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日本人都是大傻.逼

沈惟敬在寬奠堡只盤亙了兩天的時間,敲詐了朝鮮君臣之後,這廝心滿意足的離開了,他準備渡江前往義州。

沈惟敬雖然走了,可是不知怎的,李如楠就是不安心,他不確定這個沈惟敬是不是歷史上那個忽悠着萬曆皇帝,簽署了第一份賣國條約的混世鉅奸,可聽着口吐蓮花,一個勁兒的大放厥詞,怎麼都是個不着調的人。

帶着滿心的疑惑,李如楠去找了郝傑,怎麼說郝傑也是個有學問,會識人的。

“世叔!”

李家和郝家幾代人的交情,李如楠的三哥李如楨又娶了郝傑的獨生女兒,叫一聲世叔,倒也不爲過。

郝傑似乎早就在府上等着李如楠了,見他來了,笑道:“世侄此來,可是爲了那沈大人!?”

李如楠道:“世叔!看那沈惟敬言談舉止,倒像是個有才學的,可是不知爲何,小侄總是覺得那人太假,什麼都像是裝出來的,而且眼神閃爍,行事荒唐,更像是個市井無賴!世叔曾在京城爲官,可曾聽說過這沈惟敬!”

郝傑捻着鬍鬚,道:“這個倒是不曾,不過沈惟敬偌大年紀,又是兵部尚書肖大人舉薦給萬歲爺的,聽人言此人精通倭事,頗有溝壑,乃是飽學鴻儒,該不會是個欺世盜名之徒吧!”

精通倭事?

李如楠一聽這話更是懷疑,就眼下大明士大夫那一個個眼高於頂的做派,就算是屈尊降貴的低頭看看,除了能看見的除了自己的腳指頭,誰會去專門研究一個他們眼中的蠻夷之國。

“小侄總是覺得事有蹊蹺,這沈惟敬不像是傳聞中的那般。”

郝傑倒也不會覺得李如楠是無的放矢,單單這一次出兵,能夠力挽狂玩,爲大明朝賺回面子,就可以看得出,李如楠是個胸中有料的。

“世侄既然懷疑,不如去信給季雲,他在錦衣衛勾當,要查出這個沈惟敬的底細,該當不是件難事!”

季雲是李如楨的字。

李如楠想了想,也覺得有道理,李如楨供職部門是當今天下最大的特務機構,做的就是萬曆皇帝的耳目,這天下間沒有什麼能瞞得過他們的。

“世叔說得不差,小侄這就回去,差人給我三哥去信,倒是要看看這位沈大人是個什麼來歷!”

李如楠這邊給李如楨去信不提,另一邊那位肩負了重大使命的沈惟敬已經渡江到了義州,這時候的義州,除了幾個朝鮮小官留守之外,餘下的人全都逃過江去了,沈大人一到,不要說是什麼迎接天使的儀程了,就連桌像樣的酒席都吃不到。

這讓沈惟敬大爲氣惱,眼看着在朝鮮人身上刮不到什麼油水了,他就將主意打到了日本人的身上。

到達義州的當天,沈惟敬就寫了一封書信,交給沈嘉旺,讓其送往平壤。

沈嘉旺倒也是傻大膽,居然也不推卻,騎上快馬,就直奔平壤而去,到了平壤城下,便高聲叫嚷,吵着要見到小西行長。

小西行長正在城主府內和黑田長政等人商議着接下來該如何進兵,大友義統.戰死,立花宗茂前去追敵,如今都未曾返回,想來也是凶多吉少,小西行長擔心義州那邊,大明屯了重兵,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料理。

突然聽到大明派了使臣過來,他有心不見,但黑田長政卻勸道:“不如將使者放進城內,看看他如何言語,順便也可以打探一下明國皇帝的心思!”

小西行長聞言,也覺得有道理,便讓人放沈嘉旺進城。

沈嘉旺見着小西行長,倒也硬氣,擺足了天朝上國使臣的威風,當面第一句話,居然就詰問道:“爾小邦蠻夷不識天數,妄動刀兵,爲何深入大明的屬國,難道敢抗拒王師嗎?”

小西行長一聽就傻了眼,這來的該不會是個傻大膽吧,一旁的日軍將領一聽沈嘉旺口出狂言,當即就要拔刀,還是被小西行長攔了下來,他畢竟是商人出身,深諳生意交易的那套理論,知道大明既然派了使者過來,就是有的談。

他也不說什麼,只是讓沈嘉旺回去,順便邀請沈惟敬親自到平壤城相會議事。

沈嘉旺回到義州,將小西行長的意思說了,沈惟敬卻犯了難,他也不是個笨蛋,知道現在平壤城內,日軍屯了重兵,他要是親自前往,那不是羊入虎口嗎?

可是要不去的話,萬曆皇帝交給的任務就完不成,思來想去之下,他又派沈嘉旺走了一遭,先贈給小西行長一千金幣,約以單騎相見。

小西行長給沈惟敬的回信中寫道:“嘉靖年間,明朝有個叫蔣丹的,誘騙日本,約和通貢。卻暗自設伏,害我不淺。今天你從明朝來,怕是又重演蔣丹的伎倆吧?”

沈惟敬回信答覆:“天朝憐憫屬國傾覆,發師來援,爾等如能洗心革面,解兵退圍,則日本生靈,均爲中華赤子,天朝一視同仁,怎麼會容許欺詐行爲,以背民心,失其所望?”

小西行長雖然惱恨沈惟敬信中以天朝上國自居,藐視日本,卻也還是答應了,這會兒義州城是個什麼情況,他也早就摸清了底細,大明軍隊早已渡江返回,義州不過三五百朝鮮的老弱殘兵,還有那些被打散的義軍把手,沈惟敬此來,除了隨行的幾個家人之外,簡直就是個光桿司令,那還有什麼可怕的。

次日天明,日軍在平壤城外的降幅山下列陣,擺開了鴻門宴,沈惟敬僅僅帶着三四個家丁前赴敵營。

隨行人員,和義州城內的朝鮮官員都爲沈惟敬的安危捏了一把汗,勸他不要去了。 щщщ⊕тт kān⊕CΟ

沈惟敬卻道:“兩國交兵,尚且不斬來使,倭寇難道敢把本官殺害了不成?況且本官代表的是大明朝廷,豈能怕了倭寇,你等休要再勸,只管在此等待,靜候佳音就是,看本官憑三寸不爛之舌,說退倭寇!”

朝鮮官員還是不放心,便派了三百兵士跟隨一同前往,卻只到了大興山處,遠遠望見日本人爲數甚多,手中劍戟寒氣襲人,朝鮮兵士當即嚇得兩腿發抖,不敢再往前。

沈惟敬也不以爲意,這廝就是個賭徒的性子,賭贏了,就是榮華富貴,賭輸了,他偌大年紀,死了也就死了,反正這些日子榮華富貴,錦衣玉食的,該享受的也都享受到了,總歸不算虧本。

看見沈惟敬到了,日本人立即上去團團圍繞,人人目露兇光的瞪着,沈惟敬倒是當真膽大,面對刀光劍影,居然毫無畏懼,挺胸昂立,高聲叫呼:“天朝派遣百萬大軍,來壓境上,你等命在朝夕。”

接着有看見了小西行長身邊的謀主景轍玄蘇,登時責罵道:“上天有好生之德,你既然剃髮爲僧,爲何卻又助紂爲虐,殘害大明的藩屬?”

倭寇被他說得一時全都愣住了,沈惟敬見狀大喜,又是一通大罵,大有“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氣勢。

景轍玄蘇似乎被壓住了氣勢,不過這禿驢也是個厚臉皮,莞爾道:“沈大人說笑了,貧僧子皈依沙門,一向誠心禮佛,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從來就是導人向善,豈敢助紂爲虐?日本國同大明斷絕交往已經很久了,本欲借道朝鮮向大明皇帝進貢,不料朝鮮人反而糾集重兵,抗拒日本,纔有今日的禍事,這難道是貧僧一個人的罪過嗎?”

沈惟敬一聽,頓時感覺牙酸,他也是個大話王,可是就算是胡言亂語事先都要醞釀一下,打個草稿什麼的,可眼前這禿驢分明是已經達到了騙人的同時也自欺的無上警戒,不過沈惟敬是誰,一張嘴能說得貞潔烈女都自賣娼門的主,還能被一個東洋禿驢問住了,大笑三聲道:“你們既然誠心歸順,天朝又怎麼會吝惜封貢,讓你們遠道而來灰心歸去?”

小西行長一聽,就知道這沈惟敬是存了媾和的心思來的,頓時也動了心,日軍自釜山登陸以來,雖然說是進展順利,但是之前被李如楠殺得有些膽寒,要當真和大明抗衡,他的心裡也是惴惴,忙道:“既然如此,貴使可在我營中暫歇,我這就命人回返國內,去詢問太閣殿下的意思!”

沈惟敬也不推辭,有道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他在京城,在遼東吃慣了珍饈美味,住慣了青堂瓦舍,義州那破地方,他還真是呆不慣,便在小西行長這邊住下了,日本人倒也厚道,每日裡好吃好喝供養着。

半個月後,豐臣秀吉的書信到了,野猴子大概也是覺得之前步子邁得有些大了,想要暫且緩一緩,便委任小西行長和沈惟敬和談,順便還開出了七大條件。

一、兩國通婚。日本後陽成天皇迎娶明朝公主爲皇后。

二、勘合貿易。雙方應允許官船、商船相互往來,發展貿易。

三、永誓盟好。明國與日本互派武官,結盟發誓永世和好。

四、割讓四道。日本歸還侵佔的王京和北方四道,但要將南方四道割讓給日本。

五、王子爲質。朝鮮要送一個王子到日本做人質。

六、還兩位王子。日本將俘虜的朝鮮兩位王子順和君、臨海君以及數百名大臣,交還朝鮮。

七、永誓不叛。朝鮮要發誓終其所世,永不背叛日本。

豐臣秀吉的和平條件,對朝鮮來說,無疑是毀滅性的苛刻條款。特別是第四條,日本人企圖在談判桌上以盟誓結好,誘使明朝對日本侵佔南方四道加以默許,使得日本在亞洲大陸上有立足之地,爲以後征服明朝、稱霸亞洲奠定堅實基礎,這樣喪權辱國的條件無論對明朝,還是對朝鮮都是絕對無法接受的。

但是,沈惟敬這個奇葩在沒有得到萬曆皇帝允許的情況下,竟然私自應允了,連討價還價都沒有。

小西行長也是納悶,就是他看來這樣的條件也是極其苛刻的,這下他也算是看清了沈惟敬的真面目,心中不由得大喜,在他看來,和沈惟敬談判軍國大事,並不比做藥材生意難多少。

小西行長見沈惟敬居然這麼痛快,順便也提出了他的條件:“沈大人!此前我國出兵,乃是迫不得已,只爲懲罰朝鮮,本無意冒犯貴國,然貴國官兵蠻不講理,居然擅起刀兵,尤其是貴國的李如楠,更是蠻橫,殺傷我國兵將無數,兩國既然要和好,便請貴使奏明皇帝陛下,將那李如楠交由我國懲處!”

沈惟敬一聽,還真沒放在心上,他現在滿心都是尋思着和日本媾和乃是大事,至於一個李如楠,有什麼當緊,交給日本人殺了就是,根本不足道哉。

“此事本官自會報請萬歲爺,想來也不會不允,你只管放心就是!”

小西行長聞言不禁大喜過望,眼看着殺子之仇有望報了,對沈惟敬更是禮遇。

兩人輕車熟路,很快就達成交易,小西行長還興奮地表示,和約一旦締結,平壤馬上交還朝鮮人。

豐臣秀吉派來朝鮮督軍的三奉行淺野長政、石田三成、增田長盛商議一下,也同意小西行長的決定,日軍各部休兵三天。

這日本人也是腦筋秀逗了,居然當真信了滿嘴放泡泡的沈惟敬,他們也不想想,沈惟敬不過是個使臣,一沒有萬曆皇帝的授權,二沒有正式的官憑印信,他說的話能有幾分當真。

可日本人就是集體大傻.逼了,還就當了真,一個個捧着簽好的合約笑得眼睛都看不見了,對他們這些豬玀來說,能在大明王朝的身上割下一塊肉,那簡直就是爲瑞古德,非常之爲瑞古德。

他們裝孫子裝了一千多年,如今翻身孫子把爺當,還能不忘乎所以,遠在日本的豐臣秀吉聽說和議達成,也興奮的當中表演了一出猴戲。

不過爲了萬無一失,小西行長也怕沈惟敬耍弄緩兵計,若是那樣的話,到時候豐臣秀吉能繞得了他,還不把他給大卸八塊。

便鄭重其事地和沈惟敬約定五十日的期限:“本邦與貴國斷絕往來已久,太閣殿下託講和事於朝鮮,而朝鮮不從命,所以起兵。今天足下來這裡議和,這是兩國關係正常化的基礎,足下向大明朝廷奏告,請皇帝派遣一位使者到日本來,雙方共同締結和親之約,如此則幸莫大焉,明朝使者如果要來,就以五十天爲期限,過期了,本部就不會滯留在這裡了。”

談判很對路,小西行長自以爲做成了有生以來最漂亮的一樁買賣,所以他趁着沈惟敬離開的時候,也不忘捧他幾句,說些“大人身履刀刃之地,面不改色,即使在日本人中,也少有其人”之類的屁話。

沈惟敬的心情也不錯,對小西行長的恭維是照單全收,竟然忘乎所以地把自己跟千古名將郭子儀扯上了,道:“難道你沒有聽說過唐朝的郭令公嗎?他單騎竄入回紇大軍陣中,毫無退縮。我又有什麼可怕的?”

小西行長自然是知道郭子儀的,見沈惟敬如此不要臉面,強忍住給他一拳的衝動,命人奉上禮物。

沈惟敬一見有好處,更是興奮的要跳恰恰,對五十天之約毫不含糊,再次鄭重聲明,五十天內,日本人不得走出平壤西北十里之外,而朝鮮人也不得進入十里以內。

小西行長自然許諾,還煞有介事的與沈惟敬在平壤西北四十里的地方樹立了一個標杆。

沈惟敬這邊剛走,朝鮮叛賊金順言就跑到平壤告訴小西行長,明國實際上並不願意講和,此次派出沈惟敬,是他們詐計。明朝要出兵,非李如鬆莫屬,但李如鬆征討寧夏還沒有回來,所以設下緩兵圈套,千萬不要中計。

可是小西行長這位虔誠的天主教徒此刻簡直把沈惟敬當做神甫了,反駁道:“已經與沈惟敬約定好了,不可食言。”

小西行長這邊滿心等待着大明朝那邊派着使臣護送公主過來,可是左等右等也沒等到人。

那位沈惟敬撈足吃飽,一抹嘴,撒丫子閃人了,一直跑到了遼東,接着腳不沾地,就越過山海關,直接就去了京城。

到了京城之後,先是好好和陳淡如溫存了一番,而後就神清氣爽的去找了石星,不過說出的話,和他在朝鮮的所作所爲完全不是一回事兒。

這廝也是真有本事,編起故事來聲情並茂,先是說自己如何如何的勇敢,在日本人的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面前,毫無懼色,而後又縱橫捭闔,一套說辭,說得日本人慚愧不已,寫了檢討書,向大明朝賠禮道歉,而後又約定只要大明朝這邊派使臣過去,保證不追究日本人的責任,原諒他們那些個不懂規矩的蠻夷,他們就退出朝鮮,罷兵休戰。

石星聽着也是大呼過癮,當夜就拉着沈惟敬去找了肖太亨,沈惟敬又把方纔的說辭說了一遍,滿心以爲能博得肖大人的歡心,誰知道得來的確實一個響亮的大巴掌。

“滿口胡言!你這老兒,居然敢欺瞞本官,說什麼日本人要罷兵休戰,剛剛接到遼東奏報,倭寇又向北進軍了,義州已經失陷,倭寇的大軍都已經壓倒了鴨綠江邊!”

沈惟敬一聽就傻了眼,也顧不得臉上一陣火辣辣的疼,道:“這~~~~~怎會如此?那一日下官與小西行長談好了的,雙方約定五十天,朝廷派使臣過去,他們便要退兵,怎會又言而無信!”

沈惟敬這人倒也乖覺,知道自己的西洋鏡被人給戳穿了,卻也不慌亂,只說日本人言而無信,就把這件事揭過去了。

一旁的石星也幫襯着道:“肖大人!都是那倭寇言而無信,倒也怪不得沈惟敬,他不過是奉旨辦差,如今差事雖然沒辦好,卻也不是他的責任!”

肖太亨這會兒也沒心思和沈惟敬磨牙,打發他走了,便開始爲出兵抗倭的事煩心。

原來沈惟敬這麼急匆匆的離開了義州,小西行長在得知消息後,也犯了嘀咕,便派然過江去打探虛實,結果派出去的人,帶回來的消息卻是,大明正在秣兵厲馬,集結兵力,不日就要過江了。

小西行長頓時爆了肺,這會兒也知道自己是被沈惟敬給耍了,他被耍了倒是不打緊,關鍵是豐臣秀吉被耍了,那事情可就大條了,豐臣秀吉就是個猴子脾性,如今被人攥着尾巴耍了一通,豈能不惱。

到時候要是怪罪下來,小西行長這個和談大使,也要吃不了兜着走,他不敢再對沈惟敬抱有幻想,急匆匆的命人整頓了軍馬,聯繫好了加藤清正,便要向北禁軍。

可是緊接着問題又來了,之前被俘虜的朝鮮兩位王子,不知怎麼弄得,居然逃走了,只是有傳言是被大明派人就走了。

駐兵在漢城的侵朝總指揮官宇喜多秀家一聽就火了,也顧不得之前他們被沈惟敬耍弄的事了,責令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立刻出兵搜捕兩位王子,同時繼續北進,發誓要找大明討要一個說法。

兩國又要刀兵相見,那麼此前達成的和議自然成了廢紙一張,豐臣秀吉雖然沒有立刻責罰小西行長,可是從日本傳來的消息,卻不樂觀。

小西行長急着將功贖罪,一邊把沈惟敬的祖宗宗十八代,罵了一個狗血噴頭,一邊整軍備武,聯繫上加藤清正一同北進。

發誓要殺進大明,活捉沈惟敬,將他碎屍萬段!

而就在此時,大明朝的萬曆皇帝,也總算是下達了集結兵力,援助朝鮮的決定,他聽從了肖太亨的建議,首先調集南兵,畢竟此前倭寇擾亂海疆之時,就是南兵大顯神威,將倭寇殺敗的,雖說過去了這麼多年,戚繼光也故去了,南兵的戰鬥力值得懷疑,但是南兵善於操控火器,這點是錯不了的,而之前祖承訓兵敗平壤,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其中有一條就是,倭寇多火器。

第六十一章 不了了之第二十七章 好鐵不打釘,少爺要當兵!第二十一章 倭影初現第六十章 萬曆皇帝第五十四章 加藤君到了第八十七章第九十四章 又是女真第二十七章 退兵第十四章 調戲父女第十章 養虎爲患第六十章 做了就要認第三十章 天才的想法第四十七章 加藤清正第三十五章 俺的哥啊!第六章 專打不要臉第六十二章 猴子的野望第五十五章 老鬼子,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第三章 內牛滿面的九少爺第六十六章 萬家生佛第二十章 新仇舊怨第四十八章 突襲北青城第四十六章 一個聲音第十三章第二十五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六十章 萬曆皇帝第十六章第十三章 葉赫老女小蘿莉第十九章 生死一線間第十四章 調戲父女第六章 禍事了?第三十五章 俺的哥啊!第七十章 刺客第十四章 活命第九章 北上第二十八章 回馬槍第四十七章 經濟第八十九章 勝第四十二章 牡丹峰第六十一章 不了了之第四十三章 募兵第十章 稷山阻擊戰第二十三章 鬱悶的小西行長第五十九章 這個酒後~~~~~~第九十章 援兵第三十章 李家是一個奇葩,我們人人都愛他!第四十二章 牡丹峰第一百零一章第八十一章 復國瘋子第五十九章 這個酒後~~~~~~第七十五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八章 王妃第四章 報仇!報仇!第二十五章 海盜王令第二十二章 金陵第八十一章 復國瘋子第二十七章 退兵第二十八章 憤怒的猴子第七十章 總算熬出頭了第二十九章 有其婆必有其媳第八十八章 殺第三十七章 討債第十一章 被鄙視了第十三章 爛攤子第一百零二章 面聖第三十四章 走着第二十七章 好鐵不打釘,少爺要當兵!第九章 小人第九章 小人第七十章 總算熬出頭了第五十八章 血戰碧蹄館第十二章 鳴樑峽海戰第三十九章 東哥?第三章 天朝氣象第四十八章 紅毛鬼第二十二章 除倭小分隊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三十九章 東哥?第六十五章 逃奴第四章 全面戰爭之大明遠征軍第三十四章 一丘之貉第六十八章 玩火自焚第四十七章 經濟第八十二章 神秘莫測第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二十三章 逃了第九章 初見野豬皮第十三章第二十六章 男人做事,女人少多嘴第八十六章 出兵第五十四章 皇帝也來打秋風第四十八章 突襲北青城第二十二章 金陵第六十一章 不了了之第十二章 葉赫那拉第四十章 大軍前驅第九章 刀下留人第十二章 葉赫那拉第五章 夢想照不進現實第三章 薩爾滸大戰第十四章 兵發平壤
第六十一章 不了了之第二十七章 好鐵不打釘,少爺要當兵!第二十一章 倭影初現第六十章 萬曆皇帝第五十四章 加藤君到了第八十七章第九十四章 又是女真第二十七章 退兵第十四章 調戲父女第十章 養虎爲患第六十章 做了就要認第三十章 天才的想法第四十七章 加藤清正第三十五章 俺的哥啊!第六章 專打不要臉第六十二章 猴子的野望第五十五章 老鬼子,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第三章 內牛滿面的九少爺第六十六章 萬家生佛第二十章 新仇舊怨第四十八章 突襲北青城第四十六章 一個聲音第十三章第二十五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六十章 萬曆皇帝第十六章第十三章 葉赫老女小蘿莉第十九章 生死一線間第十四章 調戲父女第六章 禍事了?第三十五章 俺的哥啊!第七十章 刺客第十四章 活命第九章 北上第二十八章 回馬槍第四十七章 經濟第八十九章 勝第四十二章 牡丹峰第六十一章 不了了之第四十三章 募兵第十章 稷山阻擊戰第二十三章 鬱悶的小西行長第五十九章 這個酒後~~~~~~第九十章 援兵第三十章 李家是一個奇葩,我們人人都愛他!第四十二章 牡丹峰第一百零一章第八十一章 復國瘋子第五十九章 這個酒後~~~~~~第七十五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八章 王妃第四章 報仇!報仇!第二十五章 海盜王令第二十二章 金陵第八十一章 復國瘋子第二十七章 退兵第二十八章 憤怒的猴子第七十章 總算熬出頭了第二十九章 有其婆必有其媳第八十八章 殺第三十七章 討債第十一章 被鄙視了第十三章 爛攤子第一百零二章 面聖第三十四章 走着第二十七章 好鐵不打釘,少爺要當兵!第九章 小人第九章 小人第七十章 總算熬出頭了第五十八章 血戰碧蹄館第十二章 鳴樑峽海戰第三十九章 東哥?第三章 天朝氣象第四十八章 紅毛鬼第二十二章 除倭小分隊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三十九章 東哥?第六十五章 逃奴第四章 全面戰爭之大明遠征軍第三十四章 一丘之貉第六十八章 玩火自焚第四十七章 經濟第八十二章 神秘莫測第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二十三章 逃了第九章 初見野豬皮第十三章第二十六章 男人做事,女人少多嘴第八十六章 出兵第五十四章 皇帝也來打秋風第四十八章 突襲北青城第二十二章 金陵第六十一章 不了了之第十二章 葉赫那拉第四十章 大軍前驅第九章 刀下留人第十二章 葉赫那拉第五章 夢想照不進現實第三章 薩爾滸大戰第十四章 兵發平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