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君子好逑(八)受罰

蘇薔從福景園回去的時候, 想的最多的不是趙謙和皇后或先皇后之間的恩怨往來,而是向之瑜得到這些消息的來源。

她大概是從向妃那裡聽說了一些相關往事,所以打算用那些事實未明的陳年舊事來對付皇后,可絕大多數的細節她卻是從碧水閣得來的。

專門刺探消息的碧水閣本隸屬於藥香谷, 一直都在太子妃顧凝的治下,照理說應該爲東宮所用,可如今向之瑜卻已經毫不避諱地讓她們去打探有關皇后的消息, 足見碧水閣應該也已經落在了睿王的手中, 只是不知從何時開始的。

她心中不由感慨,時至如今, 太子對睿王只怕還是深信不疑,但卻不知一向號稱只擁護他一人爲儲君並絕對會對他傾力相助的兄弟早已另有籌謀了。

也許從開始依附太子的那一日起, 睿王洛長念便已經盤算好了今時今日。雖然他表面上爲了太子的東宮之位甘願上刀山下火海, 但卻也在一步步地將原本並不屬於他的江山一點一滴地收在囊中, 藉着東宮太子尊貴的權位與嫡出的血脈登上如今的巔峰。

堅忍如高山心計似深海, 城府如此之深的睿王需要的也正是如向之瑜這般有抱負有謀略的女子來輔佐相伴。

但誰又能夠算到, 這位睿王妃爲了達成所願, 還會在後宮掀起多少驚濤駭浪。

她一路心事重重, 只是循着記憶往回走, 並未刻意留意周圍的人或事, 直到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時才驀地停下了腳步。

前面不遠處是巡邏的羽林軍, 在隊尾與張慶說話的人正是雲宣,他如往昔一般神色肅然,似乎正與張慶商討琉璃別宮的佈防安排。

自在發現李嬤嬤被害的那夜於靜居外面看到他之後, 蘇薔已經有好幾日都不曾見過他了,不知爲何,雖然崔羽明已經否認他們與李嬤嬤之死有關,而她自己也相信他說的話,可她卻還是不得不承認自己對他仍心有介懷,也許是因爲她瞞着他自己與向之瑜的約定,也許是因爲她覺得他也在隱瞞自己一些事情。

雖然他們很快便拐到了正路上,而且正好背對着她,雲宣應該也沒有發現她,但她還是在遲疑了須臾後下意識地向一棵樹後躲了躲,直到再也聽不到他們的腳步聲後才小心翼翼地挪了出來。

也許因爲對彼此都不夠坦誠,所以連難得見一次面也遠不如以往那般歡喜了,若換做從前,哪怕不能與他說上一句話一個字,她也會心生愉悅地目送他的背影遠去。

意識到了這一點,她微微蹙了蹙眉,明知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她遲早必須要對他坦然相告,而且最好儘快弄清楚他與年小黛究竟是何關係,卻不知道自己究竟該怎麼做。

“若我方纔沒有看錯,”一個雖然清冷但卻顯而易見地帶着幾分戲謔意味的聲音驀地從她的背後傳來,將她給嚇了一跳,“你方纔是在躲着他?”

這個聲音她亦是熟悉,除了蘇復還能有誰。

轉身後,她默然地對他行了一個禮,連頭也未擡,轉身便要離去。

蘇復淡然又冷靜的聲音又在身後悠悠傳來:“我勸你還是不要回去了,你們明鏡局的所有人此刻都在皇后的鳳來殿跪着,若是被她反應過來缺你一個,只怕不會給你什麼好果子吃。”

她一愣,回頭問他:“你說什麼?”

“近日琉璃別宮流言四起,執掌鳳印的皇后對此不僅束手無策,而且還有意放之任之,所以皇上龍顏大怒,召見她後怒斥了一通,似乎還是當着年妃的面,所以皇后回去後便將怒氣發泄在了你們明鏡局上下所有人身上,”蘇復向她走近了兩步,平靜地解釋道,“你們明鏡局的所有人,都已經在鳳來殿的院子裡跪了小半個時辰,這麼熱的天,只怕一些人已經支撐不住了,尤其是你們明鏡局那個吃不得半點苦頭又一無是處的胡典鏡。”

明晃晃的日頭就掛在正中間,此時的確烈日炎炎,但若是皇后想要撒氣,選在這個時候讓她們跪着也並不稀奇。

若是如此,那她的確應該立刻就趕往鳳來殿,與其他人一同受罰,否則若是她的缺席當真被皇后放在了心上,那的確不妥。

“不過你如今也算爲她效命,之前萬福宮的事情也處理得極爲妥當,她若是還念着你的功勞,應該也不會如何爲難你,所以你也不必如此心急。”蘇復見她要走,卻先行一步攔在了她的面前,道,“我明日就要回宮城了,臨行前特意來送你一件禮物。”

雖然逸王被皇帝冷落,但蘇復似乎並未受到牽連,皇帝如今對他的信任有增無減,宮城有傳言說,其實他在奉逸王之命將萬福宮的宮人押送贏州之前便已經給皇帝遞了密函以表忠心,所以這次逸王一黨大多受挫,只有他不僅安然無恙,而且還大有前程似錦之勢。

雖然臨別在即,但他的語氣中並無分毫傷感之意,但聲音卻還算誠懇,蘇薔擡眼看了看他,辭謝道:“你一路保重,至於禮物,還是不必……”

不待她的話說完,蘇復便截斷她的話道:“那條被兇手用來殺人的繩子出於輕衣司。”

他的語氣雖然平靜,但卻十分篤定,讓蘇薔愣怔了片刻後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李嬤嬤死後,明鏡局一直都沒有查到有用的線索,她們便打算從兇器入手,也就是想要查到勒死李嬤嬤的繩子是從何而來的,只是這幾日也沒什麼進展,畢竟那條繩子是頗爲常見的麻繩,即便在琉璃別宮也是如此,而且上面也沒有留下什麼特別的痕跡,別宮裡的麻繩又無備案和標記,所以還未有什麼結果。

但如今蘇復卻說,那條繩子出於輕衣司。

她訝然半晌,腦海中閃過一個可怕的想法,但很快便逼着自己甩開了那個念想,不可置信地問他道:“你爲何會這麼說?”

“輕衣司的麻繩在兩端都會打一個特殊的結,解開之後可以在繩子的末端看到以金線串成的一把彎刀,這是輕衣司獨有的標誌,目的是在辦案過程中便於尋回或留下印記,”與她的驚愕與無措相比,蘇復相對而言鎮定無比,“若你不信,大可去查。”

她也記得那條繩子的確兩頭都打着結,但卻沒有人在意,都認爲那是一件再也正常不過的事情。

蘇薔只覺得自己手腳冰涼,從得知李嬤嬤的死訊以來,她最擔心的便是這件事會與輕衣扯上關係,因爲她不希望雲宣真的會被牽扯其中。

“就算繩子是輕衣司的,殺人兇手也不一定是他,”蘇復似乎能夠看透她的心思,聲音稍稍低了些,勸慰她道,“你太緊張了,很容易誤入歧途。”

他說的很對,也讓她從方纔的慌亂無措中慢慢冷靜了下來。

是啊,若是雲宣想要殺人,是斷然不可能將對自己不利的證據留在現場的,

“好了,這就是我送給你臨別贈禮,以後的事情你自己要小心。”最後的這句話,蘇徐說得很慢,他似乎還有其他的話想說,但最後還是隻吐出了兩個字,“保重。”

蘇薔那時神思恍惚,甚至不記得自己是否與他告別,但等她醒過神來後,他已經不見蹤影了。

雖然心中惦記着麻繩的事情,但她還是先行去了鳳儀殿,果然如蘇復所言,明鏡局所有宮人都跪在鳳儀殿的院子裡的烈日之下受罰,胡典鏡亦然。

鳳來殿的宮人並未爲難她,所以她頗爲順利地緊挨着王子衿跪在了最後。

胡西巖和樑辰紫跪在最前面,蘇薔依稀可以看到胡典鏡的身子已經開始搖搖晃晃,似乎堅持不了多久了。

王子衿低着頭,悄然擡手抹了抹額頭上的汗珠,悄聲對蘇薔道:“我躲都躲不及,你怎麼還湊了過來,皇后這是鐵了心要拿我們開刀,只怕不鬧出一點動靜來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蘇薔淡然地“嗯”了一聲,問她道:“你怎麼樣了?”

“自從入宮後,我從來都沒有跪過這麼長時間,現在覺得雙腿都已經不是自己的了。”王子衿咬着牙口道,“再跪下去,我都要死了……”

她的話音未落,前面便傳來了已經趴在地上的胡典鏡有氣無力又幾乎歇斯里地的聲音:“不行了不行了,臣要見皇后娘娘,臣要見皇后娘娘……”

除了她之外,其他人都無動於衷,仍安分守己地繼續艱苦熬着,已經習以爲常的王子衿嘆着氣吐出一句話:“又來了,都第五次了,胡典鏡真是糊塗,皇后若是要見她,不早就見了。”

果然,一個內侍都不曾進去稟報便不耐煩地道:“皇后娘娘正在午睡,你若是再如此喧譁影響了娘娘歇息,小心再受罰。”

但胡西巖卻並未如前幾次那般只能忍氣吞聲,而是在默了一默後似是下定了決心一般繼續執着道:“臣要見皇后娘娘,臣已經查出這件案子的幕後主使,還請公公如實稟明皇后,臣有話要說。”

那個內侍並不相信她的話:“此話當真?既然如此,胡典鏡之前怎麼不說,若是信口胡言,皇后定會生氣的。”

跪在她身邊的樑辰紫也被她方纔的話驚了一跳,不由伸手去拽了拽她的袖子,低聲提醒道:“胡典鏡,此話可不能亂說。”

胡西巖幾乎已經癱軟在了地上,並不顧及樑辰紫的勸阻,從未在炎炎烈日下跪過這麼長時間的她已經耗盡了體力,說話也上氣不接下氣了:“臣也是剛剛纔想通此案的來龍去脈,雖然晚了些,但絕對句句屬實。”

那內侍仍是半信半疑,但還是道:“若是如此,那當真要恭喜諸位了,這麼熱的天兒,今日可是受苦了。”

說着,他轉身去了殿門,對守在那裡的內侍叮囑了兩句,待他進去後便又轉身回來了。

不過多時,裡面傳來消息,讓胡西巖進去。

但她因爲已經無法起身,所以是被兩個內侍給架進去的。

在她進了那道殿門後,跪在地上的其他明鏡局宮人才有人忍不住低聲議論開來。

“胡典鏡這是怎麼了,不想再跪也不能說出這樣的謊話來啊,若是再一次惹怒了皇后,那我們豈不是更慘了。”

“莫說胡典鏡,若是再跪下去,那我的這雙腿也要廢了,反正也是挨不下去了,這樣也好,總比等死要有希望。”

“這麼說倒也不無道理,但胡典鏡如此胡說,會不會受到皇后責罰啊……”

“說不定胡典鏡方纔當真琢磨出案子的真相呢,都說置之死地而後生,說不定胡典鏡就是爲了保命而不得不逼自己一把,哪知就真的參透此案的關鍵了呢。”

“胡典鏡的爲人你又不是不清楚,怎麼可能……”

無論對胡西巖的這番舉動是否贊同,所有人都在等她此去後的結果如何。

王子衿焦急地對蘇薔低聲道:“若是卓司鏡知道胡典鏡如此胡鬧,怕是要被氣死了,怎麼說她如今也是咱們明鏡局的掌權者,竟如此受不得苦,傳出去可夠被旁人笑話的。”

當時只怕王子衿自己也不曾想到她竟然一語成箴。

胡典鏡大約是在進去拜見皇后娘娘的兩刻鐘後出來的,那時她雖然看起來仍十分疲倦,走路也是一瘸一拐,但精神顯然已經恢復了許多,而且意氣風發頗爲得意,顯然已經達成所願。

果然,與她一同出來的內侍讓她們先行回去,不必再跪罰了。

那個午後,明鏡局十數人相互攙扶着從鳳儀殿一路一瘸一拐地向寢居而去,雖然她們爲避免引人注意而刻意低調而行,但那麼多人不能正常行走自然也算聲勢浩大,故而還是被早已準備好看熱鬧的其他宮人給一路圍觀嘲笑。

但真正落爲他人笑柄的還是如王子衿所說的,正是胡西巖。

她並未如她自己所說的那般參透了案子關鍵,所以宮人都在傳說她爲了免受皇后責罰,不惜撒謊欺主,在得到拜見皇后的機會後夾着尾巴跪地求饒,在皇后面前痛哭流涕毫無尊嚴可言,甚至還搬出了自己的十八代祖宗,就差沒有撞牆自盡了。而且最爲可笑的是,見她可憐的皇后宅心仁厚放過了明鏡局一馬,但她卻恬不知恥地以自己的所作所爲居功爲傲,甚爲得意。

她身爲一局典級女官,做出這種不顧明鏡局上下顏面的事情自然會被人嘲弄,可於明鏡局當時受罰的宮人而言,卻大多都是感激她的。

雖然宮中人人皆知胡典鏡素日裡便是八面玲瓏不做正事只會對上諂媚對下嚴苛,那次她也是因爲她自己挨不過去而去甘願苦求皇后,但畢竟她還是救了所有人。

不過平時頗爲看重自己顏面的胡典鏡倒是對外面那些對她冷嘲熱諷的言語並不在意,反而從那次之後更是如沐春風般日日心曠神怡,似乎認定了皇后是因爲看重她而才放過了明鏡局所有人。

但李嬤嬤的案子不僅依然是一樁懸案,而且愈加複雜,因爲明鏡局果然確定了那條置李嬤嬤於死地的麻繩的確出自於輕衣司,更重要的是,那夜輕衣衛沒有不在場證明的人並不算多,只有三人而已,而偏偏雲宣便是其中一個。

第114章 破鏡重圓(十八)暗語第74章 暗潮涌動(九)歸途第160章 煙花遲暮(一)梅嶺第179章 竹馬何在(七)毀容第84章 花開彼岸(九)繡帕第68章 暗潮涌動(三)爭執第51章 鵲橋歸路(六)鵲橋第1章 絕處逢生(一)初識第186章 竹馬何在(十四)質詢第133章 萍水相逢(十七)幫兇第200章 竹馬何在(二十七)故事第54章 鵲橋歸路(九)講究第207章 君子好逑(二)尋人第13章 浣衣鬼事(四)解圍第128章 萍水相逢(十二)祭天第100章 破鏡重圓(四)閒話第23章 浣衣鬼事(十四)針鋒第29章 明鏡高懸(一)曼舞第189章 竹馬何在(十七)替身第140章 美人傾城(六)幸矣第23章 浣衣鬼事(十四)針鋒第228章 君子好逑(二十三)嫁禍第193章 竹馬何在(二十一)談心第225章 君子好逑(二十)走水第113章 破鏡重圓(十七)設計第176章 竹馬何在(四)第88章 花開彼岸(十三)病榻第210章 君子好逑(五)靜居第33章 明鏡高懸(五)意外第75章 暗潮涌動(十)往事第147章 美人傾城(十三)冷宮第201章 竹馬何在(二十八)安魂第52章 鵲橋歸路(七)鍾情第49章 鵲橋歸路(四)茶樓第243章 天道輪迴(十)失子第75章 暗潮涌動(十)往事第227章 君子好逑(二十二)內亂第80章 花開彼岸(五)逃匿第234章 天道輪迴(一)真相第214章 君子好逑(九)死別第21章 浣衣鬼事(十二)羣聚第67章 暗潮涌動(二)迷情第149章 美人傾城(十五)刑部第11章 浣衣鬼事(二)爭執第88章 花開彼岸(十三)病榻第112章 破鏡重圓(十六)出府第177章 竹馬何在(五)夢魘第120章 萍水相逢(四)師父第9章 絕處逢生(九)夜談第117章 萍水相逢(一)再見第168章 煙花遲暮(九)供詞第86章 花開彼岸(十一)嫌疑第6章 絕處逢生(六)尋醫第73章 暗潮涌動(八)返工第62章 鵲橋歸路(十七)真相第199章 竹馬何在(二十六)自盡第108章 破鏡重圓(十二)審訊第201章 竹馬何在(二十八)安魂第46章 鵲橋歸路(一)命案第41章 明鏡高懸(十三)月夜第126章 萍水相逢(十)流言第27章 浣衣鬼事(十八)物證第125章 萍水相逢(九)父子第208章 君子好逑(三)夜巡第172章 煙花遲暮(十三)後續第116章 破鏡重圓(十八)告白第225章 君子好逑(二十)走水第86章 花開彼岸(十一)嫌疑第178章 竹馬何在(六)留下第14章 浣衣鬼事(五)相遇第41章 明鏡高懸(十三)月夜第53章 鵲橋歸路(八)公審第154章 美人傾城(二十)死路第81章 花開彼岸(六)緝兇第146章 美人傾城(十二)迷霧第137章 美人傾城(三)疑兇第11章 浣衣鬼事(二)爭執第29章 明鏡高懸(一)曼舞第155章 美人傾城(二十一)真相第50章 鵲橋歸路(五)東街第48章 鵲橋歸路(三)議事第47章 鵲橋歸路(二)接案第182章 竹馬何在(十)初衷第192章 竹馬何在(二十)內幕第200章 竹馬何在(二十七)故事第123章 萍水相逢(七)往事第104章 破鏡重圓(八)死別第59章 鵲橋歸路(十四)失蹤第145章 美人傾城(十一)再見第27章 浣衣鬼事(十八)物證第216章 君子好逑(十一)疑兇第109章 破鏡重圓(十三)雨夜第11章 浣衣鬼事(二)爭執第169章 煙花遲暮(十)報恩第21章 浣衣鬼事(十二)羣聚第18章 浣衣鬼事(九)疑團第165章 煙花遲暮(六)安排第115章 破鏡重圓(十七)舊案第124章 萍水相逢(八)真相
第114章 破鏡重圓(十八)暗語第74章 暗潮涌動(九)歸途第160章 煙花遲暮(一)梅嶺第179章 竹馬何在(七)毀容第84章 花開彼岸(九)繡帕第68章 暗潮涌動(三)爭執第51章 鵲橋歸路(六)鵲橋第1章 絕處逢生(一)初識第186章 竹馬何在(十四)質詢第133章 萍水相逢(十七)幫兇第200章 竹馬何在(二十七)故事第54章 鵲橋歸路(九)講究第207章 君子好逑(二)尋人第13章 浣衣鬼事(四)解圍第128章 萍水相逢(十二)祭天第100章 破鏡重圓(四)閒話第23章 浣衣鬼事(十四)針鋒第29章 明鏡高懸(一)曼舞第189章 竹馬何在(十七)替身第140章 美人傾城(六)幸矣第23章 浣衣鬼事(十四)針鋒第228章 君子好逑(二十三)嫁禍第193章 竹馬何在(二十一)談心第225章 君子好逑(二十)走水第113章 破鏡重圓(十七)設計第176章 竹馬何在(四)第88章 花開彼岸(十三)病榻第210章 君子好逑(五)靜居第33章 明鏡高懸(五)意外第75章 暗潮涌動(十)往事第147章 美人傾城(十三)冷宮第201章 竹馬何在(二十八)安魂第52章 鵲橋歸路(七)鍾情第49章 鵲橋歸路(四)茶樓第243章 天道輪迴(十)失子第75章 暗潮涌動(十)往事第227章 君子好逑(二十二)內亂第80章 花開彼岸(五)逃匿第234章 天道輪迴(一)真相第214章 君子好逑(九)死別第21章 浣衣鬼事(十二)羣聚第67章 暗潮涌動(二)迷情第149章 美人傾城(十五)刑部第11章 浣衣鬼事(二)爭執第88章 花開彼岸(十三)病榻第112章 破鏡重圓(十六)出府第177章 竹馬何在(五)夢魘第120章 萍水相逢(四)師父第9章 絕處逢生(九)夜談第117章 萍水相逢(一)再見第168章 煙花遲暮(九)供詞第86章 花開彼岸(十一)嫌疑第6章 絕處逢生(六)尋醫第73章 暗潮涌動(八)返工第62章 鵲橋歸路(十七)真相第199章 竹馬何在(二十六)自盡第108章 破鏡重圓(十二)審訊第201章 竹馬何在(二十八)安魂第46章 鵲橋歸路(一)命案第41章 明鏡高懸(十三)月夜第126章 萍水相逢(十)流言第27章 浣衣鬼事(十八)物證第125章 萍水相逢(九)父子第208章 君子好逑(三)夜巡第172章 煙花遲暮(十三)後續第116章 破鏡重圓(十八)告白第225章 君子好逑(二十)走水第86章 花開彼岸(十一)嫌疑第178章 竹馬何在(六)留下第14章 浣衣鬼事(五)相遇第41章 明鏡高懸(十三)月夜第53章 鵲橋歸路(八)公審第154章 美人傾城(二十)死路第81章 花開彼岸(六)緝兇第146章 美人傾城(十二)迷霧第137章 美人傾城(三)疑兇第11章 浣衣鬼事(二)爭執第29章 明鏡高懸(一)曼舞第155章 美人傾城(二十一)真相第50章 鵲橋歸路(五)東街第48章 鵲橋歸路(三)議事第47章 鵲橋歸路(二)接案第182章 竹馬何在(十)初衷第192章 竹馬何在(二十)內幕第200章 竹馬何在(二十七)故事第123章 萍水相逢(七)往事第104章 破鏡重圓(八)死別第59章 鵲橋歸路(十四)失蹤第145章 美人傾城(十一)再見第27章 浣衣鬼事(十八)物證第216章 君子好逑(十一)疑兇第109章 破鏡重圓(十三)雨夜第11章 浣衣鬼事(二)爭執第169章 煙花遲暮(十)報恩第21章 浣衣鬼事(十二)羣聚第18章 浣衣鬼事(九)疑團第165章 煙花遲暮(六)安排第115章 破鏡重圓(十七)舊案第124章 萍水相逢(八)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