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威(二)

“夠種,沒墜了封矮子當年的威名!”雖然對王洵恨得牙根都癢癢,接到回覆之後,孫孝哲依舊撫掌大笑。

“最近老是捏那些軟蛋,實在沒意思透頂。這回,終於來了個趁牙口的!”

“是啊,是啊,不愧是封矮子看上的人,光這份膽氣,就值得大夥跟他會上一會!”

“還以爲中原男人都死絕了呢,嘿嘿,居然還剩下了一兩個!”

定南將軍周銳、掃北將軍王宏、討虜將軍薛寶貴等人,紛紛湊上前搭腔。他們都是孫孝哲的心腹,伴着自家大帥從薊北一路打進長安,個個驕橫異常。平素對着邊令誠、崔光遠等人之時,鼻孔恨不得翹到天上去。偏偏此刻,把讚賞之詞不要錢般往一個無名小卒頭上套。

“殺了他,殺了他,殺了他!殺光了對面的男人,搶光他們的牲畜和女人。”阿史那從禮、室點密、耶律雄圖等部族將領肚子裡沒那麼多彎彎繞,舉着兵器大聲吆喝。

崔光遠、蘇震、趙復等一干降官降將聽了,臉色登時又變得殷紅如血。唯獨邊令誠不在乎,帶了帶戰馬的繮繩,湊到孫孝哲面前說道:“大將軍還是多加小心,封常清用兵,向來不打沒把握的仗。王洵既然得了他的真傳,明知兵力不敵......”

“你看永樂原周圍,能用得出奇兵麼?”孫孝哲橫了他一眼,沒好氣地反問。

“邊大人不會認爲,姓王的有撒豆成兵的本事吧?!”沒等邊令誠迴應,周銳、王宏等一干嫡系將領笑着調侃。

永樂原位於醴陵縣西南三十里處,附近有兩座十丈多高的石頭山,一條沒不過腳面的小河,根本藏不住任何伏兵,也沒有什麼可利用的天然陷阱。倒是夾在石頭山和小河之間的那片草甸子,方圓足足有五十餘里,是天然的騎兵廝殺之所。

令誠吃了個癟,垂頭耷拉腦地退到了一邊,心裡愈發惱恨孫孝哲不識好歹。崔光遠平素跟他私交頗好,在旁邊看得心裡不忍,湊過去,低聲安慰道:“你我都是文官,對於如何行兵打仗的事情,就不要過多摻和了!畢竟孫帥他乃百戰名將,斷不會落入一個後生晚輩的算計!”

“可,可.....”邊令誠還不甘心,紅着臉嚷嚷。看看周圍鄙夷的目光,又把到了嘴邊的話咽回了肚子。

一萬出頭千里迢迢趕過來的疲憊之師,正面對陣一萬五千攜大勝之威的百戰精銳,戰場還擺在最適合騎兵廝殺的永樂原上,那王洵真的狂妄到不知死活的地步了麼?如果他真的輸給了孫孝哲,一切還都好說,反正邊某人已經投靠了大燕國,忍氣吞聲,怎麼着也能混個善終。若是孫孝哲將軍不小心着了他的道怎麼辦?一萬五千大軍葬送之後,留守長安的就只剩下一萬人了!各地勤王兵馬再像味道血味兒的狼一般涌過來,邊某人日後豈不是死無葬身之地?!

越想,邊令誠心裡越害怕,越害怕,就越後悔自己不該這麼快就把長安交出去。崔光遠。蘇震等人也是各懷心事,一個個磨磨蹭蹭,恨不得腳下的路永遠都不要走完纔好。

只是這個願望註定過於奢侈,還不到正午,大軍已經抵達預約的戰場。找了個容易取水的地方紮下了大營,孫孝哲將斥候再度撒了出去,探聽敵軍動靜,然後命令將士們全體休息,準備明天的戰事。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斥候發出了警訊,發現安西軍大隊向此地靠近。隨即,正西的曠野上,出現了大團大團煙塵。煙塵滾滾向前,在距離孫家軍十里處,突然停止不動。隨即是此起彼伏的號角聲,紛亂的戰馬嘶鳴聲和嘈雜傳令聲,叫嚷聲。待所有喧囂和塵埃一道散去,另外一座整齊的大營出現在了安樂原上。與先前孫家軍紮好的大營遙遙相望,宛若一雙孿生兄弟。

“看這份軍容,倒也名不虛傳!”孫孝哲一直關注着對面的所有舉動,見安西軍沒有偷襲的意思,聳聳肩膀,讚了幾聲,然後轉回中軍,擂鼓聚將,安排明天具體出戰規劃。

邊令誠等人既沒資格參與最後的決策,又沒資格在軍營裡隨意走動,只好弄了幾罈子酒水,湊在京兆尹崔光遠的軍帳裡聊天解悶兒。大夥心裡都不踏實,所以不知不覺間,話頭就又拐到了眼前戰事上,有人四下看了看,低聲道:“以令誠公之見,眼前這仗,姓孫的有幾成勝算?安西軍那邊的王將軍,果然得了封常清的真傳麼?”

“我哪知道?誰輸誰贏,對咱們這些人來說還不是一回事兒!”有了說話機會,邊令誠卻又懶得開口了。狠狠地喝了一口酒,滿臉落寞。

“您當年不是在安西那邊,做過很多年監軍麼?對所有將領都知根知底?!”沒來由碰了個軟釘子,對方卻不氣餒,拿起酒罈替邊令誠斟滿,繼續笑着詢問。

”是啊,是啊,反正這會也沒人搭理咱們。邊監軍就跟大夥說說,也免得我等在這裡提心吊膽!“

“令誠公別跟姓孫的一般見識,他是出了名的不知好歹。待日後我等被大燕皇帝陛下委以重任,自然會把今日這口氣找回來!”

“是啊,他們現在是得意往了形。可日後說不定誰要看誰的臉色呢!”

其他降官降將們,也紛紛幫腔,乞求邊令誠給預測一下明天的戰場局勢。老太監推辭了幾番,終究難耐心癢,嘆了口氣,低聲道:“孫大將軍乃百戰之將,未必會失去應有的謹慎。可他麾下那些人,卻一個個眼空四海。可是他范陽兵固然驍勇善戰,那安西軍也未必是泥捏的!想當年,滿打滿算就四萬多將士,就壓得西域羣雄大氣都不敢出。三萬兵馬正面硬撼二十萬大食東征軍,才一個照面,就殺得對方落花流水......”

剎那間,衆人就都沉默了下去,舉着酒盞,一口一口往下狂吞。大唐帝國曾經的輝煌宛若就在昨日,只是誰也沒想到,不過一覺睡醒,頭頂上的天空就榻了下來。

“咱家也不是想漲他人志氣。如果底下人都跟孫大將軍一樣,認真對待明天的戰事,憑着人數和士氣優勢,未必會讓姓王的小子撈到什麼好處走。可誰要是拿對面那支安西軍不當回事兒的話,恐怕會吃個大虧!”邊令誠抿了口酒,心事重重地繼續解說。

“王,王將軍很能,很善戰麼?他那邊畢竟人少,並且臨陣經驗也遠不如孫將軍。”崔光遠最近幾年一直在外邊奔波,對安西軍的戰績不太瞭解,皺着眉頭詢問。

“當年他西出蔥嶺之時,就帶了六百來人......”邊令誠衝他翻了翻眼皮,低聲迴應,“咱家當時以爲他必死無疑,誰想得到,不到半年時間,他居然在藥剎水那一帶,硬折騰出數千兵馬來,並且接連拿下了兩座大城!”

“那你還一直試圖除掉他!”不滿意邊令誠的態度,長安縣令蘇震低聲駁斥。

“你以爲是咱家想殺他麼?”提起過去的事情,邊令誠就一肚子邪火,“他又沒得罪過咱家,咱家何必把他當成眼中釘?那是因爲......”話到一半兒,他又本能地改口,“很多內情,沒法跟你們細說。反正最初除掉他,肯定不是咱家的主意。到了後來,到了後來,即便咱家不出手對付他,他翅膀長硬後,也會對付咱家!哎,都是造化弄人,當年誰能想到,大唐這麼快就垮了下去?”

衆人搖搖頭,跟着舉盞嘆氣。嘆罷之後,心裡卻愈發不是個滋味。當年高力士、邊令誠等太監的舉動,自然是禍國殃民。今天在座諸君,卻也未必有誰屁股底下乾淨。是大夥在昏睡中一起動手,齊心協力,推倒了支撐大唐的最後一根擎天柱。才導致今日山崩地裂,洪水滔天。

“如果,我是說如果......”四下看了看,京兆尹崔光遠壓低聲音,向大夥發問:“崔某隻是隨便打個比方,大夥別往心裡頭去。如果明天戰事真的不順利的話,咱們,咱們該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混吃等死唄!”邊令誠猛然站起來,踢開腳邊的空酒罈,大步往外走去。“如果姓王的小子僥倖贏了明天那仗,對大唐來說,無異於一劑救命靈湯。至少能緩過幾分元氣來!對於大燕國,就像,就像當頭一記悶棍。先前的不敗傳聞,先前的不敗傳聞一旦被拆穿......。他奶奶的!該死!”

狠狠跺了跺腳,他低聲咒罵。也不知道目標針對的是誰。

衆降官降將也不願意惹火上身,紛紛站起來告辭。崔光遠彎着腰將衆人送走,又彎着腰鑽了回來,望着滿地空酒罈,目光不斷閃爍。

“恐怕不是時候!”彷彿猜到了他的企圖,帳篷角落裡,一個醉熏熏的矮子低聲嘟囔。

“誰?”崔光遠被嚇了一跳,手迅速伸向腰間佩刀。待看清了對方面孔,又苦笑着將手放了下去,“賈侯爺,大白天的,您別嚇唬人行不行?崔某膽子小,可不經你嚇!”

“我看你的膽子可是不小!”以鬥雞取得郡侯爵位的賈昌笑爬起來,搖搖晃晃地去尋找沒喝空的酒罈。“有些事情,晚點兒再考慮吧。剛纔這裡有某幾個人,分明還惦記着替大燕國效力呢。你現在瞎折騰,除了讓自己死得快一些之外,收不到任何效果!”

“崔某折騰什麼了?是侯爺弄錯了吧?!”崔光遠要緊牙關,死不認賬。雙手卻攏在了一處,衝着賈昌不斷作揖。

“賈某隻想喝酒,剛纔什麼都沒聽見!”賈昌終於找到了一個半空的酒罈,顫抖着舉到嘴邊,“如果老天爺認爲大唐氣數已經盡了的話,咱們這些凡夫俗子能改變什麼?來,喝酒,明天這個時候,就知道老天爺他到底是什麼意思了!”

“說得也是!”崔光遠嘆息着回了一句,從地上撿起一個半滿的酒罈,跟賈昌相對而飲,鯨吞虹吸。

第3章 陽關(七)第2章 礪鋒(八)第3章 霜刃(三)第1章 看劍(四)第1章 笳鼓(九)第3章 壯士(二)第2章 初雪(七)第6章 大唐(六)第5章 異域(五)第2章 霓裳(二)第1章 秋聲(七)第1章 看劍(五)第4章 光陰(三)第5章 紫袍(二)第5章 紫袍(十)第1章 笳鼓(二)第5章 不周山(八)第6章 驚蟄(九)第6章 雪夜(四)第2章 天河(三)第6章 雪夜(五)第2章 霓裳(三)第6章 雪夜(一)第4章 社鼠(二)第3章 早寒(三)第1章 白虹(二)第5章 不周山(九)第4章 樓蘭(二)第4章 英魂(二)第1章 白虹(一)第5章 異域(三)第5章 不周山(六)第1章 笳鼓(二)第4章 英魂(五)第4章 英魂(九)第5章 紫袍(十)第4章 樓蘭(五)第2章 礪鋒(五)第2章 天河(七)第2章 礪鋒(一)第2章 礪鋒(七)第5章 春曉(二)第6章 驚蟄(三)第2章 天河(六)第1章 長生殿(一)第1章 笳鼓(八)第4章 英魂(三)第2章 礪鋒(六)第6章 驚蟄(一)第2章 天威(三)第4章 樓蘭(二)第2章 殘醉(四)第1章 白虹(二)第6章 驚蟄(九)第2章 初雪(八)第3章 陽關(八)第3章 陽關(四)第1章 羽衣(五)第4章 英魂(七)第5章 異域(三)第5章 異域(四)第1章 殘醉(一)第1章 羽衣(八)第3章 國殤(四)第1章 羽衣(七)第4章 社鼠(八)第1章 秋聲(七)第4章 破軍(三)第3章 霜刃(六)第5章 異域(二)第2章 天威(一)第2章 霓裳(二)第1章 長生殿(三)第2章 天威(四)第3章 早寒(二)第3章 國殤(四)第2章 殘醉(一)第6章 大唐(十)第6章 大唐(九)第2章 天河(八)第3章 國殤(七)第2章 初雪(八)第1章 笳鼓(五)第1章 看劍(三)第1章 笳鼓(五)第2章 天河(五)第5章 不周山(六)第5章 不周山(九)第4章 樓蘭(三)第2章 礪鋒(六)第3章 早寒(一)第1章 羽衣(五)第1章 笳鼓(一)第1章 羽衣(五)第3章 壯士(一)第1章 秋聲(七)第5章 春 曉(一)第6章 雪夜(三)第1章 秋聲(六)第6章 雪夜(三)
第3章 陽關(七)第2章 礪鋒(八)第3章 霜刃(三)第1章 看劍(四)第1章 笳鼓(九)第3章 壯士(二)第2章 初雪(七)第6章 大唐(六)第5章 異域(五)第2章 霓裳(二)第1章 秋聲(七)第1章 看劍(五)第4章 光陰(三)第5章 紫袍(二)第5章 紫袍(十)第1章 笳鼓(二)第5章 不周山(八)第6章 驚蟄(九)第6章 雪夜(四)第2章 天河(三)第6章 雪夜(五)第2章 霓裳(三)第6章 雪夜(一)第4章 社鼠(二)第3章 早寒(三)第1章 白虹(二)第5章 不周山(九)第4章 樓蘭(二)第4章 英魂(二)第1章 白虹(一)第5章 異域(三)第5章 不周山(六)第1章 笳鼓(二)第4章 英魂(五)第4章 英魂(九)第5章 紫袍(十)第4章 樓蘭(五)第2章 礪鋒(五)第2章 天河(七)第2章 礪鋒(一)第2章 礪鋒(七)第5章 春曉(二)第6章 驚蟄(三)第2章 天河(六)第1章 長生殿(一)第1章 笳鼓(八)第4章 英魂(三)第2章 礪鋒(六)第6章 驚蟄(一)第2章 天威(三)第4章 樓蘭(二)第2章 殘醉(四)第1章 白虹(二)第6章 驚蟄(九)第2章 初雪(八)第3章 陽關(八)第3章 陽關(四)第1章 羽衣(五)第4章 英魂(七)第5章 異域(三)第5章 異域(四)第1章 殘醉(一)第1章 羽衣(八)第3章 國殤(四)第1章 羽衣(七)第4章 社鼠(八)第1章 秋聲(七)第4章 破軍(三)第3章 霜刃(六)第5章 異域(二)第2章 天威(一)第2章 霓裳(二)第1章 長生殿(三)第2章 天威(四)第3章 早寒(二)第3章 國殤(四)第2章 殘醉(一)第6章 大唐(十)第6章 大唐(九)第2章 天河(八)第3章 國殤(七)第2章 初雪(八)第1章 笳鼓(五)第1章 看劍(三)第1章 笳鼓(五)第2章 天河(五)第5章 不周山(六)第5章 不周山(九)第4章 樓蘭(三)第2章 礪鋒(六)第3章 早寒(一)第1章 羽衣(五)第1章 笳鼓(一)第1章 羽衣(五)第3章 壯士(一)第1章 秋聲(七)第5章 春 曉(一)第6章 雪夜(三)第1章 秋聲(六)第6章 雪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