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心懷不軌

且說那日芳姐兒一個人來了鄭家,好歹喊着鄭母一聲親舅媽,常言道伸手不打笑臉人,秀蓮雖生了一肚子悶氣,卻也不好跟她較真兒,索性也不搭理她,自己上後院澆菜地去了。

鄭母笑呵呵地把她迎進屋,又問了錢婆子一家的狀況,芳姐兒沉了半天聲才道:“還不就是那樣兒。”

鄭母聽了也沒再說旁的,想起芳姐兒這次隻身過來,心裡害怕她又和錢婆子吵架,背了她跑出來,便急着問:“怎麼個人兒跑這來了,這麼遠的道,你一個閨女可是了不得喲,你娘知道嗎?”

“知道知道,就是俺娘叫俺來看看舅媽的,正好俺們村張嫂子家的大哥上鎮上,見着便捎了我一段路。”

鄭母一聽才略微放下心來,道:“中午就在這吃吧,叫你嫂子一會給你燒大醬茄子吃,你娘偏着你弟弟,在家也吃不着好的,來了舅母這就敞開肚子吃。”

“俺就知道舅母對俺好,不像俺娘整天就想着賣了……”芳姐兒話說一半,似是想起什麼,猛地嚥下了後頭的話,一臉凝重地低下頭,鄭母剛想勸她,卻又見她擡起頭來,笑着道:“瞧俺,這老遠來一趟,倒是把大事忘了。”

芳姐兒從懷裡摸出一個布包,裡面是兩塊不大的小銀角子,約麼有個七八錢重。

芳姐兒道:“俺娘聽說業哥兒要上學堂了,想着舅母家不富裕,才差着我趕緊跑來給舅母送錢。”

鄭母直說不要,芳姐兒卻死命往鄭母懷裡塞,秀蓮經過堂屋時鄙夷地瞥了芳姐兒兩眼,轉身進了大屋去給璧容送繡線。

進了屋,秀蓮仔細地關好了門,才坐下壓着嗓子同璧容說道:“錢婆子會那麼好心給業哥添束脩,準是那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璧容聽了笑她:“喲,你是變着法地說咱娘是老母雞呢,看娘聽了不打你。”

秀蓮嗔笑着往她腰上戳了兩下,直唸叨着:“這麼張嘴皮子,看以後沒人敢要你!”

笑是笑了,可秀蓮還是捺不住心裡的火,便又和璧容抱怨道:“瞅她來了這麼半天,半個字也不提咱們夏天那會兒借他們的糧食,哼,搞不好這點錢就是打算抵了那糧食錢呢!我剛瞧着那兩塊銀角子連一兩都沒有呢,咱家可是給了她們兩石細白麪,又加上一石玉米麪,這麼點錢也真好意思往外拿!”

璧容按着秀蓮的話一琢磨,也覺得是,按着鄭母的性子,別說錢婆子不會這麼好說的就還了,就是給了錢抵糧食,只怕鄭母也不好意思收。那張字據也就是走個形式,警告錢婆子別以爲孃家就是能拿捏的,總是要由着她無理取鬧。

璧容見秀蓮氣得臉都紅了,便勸道:“咱娘你又不是不知道,真是原封不動給了錢只怕也不會收,倒不如藉着業哥兒讀書添了束脩,雖說是少點,也比那分文不得的好不是?”

秀蓮想想也是,只是剛在門口,當着宋金武的面得了芳姐兒暗諷,心裡不快,也憋不住嘴說道:“你沒見她剛纔在門口,衝着虎子爹那發嗲的模樣,還一口一個宋大哥,叫的我渾身汗毛都豎起來了……”

秀蓮本還要再說,卻突然想起面前的是璧容,當下又覺尷尬,自己嗔着自己道:“瞧我這沒眼力見兒的,跟你說這個幹啥,沒得教壞了你!”見璧容神色如常並未動怒,才又道:“你別想別的啊,虎子爹可是半句話都沒理她,嚇得一溜煙就跑了!”

璧容聽了無奈地擡頭看看秀蓮,道:“本來就不是嫂子想的那樣,若說想別的,也定不是嫂子以爲的事兒。”

秀蓮又接着調戲了她一番,直到她連聲告饒,才高興地出了屋,經過堂屋,又暗自瞥了芳姐兒兩眼,聽得鄭母喊她,說中午給芳姐兒燒大醬茄子,雖心裡不樂意,面上卻不好和婆婆唱反調,只能憋屈着上菜地摘了兩個長茄子,使着壞心思,特地在燒的時候多放了一勺鹽。又炒了一盤辣椒豆乾,想着芳姐兒怕辣,所以鹽自是放的正常。

鄭天旺上鎮上跟着工隊給商戶蓋廠房去了,來回道遠耽誤工夫,索性主家每日管一餐飯。鄭天洪習慣了每日看着家裡的地,又因着剛播下種,只待秀蓮吃完了給他送去。鄭母怕劉氏見着芳姐兒又生出不快,便讓秀蓮端了飯菜給她送進屋裡,劉氏不愛吃大醬,秀蓮也樂得沒給她盛,否則一個不小心傷了孩子可就壞了。

於是晌午坐在堂屋裡除了幾個孩子,只餘下鄭母、芳姐兒、秀蓮並璧容四人。

鄭母坐下,樂呵呵地端起碟子給芳姐兒撥了半碗的茄子,因着鄭母特地囑咐了秀蓮給芳姐兒燒,碟子又離着遠,璧容和秀蓮便也不伸手去夾,只幾個孩子聞着香,搶着吃。

芳姐兒也不怕燙着,喜滋滋地夾了一大口吃進嘴裡,又怪叫了一聲吐出來,咧着嘴道:“怎麼這麼鹹啊。”

鄭母一聽也夾起一塊吃進嘴裡,倒沒像芳姐兒那般吐出來,皺着眉頭嚥下去,不悅地道:“老大家的怎麼做的,這是放了多少鹽啊。”

秀蓮故作不知地夾了一塊吃進嘴裡,猛扒了一大口糙米飯,歉意地道:“這不是眼瞅着要入冬,家裡的菜不夠,連着多少添了都鹹着做,想着多吃點乾糧,也好省省菜,準是今個兒一放大醬吧,手上失了準兒,姐兒可千萬別怪嫂子啊。”

芳姐兒不好意思當着鄭母發脾氣,嘴上客氣地回着,心裡卻覺着定是秀蓮藉着法兒的來抱負自己剛諷她那幾句呢。

福哥兒吃的急,又是一大口,秀蓮也來不及拉他,齁的他咳咳地流了一身口水,嘴上嚷嚷着:“娘把鹽罐子扣了吧!齁死我了!”

秀蓮臉上尷尬,沒好氣地數落了他幾句:“誰讓你吃這麼大口的,活像個餓死鬼投生一樣,整天就知道跟人學那些不好的,人家是沒教養,你娘我可是好好教過的!”

璧容聽着秀蓮暗着拿話損芳姐兒,端着飯掩着嘴偷笑,強忍着給福哥兒和豆芽夾了些豆乾,道:“你們倆吃這個吧,這個不鹹,姑姑剛纔嘗過了。”

想了想,心裡也跟着起了壞心思,便對芳姐兒道:“姐兒也吃些吧,這個味正着呢。”

芳姐兒見璧容夾起來放在碗裡,當下是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撇着一張嘴,吃了兩口,見璧容問道味道如何,強忍着擡起頭咬着牙道:“跟姐兒說的一樣,味正着呢!”

說完便端起碗往嘴裡不停地扒飯。鄭母在旁看着清明,心裡明白是媳婦閨女一塊整芳姐兒泄氣呢,雖覺得她們失了禮數,但也沒有動怒,索性裝起了糊塗。

吃了午飯,芳姐兒也不敢多坐了,便急着跟鄭母告辭,鄭母不放心她自己回去,便道:“且等你大哥回來送你家去吧,我這就叫你嫂子去地裡喊他。”

芳姐兒略一琢磨便道:“這麼老遠的道,何必麻煩大哥,剛下完地怪累的,不如……舅媽問問隔壁宋家大哥,他家不是有牛車嘛,來回也快些。”

秀蓮聽了她這話,又想起了剛纔這事,心心裡打着賭這妮子只怕是看上了宋石頭,雖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起不在二叔這上面吊着的,但想到自己一心要給宋金武和璧容拉線,怎容芳姐兒中間插一腳,便道:“喲,姐兒這說的可不對了,人宋家跟咱們也就是戶關係好的鄰居,又不欠咱的,咱麼可不好總這麼麻煩人家。再說了,娘,這虎子爹怎麼說也是個單着的大老爺們,這要是讓人見了,芳姐兒的清譽還要不要啦!”

鄭母聽了後半句話,也意識到嚴重性,不敢由着芳姐兒使性子,便說定了讓鄭天洪回來送她回去。

待芳姐兒走了,璧容和秀蓮備好了銀錢和束脩六禮。所謂束脩六禮,便是一捆芹菜,寓意爲勤奮好學,業精於勤;一斤蓮子,寓意爲苦心教育;一斤紅豆,寓意爲紅運高照;一斤棗子,寓意爲早早高中;一斤桂圓,寓意爲功得圓滿;十條臘肉則以表達弟子尊敬師長的心意。

方纔帶着天業去順義村周先生家裡拜會,聽說這周先生有了規矩,收學生之前定要問上幾個問題,答得對了心思才收,故而家裡的學生才只有七個。

宋金武早前就聽說了今個兒天業去拜會先生,早早牽了車在後面等着,怕芳姐兒沒走,也不敢敲門,直見秀蓮出來才忙聲喊着。

秀蓮坐在車上,一邊跟璧容嘮着天,一邊又問宋金武道:“大兄弟和我姑家那閨女怎麼認識的。”

“上次她來你們家住的時候,我尋了小虎子回家,打河邊路過看見她傻站着,以爲她要跳河,便過去喊了一嗓子。”

秀蓮見宋金武說的乾淨利落,臉上表情如常,不似有半點隱瞞,這才放了心,伸手戳了戳璧容。璧容其實也聽得仔細,面上雖未露,心裡卻是忍不住些許異動。

秀蓮這麼說着,卻又琢磨起是什麼時候的事,猛地想起劉氏回孃家那日,芳姐兒和錢婆子起了口角,拿着剪子瘋瘋癲癲地跑出去說投河,本來大夥也沒真的認爲她會這麼做,回來又是讓鄭天洪給尋回來,誰也沒有在意。如今想來芳姐兒若真是投了河……身上不禁起了一陣寒顫。

不一會兒,到了明遠學堂,周先生正在給學生上着課,周夫人出來迎進了屋,依次倒上茶,客套地說着話。

待周先生間休時段出來,見了天業,撫着鬍子看了一看,問道:“可蒙學了?”

天業一五一十地回答道:“讀了《三字經》和《百家姓》,《千字文》記得還不甚熟。”

“哦?和誰學的?”

天業遲疑地擡頭看了璧容一眼,見其點頭,才道:“回先生,和姑姑學的。”

周先生很是吃驚,忙問道:“小姑娘念過書?”

璧容謙道:“跟着父親虛讀過一陣。”

周先生聽了也沒有再細問,只是讚賞地點點頭,又問天業道:“我且考你幾個問題,答得好今後便跟了我學習,若是不好,可是不收的。”

天業有點緊張,可想起璧容在家跟他說的,便平了心態鞠了一躬,恭謙道:“先生請問。”

周先生先是考了三字經的文章,如同璧容早先那般,並沒有讓天業從頭背,而是從中間選了一段,天業早先練過,所以背的很是熟練。

接着又問了“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爲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的意思,天業答得也甚好。

臨道最後,周先生才問:“你今日讀書所謂何求?”

天業一怔,不知該如何回答,低着頭想了想,索性實言道:“考取功名,不讓家裡的後世子孫一輩輩全待在地裡種地。

周先生聽了笑着誇了句有理想,又問:“若是考不上呢。”

天業咬着嘴脣,繃着一張小臉,堅定地道:“若是考不上就再考,只要盡了力,自己就不後悔。”

周先生聞言哈哈大笑,衣袖一揮讓內當家的收了秀蓮的銀錢和束脩,徑自進了學堂。

秀蓮還一臉不知所措,璧容方推了推她,小聲解釋道:“先生這是收下業哥兒了”

周夫人讚道:“這小哥兒可是對了我家那位的心思了,小哥兒今後好好學,來日必定有出息呢!”

秀蓮呀地驚出了聲,見周夫人掩着嘴笑,又是道歉又是道謝,一時間也不知說什麼是好,攬過天業喜道:“可得回去跟娘報喜去!”

周夫人見了也不多做挽留,只讓他們明日一早送了小哥兒過來,不用帶乾糧,學堂每日管一餐飯。

秀蓮和璧容又連連謝過,才帶着天業告了辭,出門看見宋金武還等着,也上去報了喜,宋金武亦連連誇讚:“以後也考個秀才回來,給家裡張張臉。”

璧容聽了攬過天業嗔道:“可不許聽他的話,若是中不了舉,以後就別想着吃肉了!”

宋金武聽了憨着臉低下頭,呸呸了兩聲,大聲道:“業哥兒且考個狀元吧,到時候俺也跟着沾沾光,混個縣官噹噹!”

秀蓮璧容聽了這話,掩着嘴也是一陣笑,直道這宋金武果然是個臭石頭,誇個話也不知道怎麼說。

第65章 寺廟偶遇(下)第66章 廚房改革(上)第99章 成算在心第6章 掌勺之路第42章 浮上水面第27章 沈記作坊第90章 烽煙乍起第126章 作繭自縛第54章 年關多事(上)第110章 小試牛刀第11章 錢氏母子第30章 攀龍附鳳第117章 順利中選第34章 暗香浮動第42章 浮上水面第100章 歸去來兮第147章 姐妹重逢第5章 鄭家瑣事第105章 離間不成第126章 作繭自縛第133章 寺廟避雨第12章 一場鬧劇第131章 故人來訪第76章 兵來將擋(下)第1章 貞節牌坊第6章 掌勺之路第24章 災事連連第134章 初入京師第15章 劉氏有孕第131章 故人來訪第48章 洞房花燭第28章 初進嚴府第119章 進京相助第18章 鳳穿牡丹第63章 以退爲進第101章 再回定襄第148章 狗急跳牆第81章 口蜜腹劍第101章 再回定襄第23章 錢家落戶第100章 歸去來兮第2章 營生手段第90章 烽煙乍起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68章 四月芳菲第146章 貴人相助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109章 緣何情淺第50章 朔州沈家(中)第78章 高燭暖帳第118章 突聞噩耗第77章 夢魘之局第133章 寺廟避雨第75章 兵來將擋(上)第8章 肉糉爭端第102章 以靜制動第40章 無妄之災第21章 心懷不軌第9章 亂點鴛鴦第93章 燈下柔情第56章 是福是禍(上)第44章 奮力一擊第130章 淺言輕語第49章 朔州沈家第103章 一枚瘋子第9章 亂點鴛鴦第128章 恍然如夢第141章 以德報怨第25章 人情冷暖第105章 離間不成第53章 認親之禮(下)第80章 端午風波(下)第38章 前因後果第104章 緣何收留第56章 是福是禍(上)第112章 千載一時第103章 一枚瘋子第92章 撥開雲霧第68章 四月芳菲第123章 休息瑣碎第84章 心思難測第74章 見縫插針第17章 沈記布莊第123章 休息瑣碎第147章 姐妹重逢第96章 暗藏玄機第7章 端午之忙第115章 另闢蹊徑第54章 年關多事(上)第99章 成算在心第47章 百年好合第92章 撥開雲霧第60章 正月堂會(中)第37章 心思各異第140章 暗度陳倉第29章 年關諸事第2章 營生手段
第65章 寺廟偶遇(下)第66章 廚房改革(上)第99章 成算在心第6章 掌勺之路第42章 浮上水面第27章 沈記作坊第90章 烽煙乍起第126章 作繭自縛第54章 年關多事(上)第110章 小試牛刀第11章 錢氏母子第30章 攀龍附鳳第117章 順利中選第34章 暗香浮動第42章 浮上水面第100章 歸去來兮第147章 姐妹重逢第5章 鄭家瑣事第105章 離間不成第126章 作繭自縛第133章 寺廟避雨第12章 一場鬧劇第131章 故人來訪第76章 兵來將擋(下)第1章 貞節牌坊第6章 掌勺之路第24章 災事連連第134章 初入京師第15章 劉氏有孕第131章 故人來訪第48章 洞房花燭第28章 初進嚴府第119章 進京相助第18章 鳳穿牡丹第63章 以退爲進第101章 再回定襄第148章 狗急跳牆第81章 口蜜腹劍第101章 再回定襄第23章 錢家落戶第100章 歸去來兮第2章 營生手段第90章 烽煙乍起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68章 四月芳菲第146章 貴人相助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109章 緣何情淺第50章 朔州沈家(中)第78章 高燭暖帳第118章 突聞噩耗第77章 夢魘之局第133章 寺廟避雨第75章 兵來將擋(上)第8章 肉糉爭端第102章 以靜制動第40章 無妄之災第21章 心懷不軌第9章 亂點鴛鴦第93章 燈下柔情第56章 是福是禍(上)第44章 奮力一擊第130章 淺言輕語第49章 朔州沈家第103章 一枚瘋子第9章 亂點鴛鴦第128章 恍然如夢第141章 以德報怨第25章 人情冷暖第105章 離間不成第53章 認親之禮(下)第80章 端午風波(下)第38章 前因後果第104章 緣何收留第56章 是福是禍(上)第112章 千載一時第103章 一枚瘋子第92章 撥開雲霧第68章 四月芳菲第123章 休息瑣碎第84章 心思難測第74章 見縫插針第17章 沈記布莊第123章 休息瑣碎第147章 姐妹重逢第96章 暗藏玄機第7章 端午之忙第115章 另闢蹊徑第54章 年關多事(上)第99章 成算在心第47章 百年好合第92章 撥開雲霧第60章 正月堂會(中)第37章 心思各異第140章 暗度陳倉第29章 年關諸事第2章 營生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