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憤怒的猴子

次日,大阪城的天守閣內,豐臣秀吉幕府的所有重要人員,除了在朝鮮的,其餘全部到場,他們都聽說了,大明屈服了,派了人來大阪城求和,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

日本和華夏交往多年,一直都是孫子輩兒的,低眉順眼的,只盼着能從華夏天朝那邊討來些殘羹剩飯,現在他們偉大的太閣居然打得大明朝都屈服了,這是何等大事,豈能不好好慶賀一番。

豐臣秀吉穿着一身明朝的超品官服,頭上戴着烏紗帽,寬袍大袖的顯得不倫不類,他原本就是生着一副猴子樣,就是穿上龍袍都不像太子,大明朝也不知道是成心,還是怎的,這套官服明顯不和豐臣秀吉的尺寸,那頂官帽套在他的頭上,幾乎將半個腦袋都罩住了。

“都來看看,這是明國皇帝送來的禮物,據說這重服飾在大明朝除了皇帝之外,是最爲尊貴的了!”

豐臣秀吉滿心的得以,他現在還被矇在鼓裡,以爲日方所提七項條款被明方完全接受,這纔在大阪城內盛擺宴席,款待明廷和朝鮮的來人。

到場的大名和家臣們頓時一陣恭維,唯獨前田利家憂心忡忡,大明在朝鮮的戰局完全佔據了優勢,這會兒怎麼可能會完全答應豐臣秀吉提出來的無禮條件,這其中肯定有些緣故。

德川家康則是一臉冷笑的看着豐臣秀吉耍猴戲,他也很清楚,大明朝是不會接受豐臣秀吉七項條件了,如今派了使臣過來,說不定就是那個小西行長的鬼把戲。

他雖然心裡和明鏡一樣,卻也不願多說,看着豐臣秀吉被人耍弄,對他來說,本就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豐臣秀吉當然不會想到這些,即使有所懷疑,也都被興奮給沖淡了,統一日本,成爲名副其實的天下人,是他的巨大成功,如今居然能讓大明帝國都選擇屈服,這纔是他人生的頂峰。

很快就到了大明使臣上殿的時候了,楊方亭一身官服,雙手捧着萬曆皇帝冊封豐臣秀吉爲日本國王的敕書,邁着四方步,上了大殿,倒也顯得威風凜凜。

在他身側的沈惟敬更是一步三搖,得意的不得了,這也是他人生的頂峰了,當流氓當了一輩子,誰能想到他沈惟敬居然也有這麼風光的一天。

楊方亭往大殿正中央一站,原本看着豐臣秀吉一身大明官服,心裡還有些高興,可等了半晌卻也不見豐臣秀吉下來參拜,就有些不滿意了。

豐臣秀吉也同樣不滿意,他是日本老大猴子頭,明使又怎麼樣,怎麼能不過來參拜他,再加上當他看見朝鮮派來的“謝罪使”不是什麼嫡親王子或領議政之類的大官,僅僅是個小人物時,不禁勃然大怒,差點兒就離席而去。

小西行長見了,也只能湊上前去,苦苦哀求,他現在滿心希望冊封過場結束,雙方罷兵了事。

“太閣大人!朝鮮君臣畏懼您的虎威,再沒有得到您的諒解之前,這纔不敢來謝罪,還請暫時寬恕他們,大事爲重啊!”

豐臣秀吉想想,也就忍下了這口氣,道:“好吧!就聽你的!”

沈惟敬也在催促着楊方亭:“楊大人!還是不要管那些虛禮了,大事要緊啊!”

楊方亭雖然不滿豐臣秀吉等人無禮,卻也不得不承認沈惟敬的話,說得有道理,點點頭,展開了敕書,搖後晃腦的宣旨道:“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聖仁廣運,凡天覆地載,莫不尊親;帝命溥將,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誕育多方。龜紐龍章,遠賜扶桑之域;貞珉大篆,榮施鎮國之山。嗣以海波之揚,偶致風佔之隔。當茲盛際,宜讃彜章。諮爾豐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國。西馳一介之使,欣慕來同。北叩萬里之關,肯求內附。情既堅於恭順,恩可靳於柔懷。茲特封爾爲日本國王,賜之誥命。於戲!龍賁芝函,襲冠裳於海表,風行卉服,固藩衛於天朝,爾其念臣職之當修,恪循要束;感皇恩之已渥,無替款誠。祗服綸言,永尊聲教。欽哉!”

唸完,楊方亭大人還砸吧砸吧嘴,感嘆不愧是翰林院大儒寫的文章,果然文采飛揚,這篇敕書做的花團錦簇,了得!了得!

楊方亭這邊感嘆的不得了,可豐臣秀吉卻是一句都沒聽明白,只看着楊方亭腦袋都快要晃掉了,也不知道雲的都是什麼亂七八糟的。

其實何止是豐臣秀吉,就連殿上那些精通漢話的,對這錦繡文章也是不明所以。

豐臣秀吉聽不懂就只能去問小西行長:“明國皇帝的國書裡面,可是當真答應了我的七項條件?”

小西行長此刻滿腦袋的汗,連連點頭,道:“答應了!全都答應了!”

豐臣秀吉一皺眉又看向了前田利家:“又左!你通曉漢話,可曾聽明白了!”

前田利家此刻也是一頭霧水,道:“只是聽了個大概,具體意思也沒聽明白,不過好像明國皇帝提到了日本國王什麼的!”

豐臣秀吉聞言,臉色就變得陰沉起來,道:“小西行長!這日本國王是怎麼回事兒?”

小西行長這會兒嚇得都要運到了,渾身上下抖得如同篩糠一樣,哪裡還說的出話來,豐臣秀吉起身道:“來人!去請承兌、靈三、永哲三位大師過來!”

豐臣秀吉所說的三位大師,乃是留學明國多年的學問僧,對漢話那是精通的不能在精通了。

不多時,三個和尚上了大殿,對着豐臣秀吉行了一個佛禮。

豐臣秀吉道:“三位大師!明國的國書在這裡,你們當場用日語宣讀一遍!”

三個和尚不明所以,便到楊方亭這裡來索要國書,楊方亭哪裡肯給,這可是萬曆皇帝的聖旨,神聖不可侵犯,只有豐臣秀吉才能跪接,三個和尚來要,算是怎麼回事兒!

“沈大人!這是何道理?”

沈惟敬這會兒也說不出話來了,他知道西洋鏡就要被揭穿了,到時候萬曆皇帝會怎麼懲罰他?

坐在下手的前田利家看着不耐煩,上前一把將聖旨搶了過去,交給了永哲和尚。

三個和尚商量了半天,總算是弄明白了意思,當場便用日語宣讀起來,一開始豐臣秀吉的臉色還算正常,可是當他聽到“茲特封爾爲日本國王”一句時,立刻就爆發了。

“噌”的一聲跳了起來,一把將腦袋上的烏紗帽摘下來扔在地上,撤掉了身上的官服,將面前的小桌踢翻,聲嘶力竭的大喊了起來:“日本國,我欲王則王,何待明虜冊封!”

那些家臣也跟着叫嚷了起來,一個個義憤填膺的模樣,甚至手都按在了刀柄之上,只等豐臣秀吉一聲令下,就把楊方亭等人砍成肉泥。

楊方亭被嚇了一跳,看向了沈惟敬道:“沈大人!這是怎麼回事?不是說好了要來冊封的嗎?難道倭寇不守信用!?”

沈惟敬這會兒被嚇得都要艮屁朝涼了,哪裡還顧得上回答楊方亭,跪倒在地上,一個勁兒的祈求饒命。

楊方亭見狀,不禁大怒,他爲人雖然迂腐,但是氣節還是槓槓的,大明朝的臣子,居然向一個小國之主跪拜這成何體統。

“沈惟敬!你這廝還不知羞恥,堂堂天朝官員,如何能在小邦蠻夷面前失了體統,速速起來,今日倭寇不守信用,死則死而,又有何懼!”

楊方亭無所畏懼,可沈惟敬不一樣啊!他雖然年紀老邁,可還沒活夠呢,更何況好日子纔剛剛開始,他如何捨得丟了性命。

“太閣大人饒命,太閣大人饒命!”沈惟敬哪裡還顧得上什麼體統,臉面的,保住性命纔是要緊的。

豐臣秀吉發泄了一同,惡狠狠的看向了明使,道:“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今日饒你們一條狗命,速速回去,告訴你明國皇帝,想要罷兵休戰,除非答應我幾個條件,其一兩國通婚,明國嫁公主爲我天皇陛下皇后。其二勘合貿易,明國應允許官船、商船相互往來,發展貿易。其三永誓盟好,明國與日本互派武官,結盟發誓永世和好。其四割讓四道,日本可以歸還王京和北方四道,但要將南方四道,慶尚、江原、全羅、忠清全數割讓給日本。其五朝鮮王子爲質,朝鮮要送一個王子到大阪城做人質。其六朝鮮要發誓終其所世,永不背叛日本。這幾個條件,你明國皇帝要是敢有一個不答應的,我就派遣大兵,攻進你們的北京城。”

楊方亭聽着,鼻子差點兒被氣歪了,這日本老猴是想瞎了心是怎麼的,要不然怎麼會提出這等不着邊際的條件。

楊方亭也是個倔脾氣,當堂便道:“無需回稟我天朝大皇帝,你這六個條件,我大明一個都不答應,你要發大兵征戰,我大明也不是沒有敢死之士,到時候再殺你一次也就是了,要打便只管來!”

豐臣秀吉也被氣暈了頭,擺手讓人將楊方亭等人全都轟出去,他生怕一怒之下,殺了楊方亭等人,落一個斬殺使臣的名號。

雙方鬧翻了,這宴席自然也就沒辦法舉辦下去了,豐臣秀吉喊上了前田利家,石田三成等親近之人,到了後殿。

冷靜下來之後,豐臣秀吉也開始分析這件事,首先小西行長欺上瞞下是肯定的了,可是大明朝冊封他做日本國王的用心,也值得考究。

豐臣秀吉突然意識到,大明朝玩這招,就好比曹操聽從程昱之計對周瑜和程普冊封南郡太守和江夏太守的感覺,強烈的離間效果。

豐臣秀吉與後陽成天皇的關係如何暫且不說,至少外人看起來,豐臣秀吉在後陽成天皇面前最多一關白,對了,現在是太閣了。

但是在明朝皇帝面前,直接就是日本國主,治權方面,豐臣秀吉可以執掌,但教權方面呢?

豐臣秀吉曾自詡過自己爲天皇私生子,這樣的話,豐臣秀吉在血統問題上不管如此,都具備相當實力去競爭天皇的位子。

他現在是太閣,雖然是日本實際上的掌控着,但是名義上,日本的統治者還是後陽成天皇,一旦豐臣秀吉成了日本國王。

深受威脅的不僅僅是後陽成天皇,還有那些野心勃勃的大名,豐臣秀吉要是做了國王,那可就是那些大名真正的主子了。

到時候那些現在還屈服於他的大名會怎麼做?

或許萬曆皇帝還真沒想的這麼多,但是豐臣秀吉卻不能沒有這些顧慮。

“又左!明國不肯屈服,你說我們該怎麼辦?”

要說在衆多家臣,外樣大名之中,豐臣秀吉最爲信任的人是誰?毫無疑問就是前田利家了,兩人從年輕時代就是好友,在豐臣秀吉最爲艱難的時候,又是前田利家無私的幫助了他,所以對待前田利家的感情,還是十分深厚的。

前田利家還沒說話,豐臣秀吉就笑道:“又左!你該不會又要勸我放棄進攻明國的打算吧!?”

從一開始前田利家就是極力反對進攻大明朝的,因爲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日本都不具備勝利的條件。

“藤吉郎!”前田利家嘆了口氣道,“你真的以爲我們能打贏嗎?”

豐臣秀吉聞言,突然變得激動起來:“爲什麼不能?又左!你知道的,這是我的夢想,在日本已經沒有人是我的對手了,爲什麼我們就要一輩子被束縛在海島上,爲什麼就不能把目光放遠一些,又左!你一直都是最支持我的,這次,我需要你的支持!”

前田利家看着一臉瘋狂模樣的豐臣秀吉,到了嘴邊的拒絕的話,怎麼也說不出來了,只得點頭道:“好吧!既然你非要這樣,我就只能陪着你再瘋一次了,不過有件事你必須要提前準備,對待德川殿下,不能太放鬆警惕了,如果你要再舉兵的話,必須讓他也跟着一起前往朝鮮!”

豐臣秀吉聽着,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第三十章 李家是一個奇葩,我們人人都愛他!第四章 金州亂局第五章第六十一章 升官了第二章 李府九少爺第三十章 李家是一個奇葩,我們人人都愛他!第十五章 初戰第七十四章 憤怒的努爾哈士奇第一百零一章第十章 李九少爺要殺人第三章 內牛滿面的九少爺第九十四章 又是女真第九章 北上第三十五章 九少爺進村了第五十五章 有付出就有回報第三十三章 惱羞成怒的倭賊第五十八章 一炮雙響第三十七章 討債第四十九章 朝鮮王子第五十八章 一炮雙響第三十五章 九少爺進村了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七十五章 衝突第二章 天下震盪第九章 小人第十七章第九十四章 又是女真第十三章 爛攤子第十九章 打!第九十一章 名將隕落第三十章 李家是一個奇葩,我們人人都愛他!第七十七章 草雞布佔泰第六十九章 聖旨第三十一章 當個兵也要實習?第十四章第三十四章 一丘之貉第二十一章 金手指還是催命符?第十四章 活命第七章 妻妾兒女第十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二十九章 戰雲密佈第二章 遼東也不太平啊第六十一章 不了了之第九章 北上第四十五章 情報網第十六章第二章 天下震盪第十一章 將軍衛隊第五十六章 這下真的賺翻了第四章 金州亂局第八十五章 重返金州衛第十一章 被鄙視了第一百零一章第三十八章 誓言第五十九章 無奈的宋應昌第六章 專打不要臉第五十章 商機第八十二章 神秘莫測第六十一章 升官了第一百章 樑上君子第四章 全面戰爭之大明遠征軍第三十九章 接令第六章 專打不要臉第六十六章 萬家生佛第五十四章 皇帝也來打秋風第九十八章 矚目第七章 立威第十章 養虎爲患第六章 禍事了?第三章 內牛滿面的九少爺第三十二章 出邊牆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七十六章 啓程第六章第四章 報仇!報仇!第八十二章 神秘莫測第二十二章 金陵第二十五章 你不走,我走第九章 初見野豬皮第五十六章 有人眼紅了第五十一章 加藤之怒第三十章 天才的想法第一百零三章 佈局第四十五章 諫言第二十九章 戰雲密佈第十六章 小西行長第二章 遼東也不太平啊第十九章 生死一線間第四章第十五章 初戰第二十二章 除倭小分隊第十四章 活命第七十五章 衝突第八十七章第七十二章 少女第二十七章 退兵第十七章第八十四章 美人情重第四章 全面戰爭之大明遠征軍第九十五章 傳國玉璽
第三十章 李家是一個奇葩,我們人人都愛他!第四章 金州亂局第五章第六十一章 升官了第二章 李府九少爺第三十章 李家是一個奇葩,我們人人都愛他!第十五章 初戰第七十四章 憤怒的努爾哈士奇第一百零一章第十章 李九少爺要殺人第三章 內牛滿面的九少爺第九十四章 又是女真第九章 北上第三十五章 九少爺進村了第五十五章 有付出就有回報第三十三章 惱羞成怒的倭賊第五十八章 一炮雙響第三十七章 討債第四十九章 朝鮮王子第五十八章 一炮雙響第三十五章 九少爺進村了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七十五章 衝突第二章 天下震盪第九章 小人第十七章第九十四章 又是女真第十三章 爛攤子第十九章 打!第九十一章 名將隕落第三十章 李家是一個奇葩,我們人人都愛他!第七十七章 草雞布佔泰第六十九章 聖旨第三十一章 當個兵也要實習?第十四章第三十四章 一丘之貉第二十一章 金手指還是催命符?第十四章 活命第七章 妻妾兒女第十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二十九章 戰雲密佈第二章 遼東也不太平啊第六十一章 不了了之第九章 北上第四十五章 情報網第十六章第二章 天下震盪第十一章 將軍衛隊第五十六章 這下真的賺翻了第四章 金州亂局第八十五章 重返金州衛第十一章 被鄙視了第一百零一章第三十八章 誓言第五十九章 無奈的宋應昌第六章 專打不要臉第五十章 商機第八十二章 神秘莫測第六十一章 升官了第一百章 樑上君子第四章 全面戰爭之大明遠征軍第三十九章 接令第六章 專打不要臉第六十六章 萬家生佛第五十四章 皇帝也來打秋風第九十八章 矚目第七章 立威第十章 養虎爲患第六章 禍事了?第三章 內牛滿面的九少爺第三十二章 出邊牆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七十六章 啓程第六章第四章 報仇!報仇!第八十二章 神秘莫測第二十二章 金陵第二十五章 你不走,我走第九章 初見野豬皮第五十六章 有人眼紅了第五十一章 加藤之怒第三十章 天才的想法第一百零三章 佈局第四十五章 諫言第二十九章 戰雲密佈第十六章 小西行長第二章 遼東也不太平啊第十九章 生死一線間第四章第十五章 初戰第二十二章 除倭小分隊第十四章 活命第七十五章 衝突第八十七章第七十二章 少女第二十七章 退兵第十七章第八十四章 美人情重第四章 全面戰爭之大明遠征軍第九十五章 傳國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