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

李隆基也擦拭着眼淚上前,伸手將皇帝給攙扶了起來,老懷寬慰地感嘆道:“短短兩年時間之內就已收復兩京,你有這樣的成就,我自愧不如,把江山交到你的手中我放心。”

李亨又啼哭道:“孩兒昔日北上靈武登位,只是迫不得已只求個名正言順,想等平定叛亂收復兩京之後邊還政與父皇,如今兩京已復,父皇應當重登大寶治理河山。”

“不,不,我年歲已老,精神不佳已經難以治政,社稷還是你來掌,我只願有一個幽靜之所頤養天年便可。”

父子二人推讓了一陣,旁邊有史官提筆記載下來這個父慈子孝的歷史時刻,帝王家可爲天下表率,然後皆大歡喜。

皇帝和太上皇登上了各自的車輦,李亨坐進車裡拽着圓領袍的前襟鬆了一口氣,就像剛剛從某個應酬場上退下來精疲力竭的男人,李輔國坐在前方駕車,轉過身來低聲問:“應該把太上皇安置在哪裡?太極宮?”

“興慶宮吧,太極宮溼熱,況且,朕可不想讓天下人背地裡罵我不孝。如果他覺得孤獨的話,就派李嗣業過去陪他下下棋,嘿,兩個都失去了權力同病相憐的人,應該有很多話要談吧。”

“那跟着太上皇回來的幾個老臣呢?還有陳玄禮該如何處置?”

“暫時先留着,至於陳玄禮,不過是冢中枯骨,讓他自生自滅吧。”

“喏。”李輔國叉手應答過後,李亨就等於把自己的父親交到了這個無良太監的手裡。

爲了不讓太上皇的歸來引起太多百姓的注意,李亨依然按照他逃跑時的路線,送返回長安城。從龍武軍的飛龍廄進入重玄門和玄武門,先進入大明宮,再從大明宮與城郭之間的夾城轉移到興慶宮。他們以爲這樣就能夠瞞過長安人,但消息還是泄露了出去,長安城中議論紛紛。

老皇帝回到長安後,身邊仍然由陳玄禮和高力士陪伴,還有其妹玉真公主和幾個舊時宮女梨園子弟時時來往,晚年生活似乎也不算太淒涼。

只是近日來他登上興慶宮的花萼樓,總有百姓在樓下高呼太上皇萬歲,老皇帝本來就喜歡人氣聚集,並開始向百姓招手。

李輔國早就派人監視着太上皇,見到這副情景後立刻跑去彙報,李輔國也不含糊,派來幾百甲士驅趕跪在城牆下的百姓。

李隆基正安心接受朝拜,城下百姓卻遭受到了兵丁們的驅趕,把老人家給氣得不輕,趴在城垛上怒聲喊道:“你們幹什麼,你們瘋了是不是,敢對百姓下手!”

這些兵丁自然不去擡頭看他,幹罷自己差事後轟然散去。

……

李嗣業在長安需每日參加朝參,但基本上都是站在前排晾着,皇帝沒有任何問題要諮詢他,只是看到他昔日忌憚的人在殿堂下面站着,心裡面就安心許多。李太尉對所有事情都不參言獻策,只是今日聽到皇帝與宰相蕭華議論如何處置跟隨永王李璘作亂的官員,其中有幕僚李白,爲其叛亂行爲歌功頌德。

李亨略作思慮,不過是個只擅長文辭墨藻的文人罷了,擺了擺手道:“與其餘蠱惑永王的人一般,梟首處死。”

李嗣業蠕動了一下嘴脣,上前進言道:“李白不過一介酸儒,素來只通文墨不知政事,必然是被他人所蠱惑誤導,懇請陛下饒他性命。”

郭子儀也上前進言:“陛下,李白雖從永王,但未參與他們的密謀和軍機,懇請陛下饒他性命。”

李亨威嚴地靠在胡牀上點點頭:“看來兩位愛卿都頗爲愛惜文人,畢竟他參與了永王謀逆,可饒他死罪,但活罪難逃,傳朕旨意給江東節度使韋陟,將其流放至夜郎西。”

朝參散後從殿中走去,郭子儀緊跟在李嗣業身後,低聲邀請說道:“李太尉,我在家中設下酒席,想請太尉赴宴飲酒。”

李嗣業搖搖頭拒絕了他的邀請:“我如今賦閒在家中,做個閒散事外之人,不便結交掌兵的武將。”

郭子儀表示非常理解:“太尉能夠激流勇退,子儀深感佩服,我們這些做臣子的,當然要以忠心爲主,陛下需要出力之時,便身擔重任勞心勞力,當陛下不用之時,當潛身縮首寓居家中頤養天年,豈不美哉。”

這話如果是別人說的,他定會以爲此人是在諷刺他,但如果是郭子儀說的,也許這位心中真是這麼想的。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他離開大明宮之後,便前往了西市的放生池一帶,擠在人羣中看鬥雞,且一看就是一天。

等到第二天,他就花重金買了兩隻從西涼買來的麻瓜雞,這種雞平時走路遲緩,經常性發呆,看上去極不靈光。一旦扔到鬥雞場上,立刻變爲鬥雞殺手,不動則已,一動便對準強敵要害啄下去,片刻即分勝負。

他帶着這兩隻雞纔到西市一日,便創下連勝六十四場戰績,打便西市無敵手,賺取了無數錢財。

第二日下朝之後,他又帶着這兩隻雞拜訪了長安喜愛鬥雞的公卿豪門,正式融入了上流社會的鬥雞圈。

……

李亨端着要碗端坐在光線陰暗的牀榻上,自從他得了這古怪的風寒症之後,無論如何運動都不會出汗,眼睛也分外怕光,一到寒冷的天氣便咳嗽不止。

李輔國在一旁細緻地彙報道:“李嗣業與太上皇在馬嵬驛見面時,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不但拿話懟太上皇,還故意提起楊氏墳塋被盜掘一事來刺激上皇。”

李亨對此毫無反應,只是淡然問道:“他們就沒有說點別的?”

“他在馬嵬驛迎接上皇之後,一路之上便沒有再說話,不過這兩日李嗣業突然迷上了鬥雞,整日整夜混跡在西市和鬥雞坊中,看起來頗爲上心。”

“是麼?”李亨的眼睛亮了一下,點點頭道:“只是一點閒暇娛樂,不要被他矇蔽了,不過他既然願意去鬥雞,你稍後就從內五坊的鷂坊中選出幾隻善戰的鬥雞送給他,興趣愛好都是可以培養的嘛。”

“喏,此事奴婢一定會上心的。”李輔國眯起眼睛偷偷看李亨的臉色,斟酌着語氣說道:“前日太上皇在興慶宮中會見了大將軍郭英義,說是嘮了個兩個時辰的家常,但奴婢怎麼猜都不會是……”

李亨的雙目的眸子逐漸冷了下來,端起藥茶碗掩飾自己的慍怒,漫不經心地吩咐道:“下旨把郭英義貶至嶺南。興慶宮年久失修,需要重新修整,不如把太上皇遷入太極宮居住,平時就不要見那麼多客人了,有擾他老人家休息。”

“這倒是,有些人不讓他們去見太上皇,卻要上趕着去見。有些人下旨讓他去見,卻遲遲不肯前去。”

李亨吃驚地問道:“李嗣業遲遲沒有入宮?”

“對啊,這就是抗旨不遵,大家若要殺他,都不用找藉口了。”

“你懂什麼,”李亨捧起藥盞灌了一大口,苦得皺起眉頭道:“如今叛亂未平,各節度使都還在中原各地,今後像他這樣執掌兵權的大將只會多不會少,所以殺一人令衆人惶恐的事情朕暫時是不會做的。給我擬一道旨意,命他去太極宮探望太上皇。”

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
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九十九章 安西都護出行圖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三百八十八章 貧道收徒,監軍入府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七百九十七章 鄴城決勝時刻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林甫警惕打壓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六百九十五章 楊相窮途之計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七百二十一章 臨水亭設計緣分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