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雙城(一)

這段時間跟孫孝哲長期拉鋸,安西軍本身也遭受了一定的損失。即便把選鋒營的新兵都補充進隊伍,整體規模也才達到兩萬出頭。在人數上與叛軍相比並不佔據絕對優勢。故而分派到每座新克城市的將士都不是很多,據城自保足矣,想要攔截敵方的援軍,卻是沒有半點兒可能。

宋武是個謹慎性子,既然阻擋不了敵方援軍的去路,乾脆就來了個閉門不出。崔雲起見宋武示弱,突然又發起了狠,乾脆用大營堵住了涇陽城東門口。命令屬下砍伐樹木,星夜趕製雲梯、撞車等攻城器械,不拿下此城決不罷休。

時值隆冬,城外的北風像小刀子一樣鋒利。即便隔着牛皮大帳,那股寒意也一直逼進骨頭裡。因此才伐了兩天木頭,軍中便有數十人因爲受不了冷而病倒。特別是從同州、坊州等地新招募來的士卒,終日抱着凍得像白蘿蔔般的手指痛哭流涕,即便當官的拿鞭子抽,也無法讓他們止住悲鳴。

再這樣下去,即便能攻破涇陽,大夥也沒力氣再去支援長安了。懷化大將軍秦德綱看不明白崔雲起的作爲,找了個自認爲合適機會,小聲提醒道:“據洛陽那邊傳過來的安西軍線報所說,那個宋武乃是軍中的第三號人物,做事素來以穩重著稱。咱們手頭只有五千弟兄,如果他下定了決心與城池共存亡的話……”

“是啊,是啊!”歸德將軍劉貴哲恰好進來彙報趕製雲梯的情況,聽見了秦德綱的話,趕緊拖着清鼻涕上前幫腔。“此地距離長安不過四十餘里,涇水與渭水又結了冰,處處都可以走過去。如果我軍全力趕路的話,頂多半天左右,就能夠抵達長安城北門。屆時……”

“哧!”崔雲起用鼻孔發出一聲輕蔑的冷笑,將劉貴哲的後半句話塞回了嗓子眼內。“楊將軍對天時、地利瞭如指掌麼!連涇水與渭水什麼時候結冰,冰層是否夠硬都一清二楚?!”

“屬下,屬下早些年,早些年曾經在龍武軍裡邊混飯吃。軍營,軍營就在長安城北面。”被頂頭上司打了臉,劉貴哲心中卻不敢有絲毫惱怒。躬了下身體,訕訕地迴應。

同樣是打輸了仗被迫投降燕軍的叛將,懷德將軍楊希文就比劉貴哲有骨氣得多。見到前者如此奴顏婢膝,忍不住走上前,躬身說道:“啓稟大將軍,末將與劉將軍兩個當年就駐紮在長安附近。每年這個時候,都會策馬在冰面上跑上幾個來回!”

“跑幾個來回做什麼?看看哪裡可以打埋伏,哪裡可以設陷阱麼?!”對於這種俘虜過來的將領,崔雲起向來不怎麼待見。聳了聳肩,冷笑着反問。

“這……”楊希文退開半步,臉憋得就像秋天的茄子一樣黑。崔雲起冷冷地掃了他一眼,繼續質問道:“本將軍決定的事情,你們兩個有什麼資格干涉?這麼着急催本將軍趕路,難道是想把弟兄們往王明允的陷阱裡邊送麼?”

“末將不敢,末將真的不敢。末將對大燕國的忠心,天地可鑑!”楊希文和劉貴哲二人嚇了一哆嗦,再顧不上心裡的委屈,直挺挺地跪了下去。

“當年你等對大唐的忠心,也是天地可鑑來着吧?!”崔雲起得理不饒人,繼續窮追猛打。“爲將者,既不通韜略,又沒有勇氣。那就老老實實做好分內之事便好。不要總覺得自己見識高明,到處指手畫腳。咱們崔家軍的弟兄不多,可經不起外行人折騰!”

懷化大將軍秦德綱在旁邊聽着,臉上亦覺得一片火辣。忍了又忍,最終按捺不住,上前半步,藉着給劉貴哲與楊希文兩個打圓場的名義,咧着嘴反駁:“他們兩個也是出於一番好心,纔給大將軍提了個建議。大將軍如果覺得不妥當,直接駁回就是了。又何必苛責太多?!況且我軍的確沒有把握以微小的代價拿下涇陽。硬要強攻的話……”

“誰說崔某要強攻此城了?!”崔雲起本來就是想借勢敲打敲打秦德綱,聳聳肩,笑着打斷了他的話。

“大將軍不準備攻城?!”秦德綱被崔雲起徹底弄糊塗了,皺着眉頭追問,“既然不準備攻城,您讓人伐木做雲梯幹什麼。這冰天雪地的,一晚上下來得凍壞多少人啊!”

“給他們找點兒事情做,總比帶着他們去送死要好!”崔雲起撇着嘴迴應,白淨的臉上寫滿了不屑。

“送死?!”秦德綱看了一眼崔雲起,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兩位降將。考慮了半晌,才遲疑着問道:“大將軍是說,敵人可能在前方擺了個陷阱給咱們跳?!您是怎麼看出來的,屬下還真沒想到這一層!”

“不是可能,是必然!”崔雲起冷冷一笑,非常肯定地說道,“長安與咸陽兩城的防禦設施如何?秦將軍想必也很清楚。那安西軍回到中原還不到半年時間,就算天天都在徵兵、練兵,也湊不出五萬能戰之士來。而孫孝哲那廝手頭再不濟,如今也能湊出兩萬弟兄。以五萬兵馬攻打長安這樣的名城,城中還駐紮着不下一萬守軍,你覺得王明允有希望打得下來麼?”

“這個…….” 秦德綱的臉也紅了起來,不是因爲惱怒,而是因爲慚愧。經過了幾番接觸,如今大燕國上下已經將安西軍視作極其重要的敵手。故而對這支兵馬的瞭解,已經遠非幾個月前可比。該支兵馬的大致規模,主要將領的能力、性情與用兵喜好,以及軍中各部分組成及其戰鬥力等,都通過各種渠道,送到了大燕國朝廷裡。

安祿山的眼睛尚能看見東西時,已經命令有司,把安西軍的相關情報,抄寫成小冊子,下發到各路兵馬的主帥手中。作爲崔乾佑的得力臂膀,秦德綱曾經仔細閱讀過那份小冊子。知道安西軍的規模不大,更知道王洵並非一個衝動起來就不顧任何後果的莽夫。

既然王洵不是個莽夫,他就不可能只帶着兩萬來號弟兄,就想硬攻長安。那麼,此番安西軍將戰線推向長安城外的真實意圖,就很明顯了。王洵試圖持竿而釣,綁在鐵鉤上的魚餌就是長安和咸陽兩座堅城。而撲向兩座城市的援軍,無論來自哪裡,都是一條條餓昏了頭的傻魚。只要他們敢來,就難逃被提上水面的命運。

“他們,他們要圍城打援!”楊希文與劉貴哲兩個草包也終於明白了自己剛纔錯在哪裡,慚愧地磕了個頭,低聲懺悔,“末將,末將目光短淺,只,只想着早點兒趕到長安城中,實在,實在沒想到這一點!”

“末將,末將鼠目寸光,差點耽誤了您的大事。但,但末將真的不是故意想把弟兄們往陷阱裡頭推,末將……”

“行了!”崔雲起沒時間聽二人囉嗦,不耐煩地打斷,“想把弟兄們往陷阱裡推,你倆也得有那份本事才行。下去吧,該幹什麼幹什麼去,少管職責以外的事情!還有,今天聽到的話,絕對不準外傳。否則,一旦讓城中守軍知道崔某是故意拿他們來拖延時間,崔某就拿你們兩個試問!”

“屬下不敢。不敢!”

“末將記住了!”兩名降將又磕了個頭,紅着臉爬起來,抱頭鼠竄而出。跑出了中軍帳好遠,劉貴哲纔回過頭,恨恨地看了一眼,低聲罵道:“什麼東西!小人得志。要不是你叔叔是崔乾佑,這支兵馬哪裡輪到你來帶領?!”

“行了,咱們兩個走到這一步,都是自己找得。怪不得任何人!”楊希文抹了抹嘴角上滲出來的血絲,低聲勸告。

“唉——”劉貴哲衝着天空長長地嘆了口氣,無言以對。

當日在黃帝陵前,即便二人不下馬投降,憑着各自的身手,也未必殺不出條活路來。況且在戰鬥的最關鍵時刻,王洵還拍馬趕到,硬是從崔乾佑的刀刃底下,將王思禮、呂崇賁等將領給搶了出去。

叛軍在王洵手中吃了虧,這口怨氣當然得找地方發泄。而戰場上主動投降的叛將,便是最好的發泄對象。如今崔家軍上下,是個人就敢對劉、楊兩個吹鬍子瞪眼睛。此番前來援助長安,又把他們兩個派了過來,時刻準備充當戰場第一線的消耗品。

‘早知如此,還真不如當場戰死乾淨。好歹也落個忠良名分,不必讓祖宗父輩和子孫後代,都在人前擡不起頭來。可世間哪裡又有後悔藥可買呢?!眼下即便要痛改前非,恐怕也沒人敢接受我等了吧!’想到這兒,楊希文也幽幽地嘆氣。“算了,過一天算一天吧。誰知道明天到底是陰是晴!”

“唉——”劉貴哲再度嘆氣,想說幾句狠話,猶豫了半天,終是沒有說得出來。二人悶悶地回到各自的營帳,悶悶地吃飯睡覺。輾轉反側間,卻又想起了往日在龍武軍中的逍遙時光,心中一陣陣痛如刀絞。

“嗚嗚——”一聲淒厲的警訊劃破夜空,劃破所有人的美夢。劉貴哲翻身跳起來,披着鎧甲推開寢帳門。只見萬點繁星從野地裡涌起,潮水般,衝着大營奔涌而來。

第3章 壯士(三)第3章 霜刃(二)第6章 大唐(二)第3章 國殤(四)第2章 天河(四)第3章 國殤(八)第2章 霓裳(二)第6章 雪夜(五)第1章 看劍(五)第2章 天威(五)第6章 大唐(一)第1章 笳鼓(七)第2章 天河(六)第3章 國殤(七)第1章 看劍(一)第2章 初雪(一)第1章 長生殿(三)第1章 秋聲(四)第2章 天威(三)第5章 不周山(十)第1章 羽衣(四)第5章 不周山(五)第1章 秋聲(三)第6章 大唐(八)第1章 羽衣(六)第2章 礪鋒(四)第1章 白虹(二)第2章 天威(五)第4章 樓蘭(五)第5章 雙城(四)第6章 驚蟄(一)第6章 驚蟄(九)第5章 不周山(四)第1章 笳鼓(五)第2章 天威(六)第5章 雙城(二)第6章 雪夜(一)第1章 白虹(一)第1章 白虹(一)第3章 壯士(四)第3章 陽關(三)第5章 春曉(七)第2章 霓裳(二)第1章 看劍(五)第2章 霓裳(一)第1章 羽衣(三)第2章 天河(四)第5章 春曉(三)第1章 白虹(四)第5章 不周山(一)第1章 笳鼓(四)第2章 霓裳(六)第3章 國殤(二)第6章 雪夜(三)第6章 雪夜(五)第4章 霜降(一)第6章 大唐(八)第3章 壯士(六)第6章 雪夜(二)第1章 白虹(二)第5章 春曉(七)第5章 異域(六)第2章 殘醉(一)第1章 笳鼓(八)第6章 雪夜(四)第2章 礪鋒(七)第1章 看劍(四)第4章 破軍(三)第3章 壯士(五)第2章 天河(六)第3章 霜刃(二)第3章 早寒(三)第3章 霜刃(七)第4章 樓蘭(三)第4章 破軍(一)第2章 天威(二)第1章 看劍(四)第6章 雪夜(一)第4章 社鼠(六)第1章 笳鼓(九)第2章 天河(三)第1章 羽衣(八)第1章 笳鼓(三)第2章 礪鋒(六)第4章 霜降(四)第4章 英魂(五)第4章 英魂(一)第4章 英魂(三)第2章 霓裳(二)第6章 驚蟄(一)第4章 樓蘭(五)第6章 大唐(八)第5章 異域(二)第4章 破軍(五)第1章 秋聲(四)第1章 笳鼓(七)第3章 國殤(三)第1章 秋聲(四)第6章 驚蟄(十)第4章 社鼠(八)
第3章 壯士(三)第3章 霜刃(二)第6章 大唐(二)第3章 國殤(四)第2章 天河(四)第3章 國殤(八)第2章 霓裳(二)第6章 雪夜(五)第1章 看劍(五)第2章 天威(五)第6章 大唐(一)第1章 笳鼓(七)第2章 天河(六)第3章 國殤(七)第1章 看劍(一)第2章 初雪(一)第1章 長生殿(三)第1章 秋聲(四)第2章 天威(三)第5章 不周山(十)第1章 羽衣(四)第5章 不周山(五)第1章 秋聲(三)第6章 大唐(八)第1章 羽衣(六)第2章 礪鋒(四)第1章 白虹(二)第2章 天威(五)第4章 樓蘭(五)第5章 雙城(四)第6章 驚蟄(一)第6章 驚蟄(九)第5章 不周山(四)第1章 笳鼓(五)第2章 天威(六)第5章 雙城(二)第6章 雪夜(一)第1章 白虹(一)第1章 白虹(一)第3章 壯士(四)第3章 陽關(三)第5章 春曉(七)第2章 霓裳(二)第1章 看劍(五)第2章 霓裳(一)第1章 羽衣(三)第2章 天河(四)第5章 春曉(三)第1章 白虹(四)第5章 不周山(一)第1章 笳鼓(四)第2章 霓裳(六)第3章 國殤(二)第6章 雪夜(三)第6章 雪夜(五)第4章 霜降(一)第6章 大唐(八)第3章 壯士(六)第6章 雪夜(二)第1章 白虹(二)第5章 春曉(七)第5章 異域(六)第2章 殘醉(一)第1章 笳鼓(八)第6章 雪夜(四)第2章 礪鋒(七)第1章 看劍(四)第4章 破軍(三)第3章 壯士(五)第2章 天河(六)第3章 霜刃(二)第3章 早寒(三)第3章 霜刃(七)第4章 樓蘭(三)第4章 破軍(一)第2章 天威(二)第1章 看劍(四)第6章 雪夜(一)第4章 社鼠(六)第1章 笳鼓(九)第2章 天河(三)第1章 羽衣(八)第1章 笳鼓(三)第2章 礪鋒(六)第4章 霜降(四)第4章 英魂(五)第4章 英魂(一)第4章 英魂(三)第2章 霓裳(二)第6章 驚蟄(一)第4章 樓蘭(五)第6章 大唐(八)第5章 異域(二)第4章 破軍(五)第1章 秋聲(四)第1章 笳鼓(七)第3章 國殤(三)第1章 秋聲(四)第6章 驚蟄(十)第4章 社鼠(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