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就在建州大軍到達遼陽城下的當晚,努爾哈赤便將隨軍衆將,都召集到了汗帳之中,也不等衆將說話,便道:“扈爾漢!朕命你統帥三千人馬,在遼陽城外駐紮,所有的帳篷,牛車,旌旗都給你留下,朕的王旗也交由你保管。”

扈爾漢聞言一驚道:“大汗可是要在遼陽城下故作疑兵,而後去攻取瀋陽城!?”

努爾哈赤點頭道:“正是,昨日探馬來報,李如楠已經自金州衛出兵了,正急速朝遼陽城而來,一旦攻城不順利的話,我軍將陷入明軍兩面夾擊之下,唯今之計不如先攻取瀋陽,奪了遼陽的門戶,到時候,就算打不下遼陽,也能退往瀋陽據守!”

扈爾漢聞言,也不再爭執,便道:“大汗若是要行此計,奴才卻有一件事要上奏!”

努爾哈赤道:“好!你只管說!”

扈爾漢道:“奴才在此地做疑兵,最多隻能支應三日,三日之後,難保不會被楊鎬發覺,一旦如此的話,只怕大汗中軍的行蹤也會被明軍察覺,到時候我軍危矣!”

努爾哈赤點點頭道:“你說的有理,既然如此,便已三日爲限,三日之後,朕若是不能攻下瀋陽,回軍來此的話,你便撤軍!”

計較已定,努爾哈赤分撥給扈爾漢三千人馬,親自統帥着大軍,趁着夜色朝着瀋陽開去,走了兩日,一直到達瀋陽城東七里河的馬官橋,紮下大營。

努爾哈赤隨即派出五百名快馬哨探,去瀋陽城下打探明軍的守備情況。探馬徐徐走向瀋陽城大東門,遙遙望見地勢開闊的遠處,城長牆高,大門緊閉。走近一點,見城牆比三個人還高,城上箭垛之間架火炮,擺滿滾木礌石,箭垛上旌旗獵獵,旗下一隊隊兵卒,持長槍大刀,交錯巡邏,步伐整齊,陣形有序,一看便知,早有防備。

哨探再催馬走近查看,城牆下五十丈以外,有一寬一窄兩道護城河,內圈河寬五丈,波光粼粼,無風自起三層浪,不知道有多深;外圈窄些,有兩丈寬。在兩道護城河上,對着城門的位置,各有吊橋高懸。

快走近外圈的護城河時,探馬發現,馬蹄下平整坦蕩的地面,土的顏色不一樣,幹黃的土質中,有的地方呈暗灰色,看着就蓬鬆不實成,一人用丈八長槍扎蓬鬆的地方,呼的一下,乾土下落,露出黃草,成一個孔洞,原來是陷阱。幸虧是信馬由繮地慢走,如果是打馬飛奔,肯定會連人帶馬,全都陷在裡頭。

仔細尋查,陷阱容易看清楚,持長槍的兵卒專找陷阱,一攪和,浮土紛紛散落,露出稻草和苞米杆子,再下面是長樹枝,用槍頭一挑,都掉進陷阱底,掛在底下的尖木樁上。

城外這麼多人忙活,城上巡邏的看見,上來弓箭手,羽箭傾瀉射來。建州兵卒身上有盔甲,如果不是射向臉面和馬頭,箭矢射在甲冑上,彈起落地,根本無法傷到對方。

城上指揮的將官見射不中,登時大怒,轉身下城。忽聽一聲炮響,城門開啓,跑出一千明軍,兩翼排開,有人放下吊橋,一隊騎兵,不下五百人,擎舉大旗,高聲吶喊,衝殺出來,打頭一員大將,胸寬體闊,身高過八尺,比別人能高出半頭,打馬飛馳過吊橋,直奔建州軍兵而來。

建州最近連戰連勝,這些兵卒也一個個驕狂的很,雖然人少,卻也絲毫不懼,聚在一處,與明軍站在了一處,那明軍將領勇猛異常,兩馬錯蹬,一刀就把一個建州士兵砍翻在地,後面的明兵從兩側包抄,將建州兵團團圍住,女真韃子見不能力敵,一齊後撤,明兵追出百步後,收住人馬,斬殺女真韃子三百人,得勝回城。

敗回大營的探馬,向努爾哈赤報告了敵情,衆將聞聽說瀋陽城高池寬,兵精將猛,不禁面有難色。

李永芳問探馬:“帥旗上是不是‘賀’字?”

有一個識得漢字的人回答:“是。”

李永芳上前對努爾哈赤道:“那員明將就是瀋陽總兵賀世賢,此人勇猛異常,卻是不好對付!”

衆人聞言,都有些發愁。努爾哈赤聽他們講完,卻笑道:“瀋陽城容易破,今晚早歇着,明天出戰。”

大夥兒都愣住,都不知道該怎麼佈置,還沒有問呢,努爾哈赤先行離開了。

次日,天還沒有亮,努爾哈赤便擂鼓聚將,分派人馬:令代善率兩千人埋伏在大東門南面的荒草裡,安費揚古率兩千人,埋伏大東門北面。兩路人馬趁天黑藏好,等天亮後,大東門外開戰,兩人沿護城河佔領大東門吊橋。令何和禮,費英東各領兵一萬,努爾哈赤親率一碗人馬,在大東門開戰後,分別出兵南、西、北三個城門。最後令李永芳領兵五百,天亮後,到大東門護城河外挑戰,等賀世賢出城,就邊打邊退,把他引出來,然後向南北射響箭,代善和安費揚古一起包抄,擊殺賀世賢,聽到響箭,南西北三面同時攻城,其他兵馬,準備隨時出兵,命令下達,分頭準備。

天大亮,李永芳便帶着五百人,到護城河前,高聲叫罵挑戰。

賀世賢早就坐在東城牆上,聽到外面有人叫嚷,便讓親兵去看,親兵不多時便回來稟報道:“來了五百女真韃子挑戰,領頭的乃是李永芳!”

賀世賢聞言,大怒道:“這個數典忘祖,叛國投敵的鼠輩,居然敢來送死,好!老子便成全了他!”

說完便吩咐人準備兵馬出城殺敵,瀋陽副總兵尤世功連忙攔道:“大人!李永芳只帶五百人來挑戰,恐怕是計,不如讓標下先出戰,倘若女真人用計,大人再來救護!”

賀世賢擺手道:“那裡用得着這般麻煩,即便當真是計,老子也不怕,來人!出城!”

城門開啓,吊橋落下,賀世賢領兵衝出城外,李永芳看到“賀”字帥旗出城,領頭的是紅臉大個兒,手持鋼刀,不是賀世賢是誰。

有心退卻,卻又怕被賀世賢察覺出來,只得硬着頭皮上前交戰,方一交手,李永芳的長槍便落了地,賀世賢心恨李永芳叛國投敵,刀刀帶着風,只往李永芳的頭上招呼,李永芳抵敵不住,在兩個親兵的幫襯下,才勉強脫身,賀世賢見李永芳要逃,連忙打馬追趕,轉眼跑出二三裡。

李永芳回頭看,賀世賢在緊追不捨,於是摘弓射出響箭,頃刻,左右伏兵齊出,圍堵明軍,代善率一萬兵馬,迎面殺了過來。

賀世賢見有埋伏,返身要退回城,可是回大東門的路已經被八旗兵佔領了,於是領兵殺向南門,然而南門外的八旗兵也是多如潮水。

東城頭上的副總兵尤世功,見賀世賢遭遇埋伏,大東門大南門敵兵無數,趕緊跑下城,點兩萬兵馬,從小西門出城,向大南門衝殺,接應賀世賢。

而此刻賀世賢被包圍在數萬兵馬之中,衝到大南門時,肩膀後腰已中三箭,血流到馬背,南門衝不進去,身邊的親兵忙道:“大帥,進不了城,往外衝去遼陽吧。”

賀世賢不準道:“我是主帥,豈能棄城逃跑?”

說完領身邊幾個人,向西門衝殺,沒到小西門,一支流箭,射中咽喉,賀世賢應聲落馬陣亡。

副總兵尤世功率兵尚未到南門,也戰死城下,兩萬明兵盡數被消滅。

總兵和副總兵都戰死城外,城內大軍無人統帥,參將夏國卿、張綱、知州段展、同知陳栢領兵把守四門,各自爲戰,連放箭矢火炮。

女真兵果真悍勇,冒着箭雨炮火,挖土裝袋填河,架雲梯攻城,明軍戰無鬥志,半打半退,安費揚古率先登上東城頭,守城明軍大亂,被奪了城門,城門一下,努爾哈赤催動大軍很快便衝殺進來,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努爾哈赤便攻下了瀋陽城。

攻取了瀋陽城,單單繳獲的軍糧,就有二十四萬石,努爾哈赤聞報,也是興奮不已,女真窮苦,什麼時候像這樣富裕過。

不過攻城一戰,建州也折損了兵卒上萬人,可謂損失慘重,這仗要是這麼打下去,用不了多久建州女真就要被消耗乾淨了。

明軍戰死一萬,不值一提,可建州女真卻消耗不起,努爾哈赤麾下的常備兵丁不過十五六萬,之前薩爾滸一戰,戰死了兩萬之衆,今日攻取瀋陽又折損了一萬多人,如今努爾哈赤能調用的也只剩下了不到十三萬人了。

當晚,努爾哈赤住宿城中,天剛黑,探馬來報:“遼陽來的數萬明兵,已到渾河南岸,紮下大營。”

努爾哈赤一聽,就知道他在遼陽城外虛設大營的計策,被楊鎬識破了,這纔派來兵馬救護瀋陽。

衆將聞聽明軍援兵到了,爭着要帶兵迎戰,努爾哈赤道:“遼陽城的明兵遠道而來,地形不熟,他們不會夜裡渡河,先休整一日,養精蓄銳,等明日他們過河時,半渡而擊,可獲全勝!”

說完,增派探馬,沿渾河到兩岸探查明軍軍情。

次日天亮,衆將聚齊,探馬來報,天一亮,明軍就開始建浮橋,在水中釘木樁,又把小船連在一起,鋪上木板。

衆將又要出戰,努爾哈赤卻道:“不急,再等一會兒。”

代善道:“阿瑪!明兵已經搭浮橋了,正是堵殺的時候,此時不進兵,更待何時?”

其餘諸將也都看向努爾哈赤,等候命令。

努爾哈赤卻只道不許。

這時,又有探馬疾步來報:“渾河南岸的主帥是遼東總兵李如柏,已經過河八千人,在北岸的五里河列陣。”

探馬報完退出,努爾哈赤傳令道:“安費揚古率軍兩萬,出兵迎敵。”

安費揚古應聲出帳,率領兩萬建州兵馬,出大南門,衝向五里河。

渾河兩岸都是開闊的平原,建州女真所有兵將都是騎馬出征,一隊隊人馬飛馳而來,片刻就臨近北岸。

安費揚古手中的大刀一揮,當先發動攻擊,女真兵將一邊縱馬奔馳,一邊萬箭齊發,箭矢如同暴雨一般襲來,傾瀉到明軍的身上。

明軍兵少,抵擋不住,紛紛朝着河邊退去,安費揚古隨即引兵殺入了明軍的軍陣之中。

明兵僅有八千多人,如何抵擋建州女真近兩萬兵馬的衝擊,不到一刻的功夫,便折損了三千多人,餘下明兵跌落河水裡,淹溺的不計其數。浮橋也早被踩翻,橋上兵將盡數落水,離南岸近的,爬上岸,卻也被河水凍得抖成一團。

安費揚古將北岸的明軍衝殺的散了,便引兵浮水渡河,女真人常年生活在苦寒之地,也不怕凍,轉眼的功夫便游到對岸,先上岸的女真韃子擋住明軍的衝擊,隨後的人馬也殺了過來。

李如柏眼見北岸大陣潰敗,女真韃子浮水渡河,急忙率剩下一萬多兵馬迎戰,可是過岸的女真韃子越來越多,李如楠雖然拼命抵抗,終是兵少將寡,等想要突圍之時,卻已經被團團爲住,爲免被俘受辱,揮刀自盡身亡,明軍雖敗,可將士們尚自死戰不退,這一戰一直殺到日頭西陲,明軍兩萬人全部戰死,女真人也折損了七千之衆。

這一戰雖說戰敗了明軍兩萬援軍,可建州兵馬也損失頗重,努爾哈赤心下也是鬱悶,聚集衆將道:“瀋陽已拔,敵兵大敗,今兒宜當乘勢進兵,攻取遼陽城,可我軍損失一樣慘重,若是再這麼打下去,只怕等不到迎戰那李如楠,我軍就要全都交代在這裡!”

扈爾漢聞言卻道:“大汗說得雖然不差,可奴才卻有一言!”

扈爾漢是努爾哈赤的智囊,努爾哈赤也知道他足智多謀,忙道:“且說來!”

扈爾漢道:“我大金兵馬雖然損失慘重,然如今明軍在遼東的精銳已經損失殆盡,關內雖然還有不少兵馬,可盡皆老弱,不堪驅馳,如今若不乘勝進取,攻佔遼陽,一旦李如楠兵至,我軍只有赫圖阿拉,界凡,瀋陽三城可守,只怕難以匹敵,不如攻取遼陽,到時縱然李如楠兵馬感到,面對堅城,他也是無可奈何!”

衆人聞言都是贊同,努爾哈赤也頗爲心動,於是命代善領兵兩千,鎮守瀋陽城,其餘兵馬八路並進,朝遼陽城而來,一路上旌旗敝日,覆蓋山野,聲勢極其浩大。

大軍行進兩日,到達遼陽城東南,楊鎬在瀋陽失守的時候,派出李如柏增援,遼陽城內此事僅剩兵馬三萬,此時見建州大軍以至城下,便知道李如柏只怕也是深造不測,急令四周城寨兵馬,火速進入遼陽城,三日之內,廣寧、鞍山、錦州等大小六十餘處的兵將,盡數調入遼陽,集結步軍騎兵共十二萬,有總兵七員,副將七員,參將二十一員,遊擊、備禦、千總九百八十人。徵集戰馬七萬匹,戰車兩萬輛,火炮四十門,每面城牆上架炮十門,嚴防死守。

轉過天籟,努爾哈赤親率大軍,先到了太子河邊,眺望遼陽城,只見城池極是寬闊,城牆綿延,看不清邊際,比瀋陽城要大三四倍,城牆也比瀋陽的城牆高出一大截,估計有三丈多。城外護城河兩道,都是河寬水急,如果投入柴草沙袋,必定會被急流沖走。城牆上,旌旗如雲,旗下刀槍涌動,兵將無數。

見遼陽城太高,池太深,兵多將廣,女真諸將都不禁面有懼色,努爾哈赤傳令大軍:“過河後,不攻城,先在城外殺敵。”

諸將都心生疑惑:“敵兵堅守城池,城外哪裡有人?”

努爾哈赤也不明說,領正黃旗親軍打頭下水,遊過太子河,衆軍士見狀,也緊跟着陸續跳入水中。努爾哈赤登岸後,依次派出幾隊探馬,四處探路,如果遇到大路上的行人,就打聽通往京城的道路,浮水過河的兵馬,也不進兵城池,擺出要繞城而過的架勢。

兵馬還沒有全部過河的時候,近路探馬就來報:“西門有五萬兵馬出城,正向西南而去。”

楊鎬原本見人馬調集完畢,準備堅守城池,要憑藉高城大炮,擋住騎兵鐵蹄。可是沒有想到,從新上報的消息看,努爾哈赤要避實擊虛,不打遼陽城,直接出兵鞍山廣寧,逼近山海關,這可把楊鎬嚇壞了,遼陽以外的城池都已經沒有兵將,廣寧城裡更是無兵無將,如果努爾哈赤這樣用兵,從遼陽到山海關,一路就是無人之境,一旦京師震動,那楊鎬的罪過可就不是滅九族可以了結的。

之前薩爾滸一戰大敗,還不知道該如何料理,一旦讓建州的兵馬威逼京師,到時候,便是一百顆人頭都不夠砍的,楊鎬隨即慌忙派出五萬人馬,出城攔截建州女真。

努爾哈赤聽聞明軍中計,便分派了三萬兵馬,由費英東率領,攻打城外的明軍,大軍剛剛衝殺過去,又有探馬來報:“西門又出兩萬兵馬,要襲擊後軍。”

努爾哈赤再令扈爾漢因一萬五千兵馬出戰西門明軍。

此時城南明軍已經和女真兵士戰在一處,明軍都是新招募的兵馬,如何抵擋得住如狼似虎的女真韃子,慌忙之下,便朝着遼陽城退去,楊鎬擔心女真兵馬趁機進城,下令緊閉四門,不許明軍敗兵進城,城外的明軍無處可去,只得和女真人死戰.

此時城西的明軍也被扈爾漢擊敗,朝廣寧城方向退去,這一戰一直殺到了深夜,出城明軍,除了有萬餘人逃去了廣寧城,其餘的盡皆戰死.

楊鎬本想前後夾擊,結果兩路潰敗,當晚,努爾哈赤收攏人馬,在遼陽城南七裡外紮營。

次日天明,努爾哈赤升帳,命扈爾漢因萬人,挖西邊護城河的排水口,以加快護城河水泄出,命費英東引萬人,搬運石塊沙袋,堵塞城東入水口,減少太子河水灌入護城河。

努爾哈赤親自統領其餘兵馬,在護城河邊佈置楯車,令兵士持盾牌和弓箭,堵住吊橋,以護衛挖河填河的人。

城上明兵發現有人挖護城河,急忙稟報楊鎬,不多時,東城門大開,三萬明軍殺了出來,打算要保衛護城河,步兵推出炮車,列火炮三層,向護城河外連發不已。河上吊橋落下,明軍騎兵往外衝殺。西門也有騎兵出城,落吊橋,出兵攻擊正在挖河的女真韃子。

努爾哈赤見狀,忙命人去奪吊橋,女真兵士聞令,冒着炮火,衝殺西門明兵,城上火炮連打,箭矢傾瀉,兼有炭火罐從城垛上砸下。

建州兵馬拼死攻殺,終於奪取吊橋,明兵敗回城裡,關死城門,建州大軍隨即攻到城牆下。

東門處的明軍也抵敵不住,敗回城內,一時間遼陽城被建州大軍圍的彷彿鐵通一般.

天色將黑,努爾哈赤將所有兵馬全部調到西門,各旗輪番出兵衝城,城上明兵舉火把挑燈夜戰,建州兵馬借夜色急攻,守城兵力吃緊,士氣不振,有不少將官墜城逃跑。

到了第三天頭上,楊鎬見建州女真只在西門外架梯攻城,兵力不是很多,就派了兩萬兵馬,出南門,向西門衝殺,想打退攻城的女真韃子。

可人馬還沒有到達西門,就被女真兵馬截殺,原來昨晚上,女真韃子已經用石塊沙袋和柴草,填埋了一段護城河,只是沒有填到河面,還有一尺深的流水,騎兵踏水,輕易過河。

出城明兵不敵騎兵攻擊,紛紛敗回城去。楊鎬得報也不敢再主動出擊,只是命令城中人馬嚴防死守.

到了下午,努爾哈赤增兵攻打西門,其他三面佯攻,吸引明軍的注意力,所有的雲梯,都架到西門城牆上,數百楯車向城下運兵,全力攻城.

這時,城內火藥庫突然爆炸,暗紅的大火球直衝高空,轉瞬化作一團黑煙,漆黑的擋住半面天,炸裂聲震得耳鳴不止,腳下城牆,隨聲震動,緊跟着,城內的營房,草料場及城上的角樓相繼着火,城牆上守兵無心再戰,紛紛潰退。

楊鎬在城樓之上,見城中四下起火,女真大軍攻入,知道城池不保,就要帶着親兵逃走.

就在此時,突然大地一陣顫動,遠處煙塵四起,彷彿一朵黑雲般垂在天地之間,緊接着喊殺聲便傳了過來.

親兵見狀,忙道:”大人!快看,是援軍,援軍到了!”

楊鎬舉目看了過去,只見遠處,人潮涌動,無數兵馬,正朝着遼陽城殺了過來,待離得近了,楊鎬纔看清,果然是大明的兵馬,雖然與遼東的明軍裝束不同,可卻看得出都是漢家人馬.

隊伍當頭豎着一杆大旗,上書:大明金州衛指揮使,署理蓋州衛,復州衛,李!

李如楠!

楊鎬心中頓時一陣歡喜,他雖然和李如楠有嫌隙,但是隻要李如楠到了,保住遼陽城也就有了希望.

“快!傳令下去,援軍到了,所有將士,戮力殺敵!”

城外的努爾哈赤此時也發覺了李如楠的兵馬到了,頓時心中大急,女真兵馬攻城已經攻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此時人困馬乏,如何能抵擋得住李如楠這支生力軍.

想到此處,努爾哈赤將頭盔摘下,甩在了地上,滿腔的悲憤道:”蒼天!你當真不願助我成功!”

眼看着遼陽城就要被攻破,可李如楠偏偏在這個時候殺了過來,一切就好像事先被安排好了一樣,努爾哈赤豈能不怒。

一旁的扈爾漢忙道:“大汗!此事還是速速撤軍爲上,大軍堅守瀋陽,那李如楠一旦攻擊受挫,我大金就還有機會!”

努爾哈赤也知道扈爾漢說的在理,可是此時豈是說退就能退的,兵馬都圍在了遼陽城的周圍,有些還攻進了城裡。

攻城的時候,女真兵士還能聽從號令,一旦進了城,都只顧着廝殺,劫掠,如何還能召集在一處,併力殺敵。

“扈爾漢,傳令下去,讓費英東,安費揚古率領三萬人馬阻擊明軍,掩護大軍撤退,各旗的兵馬速速退到城外,朝瀋陽走!”

扈爾漢急忙去傳令了,努爾哈赤看着越來越近的李如楠大軍,他的心裡突然涌起了陣陣無力之感。

千防萬防,到頭來居然還是被李如楠給壞了好事。

這些年來,努爾哈赤一刻都不曾忘了堤防李如楠,每年朝金州衛派出去的探子不知道有多少,可卻沒有一個能活着回來的,李如楠到底有多少實力,他也不甚了了。

只是覺得李如楠的麾下充其量也不過兩萬人,可是看如今這人潮馬海一般,兵馬何止三十萬。

李如楠到底是從哪變出來了這麼多兵馬的。

此時也容不得努爾哈赤細想,他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衝出去,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可是李如楠能答應嗎?

“前面就是女真韃子,衆將士隨我衝,殺了努爾哈赤的,賞賜萬金!”

衆軍士聞言,發了一聲喊,就朝着遼陽城下衝了過來,一場大戰,即將爆發。

第五十五章 老鬼子,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第四十九章 朝鮮王子第七章 控制權第六十章 萬曆皇帝第六十二章 猴子的野望第二十三章 逃了第七章 立威第五十三章 喋血城門第三十五章 俺的哥啊!第一百零三章 佈局第十九章 果然豪傑~~~個屁!第七十一章 朝裡有人好做官第十八章 海狸子第九章 北上第三十章 李家是一個奇葩,我們人人都愛他!第七章 妻妾兒女第六十五章 和談第二十章 新仇舊怨第七十二章 年節第五十五章 老鬼子,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第三十二章 出邊牆第四章 全面戰爭之大明遠征軍第六十六章 撤軍第一百零三章 佈局第八十六章 出兵第一百零三章 佈局第三十四章 走着第七十五章 逃第十八章 海狸子第五十二章 海汀倉第七十章 刺客第十章 李九少爺要殺人第一百零二章 面聖第五十四章 加藤君到了第七十九章 王續第四十九章 朝鮮王子第五十六章 有人眼紅了第六十一章 不了了之第三章 另類打劫第九十七章 父子密議第十九章 果然豪傑~~~個屁!第五十八章 血戰碧蹄館第三十九章 東哥?第十三章 聖命難違第二十五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二十一章 金手指還是催命符?第十六章 定計第六十四章 恨!第四十二章 牡丹峰第九十一章 名將隕落第二章 遼東也不太平啊第七章 立威第二十七章 兩個好演員第十二章 葉赫那拉第六十九章 韓胤第五十六章 有人眼紅了第四十三章 募兵第七章 立威第五十三章 大發橫財第二十六章 九少爺回來了!第二十七章 退兵第三十一章 混世鉅奸第三十一章 當個兵也要實習?第二章 天下震盪第六十四章 恨!第五十六章 有人眼紅了第六十五章 逃奴第五十五章 有付出就有回報第八十一章 復國瘋子第十章 李九少爺要殺人第五十章 朝鮮義軍第十八章 拯救大兵3920第四章 報仇!報仇!第二十三章 返程第七十一章 朝裡有人好做官第四十四章 倭寇要投降第五十章 朝鮮義軍第十六章 定計第九章 居麗夫人第三十一章 當個兵也要實習?第三十四章 要動真格的了第八十二章 神秘莫測第五章第三十一章 混世鉅奸第九十七章 父子密議第七十五章 衝突第二十三章 鬱悶的小西行長第四十一章 平壤重鎮第六十八章 玩火自焚第五十一章 造福日本人民的九少爺第五十八章 一炮雙響第七十六章 啓程第十一章 被鄙視了第二十三章 逃了第二章 遼東也不太平啊第三十九章 狗日的女真人第七十四章 憤怒的努爾哈士奇第七十三章 褚英之死第二十一章 倭影初現第九十四章 又是女真
第五十五章 老鬼子,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第四十九章 朝鮮王子第七章 控制權第六十章 萬曆皇帝第六十二章 猴子的野望第二十三章 逃了第七章 立威第五十三章 喋血城門第三十五章 俺的哥啊!第一百零三章 佈局第十九章 果然豪傑~~~個屁!第七十一章 朝裡有人好做官第十八章 海狸子第九章 北上第三十章 李家是一個奇葩,我們人人都愛他!第七章 妻妾兒女第六十五章 和談第二十章 新仇舊怨第七十二章 年節第五十五章 老鬼子,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第三十二章 出邊牆第四章 全面戰爭之大明遠征軍第六十六章 撤軍第一百零三章 佈局第八十六章 出兵第一百零三章 佈局第三十四章 走着第七十五章 逃第十八章 海狸子第五十二章 海汀倉第七十章 刺客第十章 李九少爺要殺人第一百零二章 面聖第五十四章 加藤君到了第七十九章 王續第四十九章 朝鮮王子第五十六章 有人眼紅了第六十一章 不了了之第三章 另類打劫第九十七章 父子密議第十九章 果然豪傑~~~個屁!第五十八章 血戰碧蹄館第三十九章 東哥?第十三章 聖命難違第二十五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二十一章 金手指還是催命符?第十六章 定計第六十四章 恨!第四十二章 牡丹峰第九十一章 名將隕落第二章 遼東也不太平啊第七章 立威第二十七章 兩個好演員第十二章 葉赫那拉第六十九章 韓胤第五十六章 有人眼紅了第四十三章 募兵第七章 立威第五十三章 大發橫財第二十六章 九少爺回來了!第二十七章 退兵第三十一章 混世鉅奸第三十一章 當個兵也要實習?第二章 天下震盪第六十四章 恨!第五十六章 有人眼紅了第六十五章 逃奴第五十五章 有付出就有回報第八十一章 復國瘋子第十章 李九少爺要殺人第五十章 朝鮮義軍第十八章 拯救大兵3920第四章 報仇!報仇!第二十三章 返程第七十一章 朝裡有人好做官第四十四章 倭寇要投降第五十章 朝鮮義軍第十六章 定計第九章 居麗夫人第三十一章 當個兵也要實習?第三十四章 要動真格的了第八十二章 神秘莫測第五章第三十一章 混世鉅奸第九十七章 父子密議第七十五章 衝突第二十三章 鬱悶的小西行長第四十一章 平壤重鎮第六十八章 玩火自焚第五十一章 造福日本人民的九少爺第五十八章 一炮雙響第七十六章 啓程第十一章 被鄙視了第二十三章 逃了第二章 遼東也不太平啊第三十九章 狗日的女真人第七十四章 憤怒的努爾哈士奇第七十三章 褚英之死第二十一章 倭影初現第九十四章 又是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