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打開銷路

二月二龍擡頭那天,沈記在錦繡坊正式開了張。

開張的當天,嚴宓帶着一衆官員內眷來過來捧場,給沈記開了個亮堂的開門紅。

鋪子裡的一應料子,除了元宵遊船那日用過的那匹“邀月起舞”外,不見一匹徹幅獨花的緞子,可以說是擺明了告訴隆和記和廣昌記,沈記沒有要同他們搶生意的打算。

以往在山西那樣自織自染,壟斷市場的法子擱在京城是萬萬行不通的。

就說在錦繡坊裡,做絲線買賣的有三家,染布的作坊有七家,織布的更多,至於做刺繡的便是數都數不清了。所以,在這裡,織布的就做不了染布的買賣,賣絲線的也別妄想着能自己開繡坊。

一晃半個多月過去了,沈記的布賣的不好不壞。因爲有着之前那些夫人奶奶們的宣傳,每天來鋪子轉的人不少,可仔細算起來真正肯花銀買的人卻只是看的人裡面的三分之一。

今年的春天來得早,三天初的天,桃花已經開的嫣然一片。街上、河畔,到處洋溢着暖暖的春意,枝嫩風聲搖翡翠,花妍曙色綻氤氳。

沈記鋪子後面的內堂裡,沈君佑正坐着聽賬房報賬,屋裡還有大掌櫃劉庸,二掌櫃關恆。

賬房老吳撂下算盤,在賬本上又添了一筆,遞到了沈君佑面前。

沈君佑看了眼新添的數字,撂下賬本,沒有說話。

一旁站着的劉大掌櫃見了,不由得伸出袖子在額頭上抹了抹汗。

他原是朔州鋪子裡的大掌櫃,是年掌櫃向二爺舉薦才得以提升到了京城做新鋪子的大掌櫃,可如今生意做成了這樣,無論如何他都難辭其咎。

沈君佑端起茶盅一口灌了下去,茶盅放下時與茶碟發出的碰撞聲,在落針可聞的屋裡顯得尤爲刺耳。

“別站着了,都坐下吧。”沈君佑道。

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我,這才各自坐下了。

“咱們來京城的日子短,比不上其他幾家布莊,都是京城的老字號,所以生意不好,也怨不得大夥兒。”

劉大掌櫃一聽這話,屁股還沒有坐熱,又站了起來。

“二爺說這話,我這張老臉可就沒處擱了。我身爲鋪子的大掌櫃,實在有負二爺看重。”

沈君佑擺擺手叫他坐下。

“劉大掌櫃做的如何,我都是看的見的。這幾日我仔細地琢磨了一番,不管是隆和記還是廣昌記,這些老字號們一心想的都是做朝廷的生意,卻忽略了老百姓纔是最大的買家。我們初來乍到,要想在京城博得一席之地,就一定要先從他們想不到的地方入手,這樣等他們轉過頭髮現的時候,我們已經站穩了跟腳。”

“話是這樣說,可老百姓手裡沒有銀子,哪裡買得起我們的布。”關恆所問的正是衆人心裡的想法。

“一個老百姓手裡的銀子是少,可一百個呢,一千個呢,一萬個呢,還少嗎?”沈君佑看向衆人。

衆人一下子被問的啞口無言。

“我們之所以跑來京城開鋪子,就是因爲京城的人流多,人多生意就自然多。”

沈君佑思慮了下,吩咐關恆:“找幾個聰明的去打聽打聽,各地販布的客商什麼時候來,住哪家客棧,買哪家的東西,把他們的行蹤都去給我摸清楚了。”

吩咐下去的第二日,就有了迴音。

“每年二月、四月、七月、十月是京裡客商最多的時候,這些客商裡湖廣、江西、遼東的居多,其次還有膠州、休寧、揚州的商人,大都住在泰安客棧和流芳客棧。”關恆回道。

泰安客棧和流芳客棧是秦淮兩側最有名的客棧,一家臨着東水關,一家在夫子廟附近,都離着碼頭近。

關恆又道:“前幾年都是買隆和記的多,這兩年隆和記的價錢高了,買的人就少了。”

沈君佑顯然對這個答案頗爲滿意,“既然嫌隆和記賣得貴,那我們就落價,一匹布里多讓他五尺,務必要把這些客商搶過來。”

“二爺……”關恆躊躇了一下,“就算咱們肯讓利,可除了隆和記,廣昌記,不少布莊都看準了這單生意,跟那些客商又都是老主顧……”

“我問問你,全國上下哪裡沒有布,杭州的杭綢,潞州的潞綢,四川的蜀錦,他們爲什麼要千里迢迢地坐船來京城?”沈君佑問關恆。

關恆皺着眉頭想了想,猛然醒悟過來,一拍大腿道:“爲了京城的名字。”

沈君佑點點頭,“咱們在忻州的時候也知道,地方的人們都喜歡拿京裡的東西來說事顯擺,並非是京裡的東西多好多好,而是因爲京城是天子腳下。所以只要是京城的東西,只要價錢合適,無論是哪個牌子,他們回去都能當成京城最時興的料子來賣。”

聽了這番解釋,衆人都明白過來。

沈君佑思慮了一下,對劉大掌櫃道:“去問問京城各大客棧的被面、牀幔都是幾年一更換,跟他們掌櫃的說用咱們沈記的布,還有酒樓、成衣鋪子、喜鋪,統統一匹布收半匹的錢,我要叫京城的百姓們都認識我們沈記的牌子。”

若說方纔一匹布里減去五尺的利,他們還有的賺頭。

可一匹布收半匹的錢?這生意還做個什麼意思?

不過劉大掌櫃只敢在心裡這麼想,東家發的話,他只好聽從。

這件事還沒有消化下去,就又聽沈君佑問道:“不知道諸位可去過京城的貨棧?”

有人點頭,有人搖頭,但腦子裡都不明白沈君佑爲何這麼問。

沈君佑繼續道:“各家布鋪都聚在錦繡坊,雖然形成了京城聞名的織染街,可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譬如說離着遠的人想過來買匹布,就要坐轎子甚至是馬車,有些人嫌麻煩,索性就會到附近的貨棧裡去買,久而久之,貨棧就形成了京城的一大商行。另外,京城跟咱們那裡不同,這裡水路通達,商賈行商大都選擇水路,不但安全,又節省人力。而大凡有碼頭的地方也會有貨棧,有些小商賈甚至會直接拿着帶來的東西去貨棧裡賣,再把銀子換成京城的東西拿回去賣,以此賺其中的差價。如果我們能叫全京城的各大貨棧都賣我們沈記的布,我們還用愁生意沒處做嗎?”

壟斷各大貨棧?這件事做起來怕不是比上一件還難!

在座的幾人臉上都有了爲難之色。

沈君佑怎麼會看不出來,耐着性子和顏悅色:“我知道大夥爲難,可如今上頭有隆和記、廣昌記兩大家壓着,咱們就只能從他們不主動涉及的地方下手。咱們晉商向來講究結交相與,這樣的行商路子不必我多言,在座的諸位沒有不清楚的吧。”

言出必行,行之必果。

當天下午,沈君佑就帶着關恆一起去了京城的各大貨棧。

商人沒有不牟利的,沈君佑給出的價碼極是划算,幾家貨棧的掌櫃當下就同意了。

忙活了一天,回到家時已經過了晚飯的時辰。

屋裡,夏堇坐在大炕上在教如意玩翻繩,璧容正聽着豪哥兒和承哥兒背論語,承哥兒還勉強背的下來,豪哥兒卻已經眼皮子打架,站都站不住了。

沈君佑推了門進來。

“二爺回來了。”夏堇從牀上下來,出去打了盆水給他淨手。

“今個兒怎麼回來這麼晚,晚飯我叫三娘在鍋上溫着呢。”璧容趿了鞋下地,拿過架子上搭着的常服伺候他換上。

“下午去京城的幾大貨棧轉了一圈。”沈君佑道。

如意看見他坐下,手腳並用地爬過來,一伸胳膊,奶聲奶氣地說了句:“爹爹抱抱。”

沈君佑聞聲笑了起來,寵溺地颳了下的她的小鼻子,“好,爹抱。”

抱只是藉口,小丫頭真正的目的可不只是這樣。

只見她利落地抱住沈君佑的脖子,兩腳踩着沈君佑的胳膊,往他肩膀上竄,不一會兒就騎到了他的脖子上。

璧容一回頭瞧見了,厲聲訓斥如意:“沒大沒小的,快從你爹頭上下去來!”

如意撇着嘴哼了一聲,扭過頭去不理她。

璧容見她又犯了小姐脾氣,氣的要過來拽她,如意見璧容過來,兩手摟緊了沈君佑的脖子,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沈君佑剛想要給如意求情,卻被璧容搶先一步說道:“這回你不許插手,這丫頭再不管就無法無天了。”

說完就把如意拽了下來。

如意待在璧容懷裡又哭了一會兒,見老爹真不過來求情了,這才撇着小嘴,跟璧討起饒:“錯,如意,錯。”

小丫頭剛兩歲,說話還不是很利索,大都是幾個字幾個字地往外吐,連不成句子。

“知道錯了?”璧容問她。

如意忙點了點頭,小腦袋死命地往璧容懷裡鑽。

“下次不許這樣了聽見沒有。”璧容兇完了她,又耐着性子給她講道理:“爹爹累了一整天,我們要疼爹爹,不能往爹爹頭上騎,對不對。”

小丫頭小雞啄米似的點着頭,扭過頭衝着沈君佑臉上吧唧親了一口,以示自己的疼愛。

沈君佑笑着把女兒抱過來,很是一通親,逗的滿屋子都是如意的笑聲。一旁站着的豪哥兒見了,露出了嚮往的神情來。

“時候不早了,你們也快回去睡吧,今天沒有背下來的,記得明天要繼續背,可不能放在一旁不管了。”璧容摸了摸豪哥兒的頭叮囑他道。

豪哥兒聽了臉上露出喜色,忙點頭答應。

剛要擡腿,卻又被沈君佑叫住了。

“我記得你昨天也在背這一篇,可有此事?”沈君佑一邊抱着如意,一邊問他。

“回父親的話,是……”

“你打算背到什麼時候。”沈君佑擡眼看着他。

豪哥兒被他嚇得一個激靈,“我,我明天一定背下來……”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今天晚上不許睡覺,何時背下來了何時睡,聽明白了?”

豪哥兒蔫聲蔫氣地回道:“聽,聽明白了。”

“大點聲音。”沈君佑忽然擡高了嗓門。

“聽明白了。”

沈君佑蹙着眉頭擺擺手叫他回去了。

待豪哥兒走的遠了,璧容纔出聲道:“你對他是不是太嚴厲了些。你當着他的面那麼寵如意,他看在眼裡,心裡必定會不平衡。”

沈君佑嘆了口氣:“兒子不像女兒,寵不得。現在狠一點,將來纔能有出息。”

璧容明白他是爲着豪哥兒的將來的考慮,可豪哥兒是個心思很敏感的孩子,若是一頭扎進了岔道里,誤解了沈君佑的用意,可是得不償失的。心裡盤算着明天得去和豪哥兒好好聊聊。

用了晚飯,璧容問起鋪子裡的生意來。

沈君佑同她說了今天對掌櫃們說的話。

“今天下午我到京城的幾大貨棧裡逛了逛,和他們的掌櫃談了談,以着每匹佈讓他們五尺的利,把東西放進了貨棧裡,可我又發現,那貨棧裡如今賣的不只是白記和景萃坊的東西,還有來京的那些客商帶來的杭綢、蜀錦。”想起這事,沈君佑就有些頭疼。

璧容從牀上坐起來,搬起他的頭枕在自己腿上,伸手在他的太陽穴上輕輕按揉起來。

她沒有繼續沈君佑方纔說的話,而且說起了那次和嚴宓逛街時,遇到的那個叫阿勝的小夥計來。說自己這個去打探敵情的,最後竟被糊弄着做了他家的買主。

末了,璧容才無意地說道:“有時候,做成買賣的未必都是掌櫃,而是跑街迎客的夥計。”

沈君佑聽了一愣。

“夥計見的人、說的話最多,可生意成了卻沒有他們的錢。如果咱們每賣一匹布分能給夥計半尺的錢,叫他們見了人就說咱們的布好,你說這樣可行不可行。”

璧容正要低下頭聽他的意見,卻被他一個大力翻身壓在了身下,強健的雙臂緊緊箍着她的身子。

“你真是我的智多星!”沈君佑在她的額上狠親了一口。

璧容被他的孟浪嚇了一大跳,氣的在他背上錘了兩下,“我跟你說正事呢,你又不正經。”

“正經?正經怎麼給如意添弟弟,誰前陣子鬧換着要生兒子來着?”沈君佑挑着眉頭問她。

她什麼時候“鬧換”了!不過是因爲有一回如意說想要個弟弟,才和他略提了提。

沈君佑可不理這一套,反正事情是她提出來的,佳人相邀,豈有不從之理?

擡頭吹了牀前燈燭,放下了羅帳。

窗外月明星稀,一片靜謐,偶有幾絲涼風徐徐吹過。

屋內,輕聲細語,柔情似火。

夜,纔剛剛開始。

第5章 鄭家瑣事第51章 朔州沈家(下)第93章 燈下柔情第12章 一場鬧劇第3章 誤撞醜事第133章 寺廟避雨第6章 掌勺之路第6章 掌勺之路第74章 見縫插針第6章 掌勺之路第125章 虛驚一場第94章 欲蓋彌彰第149章 謀定後動第85章 血光之災第102章 以靜制動第59章 正月堂會(上)第11章 錢氏母子第5章 鄭家瑣事第93章 燈下柔情第12章 一場鬧劇第115章 另闢蹊徑第96章 暗藏玄機第111章 秋桐之情第68章 四月芳菲第78章 高燭暖帳第94章 欲蓋彌彰第16章 豆芽改名第110章 小試牛刀第121章 剎那芬芳第37章 心思各異第14章 借糧風波第111章 秋桐之情第11章 錢氏母子第18章 鳳穿牡丹第51章 朔州沈家(下)第6章 掌勺之路第34章 暗香浮動第66章 廚房改革(上)第16章 豆芽改名第101章 再回定襄第135章 秦淮燈會第18章 鳳穿牡丹第37章 心思各異第54章 年關多事(上)第112章 千載一時第145章 旁敲側擊第5章 鄭家瑣事第33章 一場比試第85章 血光之災第6章 掌勺之路第118章 突聞噩耗第107章 機緣巧合第103章 一枚瘋子第47章 百年好合第37章 心思各異第95章 前塵如夢第11章 錢氏母子第64章 寺廟偶遇(上)第11章 錢氏母子第75章 兵來將擋(上)第146章 貴人相助第47章 百年好合第50章 朔州沈家(中)第99章 成算在心第68章 四月芳菲第73章 蠢蠢欲動(下)第69章 誰是漁翁第81章 口蜜腹劍第48章 洞房花燭第97章 歸心似箭(上)第137章 信陽茶商第4章 巧認乾孃第67章 廚房改革(下)第51章 朔州沈家(下)第93章 燈下柔情第2章 營生手段第61章 正月堂會(下)第41章 千鈞一髮第64章 寺廟偶遇(上)第148章 狗急跳牆第111章 秋桐之情第12章 一場鬧劇第24章 災事連連第104章 緣何收留第86章 嬌豔有毒第83章 雪上加霜第147章 姐妹重逢第4章 巧認乾孃第107章 機緣巧合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144章 靜女其姝第117章 順利中選第81章 口蜜腹劍第90章 烽煙乍起第28章 初進嚴府第50章 朔州沈家(中)第78章 高燭暖帳第51章 朔州沈家(下)第35章 曇花一夢第130章 淺言輕語
第5章 鄭家瑣事第51章 朔州沈家(下)第93章 燈下柔情第12章 一場鬧劇第3章 誤撞醜事第133章 寺廟避雨第6章 掌勺之路第6章 掌勺之路第74章 見縫插針第6章 掌勺之路第125章 虛驚一場第94章 欲蓋彌彰第149章 謀定後動第85章 血光之災第102章 以靜制動第59章 正月堂會(上)第11章 錢氏母子第5章 鄭家瑣事第93章 燈下柔情第12章 一場鬧劇第115章 另闢蹊徑第96章 暗藏玄機第111章 秋桐之情第68章 四月芳菲第78章 高燭暖帳第94章 欲蓋彌彰第16章 豆芽改名第110章 小試牛刀第121章 剎那芬芳第37章 心思各異第14章 借糧風波第111章 秋桐之情第11章 錢氏母子第18章 鳳穿牡丹第51章 朔州沈家(下)第6章 掌勺之路第34章 暗香浮動第66章 廚房改革(上)第16章 豆芽改名第101章 再回定襄第135章 秦淮燈會第18章 鳳穿牡丹第37章 心思各異第54章 年關多事(上)第112章 千載一時第145章 旁敲側擊第5章 鄭家瑣事第33章 一場比試第85章 血光之災第6章 掌勺之路第118章 突聞噩耗第107章 機緣巧合第103章 一枚瘋子第47章 百年好合第37章 心思各異第95章 前塵如夢第11章 錢氏母子第64章 寺廟偶遇(上)第11章 錢氏母子第75章 兵來將擋(上)第146章 貴人相助第47章 百年好合第50章 朔州沈家(中)第99章 成算在心第68章 四月芳菲第73章 蠢蠢欲動(下)第69章 誰是漁翁第81章 口蜜腹劍第48章 洞房花燭第97章 歸心似箭(上)第137章 信陽茶商第4章 巧認乾孃第67章 廚房改革(下)第51章 朔州沈家(下)第93章 燈下柔情第2章 營生手段第61章 正月堂會(下)第41章 千鈞一髮第64章 寺廟偶遇(上)第148章 狗急跳牆第111章 秋桐之情第12章 一場鬧劇第24章 災事連連第104章 緣何收留第86章 嬌豔有毒第83章 雪上加霜第147章 姐妹重逢第4章 巧認乾孃第107章 機緣巧合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144章 靜女其姝第117章 順利中選第81章 口蜜腹劍第90章 烽煙乍起第28章 初進嚴府第50章 朔州沈家(中)第78章 高燭暖帳第51章 朔州沈家(下)第35章 曇花一夢第130章 淺言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