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金陵

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指點六朝形勝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連雲檣櫓,白骨紛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傑。

寂寞避暑離宮,東風輦路,芳草年年發。落日無人鬆徑裡,鬼火高低明滅。歌舞尊前,繁華鏡裡,暗換青春發。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這是元代大詩人薩都剌一首關於南京的詞作,滿篇道盡了金陵古都的繁華景象,六朝都城建康金迷紙醉,佛寺窮極宏麗。唐朝杜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詠歎。

不同於南疆的荒蠻,也不同於北地的淒涼,南京永遠都是一派歌舞不休,紙醉金迷的盛世景象。

秦淮河兩岸集市興隆,商賈雲集。經濟繁榮伴隨着文化的發達,詩詞、書畫都開一代之風。南唐皇帝李璟、李煜都是著名的詞人。

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宋元時期的金陵依然保持南唐的城市規模,作爲東南地區的經濟重鎮而聞名。著名的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三次以宰相之位擔任江寧知府,並定居、終老在這裡。

到了元末,天下大亂,明太祖朱元璋起自於南方,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將南京作爲自己博弈天下的大本營,因此大明的定都從一開始就不同於歷史以往的大一統帝國,朱元璋當然首先會將眼光投在南京。

但從大一統帝國的全方位角度來考慮,定都南京確實也存在着許多不利因素。

其一是宿命論,有人說在南京建都的王朝都短命,這魔鬼般的咒語一直纏繞着朱元璋及其大明的開國大臣們。

其二是軍事地理位置不利。在中國歷史上北方少數民族明顯地比南方少數民族要好鬥,帶有更大的攻擊性,他們常常不安分地從遊牧區南下侵擾到農耕區,這就給農耕文明區的民衆帶來了無盡的煩惱與痛苦。相對而言,建都北方勢必將大一統帝國的政治和軍事重點投在了北方,這樣可以迅速地就近調集軍事力量來應對。而定都南京,一旦北方邊關有事,常常會鞭長莫及。

其三,沒有險要的軍事屏障。這一點至少說在冷兵器時代是相當重要的。既然有這麼多的不利因素,那爲什麼大明帝國最初還是將都城定在南京呢?

在與羣雄爭霸的過程中,朱元璋選擇了金陵作爲根據地。金陵地形險要,北有長江天塹,自古爲形勝之地。“金陵龍盤虎踞,帝王之都”,三國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樑、陳,五代十國的南唐都曾以此地爲都城。

元至正十六年,朱元璋攻取金陵後,改稱應天府。洪武元年,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在即位詔書中稱應天爲京師。

然而,此時朱元璋並不滿意應天,所以沒有正式將應天確立爲國都,朱元璋派兵攻取汴梁後,有人建議定都汴梁。

朱元璋非常重視,親自前往汴梁進行實地考察。他認爲汴梁雖然位置適中,但是無險可守,四面受敵,地形顯然還不如南京。不過,朱元璋考慮到汴梁是宋朝的舊都,當時西北未定,需要將汴梁作爲運送糧草和補充兵力的基地,於是借鑑古代南北二京制度,以應天爲南京,汴梁爲北京。

洪武二年,朱元璋平定陝西,定都之議再起。主要的候選城市集中在長安、洛陽、應天、汴梁、北平幾地,大臣們的意見不一,各自引古論今,提出討論。

有人說關中險固,金城天府之國,也有人說洛陽天地之中,四方朝貢,道里適均,汴梁亦宋之舊都,還有人說北平元之宮室完備,就之可省民力。

朱元璋見衆臣意見難以統一,誰也說服不了誰,竟然異想天開地提出以臨濠爲中都的想法。

朱元璋稱在臨濠建都,是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之義也。臨濠是朱元璋的家鄉,在此建中都,顯然含有朱元璋想要光宗耀祖、榮歸故里的私心。

於是,朱元璋下令仿照南京規制在臨濠營建中都,這樣,在明朝建國之初就形成了南京、北京和中都並存的情況。

之後,朱元璋一直有將中都鳳陽作爲大明國都的想法。重臣中只有劉基堅決反對,他認爲鳳陽根本不適合作爲國都,鳳陽雖帝鄉,非建都地。

洪武三年,太祖朱元璋採用了漢高祖劉邦徙天下富豪於關中的辦法,下令遷江南民十四萬戶於鳳陽。江南一帶的富豪全部被遷往鳳陽,並且不許私自離開。因爲東南地區之前爲朱元璋的大對頭張士誠所佔據,這裡的許多人都曾爲張士誠出過力。朱元璋此舉實際上是要打擊東南地區的文人和地主階級。

這些江南富人被迫背井離鄉,雖然不敢公開回到原籍,卻僞裝成乞丐,以逃荒爲名,成羣結隊地跑回江南老家探親掃墓,第二年再回到鳳陽。日子久了,就成爲一種習慣。鳳陽花鼓在東南一帶是婦孺皆知的民間歌舞,其中一首最爲有名:家住廬州並鳳陽,鳳陽原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其實,這首名歌反映的並不是風陽年年饑荒,而是指江南富豪年年僞裝成乞丐逃荒的奇景。

洪武八年,朱元璋在巡視了鳳陽的中都修建情況後,突然改變了主意,下令停建。此時修建中都已經有六年,宮殿頗具規模。

衆人對此都大惑不解,朱元璋解釋停建的理由是勞民傷財,但這其中顯然還有更深層的原因,朱元璋身邊的功臣許多都是他的同鄉,江淮人在高官中佔了很大比重。江淮功臣居功自傲,常有違法亂紀之事,且在朝中結黨謀私。朱元璋當上皇帝后不久,便開始着手加強中央集權,對臣下結黨之事十分警惕。他擔心建都鳳陽後,會助長江淮集團的勢力。

最終朱元璋還是下定了決心,將大明帝國的都城放在了南京。

首先,從財政經濟方面來看,當時天下財賦出於東南,而金陵爲其會。換言之,南京是當時東南與南方各省經濟的樞紐,也是全國經濟的重心,甚至可以說就是全國經濟的中心,有這麼得天獨厚的物質基礎爲背景,南京作爲大一統帝國的都城就絕不會有物質經濟之憂,這是定都北方所絕對無法與之比擬的。

其次,除了經濟因素以外,文化因素也不可忽視。宋元以後,中國的文化中心也已經轉移到南方來。元代時很多著名的文人畫家、戲曲家、藝術家等等,大都出自南方。南京及其江南地區文化氛圍濃厚,人傑地靈。

再次,大明帝國建立之初財力不足。大明剛剛開國,百廢待舉,如果要放棄南京折騰到別處建都,無疑要耗費很多的物力、財力,這對剛剛建立的大明帝國不啻一項沉重的負擔。

第四,感情因素。朱元璋從攻佔集慶到建立大明帝國,在南京前後已經呆了十二年。南京是朱元璋打天下的中心根據地和大本營,同時這塊熱土也見證了他一路的艱辛和豐功偉績。因此說朱元璋對南京還是有着較爲深厚的感情。

第五,應天根基。從攻佔集慶那天起到考慮定都,朱元璋已經在南京城內外陸陸續續搞了很多城池建築,就是類似於城市建設,如果要捨棄這些現成的建設到別的地方建都,過慣了窮日子的朱元璋一下子還真不捨得。

第六,中堅反對。朱元璋身邊的這些開國大臣們,大多來自淮右的鳳陽、定遠鄉下,原來世代爲農,他們來到南京,心理上已經覺得很不錯了。而且這時他們的歲數大都在不惑之年,假若執意要到北方去,他們不一定能接受得了,吃也吃不習慣,住也住不習慣,擱誰誰願意啊?總之在考慮遷都時,大臣們反對聲一片。

南京爲舊朝古都,已經有頗具規模的宮城。但朱元璋卻不肯利用舊朝的宮城,打算另起新宮。他主要擔心舊宮風水差,怕重蹈前王朝短命的覆轍。劉基奉命爲新皇宮選址。經劉基勘測,宮城位置宜在鐘山“龍頭”之前,因此處有“帝王之氣”。劉基所選的風水寶地,正是燕雀湖所在地。

就修建宮殿而言,燕雀湖地勢低窪,又距離外城太近,戰時易受城外敵軍威脅,並非理想的地點。然而,就因爲劉基判斷此地爲“龍頭”寶地,美麗幽靜的燕雀湖從此消失。爲了修建新皇宮,朱元璋調集幾十萬民工填湖。

由於湖廣勢低,填湖工程十分浩大,需要大量的土石,故南京民間有“遷三山填燕雀”的傳說。燕雀湖大部分被填平後,爲了防止地基下沉,又在殿基下打入無數密集的木樁,上蓋巨型條石,然後再在上面建造宮殿,並鋪蓋磚石結構的大型水道。爲了使內宮水源澄清,又在遺留的湖底鋪以大量雨花石,讓湖水穿城牆而入,在內宮屈曲環繞。

傳說南京城及皇宮建好後,朱元璋率領羣臣登上紫金山,俯視都城之氣派。南京城九十六裡,十三個城門,宮殿雄偉,在當時世界上也是少見的。

對於在自己手中創造了這樣一座宏偉的都城,太祖朱元璋很是得意,炫耀地問羣臣:“我的都城建得怎麼樣啊?”

羣臣自然都是讚不絕口,唯獨十四歲的四皇子朱棣說:“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擊中紫金城。”

朱元璋定睛一看,不禁冒了一身冷汗。原來南京都城周圍山巒起伏,東面鐘山,南面雨花臺,北面幕府山等,一些重要制高點都在城外,這是城防的大忌。

朱元璋心中惱怒,不過,當時沒有發作。回宮後,他讓太監給負責籌劃築城的劉基送去了一盤橘子。劉基知道皇帝怪罪自己籌劃失當,送橘子是恨不得將其剝皮抽筋吃肉之意,嚇得連夜逃入茅山避禍。

儘管採取了種種有效的措施,到了朱元璋晚年,建在燕雀湖上的皇宮還是出現了地基下沉的現象。古代帝王修建宮殿,均就南低北高的地勢而建,取意爲步步升高,一代更比一代強,江山可以萬代相傳。

而明皇宮下沉後,呈現出南高北低的地勢。宮城前昂後窪,總讓人覺得形勢不稱。按照陰陽家的說話,這是絕後和亡國的徵兆。對於迷信風水的朱元璋來說,這是一種不祥之兆,認爲此對大明江山社稷極爲不利。朱元璋本來就對建都南京感到有些美中不足,此時又添了一層心病。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派太子朱標巡視關中,頗有遷都關中的打算。當時,明朝的主要威脅是蒙古草原上的北元殘餘力量。遷都西北,可以加強北方邊防,安定邊界。北平之所以沒有被考慮,是因爲朱元璋想留給最喜愛的第四子朱棣作封地。朱元璋第二子秦王對此事極有意見,因爲倘若國都搬去西安,他就沒有了封地。爲此,朱元璋還將秦王拘禁起來,若不是太子朱標求情,差一點就廢掉了秦王。

太子朱標詳細考察了西安和洛陽,比較兩地的地形,回來後向朱元璋獻陝西地圖。太子朱標個人比較傾向於選擇西安爲國都,因爲西安曾經爲唐朝國都,王氣十足。

然而,世事難料,太子朱標於第二年就病逝了。本來有可能再次輝煌起來的西安,重新陷入黯淡的歷史之中。

太子朱標壯年而逝,白髮人送黑髮人,年近七十的朱元璋受到沉重的打擊,再也沒有精力和心情考慮遷都的事情。他在當年年底親自撰寫的一篇《祀竈文》中,表達了萬般無奈的心情:“朕經營天下數十年,事事按古就緒。惟宮城前昂後窪,形勢不稱。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勞民。且興廢有數,只得聽天。惟願鑑朕此心,福其子孫。”一副聽天由命的可憐相,聽起來真是異常淒涼。這讓人感慨,即使如同朱元璋一般手段狠毒、作風強硬的帝王,也有其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朱元璋死後,自稱最類父親朱元璋、自詡朱元璋最爲喜愛的四兒子燕王朱棣在朱元璋屍骨未寒之時就密謀造反,後發動戰爭,將他的親侄兒朱允炆從皇位上趕了下來,自己當了皇帝,最終又將大明帝國的都城遷到了他的藩王大本營北平,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城。

南京雖然失去了國都的地位,可到底是老朱苦心經營過的,朱棣的皇位來的原本就不正道,貿然遷都之後,卻也不敢徹底廢了南京的地位,便將南京稱爲陪讀。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陪讀這邊的各部各司一應完備,往往那些得罪了皇帝,皇帝恨不得挫骨揚灰,方消心頭之恨的,但是海內人望頗重,就連皇帝都不敢輕易砍了腦殼的,就被紛紛送到了這地方,雖說名分還在,但到底遠離了北京,說起來也不過就是一份閒差。

歷史上,李自成兵圍北京城,就曾有大臣建議崇禎皇帝遷都南京,可崇禎皇帝是個有志氣的,本着“不納貢,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基本原則,在煤山交代了性命。

後來南明小朝廷,那位最著名的混蛋皇帝弘光帝倒是曾在南京建都,只可惜也沒能維持太長時間,就那金陵這虎踞龍盤的銷金窩讓給了滿清韃子。

李如楠前世就對這個地方充滿了嚮往,那傳說當中的揚州瘦馬,秦淮八豔,在後世可是大名鼎鼎,只可惜現在纔是萬曆朝,豔名遠播的秦淮八豔的老爹老孃出生沒有都還不好說呢。

不過南京到底是繁華之地,李如楠初一上岸就好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瞬間就花了眼。

他一穿越過來就被扔在了遼東那苦寒之地,就算見識過的最繁華的遼陽和這裡相比,也真就是個草窩了。

往街上一走,空氣之中瀰漫着的都是一陣陣的脂粉氣,亭臺樓閣,絲竹聲聲,過真不愧是六朝古都。

李如楠兩世爲人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說傅成他們了,要不是李如楠還在,估計這幫苦慣了的泥腿子,早就一腦袋扎進脂粉堆了。

在這邊玩了兩天,李如楠總算還沒忘記正經事,打法了傅成和馮侖兩個去收購糧米,他則帶着恩靜三女來了一次自助旅遊。

恩靜三女也是興奮的不得了,之前在海上遭遇海盜的事,也早就忘到了一邊,反正身邊跟着李如楠這個大金主,不擔心沒錢花,瘋狂的燒瓶。

在遼東,就連胭脂水粉都是緊俏商品,到了南京可就不一樣了,這裡簡直是才子佳人的天堂,只有想不到的,就沒有買不到的,僅僅一天的工夫,李如楠就覺得自己小腿肌肉異常發達了。

前世總羨慕人家能俊男陪着大美女逛街炫富,現在輪到他了,當真是苦不堪言。

好歹找了個藉口就逃之夭夭了,說起來李如楠還真是有正經事,之前幾天玩的瘋了,都忘記了到了南京想要辦成大事,有一個人是必須要見的。

第二十六章 男人做事,女人少多嘴第四章 報仇!報仇!第六十章 做了就要認第二十五章 海盜王令第六十三章 一件事第三十九章 狗日的女真人第四十六章 東線戰場第六章 禍事了?第十七章 求婚還是搶親第二十一章 金手指還是催命符?第十四章 活命第六章 吹牛將軍第六章 禍事了?第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五十章 商機第十六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第三十章 泉州第六十一章 升官了第五章第六十八章 家人第一章 這是哪裡?第四十四章 倭寇要投降第九十五章 傳國玉璽第二十二章 除倭小分隊第四十四章 老不死第四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二十四章 夠了嗎?走人!第十一章第十九章 生死一線間第七章 妻妾兒女第九十三章 死戰第四章第一百零二章 面聖第十七章 作死者必死第四十章 氣炸了九少爺的肺第十二章 葉赫那拉第六十五章 逃奴第七十四章 老子的隊伍纔開張第十六章第二章 天下震盪第二十六章 大明使臣第八十三章 遇險第十九章 生死一線間第七十二章 少女第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五十五章 有付出就有回報第十三章第二十章 軍權第三十七章 討債第十七章第三十八章 活着幹,死了算!第八十四章 美人情重第二章 萬曆皇帝第二十八章 回馬槍第十五章 初戰第三十章 泉州第十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三章 薩爾滸大戰第七十章 總算熬出頭了第七十二章 年節第五十五章 有付出就有回報第六十三章 一件事第七十章 總算熬出頭了第二十一章 秘密第八十八章 殺第二十八章 九少爺奉旨勾女第十六章第五十章 朝鮮義軍第六十章 萬曆皇帝第二十四章 夠了嗎?走人!第二十五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三十二章 日本人都是大傻.逼第十三章第二十五章 海盜王令第二章 天下震盪第五十二章 海汀倉第三十三章 惱羞成怒的倭賊第四十九章 鴉片販子第五十章 商機第九章 北上第五十八章 血戰碧蹄館第十七章 作死者必死第七十五章 逃第三十六章 不夠啊!第二章 萬曆皇帝第五十章 商機第一章 野豬皮要膨脹第五十三章 大發橫財第八十九章 勝第五章 無恥是有原因的第四章 報仇!報仇!第五十二章 海汀倉第十六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第三十六章 轟他孃的第十三章 爛攤子第二十六章 男人做事,女人少多嘴第三十五章 北上第二十八章 憤怒的猴子第五章第八章 良將
第二十六章 男人做事,女人少多嘴第四章 報仇!報仇!第六十章 做了就要認第二十五章 海盜王令第六十三章 一件事第三十九章 狗日的女真人第四十六章 東線戰場第六章 禍事了?第十七章 求婚還是搶親第二十一章 金手指還是催命符?第十四章 活命第六章 吹牛將軍第六章 禍事了?第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五十章 商機第十六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第三十章 泉州第六十一章 升官了第五章第六十八章 家人第一章 這是哪裡?第四十四章 倭寇要投降第九十五章 傳國玉璽第二十二章 除倭小分隊第四十四章 老不死第四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二十四章 夠了嗎?走人!第十一章第十九章 生死一線間第七章 妻妾兒女第九十三章 死戰第四章第一百零二章 面聖第十七章 作死者必死第四十章 氣炸了九少爺的肺第十二章 葉赫那拉第六十五章 逃奴第七十四章 老子的隊伍纔開張第十六章第二章 天下震盪第二十六章 大明使臣第八十三章 遇險第十九章 生死一線間第七十二章 少女第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五十五章 有付出就有回報第十三章第二十章 軍權第三十七章 討債第十七章第三十八章 活着幹,死了算!第八十四章 美人情重第二章 萬曆皇帝第二十八章 回馬槍第十五章 初戰第三十章 泉州第十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三章 薩爾滸大戰第七十章 總算熬出頭了第七十二章 年節第五十五章 有付出就有回報第六十三章 一件事第七十章 總算熬出頭了第二十一章 秘密第八十八章 殺第二十八章 九少爺奉旨勾女第十六章第五十章 朝鮮義軍第六十章 萬曆皇帝第二十四章 夠了嗎?走人!第二十五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三十二章 日本人都是大傻.逼第十三章第二十五章 海盜王令第二章 天下震盪第五十二章 海汀倉第三十三章 惱羞成怒的倭賊第四十九章 鴉片販子第五十章 商機第九章 北上第五十八章 血戰碧蹄館第十七章 作死者必死第七十五章 逃第三十六章 不夠啊!第二章 萬曆皇帝第五十章 商機第一章 野豬皮要膨脹第五十三章 大發橫財第八十九章 勝第五章 無恥是有原因的第四章 報仇!報仇!第五十二章 海汀倉第十六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第三十六章 轟他孃的第十三章 爛攤子第二十六章 男人做事,女人少多嘴第三十五章 北上第二十八章 憤怒的猴子第五章第八章 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