笑,回頭道:

“好啊。”

“那就讓饒餘貝勒戴罪立功,帶着蒙下三旗去攻打北京。”

周圍的貝勒們一陣議論,蒙古下三旗,那一共可只有八千多騎兵,前些年皇太極曾攻打過北京城都是無功而返,那不是叫他去送死嗎。

“怎麼,你還有話說?”

多爾袞笑吟吟看向方纔說話那正藍旗貝勒,問話的同時,身邊已經升起淡淡的殺意,那貝勒滿臉慌亂,趕緊跪下道:

“攝政王英明,卑職沒話說了。”

“好。”

多爾袞滿意的笑了笑,納悶看了一眼阿巴泰,說道:

“饒餘貝勒,你還傻站在這裡幹什麼,打下北京城,就能將功抵過了。”

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
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