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

第二日到之後的五六天內,李嗣業帶着都護親兵旅的兄弟們到天山腳下四處搜尋,好像在找什麼東西,但也並不着急,他們甚至有遐餘時間去打獵。

等到第九日清晨,天山上跑下來一個牧羊人,跑到官軍跟前報告說:“軍爺,我,我在天池邊放羊,見到一個十分像人騎牛的奇石,栩栩如生,以爲是神異,特地下山來向你稟報!”

李嗣業神色鄭重地點頭問道:“當真有奇石?”

“自然不敢瞞騙軍爺,不信軍爺可與我上山一觀。”

他等的就是這句話,揮起馬鞭說道:“前面帶路。”

這天山瑤池其實是在北庭都護府境內,但北庭已經在天山上運走了一個玄元皇帝神像,估計已經在運往長安的途中,自然也不阻止安西都護府在天池邊搞同樣的把戲。大家都知道這玩意兒是形式主義,但只看破,不說破,各做各的樣子,好鄰居就是這麼來的。

牧羊人把他領到這神像前,李嗣業看了一眼,應該是兩位都匠領導匠人們刻的作品。整個雕塑高八尺寬九尺,是一個老人騎在牛背上的形象。爲了使它顯得更自然更形象,兩位老都匠沒少畫心思打磨,如今看上去渾然天成,確實像風蝕了的樣子。

其實他們的做工就算再差一些,也是能糊弄得過去的。

李嗣業見了這石像,先是大吃一驚,連連高呼了三聲:“像,像,像!實在是太像了!”然後誠惶誠恐地從馬背上爬下來,領着衆人拜伏在地,高呼太上玄元皇帝。

“臣等恭迎太上玄元皇帝下山!”

那牧羊人踢着羊糞蛋站在一邊,看着一幫人裝模作樣的滑稽樣子,不由得笑出了聲。

李嗣業對着石像行了叩首九拜之禮,扭頭看見牧羊人,皺起眉頭命人把這牧羊人拽到一邊,給他塞了幾枚銅錢,把這個不合格的臨時演員打發下了山。

把玄元皇帝請下山的方法其實很簡單,用幾個滾木,輪流替換滾動,後面派人用麻繩紅綢拽住,旁邊用兩人拿着木棒改變方向,等到了山下可以行馬車的地方,再想辦法將這石像裝到大車上去。

石像大概有一噸重,運回龜茲着實花費了不少力氣,先後動用了幾百民夫,壓壞了三輛大車。

都護夫蒙靈察領着留守龜茲的文武官員在城門口迎接,行九拜之禮後,又加派了兩百兵卒,由都護府倉曹參軍負責押送,一路沿着驛路往長安運送。

……

李嗣業跟隨着夫蒙靈察回到都護府正堂內,這位夫蒙都護轉過身來,頗有感觸地說道:“嗣業,多虧你堅持在今年內主持修建了于闐道和龜茲道上的驛站,又掃平了圖倫磧戈壁上的匪患,不然我安西都護府今年,可真成了寸功未立。”

他露出吃驚的神色,連忙問道:“都護,難道……”

“沒錯,田中丞遠征小勃律失敗了,昨天才從蔥嶺傳回來的密報,我軍在婆勒川前三次渡河失敗,第四次過河後圍困連雲堡三月,始終未能攻克,直至十月份寒潮來襲,河水冰封,最佳的戰機已經失去,田中丞知其不可爲,只好無奈收兵,所幸我軍損失並不算太大。

李嗣業默想,這損失還不算大嗎?安西都護府整整兩年的財政收入,一萬九千名士卒耗費糧草無數,就這樣勞而無功,倉皇撤退。

從夫蒙靈察的表情來看,他並未顯得太意外,好像是早就預料到了這場遠征不會成功。高仙芝似乎也在這次遠征的行動中,也不知他到底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不日田中丞便會帶大軍歸來,你這些天也不要到處奔走了,安心留在龜茲城中等候,屆時我們在城門處給田中丞接風。”

夫蒙靈察說完這番話,便獨自轉身返回了內堂中,也沒有召喚李嗣業跟進來。

李嗣業站立半晌,心中猜想夫蒙都護應該回去偷着樂吧,辦成了興修驛站,清理沙匪這樁大事,田仁琬那邊兒遠征小勃律反倒失敗了,朝廷會就這兩件事情進行權衡,田仁琬或許很快就要給夫蒙靈察挪屁股。

現在反而最至關重要的是朝中右相李林甫的態度,這位右相更熱衷於命胡人出任節度使,這樣就斷絕了邊關將領入朝爲相的路途。

這是不是就叫做德不配位。

他轉身牽着黑胖返回家中,行到半路天上紛紛揚揚飄起雪花,細碎卻又輕盈。這十月下雪倒不算什麼,岑參在詩裡都說胡天八月即飛雪,只是這遠征歸來的隊伍在路途中怕是不好受了。田仁琬此時心境本就悲涼,此刻再碰上這紛紛揚揚的雪花,指不定會吟出何等悲愴的感遇詩來。

李嗣業把黑胖牽入馬廄,推開後院門,從穿廊進入正廳,剛進門覷見兩名女子盤膝坐在大片的白羊毛地毯上,其中一名女子坦胸露肩,入目白花花一片。

他一個閃身躲了回去,身體貼靠在牆上噓了一口氣,自問道:“這是我家嗎”

“阿兄”

枚兒的聲音從裡面傳來。

他重整了表情,轉身又走進去。枚兒和一名陌生女子已經從地毯上站起來,這女子身穿齊胸襦裙,訶子拉得很低,肩頭已披上了薄紗,雖然還有些若隱若現,臉面上一抹紅暈閃過,很快便顯得端莊起來。

“哦,原來家裡有女客,不必管我,你們玩你們自己的。”

枚兒和女子將雙手放在腰側齊齊朝李嗣業行了個蹲禮,站直身體後李枚兒伸手介紹道:“阿兄,這位我跟你提到過,她就是程千里將軍的女兒,程琬素。琬素,這就是我家阿兄。”

“呵,幸會。”

李嗣業暗忖,這就是程千里的女兒實在是想象不到,程千里那酒糟鼻子絡腮鬍子,竟然能生出如此標緻的娘子,唯一能解釋通的,就是更帶她母親的基因多一些。

程琬素也在觀瞧李嗣業,目光絲毫不躲閃且火辣辣直視,可能是這漢家女子出生在安西,不可避免地受胡人風氣影響,也變得開放大膽起來。

“咳,你們繼續玩,我回自己房間去了。”

小輩的穿着有點兒小暴露,他這個家長應該躲躲纔是。

他穿過門廊,轉身朝後正堂側屋走去,身後傳來程家千金大膽談論的聲音:“枚兒,這就是你家阿兄嗎,想不到如此年輕就做到了中郎將,比我家阿爺有氣派多了。”

小娘子果然很健談哈。

李十二孃突然出現在他面前,敏銳地掃到了他臉上的笑意,她繞過他探出身子,神情略冷地朝正廳中覷了一眼,轉過身來跟在他身後:“李郎。”

“哦,十二孃,你沒有和枚兒一起招待她的客人麼。三個娘子更熱鬧一些。”

“李郎,我要跟你說的就是這個,枚兒交的這個朋友不太正經,你能不能勸勸她,少跟這種人來往。”

李嗣業笑了笑:“一個小娘子而已,有什麼正經不正經的”

“真的不正經。”十二孃攔在她的前面,壓低聲音絮語道:“前些天我和吳娘子到市上買羊的時候,碰見了這個程家小娘子,她竟然豢養了男寵,光天化日之下就在奚車中調笑嬉戲。”

“養男寵”李嗣業瞪大了眼睛,男寵這種東西不是已婚貴婦纔會養嗎,她一個小娘子怎麼會養。

“你是不是看錯了,那或許是她的情郎,安西女子風氣開放,大庭廣衆之下郎情妾意當是有的。”

“不,十二孃不會看錯。”李十二孃信誓旦旦地說道:“十二孃跟隨師父在長安居住多年,在富貴場上常見這種男人,他們剃去鬍鬚敷以脂粉,不事生產,專門以此爲生。”

這不就是吃軟飯的小白臉兒嗎

“所以我纔來跟你說,免得枚兒跟她學壞了。”

這下就值得他深思了,怪不得剛纔這娘子看他目光挑逗大膽,原來人家經驗豐富啊。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萬一李枚兒跟她學了,也到外面養一個這樣的男人,簡直不敢想象。

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
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七百八十五章 晚景淒涼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九十二章 月夜對酌最勾人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二百一十九章 勞師遠征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二百八十二章 第一條家規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三百七十九章 救濟賑災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二百九十一章 龜茲酒肆私會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