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

程千里一聽,頓時搖搖頭質疑道:“這個怎麼可能,同樣的當,小勃律國王怎麼可能上兩次?”

“這可不一定,吐蕃人進來時國王是麻來兮,這一次我們進攻國王成爲了蘇失利,小勃律作爲小國。不管是唐軍來了,還是吐蕃軍來了,對他們來說都是災難。他們除了選擇相信還能選擇什麼?讓唐軍和吐蕃在小勃律的土地上來一場血戰,受害者依然是小勃律。

高仙芝細細地思考,才點點頭說道:“我們此次收復小勃律,當然不可能長久在此駐紮,需要殺掉那些親近吐蕃的小勃律酋長,提拔一些親近我大唐的酋長。所以我們若是氣勢洶洶前去,這些人就可能逃跑到深山裡去,等我們撤走之後,他們還會跑出來作亂。”

“所以我們領大軍前往,他們肯定不會相信,但我若是先派千人前去傳信,使其放鬆警惕,告訴他們大軍欲借道進攻大勃律,需要到都城中採買糧食和物資,他們必然找不到理由反對,所以此計可以施行!”

他轉身對親兵吩咐道:“把席元慶和白孝德請過來。”

親兵領命而出,片刻之後席元慶和白孝德入帳,朝高仙芝叉手道:“大將軍喚我等何事。”

高仙芝擡手道:“元慶,我命你率一千人先行到孽多城安撫蘇失利君臣,用馬背馱運一些絲綢,帶着朝廷的詔書前去。告訴他們唐軍此來,不爲去汝城,也不爲斬汝橋,只是爲遠征大勃律。若是他們仍不願開城,就用絲綢布帛和詔書相誘,把他們全部控制住,等我大軍到後,該殺的殺,該放的放。”

“白孝德,你率五百人跟着席元慶,趁着席元慶與小勃律人溝通之時,前往娑夷河將通往大勃律的浮橋斬斷,這樣吐蕃即使有心救援小勃律,也無力迴天。”

“喏!”兩人齊齊叉手。

“立刻去辦吧。”

兩人各領兵馬出城,沿着山間道路前往孽多城。

……

李嗣業倒是閒了下來,第二日帶着麾下的封常清、田珍、段秀實、仇欒和趙叢芳等人出城去遊走,查看小勃律附近的地形地貌。

他卻不是漫無目的地,而是有意策馬往西行進,然後在河邊的山口停下來,擡手指着遠處說道:“順着這條河往下游走,就是印度,玄奘西行求佛的終點,物產豐饒沃野千里。國中盛產胡椒,龍腦香,檀香樹,而這些東西,均是我大唐奇缺之物,因被達官貴人喜愛而哄擡物價。”

“之前由於小勃律國被吐蕃控制,蔥嶺諸西之國皆斷了朝聖,多條商路被阻斷,商旅來往之路只能從大雪山以北翻越,山路險峻,雪崩不斷。你們知道去年冬天長安胡椒的價格是多少,簡直創下了歷史新高,一升胡椒的價格高達一百三十貫,如果有商旅能夠從天竺往長安運送一石胡椒,就可以使他腰纏萬貫。”

衆人都不在意李嗣業身上散發出來的銅臭味,跟着他這麼幾年,早已習慣了李將軍動不動就算經濟賬。

趙叢芳聽得雙眼放光,興奮地猜測道:“李都護,你的意思是說,我們這些人可以悄悄帶一部分人前往天竺,去進買一些胡椒回來,然後再託人送到長安,各自能夠爲家中賺些外快?”

李嗣業面無表情地道:“軍中有禁令,但有私自脫離軍隊的,可視爲畏戰逃兵,抓回來立斬。”

趙叢芳訕訕地閉上了嘴巴,雙手捅着袖子裡,躬身站在他身後。

他突然轉身看了看身後諸位,開口說:“遠征小勃律大獲全勝,高仙芝必定會派人留下來駐守,以掌控小勃律國。能留下來駐守的將領,必然會成爲一軍軍使,官階最低也是從四品下。我估計高仙芝十分想讓席元慶留下來,但席元慶估計不會願意,畢竟太過偏遠。”

“但是,”李嗣業口中的轉折讓衆人心悸不已,今天很可能有人會攤上這樁倒黴買賣,都低着頭不作應聲。

“但是,我希望你們中間的一個能夠留下來擔當軍使,你們也許會覺得,這破地方我絕對不能留下來。沒錯,這裡是遠了點,與疏勒鎮之間都隔了一個蔥嶺,距離龜茲四千多裡地,距離長安一萬多裡地,這裡是遠離大唐最荒涼最偏僻的角落。”

他從他們幾個人的臉上掃過,繼續說道:“我可以向你們保證,這裡雖然遙遠,但將來足夠重要。成爲軍使之後,你將是大唐在小勃律國土上最有權力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小勃律國王都要聽你的。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我不會讓自己的兄弟在這地方呆一輩子,你們大可放心,五到十年之後,一定會有人來替換你們。所以我纔想問,你們誰願意留下來,做這支軍隊的軍使。”

李嗣業的話說完之後,迎來了短暫的沉默,可能是大家不太相信他的話吧,或許是各人心裡有自己的打算。有句話說,不想成爲將軍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所以他們都抱着將來成爲節度使的想法,如果有那樣的宏圖大志,自然不願意待在小勃律這樣的邊緣角落。

封常清主動開口說話:“李都護的心意我們知曉,天底下的差事有好也有壞,好的差事需要有人幹,不好的差事也需要有人做。我想說如果需要我在這裡做軍使的話,我願意服從你的命令。”

封常清這話說得很聰明,也很理智,搞得其他人也不得不做出同樣的表態:“我們的想法與封將軍一樣,都護心裡一定有個適合的人選,還請都護說出來,我們都願意擔當。”

好嘛,他們都把球給踢了回來,李嗣業也不再繞圈子,直接了當說道:“趙叢芳,你做事穩當,而且有主見。你留在這裡不需要聽任何人的命令,只需要服從你心裡的判斷,我覺得你有這個能力。”

趙叢芳心中咯噔一聲,儘管有些不情願,但立刻躬身叉手說道:“都護,趙叢芳願意擔任留守軍使。”

李嗣業雙手扶着他的手臂將他攙起,目光殷切地說道:“叢芳,我讓你留在這裡,並不只是讓你鎮守,不久將來還有更重要的大事,到時候會有人來聯繫你。”

趙叢芳這才找回一點心理安慰,李將軍原來真的有重要的事情,不是在放空炮安慰他們。也是,他從來不會做沒有準備的事情,每一樁安排後面都有謀劃後手。

李將軍把他們叫到這裡來,就是爲了安排這樁事情,既然事情已經安排妥了,便領着衆人返回到阿弩越城中。

高仙芝正好要帶兵出發前往孽多,因爲席元慶傳回來消息,說是已經控制住了局面,抓住了那些傾向於吐蕃的本地土著貴族,只是國王蘇失利和公主逃走跑到了深山裡,整件事都處在高仙芝的預料之中。

讓他們感到慶幸的是,白孝德中午剛去砍斷了河上藤橋,下午吐蕃人的援軍就已經趕到,吐蕃人只能望河興嘆。這情況實在太懸了,他們若是遲到半天趕到橋邊,讓吐蕃的援軍闖過來,迎接他們的將是在小勃律境內的一場血戰,他們的勝利也就變成了未知數。

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
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七百二十九章 安祿山渡河破陳留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