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河(二)

須臾雨收雲散,李隆基覺得自己心情和精神都好了許多。看了看摞在御案上那一堆待批的奏摺和詔敕,歉意地笑了笑,低聲叮囑:“傳宮女進來扶你回長生殿吧!朕把手上這些麻煩處理完了,就過去尋你。叫御膳房準備好飯,咱們兩個晚上一起吃!”

“嗯!”楊玉環低聲迴應,用力支起上身,“不用叫人進來,臣妾自己能-----哎呀!”胳膊突然一軟,又迅速跌回了胡牀裡。

“愛妃可曾摔到了!”李隆基被嚇了一跳,趕緊俯下身去,查看對方是否受傷。回答他的是一聲膩膩的**,“皇上——!皇上別看了!臣妾沒事的。臣妾就是身子有些發軟而已麼!”

“嘿嘿嘿嘿!”雖然貴爲九五之尊,李隆基此刻卻和長安城中的凡夫俗子沒什麼兩樣,作爲男人的自豪感在心中油然而生,“還是叫宛如她們進來扶你吧。小心些,地上有點兒滑!”

“嗯!”楊玉環再次低聲迴應,凝脂般白淨的面孔上塗滿了嬌羞,“那,那臣妾就先告退了。臣,臣妾在長生殿等着陛下!”

“愛妃去吧。好好睡一覺!來人-”李隆基笑了笑,喊進一直躲在御書房門外伺候的宮女,命她們小心攙扶貴妃娘娘下去休息。然後自己在書房裡踱了幾個圈子,收了收心,慢慢坐回御案之前。

自有當值的小太監及時跑進來,替他更換茶湯,鋪開筆墨紙硯。李隆基信手拿起擺在最上面的一份詔敕,順着剛纔中斷的地方瀏覽了下去。平心而論,楊國忠等人作出的這份詔敕中規中矩,除了幾處建議朝廷大力提拔年青才俊的話,剛纔曾經令他看得有些扎眼之外。其餘各方面考慮得都很合他的心意。既沒有增加國庫的支出,又不會給前方將士造成朝廷刻薄寡恩的印象。

然而楊國忠爲什麼平白又送了一大堆人情給封常清的手下?猛然間,李隆基再度皺起了眉頭。他年青時記憶力非常驚人,幾乎能達到過目不忘的地步。如今雖然有所衰退,幾天前剛看過的東西,心裡邊也會留下些朦朦朧朧的印象。

記憶中,封常清是中規中矩,將麾下的一批年青心腹都保舉了正五品郎將才對?怎麼被楊國忠等人一議,就突然又升了一級,並且在實授官爵之外還加了從四品武散職?難道封常清這麼快跟楊國忠就內外勾結起來了麼?

宰相和封疆大吏內外勾結,放在任何朝代都是個大麻煩。哪怕僅僅是個萌芽,也要迅速將其扼殺。略做猶豫,李隆基威嚴地向外邊喊道,“來人,宣驃騎大將軍,命其火速來書房見朕!”

門外當值的小太監姓馮,是高力士一手提拔起來的心腹。聽出李隆基的語氣不善,趕緊答應了一聲,撒腿向高力士在宮中的居所跑去。

片刻之後,驃騎大將軍高力士頂盔貫甲,帶着十幾名飛龍禁衛,氣喘吁吁地趕到了御書房外。腳步還沒站穩,立刻大聲稟報:“啓奏陛下,末將高力士,奉命前來見駕!”

“進來!”李隆基顯然還在懊惱當中,沉聲命令。

高力士四下看了看,從周圍的太監宮女臉上,得不到半點兒暗示。顯然,大夥都被皇帝陛下突然而來的怒火嚇壞了,誰也沒膽子入內探聽究竟。這種時候,他只能完全憑着自己的本事去揣摩聖意了,心腹們根本幫不上忙。好在以往的經驗此刻還能派上些用場,高力士把心一橫,用力拍了拍身上的明光鎧,發出“咚”地一聲巨響。隨後,大步邁進御書房內。

他身材本來就非常高大,爲了討李隆基的好,又刻意選了雙厚底戰靴穿在了腳上。因此剛進門,就令書房內的光線瞬間一暗。李隆基見到他如此做派,忍不住莞爾一笑,搖頭問道:“你這是幹什麼?朕又沒說要你跟人去拼命!”

“陛下不是說,宣驃騎大將軍見駕麼?”高力士拱了拱手,衝李隆基施了個不甚標準的軍中之禮,“所以末將就以爲,陛下一定是發現了什麼異常情況。需要末將提刀上馬,替陛下衝鋒陷陣!”

“呸。朕麾下又不是沒人可用了,衝鋒陷陣,哪還能輪得到你這把老骨頭!”李隆基笑着啐了一口,心中的不快一掃而空。

“衝鋒陷陣自然輪不到末將。然而末將雖然不中用,危急時刻,這把老骨頭卻可以最後一個擋在陛下身前!”高力士笑了笑,大言不慚地自我表白。

話音剛落,一抹溫情就涌了李隆基滿臉。當年他糾集嫡系與太平公主火併,高力士就是穿着同樣的一襲明光鎧,護在了他正前方。太平公主府中的死士箭如雨下,但全被高力士用身體和兵器擋住了去路,一根都沒射到他李隆基身上。

戰後太醫給高力士治傷,光破甲錐就從其身前拔下二十餘支。其中幾支入肉盈寸,再深一點兒,就會要了他的小命。然而高力士卻絲毫不以此爲功,傷好後,立刻默默回到了李隆基身邊,繼續鋪紙磨墨,盡一個貼身小太監的本份。

所以李隆基對高力士寵信極厚,除了將其提拔爲內宮第一人之外,外面的文職、武職,也給他頭頂上加了一大堆。其中最爲顯赫的便是驃騎大將軍之位,直與漢代曾經數度深入大漠,打得匈奴人望風而逃的霍去病比肩。

君臣間隨口又說笑了幾句,御書房的氣氛立刻活躍了起來。李隆基將手中詔敕向前推了推,笑着說道:“其實朕今天宣你,並不是什麼大事。楊相他們向朕保舉了幾個年青才俊,據說都是從白馬堡大營出去的。朕想起他們曾經是你手下,所以就徵詢一下你的看法!”

“不瞞陛下。末將去年偷懶,對飛龍禁衛整訓的事情,沒怎麼上心。日常事務,全是靠封常清和他那麾下那幫百戰老兵在做!”因爲頂着一個驃騎大將軍的頭銜,所以高力士可以用“末將”一詞來自我稱呼,並不像其他內宮太監一樣,直接把自己定位於皇帝的私人奴婢。“不過若是有人表現非常出色的話,末將心裡也會多少有那麼點兒印象!”

說着話,他探過半個身子,用眼睛往御書案上掃去。剛剛掃了沒幾個字,心中立刻‘咯噔’了一聲,眉頭緊跟着就皺了起來。

“怎麼?這些人表現並不出色是不是?”李隆基的眉頭隨着高力士的表現而皺緊,臉上的怒氣一閃而沒。

“不是!末將,末將只是沒想到,他們幾個小傢伙,居然在邊軍之中,也能這麼快站穩腳跟!”高力士一邊遮掩,一邊在肚子裡暗罵楊國忠糊塗。俗話說,打虎不死必受其害。咱家既然昧着良心吧姓王的小傢伙交給了你。你就該乾淨徹底的把麻煩解決掉。都身居百官之首了,居然還改不了江湖習慣。殺不了對方,就想着給點兒好處恩仇盡泯!你以爲是街頭混混搶地盤麼?還帶打完了架就擺桌子酒席把盞言歡,從此井水不犯河水的?

“你記得他們?”李隆基敏銳地察覺出高力士有點兒言不由衷,看了他一眼,目光中隱隱帶上了幾分凌厲。

“末將,末將的話說出來,可能,可能有點兒得罪人。這幾個,這幾個小傢伙,當時在白馬堡中,並不是表現最搶眼的。”高力士心中猛然警覺,趕緊把對楊國忠的腹誹藏好,順着剛纔說過的話給自己圓謊。

“哦?!”李隆基低聲沉吟,“說說,那他們怎麼會得到封常清和楊國忠兩人的賞識?!”

“他們,他們.......”高力士臉上的表情更爲尷尬,好像非常爲難一般,吞吞吐吐地說道,“陛下也知道。前年末將在白馬堡奉命練兵,很多世家子弟,都把加入飛龍禁衛作爲了終南捷徑!這幾個小傢伙,都是勳貴之後,剛入軍營時個個都細皮嫩肉的,沒少拖累軍中同僚。不過,經歷了最初的幾個月磨練之後,他們倒也沒給長輩丟人。後來他們追隨封常清去了安西,想必因爲父輩的關係,在那邊也會被將領們高看一眼。立功的機會就難免比普通人多一些!”

“哦!”李隆基笑着點頭,目光再度落於那幾個被楊國忠額外施恩者的名字上,“宇文,,,,,,?這個姓氏可不多見?宋武,朕好像聽什麼人提起過,莫非他跟中書舍人本是一家?”

“陛下目光如炬!”高力士見李隆基的注意力成功被自己引歪,趕緊大聲拍對方馬屁。

“這些不爭氣的東西!”李隆基笑着罵了一句,心中的最後一絲猜疑也煙消雲散。給事中宇文德是楊國忠的心腹,中書舍人宋昱也是楊國忠的黨羽。他們藉機給自己的弟弟和族人撈取好處,乃人之常情,不足爲怪。

猜到了其中關鍵,李隆基非但不生氣,心中反而頓時感覺到一陣輕鬆。如今已經不是姚崇爲相的時候了,對官員的個人品行要求沒那麼嚴苛。事實上,即便是姚崇做首輔之時,朝臣們爲家人撈好處的事情也無法完全禁絕。做了這麼多年大唐天子,李隆基對底下官員的心思摸得很透徹。他不怕臣子們爲家人謀取私利,只要不超過一定限度,他反而會默認這種行爲。

自家的孩子用得放心。凡藉助家族力量爬到一定位置的,其一舉一動,也必然會考慮到背後的家族。這種人,駕馭起來比心中無所顧忌者相對容易得多。也最不容易對朝廷產生怨恨。畢竟,其家族利益已經跟大唐朝廷牢牢地凝結爲一個整體。休慼相關,榮辱與共。

“宋舍人他們幾個,這回的確做得太露骨了些!陛下可以將這份詔敕駁回去,讓他們重新來過。想必,他們心中有愧。不用陛下明說,也會痛改前非!”揣摩出李隆基不打算深究,高力士立刻做出一份義正辭嚴的模樣,大聲建議。

“算了吧!他們肯讓自家子侄到軍前效力,也是難得!”李隆基大度地擺了擺手,笑着否決。“莫說幾個小傢伙還立下了些功勞。即便他們還賴在長安城中混吃等死,看在他們父兄的份上,朕也不能太虧待了他們!”

“陛下這話要是讓宋舍人他們幾個聽見,羞也要羞死!”高力士笑着補充了一句,馬屁拍得半點痕跡也不着。

“水至清則無魚。他們肯盡心爲朕做事,朕也不能一點好處也不給他們留!”李隆基笑着將馬屁收下,繼續瀏覽一干年青才俊的名姓,“這個叫王洵的小傢伙,朕還有些印象。去年平定王氏兄弟之亂,好像他還立了大功吧。朕記得,曾經賜了他一個紫銅魚符帶!”

“的確是他。瞧末將這記性,陛下不提,末將差點給忘了!”儘管心裡一百二十個不情願,高力士見遮掩不過去,還是將王洵底細給背誦了出來。“他也是託了關係進白馬堡大營的。剛開始時表現也是平平。後來不知道爲什麼原因陰差陽錯,居然成了揭穿王氏兄弟謀反案的關鍵人物!”

“朕記得他!”李隆基對王洵的印象可不止這麼一點點兒。“前年在驪山行宮,他曾經帶着一夥人爲朕清理道路上積雪。幹活時很賣力氣!宋舍人他們幾個這事兒做得有失公允了!既然越級提拔,就要准許別人借風扯帆。怎麼能只顧照應自家兄弟,把別人直接漏在了外邊。讓安西將士看見了,豈不是要從此疏離他們的家人?”

“的確如此!”高力士心中暗暗叫苦,嘴巴上卻不得不附和李隆基的意見,“一碗水不端平,軍中想必也會有抱怨之聲。不過——”頓了頓,他笑着提醒,“王校尉是押送物資去的安西,並非主動請纓。想必楊相和宋舍人他們商議時,也有這層考慮吧!”

“嗯!”李隆基輕輕點頭。這也是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但無論怎麼看,都掩飾不住宋昱等人以權謀私的痕跡。“朕記得,那姓王的小傢伙也是將門之後。元一,你可清楚他的族譜麼?”

“他是開國郡侯王相如之後。其祖當年與武氏一脈走得很近。但連續三代沒有出來做官,所以到了他這輩,按照制度,就只剩下了個子爵頭銜。”心知今天無法阻擋王洵的狗屎運,高力士只好將自己掌握的情況一一向皇帝稟明,同時念念不忘潑上些污水,“其在去年秋天前往安西,是爲封常清押送一批軍械。但到達之後,就留在了當地,再也沒回來覆命!”

注1:在古代,很多有些重要上諭的稿子由臣下代擬,叫做詔敕。皇帝如果覺得符合自己的心思,就用印後交給尚書省頒發。如果覺得不滿意,就駁回。然後由臣子修改再擬。

第5章 異域(七)第1章 笳鼓(八)第6章 大唐(九)第4章 霜降(二)第2章 礪鋒(二)第2章 初雪(四)第2章 霓裳(一)第6章 大唐(六)第5章 不周山(七)第6章 大唐(六)第1章 羽衣(七)第3章 陽關(三)第5章 不周山(五)第4章 英魂(九)第2章 天河(六)第2章 天河(二)第5章 春 曉(一)第4章 破軍(一)第1章 白虹(二)第3章 霜刃(二)第4章 光陰(三)第2章 霓裳(六)第5章 紫袍(六)第5章 紫袍(七)第4章 英魂(六)第5章 紫袍(一)第4章 破軍(三)第4章 光陰(四)第5章 雙城(五)第3章 霜刃(二)第3章 陽關(三)第2章 初雪(三)第4章 破軍(四)第4章 樓蘭(二)第1章 笳鼓(八)第2章 天威(二)第5章 雙城(四)第2章 天威(四)第4章 破軍(一)第6章 大唐(二)第2章 霓裳(三)第4章 破軍(二)第2章 霓裳(二)第3章 壯士(二)第6章 大唐(七)第2章 礪鋒(二)第4章 樓蘭(一)第1章 長生殿(三)第4章 社鼠(六)第3章 早寒(一)第2章 初雪(一)第3章 早寒(三)第2章 天威(二)第6章 驚蟄(十)第1章 秋聲(三)第6章 驚蟄(六)第4章 樓蘭(一)第1章 長生殿(三)第4章 霜降(三)第4章 英魂(七)第4章 光陰(三)第2章 初雪(八)第4章 社鼠(二)第1章 秋聲(五)第2章 天河(七)第4章 社鼠(三)第2章 初雪(一)第4章 霜降(一)第6章 驚蟄(十)第1章 看劍(一)第2章 天威(五)第1章 秋聲(六)第3章 早寒(一)第2章 礪鋒(七)第5章 不周山(九)第2章 殘醉(三)第1章 羽衣(八)第1章 笳鼓(五)第6章 大唐(四)第5章 雙城(一)第6章 驚蟄(三)第3章 陽關(三)第2章 天威(二)第1章 笳鼓(六)第2章 礪鋒(四)第4章 破軍(四)第4章 樓蘭(五)第5章 不周山(二)第6章 大唐(一)第3章 國殤(九)第2章 天河(四)第1章 長生殿(一)第1章 白虹(三)第5章 異域(三)第4章 社鼠(七)第2章 殘醉(四)第3章 陽關(四)第4章 社鼠(八)
第5章 異域(七)第1章 笳鼓(八)第6章 大唐(九)第4章 霜降(二)第2章 礪鋒(二)第2章 初雪(四)第2章 霓裳(一)第6章 大唐(六)第5章 不周山(七)第6章 大唐(六)第1章 羽衣(七)第3章 陽關(三)第5章 不周山(五)第4章 英魂(九)第2章 天河(六)第2章 天河(二)第5章 春 曉(一)第4章 破軍(一)第1章 白虹(二)第3章 霜刃(二)第4章 光陰(三)第2章 霓裳(六)第5章 紫袍(六)第5章 紫袍(七)第4章 英魂(六)第5章 紫袍(一)第4章 破軍(三)第4章 光陰(四)第5章 雙城(五)第3章 霜刃(二)第3章 陽關(三)第2章 初雪(三)第4章 破軍(四)第4章 樓蘭(二)第1章 笳鼓(八)第2章 天威(二)第5章 雙城(四)第2章 天威(四)第4章 破軍(一)第6章 大唐(二)第2章 霓裳(三)第4章 破軍(二)第2章 霓裳(二)第3章 壯士(二)第6章 大唐(七)第2章 礪鋒(二)第4章 樓蘭(一)第1章 長生殿(三)第4章 社鼠(六)第3章 早寒(一)第2章 初雪(一)第3章 早寒(三)第2章 天威(二)第6章 驚蟄(十)第1章 秋聲(三)第6章 驚蟄(六)第4章 樓蘭(一)第1章 長生殿(三)第4章 霜降(三)第4章 英魂(七)第4章 光陰(三)第2章 初雪(八)第4章 社鼠(二)第1章 秋聲(五)第2章 天河(七)第4章 社鼠(三)第2章 初雪(一)第4章 霜降(一)第6章 驚蟄(十)第1章 看劍(一)第2章 天威(五)第1章 秋聲(六)第3章 早寒(一)第2章 礪鋒(七)第5章 不周山(九)第2章 殘醉(三)第1章 羽衣(八)第1章 笳鼓(五)第6章 大唐(四)第5章 雙城(一)第6章 驚蟄(三)第3章 陽關(三)第2章 天威(二)第1章 笳鼓(六)第2章 礪鋒(四)第4章 破軍(四)第4章 樓蘭(五)第5章 不周山(二)第6章 大唐(一)第3章 國殤(九)第2章 天河(四)第1章 長生殿(一)第1章 白虹(三)第5章 異域(三)第4章 社鼠(七)第2章 殘醉(四)第3章 陽關(四)第4章 社鼠(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