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猴子的野望

日本名護屋的天守閣中,一間裝飾奢華的大殿,之前織田信長築安土城,曾建造過一座黃金茶室,這裡也不差了。

一個瘦小乾枯的老人正坐在正位上,他的頭髮稀疏花白,可見年紀已經不小了,面色看上去有些蒼白,但眼神卻是十分的凌厲,此時他手中拿着一封戰報,隨着他的目光,跪在下首位的幾個人都是後背出了冷汗。

“加藤清正戰死了,鍋島直茂也戰死了,大友義統、立花宗茂都死了,平壤失陷,朝鮮北四道已經不屬於我大日本了!”

這個猴子樣的老頭正是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的太閣大人,日本的真正掌權者,他的語氣雖然平靜,但是聽上去還是讓人不寒而慄,下首的衆人聞言紛紛跪伏在地上,額頭抵着地板,都不敢擡頭看一眼。

“又左!看起來你是對的!”豐臣秀吉怪笑着,眼神更加凌厲,直射人心,“當初你就反對出兵朝鮮的!”

左手第一位的正是前田利家,號稱槍之又左,甲賀百萬石的強力大名,同時也是豐臣秀吉的好友,兩人的交情,從效力織田家的時候,就已經結下了,不過當時豐臣秀吉不過是個給織田信長暖草屑的小人物,可是現在他已經是天下人了。

以往前田利家還能在豐臣秀吉面前肆無忌憚的說笑,但是現在很顯然已經不行了,豐臣秀吉隨着年紀越來越大,脾氣也越來越暴戾。

“太閣大人!朝鮮的局勢還沒有糜爛到無法挽救的地步,宇喜多殿下和小早川殿下他們已經穩住了局面,朝鮮南四道還在我軍的手中,這場戰爭我們還沒有失敗!”前田利家很聰明的沒有炫耀他的先見之明,這個時候豐臣秀吉已經因爲那個不切實際的大東.亞帝國的夢想瘋狂了,他們這些人也只能跟着一起瘋狂下去了。

豐臣秀吉的臉色陰沉,咬牙切齒道:“加藤那個蠢貨,還有小西行長,他們都是蠢貨,居然被明國人輕易的擊敗了,小西行長和黑田長政現在在什麼地方,他們丟了平壤,我要讓他們爲自己的無能付出代價!”

前田利家連忙勸道:“太閣大人息怒,平壤之敗,卻非小西行長的過失,根據情報明國的兵馬具是雄壯,我軍往往要付出兩三倍的軍勢方能抵禦住對方,現下明國兵馬在碧蹄館一代已經被我等挫敗,無力南下,以後這朝鮮的局勢肯定會向有利於我們一方發展。”

“又左!以前你的脾氣不是這樣的,要是在以前,你肯定會指着我的鼻子大罵,罵我害得數萬將士慘死,現在連你也變了,算了!你也不要騙我了,若是咱們佔優,爲何不繼續進攻,那些傢伙全都沉浸在統一日本的喜悅之中,不思進取了,看來真是需要我渡海親征才能挽回敗局了。”

“太閣大人萬萬不可,您是日本的主心骨,日本沒有您坐鎮的話,非亂了不可,您萬萬不可將自己置身險境,懇請大人收回成命。”

說這話的是跪在右手便第一位的武士,這傢伙年歲也不小了,生的肥肥胖胖的,脖子很短,跪在那裡活像一隻大烏龜,模樣十分恭順,語氣更是誠懇,這人就是現下豐臣家的五大老之一德川家康。

豐臣秀吉看了德川家康一下,冷笑了一聲,道:“還是竹千代忠心啊!德川殿下!您勸我不要渡海遠征,確實是爲我好,那麼該怎麼挽救朝鮮的頹勢呢!?”

德川家康卻不再說話,只是深深的跪着,極力表現着自己的恭順,其實心裡早就罵開了:“你自己不自量力,要挑戰大明,現在被人揍了一頓,卻又來問我,難道還想讓我帶着德川家的武士過去拼命嗎?歇菜吧您呢!我可不去蹚那個渾水,老老實實趴在關東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裝烏龜停好的!”

前田利家見有些冷場,忙道:“太閣大人!德川殿下說的對,您不能親征,這些事情,小早川殿下或是毛利殿下都是能應承下的,有他們輔佐,相信宇喜多殿下應該能夠對付的了明國兵馬,不過~~~~~~~~”

豐臣秀吉道:“不過什麼?又左!把你的話說完!”

前田利家低着頭,衣衫都被汗水溼透了,猶猶豫豫的說道:“太閣大人!我想我們現在應該考慮該怎麼結束這場戰爭了!”

“不!”豐臣秀吉一聽,就好像個被踩了尾巴的野猴子一樣,猛地跳了起來,聲嘶力竭的喊道,“我決不!決不向明人低頭,之前他們已經拒絕了我和談的誠意,現在他們必須爲他們的自大付出代價!付出代價!我要增兵,繼續向朝鮮增兵,我一定要戰勝那個不可一世的明國!”

豐臣秀吉說完猛地一陣咳嗽,跌倒在地上,看他現在的模樣像極了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可越是這樣,他的野心就越大,他要成功,他要獲得無上的成功。

其實如今他的成就,已經算得上是成功了,當初那個小戰國,多少的英雄豪傑,武田信玄,上杉謙信,北條氏康,織田信長都沒能完成一統天下的霸業,可是他成功了。

一個平民子弟,一個被人看不起,連姓氏都沒有的賤民,一步一步憑藉着他的努力,走上了天下人的位子,有誰能說他不是成功的。

可是伴隨着成功巨大喜悅而來是更大的野心,他不滿足只是成爲一個小小日本的主宰,所以他將目光投向了一海之隔的大明帝國。

從他登上太閣寶座的那一天開始,他就還是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到北京去,坐上象徵着天下主宰的龍椅,真正建立一個大大的帝國,一個前所未有的帝國。

最開始進軍朝鮮的時候一切都非常順利,他們甚至在平壤擊敗了來援的明軍,一切都順利的讓人以爲,豐臣秀吉那個不切實際的幻想真的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很快大明被激怒了,然後就是一頓胖揍,到現在不但朝鮮北四道不保,南四道也在明軍的威脅之下,更是折損了數萬兵馬。

所有人都發現,儘管他們完成了日本統一的大業,但是和大海對面那個龐大的帝國相比,他們的實力還是不夠看。

而那些有先見之明的人,這會兒則是暗自慶幸,比如德川家康,他就在慶幸當初在關東自導自演了一番武田家餘孽的叛亂,躲過了這次出兵。

豐臣秀吉發泄完,一雙碩大的眼睛都變得赤紅,讓他失望的是,下首的那些人除了一個個恭順的趴在地上,沒有一個回話的,很顯然他們都不贊成自己的決定。

就在豐臣秀吉準備點將的時候,突然一個小姓跑了進來,跪倒在了他的面前:“太閣大人!朝鮮最新軍報!”

豐臣秀吉掙扎着站起來,一把奪過,看完之後,就好像被人抽去了骨頭一樣,癱倒在了地上。

前田利家連忙趴着過去,將那軍報拿起來看過之後也是大驚失色,道:“太閣大人!這仗不能再打下去了!”

前田利家非常清楚,這次派去的兵馬除了豐臣秀吉的嫡系,就是和他相善的大名,一旦這些人都被扔在朝鮮,豐臣秀吉這個太閣的位子也就做到頭了,不用別人,在場的一些大名就能把豐田家給拆了。

豐臣秀吉強忍着滿心的憤怒,迫使自己冷靜下來,好好的分析了一番,到最後也只是艱難的說了一句:“傳令給小西行長,讓他和明國人接觸,和談!”

最後那兩個字吐出來,對豐臣秀吉而言是何等的艱難,但是此刻他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

原來就在半個月前,明軍突然偷襲了龍山,日軍在朝鮮的軍糧被焚燬一空。

那一日李如鬆正打算要下達行動命令,朝廷的欽差又來了,還帶來了萬曆皇帝的旨意,大明打算要和倭寇和談了。

李如楠的計劃這下徹底沒有實施的必要了,李如鬆也準備放棄,但是最終還是被李如楠給說服了,在和談之前,再勝一場,讓倭寇徹底失去談判的籌碼,對大明十分有利,就算是事後有人追究起來,萬曆皇帝也不會怎樣,最多就是心裡不痛快。

李如鬆想想也是,便不顧沈惟敬那廝的阻止,下令出兵,他親率一軍,猛攻幸州山城,宇喜多秀家聞報自然不敢怠慢,調動了幾乎全部兵馬,前去禦敵,結果被李如梅偷襲了龍山,數百萬擔的糧食被焚燬一空。

等到宇喜多秀家回軍去救的時候,糧食早就燒成了黑灰,丟了龍山,日軍頓時鬧起了糧荒。沒了糧食吃,士卒哪裡還有力氣打仗。

各個統軍的大名也是沒有辦法,只得讓麾下的士卒帶着人馬在這漢城四周開始了搜刮,可是朝鮮人早在他們剛剛打到這裡的時候就已經跑了大半了,之前又被加藤清正搜刮過了,那裡還有糧食,即便是有一些,但對於七八萬人也是杯水車薪。

於是,領兵的大名們首先就坐不住了,帶出來的這些人可都是他們的家底,要是拼光了,回去之後怎麼辦?

說起來豐臣秀吉對日本的統一也不十分徹底,各地的實力派比比皆是,對豐臣秀吉也只是順服,手裡的權利卻並沒有交出去,平日裡各個臨近大名的關係也不是很好,時常有齷齪事發生,他們自然不願意將家底都交代在朝鮮。

於是乎,所有大名都不用事先傳統,一致要求回撤到釜山那邊,好歹那邊還有糧食從海上運來。

宇喜多秀家把石田三成,長束正家,増田長勝找來商議了一番,也都覺得漢城不能久守了,再守下去的話,等不到援兵過來,人都要餓死了,沒辦法只能撤退。

日軍臨走時又放了一把大火,而後就將漢城丟給了李如鬆,等李如鬆領着兵馬進駐漢城的時候,看到的一切彷彿是在地獄裡一般,到處都是死人,到處都在冒着煙火,朝鮮李氏王朝的宗廟和王宮什麼的,早就燒燬了,只剩下一片斷壁殘垣。

跟着李如鬆大兵南下的朝鮮大臣一看到這般景象,坐在地上就哭開了,這些朝鮮人彷彿別的本事沒有,只只會哭,哭起來就是沒完沒了。他們不單是在自家祖廟和王宮遺址上哭,還跑到李如鬆那裡哭,一再央求李如鬆他們繼續帶着天兵南下,替他們把倭寇趕下海。

可是此時的李如鬆已經生了倦意,這朝鮮的局面,現下可不是他說了算了,朝廷已經派來了和談大臣,他如果再進兵的話,就算當真能把倭寇全都趕下海去,又能怎麼樣,一個不受控制的將軍,肯定不是皇帝喜歡的,就算他的戰功再大,到頭來也只有一死,朱家人殺起功臣的時候,可是從來都不手軟的,因此不管那些朝鮮大臣如何哭訴,他也是不理睬。

很快大明要和倭寇和談的消息就傳開了,那些朝鮮大臣更是被爆了菊花一樣,根本就坐不住了,一個個串聯起來,先是找李如鬆,李如鬆不理睬,他們就跑去遼東找宋應昌,最後還要跑去北京向萬曆皇帝哭訴,卻不知道這個和談的主意,就是萬曆皇帝自己想出來的。

萬曆皇帝倒不是真的想結束戰爭,只是他打不起了,打仗那是要花錢的,大軍一旦開撥,那就要一筆開拔費用,到了戰場,還要有各項用度,若是打勝了,朝廷還要犒賞,最起碼,下邊軍兵送上來的首級是要挨個算錢的,這可是不能搪塞的,這個要是拖欠了的話,以後誰還會爲朝廷賣命。

之前李如楠在咸鏡道倭寇加朝鮮叛軍一共看了四五萬人,這是多大一筆錢,萬曆皇帝雖然喜歡勝利,可是錢也不是這麼個花法,要是在這麼下去,讓李如楠依樣再來幾次的話,大明的國庫可都要空了,國庫裡跑了老鼠,皇帝的位子還坐的牢嗎?

這會兒那位沈惟敬大人已經派人跑到釜山去和日軍接觸了。

第十二章 鳴樑峽海戰第七章 套上烏龜殼的野豬皮第五十五章 有付出就有回報第四十一章 平壤重鎮第二十六章 男人做事,女人少多嘴第十二章 葉赫那拉第二十八章 回馬槍第七十六章 啓程第七十六章 啓程第二十二章 金陵第十八章 拯救大兵3920第九章 刀下留人第十六章 定計第三十一章 混世鉅奸第五十六章 有人眼紅了第三十八章 回返金州衛第十七章 海賊第八十九章 勝第二十二章 金陵第七十五章 衝突第十章第七十一章 朝裡有人好做官第七十四章 老子的隊伍纔開張第八十五章 重返金州衛第八章 天使到來第六章 專打不要臉第二十一章 秘密第四十八章 突襲北青城第十四章 調戲父女第八十七章第六十七章 魅惑第三十章 泉州第二十一章 倭影初現第三十八章 活着幹,死了算!第一章 動盪的日本第二章 家家都有難唸的經第八十六章 出兵第七十四章 老子的隊伍纔開張第八十八章 殺第三十一章 混世鉅奸第四十章 大軍前驅第十三章 葉赫老女小蘿莉第七章 立威第三十一章 佛郎機人第七十章 總算熬出頭了第五章第三十八章 誓言第三十九章 狗日的女真人第五十三章 大發橫財第二十五章 海盜王令第八章 王妃第十九章 果然豪傑~~~個屁!第五十三章 大發橫財第五十四章 加藤君到了第二十三章 鬱悶的小西行長第十一章第十三章 葉赫老女小蘿莉第三十八章 活着幹,死了算!第六十五章 逃奴第三十一章 當個兵也要實習?第七十三章 褚英之死第二十九章 戰雲密佈第九十五章 傳國玉璽第三十一章 混世鉅奸第五十章 朝鮮義軍第三十章 泉州第四十三章 募兵第四章 全面戰爭之大明遠征軍第三章 另類打劫第十六章 定計第四十八章 紅毛鬼第十六章 定計第二十四章 夠了嗎?走人!第三十三章 臨行第七十二章 少女第三十九章 狗日的女真人第五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五十三章 大發橫財第十二章 系統升級第十四章 兵發平壤第三章 內牛滿面的九少爺第五十七章 痛打落水狗第十二章 皇帝駕崩第三十章 李家是一個奇葩,我們人人都愛他!第五十八章 血戰碧蹄館第二十九章 有其婆必有其媳第二十章 軍權第六十四章 恨!第二十章 新仇舊怨第六十九章 韓胤第一百零二章 面聖第九章 居麗夫人第九十六章 回師第四十五章 諫言第七章 控制權第八十章 漢四郡第十六章第三十章 李家是一個奇葩,我們人人都愛他!第十五章第五十章 朝鮮義軍
第十二章 鳴樑峽海戰第七章 套上烏龜殼的野豬皮第五十五章 有付出就有回報第四十一章 平壤重鎮第二十六章 男人做事,女人少多嘴第十二章 葉赫那拉第二十八章 回馬槍第七十六章 啓程第七十六章 啓程第二十二章 金陵第十八章 拯救大兵3920第九章 刀下留人第十六章 定計第三十一章 混世鉅奸第五十六章 有人眼紅了第三十八章 回返金州衛第十七章 海賊第八十九章 勝第二十二章 金陵第七十五章 衝突第十章第七十一章 朝裡有人好做官第七十四章 老子的隊伍纔開張第八十五章 重返金州衛第八章 天使到來第六章 專打不要臉第二十一章 秘密第四十八章 突襲北青城第十四章 調戲父女第八十七章第六十七章 魅惑第三十章 泉州第二十一章 倭影初現第三十八章 活着幹,死了算!第一章 動盪的日本第二章 家家都有難唸的經第八十六章 出兵第七十四章 老子的隊伍纔開張第八十八章 殺第三十一章 混世鉅奸第四十章 大軍前驅第十三章 葉赫老女小蘿莉第七章 立威第三十一章 佛郎機人第七十章 總算熬出頭了第五章第三十八章 誓言第三十九章 狗日的女真人第五十三章 大發橫財第二十五章 海盜王令第八章 王妃第十九章 果然豪傑~~~個屁!第五十三章 大發橫財第五十四章 加藤君到了第二十三章 鬱悶的小西行長第十一章第十三章 葉赫老女小蘿莉第三十八章 活着幹,死了算!第六十五章 逃奴第三十一章 當個兵也要實習?第七十三章 褚英之死第二十九章 戰雲密佈第九十五章 傳國玉璽第三十一章 混世鉅奸第五十章 朝鮮義軍第三十章 泉州第四十三章 募兵第四章 全面戰爭之大明遠征軍第三章 另類打劫第十六章 定計第四十八章 紅毛鬼第十六章 定計第二十四章 夠了嗎?走人!第三十三章 臨行第七十二章 少女第三十九章 狗日的女真人第五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五十三章 大發橫財第十二章 系統升級第十四章 兵發平壤第三章 內牛滿面的九少爺第五十七章 痛打落水狗第十二章 皇帝駕崩第三十章 李家是一個奇葩,我們人人都愛他!第五十八章 血戰碧蹄館第二十九章 有其婆必有其媳第二十章 軍權第六十四章 恨!第二十章 新仇舊怨第六十九章 韓胤第一百零二章 面聖第九章 居麗夫人第九十六章 回師第四十五章 諫言第七章 控制權第八十章 漢四郡第十六章第三十章 李家是一個奇葩,我們人人都愛他!第十五章第五十章 朝鮮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