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樓蘭(一)

看到不遠處那個向自己撲過來的身影,古力圖的雙眼輕輕眯縫成了一條細線。

又是這種奮不顧身直取主將的招數,一點兒新意都沒有!如果早在半刻鐘前,對方這一招也許還能收到奇效。畢竟在那段時間,河西軍曾經被漫天飛舞的火箭打得暈頭轉向,根本無法作出正常反應。而現在,老兵們已經從震驚中慢慢恢復了精神,憑着豐富經驗,他們也不會讓王洵輕易突破到自家主帥面前。

“阿爾克、巴斯庫、土司!”向自己周圍看了看,古力圖開始點將。“你們三個,各帶一夥兄弟,上前困住他!”

被叫到名字的三名親信楞了楞,臉上分明露出了恐懼之色。但是軍令難違,都不得不答應一聲,慢慢開始整隊。

“去!快一點兒,你們這羣笨蛋!”看到親信們磨磨蹭蹭,古力圖大聲呵斥,“不是讓你們上前跟他硬抗,想辦法困住他,活活把他拖死!”

遠處那個年輕人太兇悍了,從昨夜到現在,他的鏈子錘下,至少已經戰死了二十餘名弟兄。古力圖自問不是此人對手,也沒指望自己的親信能創造奇蹟。但是,克敵制勝,憑得不是主將的個人勇武。有誰見過野狼跟豹子單挑?團團圍上去,困住它,累死它,終能將其撕成碎片。

三名親信迅速理解了主將的戰術佈置,並且將其執行得非常徹底。驅趕着麾下士卒,他們向王洵的側面、背後位置發起了連番衝擊。只針對王洵身邊的其他禁衛,決不試圖與鏈子錘的主人爭鋒。若是有人不幸被鏈子錘掃中,成了錘下亡魂。隊伍也不做絲毫停頓,繼續像走馬燈般,圍着方子陵、老周等人亂轉。

這個招數非常卑鄙,也非常有效。王洵不得不經常回過頭來,救助自家袍澤。而古力圖則趁此機會,不斷改變其所處的位置。每次都是恰恰拉開三、五丈距離,讓王洵能看得見其帥旗,卻始終無法靠得太近。

一個又一個飛龍禁衛,倒在了攻擊的途中。手中的鏈子錘越來越沉,而敵將始終遊離在鏈子錘的攻擊範圍之外。王洵知道自己上當了,敵將本領低微,人格卑下,卻憑藉豐富的經驗,使自己陷入了困境。再這樣下去,用不了太久,自己身邊的飛龍禁衛就會損失殆盡,到了那時,狼羣的目標便是自己。

必須儘快擺脫這種困境。他掄開疲憊的胳膊,用鏈子錘掃翻一名擋路者。然後放棄對敵方主將的追殺,突然轉過頭,迎住向自己背後偷襲的隊伍。當先的一名河西士卒猝不及防,被王洵堵了個正着。鏈子錘帶着風聲砸下去,掛飛半個腦袋。

“拿命來!”踢開死者的遺體,王洵衝向下一名來襲者。敵軍的攻擊次序立刻被打亂,來襲者動作稍一遲緩,被他瞅準機會,用鏈子錘砸翻在地。第三名來襲者生着一對褐色眼睛,目光裡充滿了恐懼。見到王洵撲向自己,他丟下橫刀,轉身便走。王洵也不去追,哈哈大笑着,直撲隊伍最後那名進攻組織者。

夥長阿爾克叫苦不迭。佔了半天便宜,沒想到對手會突然改變方向,不再去追殺古力圖將軍,而是跟自己這個小小的夥長拼起了命。主將就在附近盯着,他不敢像普通士卒一樣逃走。只好硬着頭皮迎上前,手中橫刀上下亂砍。

王洵一錘砸過去,將橫刀砸碎。緊跟在他身邊的方子陵快速前衝,用刀刃在失去兵器的阿爾克脖頸處奮力一抹,迅速結束戰鬥。幾名已經衝得很近的河西士卒登時做鳥獸散,這一小股敵軍瓦解了。可不遠處,還有更多的敵軍在古力圖的組織下結成小隊,一股股地靠上前,捕捉機會!

“你甭管我們,直接向前突!”魏風和朱五一兩個不知道什麼時候衝到了王洵身側,每個人身上都帶着好幾道傷口。民壯們被徹底打散了,只有十幾人跟在他們身後,其餘或者被擋在沙場外圍各自爲戰,或者正四下逃散。空曠的大漠上,他們根本不可能逃出多遠,只要古力圖騰出手來,就可以派出熟悉道路的遊騎兵,將他們一一殺死。

往前突是唯一的希望。突到敵軍主將面前去,就像先前殺死另外一個敵軍將領一樣將他殺死,砍翻將旗。讓羣狼失去首領。除此之外,王洵想不出任何解決辦法。他畢竟還是個剛剛走上戰場的新手,除了一身蠻力外,別無所恃。

古力圖也看出了他的想法,再度快速移動方位。王洵不得不在衝擊途中跟着改變方向,將側翼的對手交給朱五一和魏風,死死追着古力圖不放。

親兵隊正巴斯庫奉命上前阻截,不敢獨自面對王洵,與麾下弟兄組成一個小圓陣。王洵揮錘很砸,將圓陣砸開一個豁口。正準備繼續前突,肋下突然覺得一涼。他連忙擰身,奮力揮出一記腿鞭。有名個子十分矮小的敵軍被他踢了出去,刀刃處帶起一串血珠。

錐心的疼痛瞬間傳遍全身。王洵知道自己又受傷了,比夜間傷在頭頂那下還重。顧不得給傷口止血,他怒吼着撲向一個身穿隊正服色的傢伙。砸爛對方的兵器,頭盔和腦門。

剩下的敵軍四散奔逃,王洵不管他們,衝着敵軍帥旗所在,跌跌撞撞。他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傷口處的血隨時會把全身力氣抽乾。而一旦自己倒下,背後的這夥弟兄和民壯,就會成爲狼羣口中的肥肉。想怎麼啃,就怎麼啃。

很快,又一隊敵軍吶喊着撲上。然後被鏈子錘和砍出了缺口的橫刀砸翻在地。夥長老周也倒了下去,生死未卜。

倒下之前,他將自己的頭轉向了東方。轉向了數千裡之外的長安。太陽正在那個方向冒出來,將天邊雲層燒得一片火紅。

太陽已經大漠邊緣升起來了,風還是冷的,吹得人動作越來越僵硬。有幾名河西士卒看到便宜,衝上來試圖創造奇蹟。被王洵錘砸腳踢,挨個擊倒。與此同時,他身上又添了兩道傷口,一道在腰間,一道在大腿根上,深可盈寸,血流如注。

古力圖的帥旗還在兩丈之外,已經停了下來,不再逃避。他已經無需再逃避了,對手筋疲力竭,現在,輪到他上前,展示自己過人的勇武。推開兩側的親兵,古力圖抓起一根狼牙棒,靜靜地等着王洵上前送死。以重兵器對重兵器,一對一單挑,這一仗,他贏定了。代價也許有點兒大,可收穫十足。

一步,兩步,三步,王洵繼續跌跌撞撞地前行。除了方子陵、魏風和朱五一三人外,身後沒有其他弟兄能跟上來。弟兄們都陷在了敵陣當中,個個都成了強弩之末。

一步,兩步,三步,血,淅淅瀝瀝從身上淌落,在大漠中留下一片血跡。圓圓的太陽從故鄉長安方向升起來,將天地間照得一片殷紅。

擋路的河西士卒奉命散開,把機會讓給古力圖。作爲軍人,他們心中隱約有些不忍。但是,戰場上從來沒有憐憫二字。給失敗者一個光榮的死法,已經是對他最大的尊敬。

一步,兩步,三步,最後這段路,走起來如此疲憊。王洵已經看不太清楚古力圖的面孔了,也不打算細看。死在誰手裡無所謂,其實,在目睹貴妃娘娘私會其前夫的那一刻,自己已經該死了。否則,長安城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夜不能寐。

他發現自己的心中一片空明,這一刻,居然沒有恨,也沒有後悔。只是一步步向前,走向命中註定的結局。

在微微的晨風中,他隱隱聽見白荇芷的歌聲,彷彿就在昨日。那是李白親筆按照古樂府譜寫,經公孫大娘、白荇芷二人合力演奏出來的名曲。王洵只聽過一次,卻牢牢地記住了其中旋律。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玉門關已經在身後數百里之外,昨夜的月光,果然如周老虎當日所說的一般璀璨。只是天山在哪?漢家兒郎又在哪?

歌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雄壯。不對,那不是歌聲,而是一陣陣戰鼓。迷迷糊糊中,王洵看見古力圖將旗又開始搖晃。他將鏈子錘挽在手裡,積蓄力量,準備垂死一搏。誰料對方卻撒開雙腿,掉頭就跑。

鼓聲,清晰的鼓聲。伴着戰鼓,數以千計的戰馬從四面八方圍攏過來。馬背上,一羣穿着暗灰色布袍的人,將河西衆官賊砍得抱頭鼠竄。

“是沙盜!”王洵晃了晃,“全都撤回車牆後去。趕緊!”他大喊。隨即,一陣天旋地轉,栽進了漫天黃沙當中。

酒徒注:看到書評區裡有讀者說王洵的戰術錯誤。解釋一下,王洵是個剛剛上戰場的菜鳥,肯定要不斷地犯錯。否則,他就是天生名將,讀者也就看不到豬腳成長的軌跡了。

第3章 國殤(一)第1章 笳鼓(六)第3章 國殤(四)第1章 秋聲(四)第6章 驚蟄(五)第6章 雪夜(四)第1章 笳鼓(七)第5章 雙城(五)第1章 羽衣(四)第2章 礪鋒(一)第3章 霜刃(七)第4章 樓蘭(一)第5章 紫袍(九)第4章 霜降(四)第2章 天威(三)第2章 礪鋒(五)第3章 壯士(六)第5章 紫袍(五)第6章 雪夜(六)第2章 天河(八)第4章 光陰(二)第2章 天威(二)第6章 驚蟄(五)第5章 雙城(一)第3章 陽關(四)第1章 秋聲(二)第3章 國殤(九)第4章 霜降(二)第5章 不周山(一)第3章 國殤(二)第2章 天威(六)第2章 天威(二)第1章 看劍(四)第4章 破軍(五)第2章 礪鋒(二)第5章 紫袍(四)第3章 霜刃(二)第1章 羽衣(五)第6章 雪夜(二)第3章 正氣(三)第2章 礪鋒(二)第5章 不周山(三)第4章 樓蘭(五)第6章 驚蟄(十)第5章 紫袍(二)第5章 不周山(六)第5章 雙城(六)第2章 礪鋒(四)第5章 春曉(二)第5章 春曉(四)第1章 秋聲(一)第1章 笳鼓(六)第3章 霜刃(一)第5章 不周山(十)第4章 英魂(六)第5章 不周山(四)第2章 礪鋒(四)第4章 光陰(三)第3章 正氣(一)第1章 羽衣(二)第3章 陽關(二)第4章 社鼠(三)第4章 光陰(一)第1章 看劍(五)第3章 霜刃(七)第3章 國殤(四)第3章 正氣(三)第1章 秋聲(三)第3章 正氣(一)第5章 不周山(八)第3章 正氣(四)第6章 大唐(七)第2章 礪鋒(一)第3章 陽關(四)第2章 天河(六)第5章 不周山(七)第2章 霓裳(一)第1章 笳鼓(八)第3章 國殤(四)第2章 天威(一)第2章 天河(七)第6章 大唐(五)第6章 大唐(四)第5章 異域(二)第4章 英魂(二)第4章 英魂(二)第5章 紫袍(六)第5章 紫袍(一)第6章 驚蟄(八)第4章 英魂(六)第5章 不周山(十)第6章 雪夜(六)第3章 壯士(四)第3章 壯士(四)第4章 破軍(二)第6章 雪夜(四)第3章 國殤(五)第3章 國殤(二)第5章 春曉(四)第4章 社鼠(五)
第3章 國殤(一)第1章 笳鼓(六)第3章 國殤(四)第1章 秋聲(四)第6章 驚蟄(五)第6章 雪夜(四)第1章 笳鼓(七)第5章 雙城(五)第1章 羽衣(四)第2章 礪鋒(一)第3章 霜刃(七)第4章 樓蘭(一)第5章 紫袍(九)第4章 霜降(四)第2章 天威(三)第2章 礪鋒(五)第3章 壯士(六)第5章 紫袍(五)第6章 雪夜(六)第2章 天河(八)第4章 光陰(二)第2章 天威(二)第6章 驚蟄(五)第5章 雙城(一)第3章 陽關(四)第1章 秋聲(二)第3章 國殤(九)第4章 霜降(二)第5章 不周山(一)第3章 國殤(二)第2章 天威(六)第2章 天威(二)第1章 看劍(四)第4章 破軍(五)第2章 礪鋒(二)第5章 紫袍(四)第3章 霜刃(二)第1章 羽衣(五)第6章 雪夜(二)第3章 正氣(三)第2章 礪鋒(二)第5章 不周山(三)第4章 樓蘭(五)第6章 驚蟄(十)第5章 紫袍(二)第5章 不周山(六)第5章 雙城(六)第2章 礪鋒(四)第5章 春曉(二)第5章 春曉(四)第1章 秋聲(一)第1章 笳鼓(六)第3章 霜刃(一)第5章 不周山(十)第4章 英魂(六)第5章 不周山(四)第2章 礪鋒(四)第4章 光陰(三)第3章 正氣(一)第1章 羽衣(二)第3章 陽關(二)第4章 社鼠(三)第4章 光陰(一)第1章 看劍(五)第3章 霜刃(七)第3章 國殤(四)第3章 正氣(三)第1章 秋聲(三)第3章 正氣(一)第5章 不周山(八)第3章 正氣(四)第6章 大唐(七)第2章 礪鋒(一)第3章 陽關(四)第2章 天河(六)第5章 不周山(七)第2章 霓裳(一)第1章 笳鼓(八)第3章 國殤(四)第2章 天威(一)第2章 天河(七)第6章 大唐(五)第6章 大唐(四)第5章 異域(二)第4章 英魂(二)第4章 英魂(二)第5章 紫袍(六)第5章 紫袍(一)第6章 驚蟄(八)第4章 英魂(六)第5章 不周山(十)第6章 雪夜(六)第3章 壯士(四)第3章 壯士(四)第4章 破軍(二)第6章 雪夜(四)第3章 國殤(五)第3章 國殤(二)第5章 春曉(四)第4章 社鼠(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