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

李嗣業拽着下巴上的淺須淡定地說道:“記裡鼓車你不必管,這個我自有方法。”

封常清狐疑地點頭,心想李將軍是在說大話吧,記裡鼓車這東西除去皇城宮宦誰都沒有見過,造化神奇更如巧奪天工,非張衡馬鈞等大家所不能爲,一般人根本無法推導出其中結構,更別說再造一個了。

他將白絹背在身後,朝着李嗣業躬身叉手:“若將軍沒有別的事情,屬下就先下去了,我先將地圖的方寸用墨斗打出格子。”

李嗣業朝他擺了擺手,任由他轉身離去,自己則開始低頭沉思。

記裡鼓車發明於東漢,相當於現代汽車的里程錶,車輪轉動通過齒輪傳動的差動原理,構造複雜度還不如鐘錶,但整整領先了西方的一千七百年。傳說是由張衡發明的,但沒有明文記載。它的作用其實是用來當做天子的車輿鑾駕,又稱之爲大章車,出行時排在指南車之後。

傳說黃帝發明了指南車,自周代開始,天子出行時以指南車爲先導,東漢時加入了記裡鼓車,車中有掌車和史官負責記錄天子起居注,之所以後來人看史書說某年某月某日天子出行,向東走了多少裡,到達某個地方。這裡面的里程數可不是估摸出來的,而是經過記裡鼓車精確測量出來的。

難怪古人會稱呼地圖爲輿圖,這與帝王的車駕還是脫不開關係。

李嗣業默默盤算,唐裡是以李世民的雙步來計量,一步等於五唐尺,一里就是三百步。根據這個來製作鼓車的車輪,直徑一步調整圓周率爲三步多一點兒,這樣車輪每轉動一百下便是一里。在輪軸裝上木齒輪,大輪周長咬齒爲小輪十倍,然後在旁軸上再裝一輪,仍然調整變速倍數,直至車輪轉一百圈,最上面的齒輪轉一圈。

這只是完成了基礎構造,接下來還要裝一個擊鼓的裝置,齒輪上裝撥環用弓弦結構,使小人的鼓槌按在鼓面上,齒輪每轉一圈就擊鼓一下。當然這還不算,上面還要再加一個裝置,當鼓聲每敲擊十下時,頂層的鐃鈸就會發生清脆的響聲。

這樣打造成的計裡鼓車遠比用腳丈量要精確得多,雖然依然無法解決地球曲率,還有海拔地勢坡度問題,但已經很厲害了。從晉初直到明清,歷代王朝的輿圖都是按照這個方法理論來繪製。

他回到正堂中點了油燈,坐在案几前拿出一根細毫筆,在紙上寫寫畫畫,不斷進行計算,費掉了幾十張麻黃紙,才勾畫車輛的整體結構和其他部分的圖紙,勾畫好尺寸。

等他伸了個懶腰長立而起時,不覺已是下午時分,但躊躇滿志絲毫不覺得累,只想着儘快把實物搞出來。

十二孃進入堂中,看到地面上一團團的廢紙,不由得哀怨地看了他一眼,低下身子將紙張撿起來。

李嗣業快步走到門口,燕小四正率領着親兵在院子中清除雜草,修繕些破敗的地方。

“小四。”

“來了,來了,喏。”

燕小四快步跑過來,站在臺階下叉手問道:“別搞衛生了,這地方能住就行,你帶幾個人到城中,把凡是會木匠手藝的人,都叫到鎮使府上來。”

正在屋內的十二孃一聽,不由得竊喜,李郎這是要準備爲洞房做傢俱了,其實也沒什麼可做的,不過是弄一個木榻,兩個胡牀、妝奩、再去找工匠磨一個銅鏡,用不着這樣大費周章。

燕小四擡頭看看天色,撓着襆頭爲難地說道:“現在就都叫過來,等把人都召集到一起,天可就黑了。”

“你說的對,那就今日去通知,明日讓他們來府上做工。”

燕小四立即叉手:“喏,我這就親自帶人去。”

……

疏勒都督府在城南地勢較高處,府後院有一座兩層的波斯圓拱形建築,旁邊各帶一間平頂屋。此刻疏勒都督裴國良正坐在房頂胡牀上納涼,身旁兩名漢妝婢女正輕搖着團扇。

裴國良坐在屋頂,除去與他一般高的城樓和疏勒鎮使府無法俯視外,城中多數房屋都盡收眼底。

此刻他放眼望去,見城中有兩隊兵丁正在逐條曲巷打聽搜尋,這聲勢可不比尋常,也不知道是在搞什麼東東。

裴國良乃是疏勒王室之後,其父裴安定在開元初年被玄宗封爲疏勒王,兼任疏勒都督,耀建州司馬。父親在三年前病逝,不滿二十歲的他世襲了都督和司馬之位,但這個疏勒王卻不是世襲罔替,他只有朝廷的關懷和福澤下立下功勳,纔有可能被皇帝再次加封。

基於這樣的願望,他對朝廷派駐龜茲的疏勒鎮將非常關切,畢竟他這個什麼都督司馬都是空頭銜,沒什麼實權,屬於他的只有當地胡人組建的兩千番兵營,戰鬥力比起唐軍也差了不少檔次。所以十分希望新來的這位鎮使是個有雄心壯志,能幹大事兒的人能夠帶他升級起飛,就像開元十六年的副都護趙頤貞,聯合父親擊敗吐蕃,父親才能得封疏勒王。

他心有所感,擡頭對身邊的婢女吩咐道:“去,下去院中喚一名奴僕,打聽一下這些唐軍在城中尋訪什麼”

婢女喏了一聲,轉身進入圓拱屋中,踩着木樓梯下去。隨便叫了一名身披白衣的波斯奴僕過來,在其身邊耳語兩句,便匆匆打發去了。

少頃,奴僕返回,又在婢女身邊咬耳朵,這婢女點了點頭,轉身踩着木樓梯回到屋頂,蹲在主人身邊低聲稟道:“阿郎,這些的唐軍是新任鎮使派來的,在城中到處尋訪木匠。”

“尋訪木匠”裴國良挑起眉毛問:“這李嗣業到處找木匠做什麼”

“奴婢哪裡知道呀。”

“我明白了。”他細細尋思了一會兒,才自言自語道:“今日上午在迎接他進城時,我家夫人也去聯絡感情,與李將軍的家眷稍稍熟識了,得知李將軍身邊帶着未過門的未婚妻,想是來到疏勒城便要成婚,這該許是爲了結婚打造傢俱呢。”

他自認爲已猜度明白,長長噓了一口氣道:“有點兒失望吶,婚姻大事固然重要,身爲男人當然急切。可初來疏勒上任,當爲衆官之表率,至少應該裝裝樣子忙幾天,然後纔去謀劃婚姻大事。他這麼做給人一種……靠不住的感覺。”

“等等看,再看他幾天吧。”他隨即擡頭對身邊女婢吩咐道:“你下去給李將軍準備幾樣賀禮,要拿得出手的,中原的名貴錦緞,大食的細麻,吐蕃的氆氌都行。”

“喏,”這婢女低頭一拜,款款退了下去。

這疏勒王子從胡牀上站起來,望着城裡在黃昏中染上了一抹金色的平頂屋羣落,幽幽嘆道:“昔有李杜司職,朋心合力,想得一個好同僚,不容易,我果然還是想多了。

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八百八十九章 誰野戰無敵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
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六百四十七章 李大夫的稱讚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八百八十九章 誰野戰無敵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冤大仇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九十三章 事情快成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柳岸灞橋傷情別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