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新官上任

邯鄲,以太史公司馬遷所述“邯鄲乃漳、河間一都會,降至漢魏,樂府稱道邯鄲者猶往往不絕,其後乃漸就衰歇”

。近代中國,積貧積弱,外侵內亂,民不聊生。而古趙“邯鄭躧步,趙之鳴瑟,丈夫悲歌慷慨”之地,到清末時邯鄲之市,可謂是荒城寂寥。1906年4月16日蘆漢鐵路通車以後,

迅速改變了邯鄲的交通條件。鐵路既通,邯鄲當南北之要衝,工藝隨之鼎興,市場又稍稍振興。

民國二十三年的邯鄲,雖不見千百年前國都之繁榮,亦不見昨日之衰敗,甚至相比於過去,這座城市卻在過去一年間得到了某種程度上的發展,街面上的商業日顯繁華,不僅多出了許多門市,甚至還多出了一些洋行。

不過總得來說,邯鄲還是過去的那個邯鄲,就城市而言,這依然是那座數百年間沒有太多變化的小縣城,不過就是一座被明代老城牆圍繞着的老城,不過今天這老城牆上卻紮起了幾十根竹杆,竹竿上國旗迎風飄蕩着。

而在邯鄲西門,數百名從河北、河南趕來的官員、士紳齊聚於東門外,那些警察也難得的顯出了精神頭來,今個是邯彰行政督察專區成立的日子,行政督察專區所屬的十二個縣長以及十二縣代表士紳齊聚於此,迎接新任邯彰行政督察專區專員的上任。

而在人羣中,作爲邯鄲縣縣長的孫振邦此時的臉色顯得很不自然,按例規應該由專區公署駐在地的縣長由專員兼任,這意味着他不再是邯鄲縣長,可偏生對此,省政府那邊像是不知《條例》似的,未下文將其免職。

雖說不過就是一個“芝麻官”可孫振邦卻多少從旁人那裡知道,邯彰專區的成立,是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越過省府而設,爲了達到越省而設的目的,纔有了這橫跨河北、河南兩省,下轄十二縣的邯彰專區,行政院的專橫,着實讓兩省高層,甚至北平軍分會心惱,可三方都未表現出來,反倒是出人意料的沉默着,而沉默的同時,他這個邯鄲縣縣長卻未予免去。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這會孫振邦瞧着其它人那笑容裡的意思,可謂是深刻理解到了這句話中的含意了,這專員上任了,他這個縣長,該如何處之?

糾結!

儘管內心萬般糾結,可是今天這個大日子,他卻又不得不盡地方之宜,一面招待安置各地來人,一面辦好這個成立典禮。

“虧空啊!”

爲了這成立典禮,他可是向邯鄲商家借了四五千元,這些可不都是虧空,想着那些虧空,他的心下又是一陣無力,這上任就有虧空,可不是給專員臉色嗎?

在孫振邦忐忑不安的時候,站在人羣中的王紹軒臉上卻帶着喜色,雖說他和那位管專員素未謀面,可他的怡豐麪粉公司以及民生紡織公司,卻同北方公司有着生意上的往來,那位管專員由商而仕,對於他們這些做生意的來說,自然是件好事。

“王叔,這管專員是一心傾向工商,這次,咱們可是輪着好事了!”

可不是,王琴堂點點頭,然後同身邊的朱陸怡,這位河間府的清末進士,怡豐的大股東說道。

“別的不說,只要專員能像新區那樣,在這十二縣只徵統稅,雜稅免繳,另徵雜費,咱們的日子也就好過了!”王琴堂口中的“統稅”,是南京政府宋子文任是創行“統稅”,針對如捲菸、火柴、水泥、啤酒、烈酒等等的徵收的出廠稅,統徵一次,通行全國,不再重徵,不過雖說這統稅統徵一次,但是在地方上,省縣爲闢財源卻另徵雜稅,雜稅幾乎倍於統一,負擔可謂極重。

而相比之下,得益於“軍需特辦”的名義,新區的工廠在統稅之外,則只徵營業、衛生、教育、市政等少數幾種“建設費”,在王琴堂等人看來,這管專員上任後,只要能令專區與新區“稅費相統”,他們這些做生意的即可從中獲益。

“哼哼,做你們的白日夢去吧,過去他是商人,自然是千方百計少交稅,現在他可是督察專員,這十二縣的行政、教育、保安的款子可都得從捐稅裡走,大傢伙少交稅,這專區裡上千官警教吃什麼?難不成讓他自己從口袋裡掏銀子出來!”

一句似嘲似諷的話聲從人羣裡傳出來,只讓王琴堂、朱陸怡等人臉色微微一變,可不就是這個理,這身份不同了,自然心態也就不一樣了。

當邯鄲城西城門外的衆人心態各異的等待着專員的到任時,在新區通往邯鄲縣城的公路上,幾輛汽車正疾速行駛着,在居中的一輛福特汽車上,管明棠坐於後座,身邊坐着的則是從南京過來的行政院主任秘書黃秋嶽,此時黃秋嶽的臉上可謂是笑容滿面,昨天在新區他是那場盛大的歡迎宴會上的主角,在宴會結束後,在飯店的“總統套房”內,從北平來的交際花可謂是極盡溫柔,那一夜溫存現在想來都讓人有消魂蝕骨之感。

“哲勤,若論以建設,怕中國無人出你之左右啊!”在汽車駛出新區後,瞧着那入眼皆是鄉村下的模樣,黃秋嶽感嘆着新區與邯鄲的天地之差,又好言勸說道。

“依我的意思,你這專員公署還是設在新區算了,這邯鄭比之新區,根本就是鄉下嘛!”

“浚公,這法不可違啊!”

雖說在內心裡並不願意同這位漢奸過於親密,但表面的功夫,管明棠還是要做的,雖說同樣傾向於將公署設在新區,但管明棠卻知道,現在不知道多少人盯着自己,稍有不甚,估計就會引起一番風波,風波事小,但影響到自己的計劃事大。

“此次汪先生力駁他人,跨省設立邯彰專區,更委任明棠爲專區專員,本就令明棠不盛惶恐,深恐負先生之厚望,更不敢因自己擅行,而爲先生徒增麻煩……”

“你啊,年紀青青的,便能有這般老成,也難怪汪先生如此欣賞你,這次我來邯鄲,汪先生特意讓我轉告你,先生對你可謂是極爲看好的!”

雖說癡迷於被人追捧的感覺,但黃秋嶽並沒有忘記正事——表達汪先生對其的愛護,把其拉入汪先生門下,見其如此上道,自然不忘記點撥一二。

“汪先生擡愛,名棠定銘記於心,任上絕不敢有一絲懈怠,絕不讓汪先生臉上無光……”

語間帶着感激,面上帶着涕零,這番忠心表下來,管明棠自己都覺得有些噁心,可現在他根本就沒有其它的選擇,越省而設的邯彰專區,不知牽動了多少人的利益,若非兩地皆沒有權力派系,怕根本就沒有越省設立專區的可能,雖是如此,卻依然損害到兩省利益既得的高層。

此次汪精衛設立邯彰行政督察專區的是以“促進地方發展,發揚國內實業”,他期待着自己在這裡履行着他的“政治觀念”,從而使邯彰專區成爲“汪氏理念的發揚之地”,而另一方面,行營秘書長楊永泰通過張靜江轉達了委員長的意思,那位還是對自己“信任有加”,相信自己能在這裡“有一番作爲”,望自己能踐行委員長的“新生活運動”。

這意味着,現在邯彰專區剛一成立,便坐到了一個火山口上,無論自己的一番作爲靠近那一邊,都有可能導致另一方的不滿。

“難啊!”

在心下感嘆着,管明棠倒是能體會到那種“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的困境,自己想在這裡成就一番事業,可偏偏南京的那兩位都盯上了自己,都想讓自己爲他們的“理念”添磚加瓦,這是固然是好事,如果自己的所作所爲,能得到他們的諒解與支持,自然事半功倍,可若是引得他們的反感,自己的這個位子,能不能坐穩,怕都是個問題。

“浚公,明棠常年經商,於屬政實在是外行一個,這地方建設,一來需資金,資金明棠可以盡力籌劃,可地方建設所需的人才……”

轉向身邊的黃秋嶽,管明棠臉上堆着笑。

“我這身邊行政人員可謂是極爲匱乏,地方建設不易,以前聽聞汪先生於上海所辦大陸大學,專事培養地方幹部,所以呢,希望浚翁能轉告汪先生,萬望能派遣一批大陸大學畢業的經濟、社會、法律人才,來專區協助地方建設……”雖說管明棠從來就不是一個好演員,可他卻知道如何把這戲演下去,上海的大陸大學是以汪氏爲首的改組派用於培養青年幹部人才之地,雖說中其不乏投機之人,但卻亦有許多是滿懷建設社會理念的青年,其中亦有不少人才,用於建設地方,倒也是人盡其用,而更爲重要的是,可以通過這個要求向汪精衛示好,至於委員長那邊,則可以用其它辦法應對。

“哦!哲勤,你很不錯!”

驚訝的看着管明棠,黃秋嶽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從民十七年開辦大陸大學,大陸大學的學員畢業去向,一直都是個大問題,即便是那些支持汪先生的省份,對大陸大學學員亦是多少牴觸,生怕其過去了會奪其權,而現在管明棠竟然主動提出了這個要求,豈不令他驚訝,同樣,從這個要求中,他也看到了管明棠的“誠心”。

而在這誠心的背後,到底有什麼居心,怕只有管明棠自己才能體會了,此時汽車已經緩緩的朝駛近了邯鄲城西門,從車窗外看着邯鄲老城牆,管明棠知道,從今天開始,自己的命運將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今天四更了!更新空前給力,各位大大的月票能不能給力的支持一下!拜謝!第二更!)(。

第355章 何爲根本第71章 危機四伏人難安第20章 誤國之人古有之第1103章 座談會第33章 暗殺第321章 變革第191章 大局中的犧牲品第319章 重點第1140章 韓國第311章 新區新相第1034章 南京會第127章 列車南下英才聚第44章 海之港第102章 事變第157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二...第20章 陸地之王第257章 事業的開始第48章 斯大林的抉擇第419章 風不止第382章 理論第309章 宴會上的要求第1069章 行屍走肉第41章 低調方能護已身第217章 三省已身誰爲雄第1193章 北國(下)第145章 以技逼人爲合併第223章 內閣首相的決斷第317章 情報中心偶遇第81章 山本的計劃第764章 蒙古第1102章 夕陽西下第299章 交給我第265章 財富第8章 天機要事是非多第1029章 北上 北上第1148章 南洋義勇軍第270章 勢以逼人第115章 在商言商爲本份第211章 分道之時好言勸第762章 德國的希望第1108章 情感第304章 基石第358章 捐納之別第167章 正月未過徵兵忙第1069章 行屍走肉第120章 污其名奪其聲第109章 東京第84章 保護傘第34章 儘量避免第136章 昔時雄廠終復工第223章 杉山元的野望 求月...第85章 小縣大房迎新賓第25章 進攻,東線!第289章 犧牲第63章 工商之憂第433章 東北三角第43章 命運未知苦拼搏第422章 元首的決定第135章 不擇手段有何妨第195章 公司的未來第319章 重點第325章 對未來的期許第191章 大局中的犧牲品第197章 關東軍部誓雪恥第183章 血戰紅石嵐(一)第1064章 進攻第259章 難擇第299章 屬於戰車的時代第30章 租界洋行騙子檔第80章 人生之擇第1102章 夕陽西下第281章 大盜第440章 石原的春天第1209章 蘇俄印度(下)第90章 勢之營造第304章 聯合第401章 一本自傳第778章 試探性的進攻第1252章 加快第320章 還來得急第136章 昔時雄廠終復工第122章 出征第279章 離開這個鬼地方第1217章 公司的未來第69章 北方印象第168章 新丁還需先增肥第296章 日本?中國的機會第268章 蹚匠第36章 北進!第1213章 未來的選擇第798章 政治的需要第772章 檢閱第62章 無謂之爭第316章 敢於挑戰第194章 事物的反面第308章 崛起中的商機第90章 勢之營造第337章 槍會第418章 合作的幕後第84章 場間比試車上論
第355章 何爲根本第71章 危機四伏人難安第20章 誤國之人古有之第1103章 座談會第33章 暗殺第321章 變革第191章 大局中的犧牲品第319章 重點第1140章 韓國第311章 新區新相第1034章 南京會第127章 列車南下英才聚第44章 海之港第102章 事變第157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二...第20章 陸地之王第257章 事業的開始第48章 斯大林的抉擇第419章 風不止第382章 理論第309章 宴會上的要求第1069章 行屍走肉第41章 低調方能護已身第217章 三省已身誰爲雄第1193章 北國(下)第145章 以技逼人爲合併第223章 內閣首相的決斷第317章 情報中心偶遇第81章 山本的計劃第764章 蒙古第1102章 夕陽西下第299章 交給我第265章 財富第8章 天機要事是非多第1029章 北上 北上第1148章 南洋義勇軍第270章 勢以逼人第115章 在商言商爲本份第211章 分道之時好言勸第762章 德國的希望第1108章 情感第304章 基石第358章 捐納之別第167章 正月未過徵兵忙第1069章 行屍走肉第120章 污其名奪其聲第109章 東京第84章 保護傘第34章 儘量避免第136章 昔時雄廠終復工第223章 杉山元的野望 求月...第85章 小縣大房迎新賓第25章 進攻,東線!第289章 犧牲第63章 工商之憂第433章 東北三角第43章 命運未知苦拼搏第422章 元首的決定第135章 不擇手段有何妨第195章 公司的未來第319章 重點第325章 對未來的期許第191章 大局中的犧牲品第197章 關東軍部誓雪恥第183章 血戰紅石嵐(一)第1064章 進攻第259章 難擇第299章 屬於戰車的時代第30章 租界洋行騙子檔第80章 人生之擇第1102章 夕陽西下第281章 大盜第440章 石原的春天第1209章 蘇俄印度(下)第90章 勢之營造第304章 聯合第401章 一本自傳第778章 試探性的進攻第1252章 加快第320章 還來得急第136章 昔時雄廠終復工第122章 出征第279章 離開這個鬼地方第1217章 公司的未來第69章 北方印象第168章 新丁還需先增肥第296章 日本?中國的機會第268章 蹚匠第36章 北進!第1213章 未來的選擇第798章 政治的需要第772章 檢閱第62章 無謂之爭第316章 敢於挑戰第194章 事物的反面第308章 崛起中的商機第90章 勢之營造第337章 槍會第418章 合作的幕後第84章 場間比試車上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