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正月堂會(下)

“小姐,來了,東西送來了!”

冬日的午後,靜謐中瀰漫着一絲慵懶的氣息,偶有寒風呼嘯而過,吹得樹枝咯吱作響。

可秋芳齋東側的一間院子裡卻是一片喧囂與騷動。

“你說的可是真的?可是先生親自……”軟榻上閉目休息的少女聞聲立即坐了起來,聲音中是難掩的期盼與驚喜。

穿秋香色小襖的丫鬟滿臉笑意連聲道:“婢子怎敢欺瞞小姐,是章老闆親筆謄寫的。”說着,從袖裡拿出一卷藍色封皮的書卷,上面從小楷寫着“還魂記”三字。

少女輕顫着雙手接過那書卷,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翻開,裡面赫然夾着一張箋紙,寫着端正清健的三行蠅頭小楷:衆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轉完了各家的堂會、宴席,已是正月初七了。

從太夫人屋裡請了安回來,便有沈君佑身邊小廝過來送了信,說是忻州來的家書。

璧容打開一開,心裡又驚又喜。

原想着過年外頭亂,一直擔心給鄭母寄的信沒有送到,今日得了回信,又聽得家中一切都好,懸着的一顆心這才落了肚。

“奶奶這下可以放心了,這不知道的人看了奶奶每天唸叨的模樣,還以爲要比宮裡萬歲爺的八百里加急重要呢。”

璧容現在心裡高興,聽什麼話都是美滋滋的,便由着夏堇在旁打趣她。

“奶奶,大奶奶身邊的丫鬟過來請您去太夫人屋裡一塊商量元宵節的宴席。”門口的小丫鬟稟告。

“知道了,說我換了衣裳就過去。”

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雖然一臉忙了好幾天,太夫人卻精神十足地坐在黑漆羅漢牀上,聽着大奶奶和四奶奶應接默契的逗樂調侃。

屋子裡時不時地傳來歡快的笑聲。

“二奶奶來了。”撩簾的婆子在門口喊了一句。

“嘖嘖,我說等了你半天還不見過來呢,和着是打扮利索了跑這挑釁來了!”四奶奶站起來圍着璧容轉了一圈,嘴裡振振有詞地誇她這身衣服。

大奶奶現在是一聽見有人說莊氏的衣服,就覺得人家是偷着諷刺她,嘴角不自然地抽了一下。

華媽媽笑着接過話來對太夫人道:“這剛進門呃新媳婦就是不一樣,什麼時候看了都是一副俊模樣,奴婢記得四奶奶剛進門的時候,一連穿了一個月的紅衣裳,您還說四奶奶這不是給您請安來的,是來要紅包來的。”

太夫人顯然是想起了當年四奶奶當新媳婦時那激靈討喜的模樣,指着四奶奶連連搖頭道:“這個潑猴,再過二十年也變不了。”

四奶奶聞言笑着過去靠在了太夫人身邊,得意洋洋地道:“孫媳可是老太太當初選中的,當然是隨了老太太的性子了!”

太夫人愣了一愣,這才發覺自己被她繞了進去,一邊笑一邊嘆氣道:“老了老了,可比不上你這嘴了。”

“難得今年家裡人齊,二弟又娶了媳婦,我看咱們不如舍了那些個花燈擺設,整點新鮮樂子。”大奶奶得了空隙,連忙把話題扯了回來。

四奶奶聞言嘴角微微上翹,笑着對太夫人建議道:“我看不如問問二嫂的意見,咱們也能聽聽別的地方是怎麼過法。”

太夫人聽了贊同地點點頭。

大夫人想起今年婆婆扔給自己五百兩銀子,還要置辦的大大方方,心裡又憋屈又着急。

此時見璧容半響不說話,心裡越發沒底,卻也只能面子上呵呵乾笑兩聲道:“二弟妹若是有好主意可不能私藏呀。”

璧容挑着眉看了大奶奶一眼,大奶奶剛纔話裡話外的意思顯然是不準備花費太多銀子,四奶奶也不知道是聽沒聽的出來,總之現在這麻煩推到了她的身上。

貞姐兒見大家都不說話,心中一喜,毫不猶豫地就走上前去,伏在太夫人的懷裡,哀聲道:“老祖宗,老祖宗,咱們年年都是掛花燈、放炮竹的好沒意思,不如元宵那天再去請了過年那家戲班子吧,我們都是第一次聽那高腔,可是沒過癮呢。”

大奶奶心裡打了打小算盤,初三辦的堂會算上賞錢不過才三百兩銀子,看着卻極有排場,元宵節是各家團圓的日子,定不會再叫別家過來,比起往年府裡置辦的那幾座精貴的高架花燈,可是能省下不收銀子。

心裡不由得大喜。

璧容見太夫人看向自己,忙贊同地回道:“過節也不過是求得一家子團圓,孫媳覺着貞姐兒的想法再好不過了,只盼着到時候和老太太圍在一桌,多得幾個賞錢!”

太夫人見衆人都沒有異議,便道:“好,既然都喜歡看,就讓佟管事再去請同輝社家來,一次聽盡興了。”

貞姐兒聽了臉上大喜,忙撒着嬌跟太夫人道謝。

————————

初九那日,莊子上送來了不少窖裡存着的梨子,各方都分到了一竹簍。璧容想了想,頭一回如此張揚地去了大廚房親手做了幾碗秋梨膏。

想起四奶奶曾提過沅娘自小喜歡吃梨子,又想到這秋梨膏潤肺止咳,生津利咽,對沅娘這胸悶喘促的病症只好不花。

沅孃的院子旁邊就是貞姐兒的院子,屋子裡也不知在忙些什麼,連個外間守門的丫鬟都沒有。

“二嬸,您怎麼過來了。”貞姐兒的眉宇中有些意外的慌亂,一邊叫丫鬟收拾了桌子,一邊招待璧容坐下。

“莊子上不是送了些梨子嗎,我拿來做了些秋梨膏給大家嚐嚐。”璧容叫夏堇把食盒放在了桌上,不經意地瞥了一眼那凌亂的桌子,五顏六色的細絲線,墨跡尚未全乾的花樣子紙。

“這是在做針線呢?”璧容故作無意地問了一句。

旁邊的小丫鬟想到府里人人都說二奶奶是個針線功夫極好的,若是能指點小姐一二,那小姐不就不用再發愁了。

“小姐這段時間不知下了多少苦功夫,趕巧兒今個兒二奶奶來了,不如爲我們小姐指點指點。”

貞姐兒想要阻止,可話已經說出口了,遂不悅地瞥了那個多嘴的小丫鬟一眼。

璧容也不開口,只等着貞姐兒自己說。

貞姐兒猶豫了一會兒,才把繡了一半的帕子遞過去,皺着眉頭又補了一句。

“二嬸,我只是,只是隨便找了個花樣子練練手……”

此地無銀三百兩,恐怕說的就是這個了吧。

璧容拿過那繡繃子,並蒂蓮花尚且還在孕育之中,搭配着底下針腳零亂的一片綠葉,毫無預兆的,讓她想起了當年的滿翠。

心裡本就埋下種子的擔憂這一瞬間徹底破土而出,總想着是巧合,可一個個巧合拼湊在了一起,事實便不用再猜了。

璧容低頭看了貞姐兒一眼,裝作無意地說:“貞姐兒,你年紀還小,又肯下苦功夫,在二嬸看來這自然是好的,只是有些東西畢竟還不到年紀,有時候只是別人的一句話,就能把黑的說成白的,沒有的說成有的……你自小在豪門世家長大,很多事情不必二嬸多說,你也是明白的。”

貞姐兒不是個愚的,雖然不知道璧容從哪裡看出了矛頭,可這話明顯是字字說到了她的心上,雙手不由得連連發顫,低着頭眼觀鼻鼻觀心,嘴裡連忙稱是。

多餘的話也不需要她說了,璧容便笑着爲她指出了針腳上的一些問題,並告訴今後再繡的時候要什麼使用顏色諸如此類,貞姐兒謝着送走了璧容。

前腿剛邁出秋芳齋,就見四奶奶迎面過來。

“剛從貞姐兒出來,正打算去你那呢,得了,這下你自己拿了回去罷,省的我再跑。”說着叫夏堇把吃食給了四奶奶身邊的一個丫鬟。

四奶奶也沒有客氣,笑着接了過來。

“咱們貞姐兒這一過了年,眼瞅着就成了大姑娘了,以前哪能想到那麼個大大咧咧的皮猴子也能老老實實地待在房裡怡情養性。”四奶奶似乎頗有感觸地嘆了口氣。

“女兒家外表再怎麼調皮,心思總是細膩的,這話我不用多說,四弟妹最清楚不過了。”

四奶奶見璧容接着貞姐兒調侃她,又羞又氣,嗔怒地剜了她一眼,悶聲道:“最初還以爲是個老實的呢,誰知道一說話就現了原形!”

兩人呵呵地嬉笑了一通,便攜手去了太夫人那,華媽媽出來說太夫人午飯後喝了安神茶,還沒有醒。

璧容便把吃食交給了她,和四奶奶一同退了出去,各自回了院子。

正月那日,天氣格外的好,戲臺依舊擺在了平湖曲苑的靜風堂,太夫人爲了熱鬧特別恩准了各房有頭有臉的幾個丫鬟婆子也都坐下了一同聽戲。

大家聊着聊着就說起了初三那日唱的那出《還魂記》,有幾個的婆子聽奶奶們這麼一提,便主動說道:“太太奶奶們有所不知,那唱柳夢梅的生角就是同輝社的臺柱子章菊軒章老闆,和那個唱旦角的韓老闆都是京裡響噹噹的人物。”

“我看那生角模樣長得比那唱旦角的還要俊俏些,嘖嘖,這京城裡的人就是不一樣。”說話的人是沈家的二姑小姐慧娘,因着元宵擺戲臺,慧娘便和丈夫、兒子又多留了幾日。

那婆子見有人搭話,忙把肚子裡知道的全吐了出來。

“不過,奴婢聽說,同輝社是在京裡開罪了人,這才跑咱們這邊賺銀子來的。”

“哦?京裡的人?那可都是非富即貴的主兒。”四奶奶此時也來了精神。

“聽說……”

那婆子正興致勃勃地準備張嘴,卻被一聲嬌喝嚇了一跳。

“哪裡學來的這些背後嚼舌根子的毛病,這要我們聽你說還是聽臺上唱!”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全轉向了對旁邊桌子的貞姐兒,秀眉緊蹙,嘴脣微抿,身姿坐的筆直,稚嫩的容顏染上了一層不怒自威的寒霜。

第102章 以靜制動第34章 暗香浮動第76章 兵來將擋(下)第37章 心思各異第77章 夢魘之局第59章 正月堂會(上)第109章 緣何情淺第148章 狗急跳牆第95章 前塵如夢第14章 借糧風波第45章 破釜沉舟第68章 四月芳菲第137章 信陽茶商第114章 沒安好心第15章 劉氏有孕第95章 前塵如夢第54章 年關多事(上)第134章 初入京師第124章 不請自來第141章 以德報怨第31章 佳人珍饈第36章 近水樓臺第70章 漁翁之利(中)第99章 成算在心第20章 束脩六禮第67章 廚房改革(下)第134章 初入京師第100章 歸去來兮第15章 劉氏有孕第116章 大展拳腳第93章 燈下柔情第41章 千鈞一髮第97章 歸心似箭(上)第121章 剎那芬芳第21章 心懷不軌第33章 一場比試第128章 恍然如夢第78章 高燭暖帳第131章 故人來訪第65章 寺廟偶遇(下)第33章 一場比試第13章 鬧劇再起第42章 浮上水面第147章 姐妹重逢第35章 曇花一夢第71章 漁翁之利(下)第11章 錢氏母子第122章 別後溫情第33章 一場比試第119章 進京相助第12章 一場鬧劇第6章 掌勺之路第3章 誤撞醜事第143章 御用大選第87章 借刀殺人第71章 漁翁之利(下)第145章 旁敲側擊第99章 成算在心第53章 認親之禮(下)第10章 五月農忙第143章 御用大選第131章 故人來訪第1章 貞節牌坊第49章 朔州沈家第65章 寺廟偶遇(下)第149章 謀定後動第132章 另闢蹊徑第73章 蠢蠢欲動(下)第139章 明修棧道第4章 巧認乾孃第65章 寺廟偶遇(下)第56章 是福是禍(上)第149章 謀定後動第42章 浮上水面第13章 鬧劇再起第87章 借刀殺人第27章 沈記作坊第55章 年關瑣事(下)第91章 主動結盟第3章 誤撞醜事第117章 順利中選第148章 狗急跳牆第136章 打開銷路第45章 破釜沉舟第134章 初入京師第133章 寺廟避雨第17章 沈記布莊第30章 攀龍附鳳第129章 沅娘心事第52章 認親之禮(上)第126章 作繭自縛第98章 歸心似箭(下)第147章 姐妹重逢第96章 暗藏玄機第97章 歸心似箭(上)第19章 河蟹傳情第36章 近水樓臺第9章 亂點鴛鴦第2章 營生手段
第102章 以靜制動第34章 暗香浮動第76章 兵來將擋(下)第37章 心思各異第77章 夢魘之局第59章 正月堂會(上)第109章 緣何情淺第148章 狗急跳牆第95章 前塵如夢第14章 借糧風波第45章 破釜沉舟第68章 四月芳菲第137章 信陽茶商第114章 沒安好心第15章 劉氏有孕第95章 前塵如夢第54章 年關多事(上)第134章 初入京師第124章 不請自來第141章 以德報怨第31章 佳人珍饈第36章 近水樓臺第70章 漁翁之利(中)第99章 成算在心第20章 束脩六禮第67章 廚房改革(下)第134章 初入京師第100章 歸去來兮第15章 劉氏有孕第116章 大展拳腳第93章 燈下柔情第41章 千鈞一髮第97章 歸心似箭(上)第121章 剎那芬芳第21章 心懷不軌第33章 一場比試第128章 恍然如夢第78章 高燭暖帳第131章 故人來訪第65章 寺廟偶遇(下)第33章 一場比試第13章 鬧劇再起第42章 浮上水面第147章 姐妹重逢第35章 曇花一夢第71章 漁翁之利(下)第11章 錢氏母子第122章 別後溫情第33章 一場比試第119章 進京相助第12章 一場鬧劇第6章 掌勺之路第3章 誤撞醜事第143章 御用大選第87章 借刀殺人第71章 漁翁之利(下)第145章 旁敲側擊第99章 成算在心第53章 認親之禮(下)第10章 五月農忙第143章 御用大選第131章 故人來訪第1章 貞節牌坊第49章 朔州沈家第65章 寺廟偶遇(下)第149章 謀定後動第132章 另闢蹊徑第73章 蠢蠢欲動(下)第139章 明修棧道第4章 巧認乾孃第65章 寺廟偶遇(下)第56章 是福是禍(上)第149章 謀定後動第42章 浮上水面第13章 鬧劇再起第87章 借刀殺人第27章 沈記作坊第55章 年關瑣事(下)第91章 主動結盟第3章 誤撞醜事第117章 順利中選第148章 狗急跳牆第136章 打開銷路第45章 破釜沉舟第134章 初入京師第133章 寺廟避雨第17章 沈記布莊第30章 攀龍附鳳第129章 沅娘心事第52章 認親之禮(上)第126章 作繭自縛第98章 歸心似箭(下)第147章 姐妹重逢第96章 暗藏玄機第97章 歸心似箭(上)第19章 河蟹傳情第36章 近水樓臺第9章 亂點鴛鴦第2章 營生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