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

按理說李崇豹可以搬師回朝向兄弟李旭覆命了,可惜他心裡不是這麼想的。自從雍軍一舉北上遼東滅掉史思明後,李崇豹就被他父親李嗣業任命爲幽燕節度使雪藏起來。後來李嗣業下達的參謀制度,剝奪了節度使的掌兵權力,成了只管地方行政的閒職,李崇豹也找不到機會建功立業。

此次南征是他重新得以建功立業打造名望的好機會,只是參加戰役已經是半路撿桃子,沒有多大發揮餘地。最後撿到僕固懷恩的頭顱與他設想的功勳不相符,殘唐皇帝又逃到了茫茫的大洋深處,他沒有水師可以追擊。

恰巧這個時候南詔王帶着軍隊趕到,與雍軍在從林邊緣遭遇,南詔人手持長矛和毒箭,驅趕着大象向前衝鋒,雍軍被這龐然大物給嚇住了,紛紛不敵後退。

李崇豹在馬上喊叫着收攏住潰散的軍隊,退出六七裡地後把炮陣給調了上來,前後兩排玄武炮分別填裝破片和開花彈,對着快速奔來的大象點燃了捻子,炮口轟隆隆地噴出了白色的濃煙,一時間叢林中彈片橫飛。

南詔國的大象被大炮轟得尖嘯不已,慌忙掉轉身體朝着叢林深處跑去,將跟在他身後的南詔兵衝撞踩踏得潰不成軍。

南詔人從未遇過這種東西,以爲雍軍中有會巫法的道士,能夠召喚大自然中的雷電,紛紛潰散逃跑。

李崇豹大爲得意,立刻進兵南詔國,若能將南詔王生擒前往長安。弟弟李旭該如何加封他的王位,郡王也應該變成親王了吧。

他下令兵卒們進入叢林中,但是將士們卻怨聲載道,唐軍已經被徹底殲滅,基本任務也已經達成,他們再沒有必要去費力不討好。幾個李崇豹麾下的將領也前去勸諫:“聽說這叢林中瘴氣叢生,我們北方人到了這裡大多承受不住,多半會病倒身亡。天寶年間鮮于仲通曾帶兵征伐南詔,六七萬人死於非命。”

李崇豹對這樣的勸諫十分反感,怒而說道:“豈能把我與鮮于仲通相提並論,我軍能夠消滅唐軍,說明我軍遠遠強過唐軍,區區瘴疫豈能阻擋。聽我的,大軍繼續行進將南詔滅掉。”

雍軍在密林中繼續前進,行進初期一帆風順,南詔國組織起的散兵遊勇一觸即潰,但隨着時間的逐漸拉長,雍軍這些漢人兵卒在叢林中的水土不服逐漸顯現了出來,得了瘴疫的人逐漸增多。

李崇豹爲了潑天大功,故意無視了將士們的疾病,催趕着他們前進,又命後方組織民力運送糧草,使得大量兵卒和民衆死在了南下的路途上。雍軍接近大理城之後已經是精疲力竭無力再戰。

南詔王敏銳抓住機會進行反擊,殺掉了大量的雍軍,幸好雍軍意志頑強不至於潰敗,但已經無力再戰。將領們再次向李崇豹勸諫,李崇豹決定再拼他一次,遂率軍炮轟大理城,他實際上已經對壓服南詔不抱任何幻想。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南詔王已經先頂不住了,派使者前來軍中求和,並願意上表國書,納貢求和。

李崇豹喜出望外,遂帶着南詔使者收兵回廣州,回到廣州後乘坐海船北上從錢塘江入海口進入餘杭,接着從運河北上回到洛陽,又從洛陽前往長安。

新登基不久的李旭得知兄長滅掉了唐的最後一支力量,又超額地完成了任務,順帶徵服了南詔,還將南詔國的使者帶了回來,當即十分高興,降下旨意加封李崇豹爲燕王,繼續擔任幽燕節度使坐鎮幽州城。

親王乃是宗室能夠得到的最高位分,通常是皇帝獎賞給成年的兒子們的,李崇豹身爲皇帝的兄長,得到這個這個位分無可厚非,但他不認爲這是皇帝賞賜給自己的,而是自己應得的。

等皇帝獎賞完李崇豹後,宰相徐賓帶着派給李崇豹的文官參軍韋應物來見皇帝,韋應物主動揭發了進攻南詔的真相,以及點明瞭李崇豹進攻南詔國的過程中損失慘重的事情。這讓李旭心中頗爲不快,李崇豹明顯欺騙了他。

徐賓趁機上前勸諫:“幽燕之地民風彪悍,地方牙兵勢力還存在,而幽燕乃是北方邊界重地,即使太祖武皇帝利用參謀制度剝奪了節度使權力,但派燕王前去坐鎮怕使其借權座大,與地方牙兵相互勾連,形成氣候啊。”

李旭想了想,笑着搖搖頭說道:“他是我的兄長,自家兄弟朕都信不過,還能信得過誰。”

說罷他便決意將李崇豹派往了幽州,繼續擔任幽州牧執掌河北道大權。

徐賓從紫宸殿中走出來後,望着天空感嘆道:“先帝,主公,徐賓有負你的囑託,兄弟鬩於牆的慘劇就要發生了。”

……

李旭執政穩定之後,對李嗣業制定的兩稅法進行了完善和加深,當時李嗣業在進行統一戰爭,新稅法並未推廣到全國,且對權貴階層也沒有觸及到。他上臺後的改革相當徹底,而且顯得激進。他要求全國所有耕作的土地都要進行納稅,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平民百姓無差別對待,而且要求根有土地佔有數量來逐級調高稅額,規定一戶擁有土地一千畝以上,上繳稅率就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多繳三十分之一成。

這樣的舉措無疑是觸碰了少數的既得利益者,能夠擁有土地一千畝以上,基本上都是大地主或者權貴階層,藉着雍朝南征戰爭的東風,這些人大量兼併平民的土地,還有不少人進行土地投獻,使得土地兼併從一開始就顯現出來。

皇帝的敇旨一下,全國上下都引起了震動,當然最有話語權的還是這些地主權貴,紛紛在暗地裡想辦法,希望皇帝能夠收回成命。他甚至找到了李旭的老師兼宰相徐賓,結果被徐賓斷然拒絕,他知道皇帝的決心有多麼堅固,就如同他的父親一般,絕對不會放棄。徐賓也不擔心李旭會因此丟掉政權,他知道新生政權的統治者通常都擁有絕對的權力,那些依附新生政權的既得利益者也尚未完全穩固。

這些大地主和豪門開始尋找敢於反抗皇帝的人作爲他們的代理人,特別是這一稅法規定也觸及到皇族的利益後,涿州刺史裴基偶然發現燕王李崇豹也因爲新稅法而惱火。燕王因爲功勳在幽州一帶被賜予良田萬畝,包括被投獻的土地也有幾千畝,按照皇帝的規定,他要繳比窮鬼和普通百姓更多的稅。真是豈有此理,千古以來,哪有皇帝的兄長交稅的道理,這是什麼混蛋道理,李旭小兒把自己的親人都得罪,難道要落得個衆叛親離?

裴基爲了鼓動李崇豹造反,成功地接近了李崇豹身邊,不斷地投其所好送上美女和琉璃美酒,由此,李崇豹也對裴基十分信任。

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
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七十四章 美女的好處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二十六章 駙馬府搏擊奔命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一百九十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三十一章 西市酒肆對飲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六百六十章 婆羅門神廟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三十四章 駱參軍之仇隙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八百五十六章 李嗣業的說客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七百五十一章 三郎自蘭州來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