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平壤重鎮

平壤城內,雖然已經是晚間了,卻依然燈火通明,明軍入朝,前部已經到達鳳山的消息,這會兒也傳達了城裡。

小西行長的面色有些凝重,他已經預感到了,這一次明軍來攻,和上次絕對不相同,顯然是有備而來,這下可就不好辦了。

上次雖然能大勝祖承訓,說起來也是僥倖,一來是因爲祖承訓輕敵,對日軍並不瞭解,貪功冒進,殺進了平壤城內,讓騎兵失去了機動優勢,二來則是因爲火器之利,目前來看的話,倭寇的輕型火器是絕對要比明軍先進的,自打火器由西方傳入東方之後,日本人對這種新型武器的接受能力,顯然要強過大明,再加上經過戰場上的數十年事件,對火器的運用,早就已經到了如火純情的地步。

這種對日軍有利的因素疊加在一起,這才造就了此前的平壤大捷,所以說小西行長都認爲那一戰贏得實在是僥倖,如果在一片開闊地,和明軍擺開了架勢,堂堂正正的打一場的話,最後的勝利者是誰,還真不好說。

大明朝的武備力量雖說早就不像開國之時那麼強盛了,但是邊軍卻不同,他們常年爲國戍邊,不停的和邊牆之外的蠻族作戰,說到戰爭經驗,一點兒都不比日本人少。

小西行長已經接到了消息,上一次加藤清正越過鴨綠江的行爲,徹底觸怒了大明朝的萬曆皇帝,天子一怒,流血千里。

尤其還是萬曆皇帝這麼一個要面子的帝王,數萬明軍集結在鴨綠江邊,即使小西行長人在平壤,也不禁感覺到了一陣肅殺的緊張。

這才急惶惶的傳令西路軍,全數集結到了平壤一代,準備堅守城池,和明軍打一場消耗戰。

如今集結在平壤的除了小西行長所部第二軍的一萬四千人,還有黑田長政所統帥的第三軍一萬人,同時小西行長還向東路軍的加藤清正派去了求援的信使。

“諸君!明國人來勢洶洶,前部先鋒已經抵達鳳山,如今被我疑兵所阻,不過疑兵也只能擋住明軍一時,一旦明軍識破了我的計謀,不日就能奔赴到平壤城下,這一戰將關乎我大日本國的國運,希望諸君務必戮力同心,打敗明人,以完成太閣殿下的宏願!”

黑田長政等日軍將領,連忙躬身應命。

小西行長接着道:“不過諸君也不用這般緊張,平壤城易守難攻,東有大同、長慶二門,南有蘆門、含毯二門,西有普通、七星二門,北有密臺門,都是倚着地形而建,易守難攻,北邊更有牡丹峰高聳,地形險要,所以明軍如果發動進攻的話,只可能從東西南三面,至於北面,就拜託給黑田殿下了!”

黑田長政微微躬身道:“小西大人只管放心,駐守牡丹峰的乃是我黒田家二十四將之一的久野重勝,最是勇猛,而且爲人心細,他所部共有一千三百人,憑藉着牡丹峰的險要,明軍就是變成飛鳥,也也難以翻越。”

黑田長政到底是黑田官兵衛的兒子,自然知道平壤的北面對日軍至關重要,那裡不單單是堅守平壤的關鍵所在,更加重要的是,一旦戰事不利的話,只要堅守住牡丹峰,日軍就能從北面從容撤退,躲進大山之中,桃之夭夭。

小西行長滿意的點了點頭,顯然他對久野重勝也是有所瞭解的,接着又道:“東側大同,長慶二門交由小西長信駐守。”

小西長信雖然上次被小西行長教訓的狠了,但是最近卻是水漲船高,隱隱的成了小西家的二號人物。

之前有小西忠作在,自然是輪不到他的,但是現在小西忠作被李如楠一錘砸扁了腦袋,找天照大神吃女體盛去了。

小西行長沒了嫡子,可小西家總歸是要有人繼承的,小西長信所爲小西家下一代唯一的男丁,自然成了第一順位繼承人。

不管小西行長再怎麼看他不順眼,這個既成事實,誰也無法忽視,就連那些小西家的家臣,也開始倒向小西長信了。

小西家原本不過是個豪商,雖然家資鉅富,可到底社會地位偏低,一下子進入了武士階層,成了日本國內排得上號的大名,對於家名的傳承自然格外重視,就算是小西行長不願意,也只能捏着鼻子人了,誰讓他是個兔兒相公,那軟噠噠的玩意兒再也整不出第二個兒子來。

小西長信躬身應命,看向小西行長的眼神,不自覺的帶着些許嘲諷。

小西行長瞧見了,不免一陣氣悶,卻也無法發作,只能假裝沒看見,接着安排道:“南面蘆門、含毯二門就交給黑田殿下了!”

黑田長政也知道此戰至關重要,要是勝了,就能攜大勝之威,一路背上,殺入大明的疆土,要是敗了,縱然是能逃出去,豐臣秀吉也不會放過他。

要是放在以前,憑藉他父親黑田官兵衛在豐臣家的地位,他縱然是有些過錯,豐臣秀吉也會原諒他,但是現在不行了,因爲黑田官兵衛,已經失去了豐臣秀吉的信任。

如果要用兩個字來形容黑田官兵衛一生的話,最爲貼切的就是“悲劇”了。一個跟隨豐臣秀吉縱橫天下數十年的重臣,到攻打九州的時候卻僅擁有三萬知行,全國統一後也不過得到十二萬石,勉強算是中等大名。

黑田官兵衛從豐臣秀吉起家,就一直是他的智囊,豐臣秀吉對黑田官兵衛也一直都十分信任。

對於主子的信任,黑田官兵衛也表現的也十分低調,他清心寡慾幾乎到了令人吃驚的程度。對黑田官兵衛來說,出謀劃策,與其說是爲自己的私利私慾,莫如說是一種愛好,就如酒客愛好喝酒一般。

爲此,甚至令人感到,黑田官兵衛的身上有一股子超凡脫俗的仙氣。在大阪、伏見地方的老百姓中,崇拜他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人說:“太閣殿下的豐功偉績,恐怕有一半是靠了那位瘸子的計謀。”

然而,在豐臣秀吉取得天下之後,黑田官兵衛得到的,僅僅是一點十分菲薄的恩賞,那就是豐前中津地方的年俸十餘萬石的封地。

豐臣秀吉爲什麼會給黑田官兵衛的封地這麼小呢?

這個問題很簡單,一句簡單的話,就可以說明,可以共患難,卻難以同富貴,就好像劉邦在登基九五之後,開始猜忌功臣一樣,豐臣秀吉在統一了日本之後,對於多智近妖的黑田官兵衛也一樣不信任了。

據說豐臣秀吉自己都說過,要是給黑田官兵衛一百萬石的封地,他準會拿下整個天下。也就是說自從成爲了天下人之後,對曾經的謀主,猴子就已經不信任了。

說來雖然無情,可豐臣秀吉做得倒也沒什麼錯?

天下羣雄盡去,智囊還留着做什麼,那無窮的智慧,難道要用來對付自己嗎?

黑田官兵衛對於豐臣秀吉畏妒自己的才能一事,也是瞭如指掌,對於自己所受待遇意外的菲薄,絲毫也不表露出不滿的神情,他聰明才智使他懂得功過於主者必受害的道理,如果以功自居,要求更大的恩賞,那麼他恐怕會遭到滅頂之災。

其後,黑田官兵衛爲了保身,把家財和城池都讓給兒子黑田長政,自己則削髮爲僧,遁入空門。

真正讓黑田官兵衛觸怒豐臣秀吉的是他堅決反對出兵朝鮮,他倒不是對大明懷着敬畏之心,只是單純的認爲如今的日本想要挑戰大明帝國在東方的霸主地位,還爲時尚早。

但是已經被勝利衝昏頭腦的秀吉並沒有接受黑田官兵衛的諫言,反而把修建攻朝鮮的基地肥前名護屋城的任務交給了黑田父子,並指名要黑田官兵衛擔任設計任務。

侵朝戰爭爆發之後,黑田官兵衛由受命,擔任總指揮宇喜多秀家的參謀兼後見役。

日軍一開始勢如破竹,幾天的時間便陷了朝鮮的王京漢城。五月上旬,日軍的所有將領在漢城集結,開始劃定各人在朝鮮的統治區域。黑田長政被劃分在漢城西北地區的黃海道,擔任西路先鋒小西行長的副將。但是從一開始就反對出兵朝鮮的黑田官兵衛,卻極力想要抑制戰火的擴大,豐臣秀吉在察覺到了這一點後,一怒之下命令黑田官兵衛立即回國。

可是當黑田官兵衛返回國內之後,豐臣秀吉卻拒絕接見他,黑田官兵衛感到大禍將至,採取了他最後的手段。

爲了使狂怒的豐臣秀吉原諒自己,保住黑田氏的家名,決定切腹,最終,豐臣秀吉念及他過去的顯赫戰功,取消了切腹的命令,決定不再問罪。

但是這個巨大的裂痕已經形成,曾經親密的主從已經很難再回到過去了。

此前黑田長政也接到了黑田官兵衛派人送來的書信,知道了黒田家的困境,所以這一次平壤防禦戰,將是他的一次機會,要麼重新贏得豐臣秀吉的信任,要麼他們父子就要爲黒田家的未來重新考慮了。

小西行長並沒有注意到黑田長政的百般心思,接着部署道:“西面的普通、七星二門將由我親自防守,諸君!此戰干係重大,望諸位同心協力,爲太閣殿下的大業,努力奮鬥!”

“哈依~~~~~~~~”

小西行長部署完畢,左思右想之下,還是覺得不妥當,緊接着又下達了一向命令,驅逐平壤城內的所有朝鮮人。

在日軍佔領平壤之前,這座城市便是朝鮮的第二大人口聚集地,擁有人口三十多萬人,不過在日軍到來之後,人口便極具下降,到現在已經不足十萬了,有超過二十萬人,被小西行長以各種名目處死,這些剩下的也時時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明軍已經到了鳳山,平壤大戰即將爆發,小西行長顯然並不信任那些已經選擇了投降的朝鮮人。

一旦明軍攻城的時候,城內的朝鮮人暴起,做內應的話,對日軍將是一場災難,原本小西行長是準備將朝鮮人全部處死的,可是最終他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大戰在即,他不希望因爲這種事,白白浪費將士們的體力。

既然不能留,又不能殺,那麼就只能驅逐了。

小西行長的命令一下,整個平壤城就亂了起來,日軍可不是什麼軍紀嚴明的部隊,有這麼好的機會擺在眼前,他們豈能放過。

搶.劫,強.奸,殺戮!

一時間充滿了這座有着上千年曆史的古城,在日軍的屠刀之下,朝鮮人即使再怎麼留戀故土,也不敢違逆,只能拖家帶口的逃了出去。

緊接着小西行長又下令,拆除城內的一些民居,將其都變作了守城武器,可以說經過小西行長這麼一番安排,平壤已經變成了一座堅固的堡壘。

但是很顯然只是防守是不夠的,他更加需要的是打敗明軍,可是僅僅依靠他現在的兵力,根本無法做到這一點,那麼就只能依靠外援了,而外援纔是他真正需要擔心的。

在任何一個勢力崛起的過程中,所有人都能同心協力,因爲他們需要爲了一個目標而努力,但是當這個目標達成之後,很自然的將會分爲數個派系,爲了權利彼此爭鬥起來。

豐臣家現在也是一樣,一方面是外來派,也就是那些在豐臣家強大的實力面前選擇了屈服的外樣大名,比如德川家,上杉家,島津家,北條家,一方面是那些跟着豐臣秀吉起家的功勳派,比如加藤清正,福島正則,黑田官兵衛等人,還有一方面就是後起之秀了,他們都是在豐臣秀吉完成了原始積累之後,投靠到他麾下的,比如石田三成,長束正家,還有小西行長。

分屬不同的派系,各自都有不同的利益,小西行長不知道,在這個緊要關頭,加藤清正能不能摒棄前嫌,和他並肩作戰。

所以與其說,小西行長的敵人是即將到來的大明軍隊,倒不如說,他的敵人是自家人。

第十六章 定計第十三章 聖命難違第三十七章 看法寶第一百零三章 佈局第八十二章 神秘莫測第十九章 果然豪傑~~~個屁!第三十八章 活着幹,死了算!第十一章第六章 禍事了?第五十二章 海汀倉第五十六章 這下真的賺翻了第四十八章 突襲北青城第八十七章第二十九章 戰雲密佈第二章 遼東也不太平啊第七章 立威第五十六章 有人眼紅了第三章 薩爾滸大戰第十九章 果然豪傑~~~個屁!第一百零四章 恩賞第四十六章 東線戰場第五章 無恥是有原因的第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八十四章 美人情重第二十八章 九少爺奉旨勾女第七十一章 朝裡有人好做官第九章 初見野豬皮第四十七章 加藤清正第四十章 氣炸了九少爺的肺第八章 王妃第三十八章 活着幹,死了算!第二十四章 孽子住手第八十二章 神秘莫測第三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九章 戰雲密佈第十六章 定計第九十八章 矚目第四十八章 紅毛鬼第二十一章 倭影初現第三十二章 日本人都是大傻.逼第二章 萬曆皇帝第十六章第九章 小人第五十六章 這下真的賺翻了第四十一章 平壤重鎮第六十七章 魅惑第五十六章 這下真的賺翻了第六十三章 國庫第三章 內牛滿面的九少爺第八十五章 重返金州衛第五十八章 血戰碧蹄館第二十四章 孽子住手第十四章 活命第四十一章 悶頭髮展第六十章 做了就要認第九十七章 父子密議第五十二章 飄飄欲仙的猴子第三十一章 當個兵也要實習?第三十五章 俺的哥啊!第十一章 被鄙視了第六十章 做了就要認第三十二章 日本人都是大傻.逼第二十章 新仇舊怨第七十八章 千里亡命第四十八章 紅毛鬼第六十六章 萬家生佛第六十一章 升官了第二十七章 兩個好演員第四十九章 朝鮮王子第六十五章 和談第四十四章 老不死第七十章 總算熬出頭了第二十四章 夠了嗎?走人!第七十章 總算熬出頭了第六十四章 差事第六十二章 戒子規第八章 天使到來第五十六章 有人眼紅了第七十五章 逃第七十二章 年節第二十三章 逃了第三章 另類打劫第三十七章 不死不休第十一章 有怨報怨,有仇報仇第三章 天朝氣象第十五章 傲嬌蘿莉第十三章第四章 全面戰爭之大明遠征軍第二十五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二章 遼東也不太平啊第十九章 生死一線間第八十七章第二十三章 鬱悶的小西行長第三十一章 佛郎機人第三十九章 接令第二十章 軍權第六章 計議出兵第四章 報仇!報仇!第五章 無恥是有原因的
第十六章 定計第十三章 聖命難違第三十七章 看法寶第一百零三章 佈局第八十二章 神秘莫測第十九章 果然豪傑~~~個屁!第三十八章 活着幹,死了算!第十一章第六章 禍事了?第五十二章 海汀倉第五十六章 這下真的賺翻了第四十八章 突襲北青城第八十七章第二十九章 戰雲密佈第二章 遼東也不太平啊第七章 立威第五十六章 有人眼紅了第三章 薩爾滸大戰第十九章 果然豪傑~~~個屁!第一百零四章 恩賞第四十六章 東線戰場第五章 無恥是有原因的第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八十四章 美人情重第二十八章 九少爺奉旨勾女第七十一章 朝裡有人好做官第九章 初見野豬皮第四十七章 加藤清正第四十章 氣炸了九少爺的肺第八章 王妃第三十八章 活着幹,死了算!第二十四章 孽子住手第八十二章 神秘莫測第三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九章 戰雲密佈第十六章 定計第九十八章 矚目第四十八章 紅毛鬼第二十一章 倭影初現第三十二章 日本人都是大傻.逼第二章 萬曆皇帝第十六章第九章 小人第五十六章 這下真的賺翻了第四十一章 平壤重鎮第六十七章 魅惑第五十六章 這下真的賺翻了第六十三章 國庫第三章 內牛滿面的九少爺第八十五章 重返金州衛第五十八章 血戰碧蹄館第二十四章 孽子住手第十四章 活命第四十一章 悶頭髮展第六十章 做了就要認第九十七章 父子密議第五十二章 飄飄欲仙的猴子第三十一章 當個兵也要實習?第三十五章 俺的哥啊!第十一章 被鄙視了第六十章 做了就要認第三十二章 日本人都是大傻.逼第二十章 新仇舊怨第七十八章 千里亡命第四十八章 紅毛鬼第六十六章 萬家生佛第六十一章 升官了第二十七章 兩個好演員第四十九章 朝鮮王子第六十五章 和談第四十四章 老不死第七十章 總算熬出頭了第二十四章 夠了嗎?走人!第七十章 總算熬出頭了第六十四章 差事第六十二章 戒子規第八章 天使到來第五十六章 有人眼紅了第七十五章 逃第七十二章 年節第二十三章 逃了第三章 另類打劫第三十七章 不死不休第十一章 有怨報怨,有仇報仇第三章 天朝氣象第十五章 傲嬌蘿莉第十三章第四章 全面戰爭之大明遠征軍第二十五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二章 遼東也不太平啊第十九章 生死一線間第八十七章第二十三章 鬱悶的小西行長第三十一章 佛郎機人第三十九章 接令第二十章 軍權第六章 計議出兵第四章 報仇!報仇!第五章 無恥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