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正氣(二)

天亮了,連營中的餘火陸續被撲滅。望着陸續送來的戰報,僞范陽節度使史思明的鼻孔裡,冒出了一股股濃煙。

只有區區二百三十人,顏家那頭小野狗只有二百三十人,就將自己原本視爲鐵桶般的連營,攪了個天翻地覆。而自己麾下這八萬虎狼之師,因爲事發突然,舉止失措,昨夜光是自相踐踏,誤傷,就倒下了兩千餘,再加上被顏家小狗給砍死的,總損失足足是對方的二十四、五倍!

更可恨的是顏家那老狗,居然連親生兒子都不顧,趁着自己忙着調兵遣將保護糧倉的時候,帶着闔城百姓從城東突圍了。誰都知道那天殺的老狗在河北各地素得人心,萬一他脫了官服,穿上平頭百姓的衣服往哪個山溝裡邊一藏,自己該拿什麼去給安祿山交代?!!

“該死,該死,父子兩個全都該死!!”一旦發作起來,史思明的火氣便很難控制,揮舞着彎刀,將面前的帥案砍得木屑飛濺。“還有你們,你們也統統該死!這點事情都做不好,活着也是浪費糧食!”

左右親信文武都熟悉自家主帥的秉性,誰都不敢開口分辯,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如泥塑木雕。昨天事發突然,混亂當中,大夥誰也弄不清劫營者到底來了多少人,只能完全按照中軍的指示行動。而中軍這邊,當時也是方寸大亂,完全沒想到顏氏父子可能是聲西擊東。若追究責任,首先需要問責的,是沒及時發出警報的當值將領,其次,便是史思明本人。至於大夥,卻完全是奉命行事,根本沒有什麼過錯。

見到此景,史思明愈發怒不可遏,猛然將彎刀舉起來,指着距離自己最近的武將李歸仁質問:“你這該死的廢物?說,昨天晚上是怎麼安排的防禦,是不是存心怠慢,想壞老子的完勝之功?”

僞盧龍節度使李歸仁在安祿山麾下的職位僅比史思明略遜,平素以悍不畏死著稱,此刻卻不敢當衆跟史思明頂撞。看到對方把刀鋒轉向自己,立刻後退幾步,長揖及地,“大帥明鑑。大帥明鑑。卑職昨夜,至少安排了六隻隊伍交替值夜。但周兆伍那廝傲慢輕敵,遇到偷襲後不及時示警,才使得賊軍突入了營地內,進而釀成了大禍!”

“周兆伍,周兆伍那廝呢,他躲到哪裡去了,趕緊給老子捆來。老子要親手剮了他!”史思明的注意力馬上被李歸仁拋出的替罪羊所吸引,揮舞着彎刀咆哮。

“周,周兆伍將軍,周兆伍將軍已經殉職了!”李歸仁又悄悄往後挪了挪身子,避開史思明的刀尖兒,喃喃地迴應。

“死了?”史思明皺了皺眉頭,怒吼之聲暫且停頓。旋即,又哈哈大笑,“死得好,死得好,省得老子再動刀子。其他幾個當值的呢,難道全死光了不成?如果沒死的話,趕緊給老子站出來領刀!”

兩廂站立的文武將佐的隊伍又亂了亂,須臾之後,有兩名渾身上下染滿鮮血的偏將,低頭耷拉腦袋出列,跪倒在了帥帳中央。“大帥息怒,是屬下無能,沒能及時擋住賊兵。不敢奢求大帥寬恕,請大帥依律責罰!”

“依律,依照軍律,殺你們十回都活該!”史思明快步上前,刀鋒貼着對方的脖頸打轉,“就你們兩個麼,其他幾個人呢?趕緊給老子滾出來受死!”

“就,就我們兩個了。周將軍,王將軍,趙將軍和胡將軍,都,都殉職了!”兩個倒黴蛋趴在地上,聲音顫抖,氣若游絲。

安祿山和史思明的治軍手段都極其嚴酷,將領稍有過錯,輕則當衆扒下衣服打軍棍,重則穿耳、割鼻甚至梟首、分屍,決不寬宥。故而其手下衆將很少敢對軍務敷衍了事,萬一有了疏忽,寧可當場戰死,亦不願活着再多受一番蹂躪。

昨夜事發突然,與劫營者正面遭遇的周兆伍將軍當場陣亡,聞訊趕來的其他幾個當值將領,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試圖補救。但是無奈劫營者個個都存了必死之志,前仆後繼。所以當值的將領們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也始終未能力挽狂瀾。

看到兩個刀下幽魂那一身大大小小的傷口,史思明心中的怒火稍減。將刀鋒擡高了數寸,咬着牙說道:“原來就剩下你們兩個了?你們兩個怎麼沒有衝上去戰死?莫非還想憑着這一身傷口,到老子面前邀功請賞麼?!”

“卑職,卑職當時,當時被打下馬來,昏了過去!”

“卑職,卑職被顏家小賊一槊刺中了肩窩,甩到了死屍堆中。然後再沒機會追他得上!”兩名倖存的將領強忍憤怒,如實回稟。

“噢?”史思明眉頭瞬間擰成了一個疙瘩,目光上上下下打量兩名部屬。他是捉生將出身,從一介小兵爬到節度使高位,半生之中受傷不下百次。因此毫不費力,便判斷出兩名屬將沒敢對自己說謊。“便宜了你們。下去好生養傷。待傷口養好之後,每人到明法參軍那邊,領一百軍棍!”

“是,屬下謝大帥寬宏!”兩名部將又驚又喜,磕了個頭,起身,互相攙扶着往外走去。

“回來!”史思明眉頭又皺了皺,大聲吩咐,“過是過,功是功。你們兩個在危難關頭,死戰不退,該賞!耿長史,每人給他們賞十匹駿馬,五十吊銅錢。官職也各升兩級!”

“謝大帥!”登時,兩名部將心裡的怨氣全消,返身跪倒,重重磕頭。行軍長史耿仁智也暗自鬆了一口氣,緩步出列,拱手領命。

衆將領知道最危險的時刻終於過去了,一個個臉色慢慢恢復了正常。史思明撇了撇嘴,繼續搖着頭冷笑,“一羣廢物,老子不親力親爲,就連一場好覺都睡不得!等老子哪天一覺睡過去醒不來,看爾等怎麼辦?等着向唐軍投降麼?那隴右李家,什麼時候善待過屈膝投降者?!”

這話,問得極其到位?特別對於土生土長的河北將領而言,誰都聽說過,當年竇建德投降李家之後,李唐派來的“劫收”大員,是怎麼對付劉黑闥、曹湛、高雅賢等人的。雖然那場屠戮已經過去了一百三十餘年,但當時“豆香李苦”之民諺,卻在河北民間牢牢地紮下了根。

想到民間衆口相傳的那些故事,將佐們誰也不敢擡頭。史思明嘆了口氣,又繼續補充:“我等皆爲安公一手提拔。安公如今已經在洛陽稱帝,‘清君側’的旗號也已經徹底成了幌子。你我此刻即便想回頭,也不可能了。所以,還是把心思放專一些,想想如何穩固河北,讓大軍後路無憂纔是正經。若是安公能順利拿下長安,你我少不得都是開國元勳。若是安公不幸失利,你我又保不住河北。縱以這天下之大,恐怕也難尋你我容身之所!!“

“元帥所言極是!”

“元帥聖明!“

衆文武心服口服,拱手稱頌。史思明輕輕點了點頭,笑着說道:“聖明不聖明就另說了。反正老子跟你們現在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誰也甭想自己跑掉。昨夜還有誰的屬下戰死了?或是受了重傷?你們自己報上來吧,老子沒功夫一個個問了!耿長史,凡事昨夜戰死的將領,統統加官一級,給家裡發五十吊錢撫卹。受傷的加兩級,發三十吊。小兵無論死的還是傷的,每人五吊!”

“謝大帥恩典!”衆將齊齊拱手,因爲部分糧草被焚而受挫的士氣,登時又高出一大截。行軍長史耿仁智想了想,低聲回稟,“大帥仁德,屬下這就安排人手去撫卹士卒。不過,眼下還有一件要緊的事情……”

“追殺姓顏的麼?老子沒那個閒功夫?!你幫我寫個告示,四下張貼。就說他兒子,顏家小狗被我活捉了。如果他不主動出來領死的話,老子就把他兒子綁在木樁上,每天割一塊肉下來,慢慢折磨。看他是要自己的命,還是要兒子的小命!”

“大帥這個辦法不錯!”耿仁智笑了笑,低聲稱頌,“那顏杲卿素有仁者之名,看着兒子被活剮了卻不肯救,僞君子名聲算是坐實了。不過,據屬下觀察,那顏杲卿好像昨夜沒有趁亂逃走。他的太守旗,眼下還插在常山城的敵樓上!”

“沒逃走?那廝等着受死麼?”史思明大吃一驚,皺着眉頭,驚詫地追問。“剛纔你怎麼不告訴我?”

耿仁智笑了笑,不肯直接回應。史思明知道是自己的火爆脾氣導致衆人噤若寒蟬,也訕訕地笑了笑,四下拱手,“史某剛纔被氣糊塗了,諸位請多多擔待。你們都是我的好兄弟,史某其實不會真的拿大夥怎麼樣!”

衆將又怎能真的揪住主帥的錯誤不放,只有笑着拱手,口稱不敢。史思明火氣漸消,心思也慢慢清楚起來,“那顏杲卿,那顏杲卿,倒是條漢子。不枉老子當年那麼看重他!百姓一走,他守起城來,便再無後顧之憂了。即使戰到最後一人,待老子破了城,也只能殺他一顆腦袋,倒也成全了他的忠義之名!!”

“大帥分析得極是!”耿仁智笑着點頭,“他若是帶着百姓逃走,就難免被我軍追上。屆時逃也不是,戰也不是,未免難做。而只讓屬下護着百姓突圍,則省卻了一番麻煩。只要他的旗號還插在常山城中,我等便沒必要跟幾個平頭奴子爲難!”

“想得美!”史思明撇嘴,“老子偏偏不如他所願,周擎聽令,你帶着五千騎兵,搜索周圍一百里,把遇到的男女老幼,全給老子抓回來!”

周擎是他麾下第一愛將,智勇雙全。平素用了極順手的,此刻,卻遲遲不肯上前接令。而是後退了數步,雙膝跪倒,“大帥三思,這樣做,恐怕會正中了那顏老賊的奸計!”

“奸計?”史思明不解,臉上登時又堆滿了陰雲,“你別亂說話。還能有什麼詭計?幾個手無寸鐵的平頭奴子,還能掀起什麼風浪不成?”

“大帥剛纔說過,這河北,可是大燕國的基業所在!”周擎作戰勇猛,膽子也非常大。明知史思明已經到了發作的邊緣,反而更要直言進諫,“把百姓再抓回來,只會壞了您的名頭。對姓顏的老賊絲毫無損。事後,若是有人在陛下面前進讒,大帥您…..”

“嗯,嗯,你,沒想到你小子還有這番見識?!”史思明被頂得直喘粗氣,心思卻轉得飛快。安祿山沒稱帝之前,自然不會在乎什麼名聲。而此刻既然做了大燕國的皇帝,年號聖武,自然要弄些門面花樣出來給人看。自己若是再向先前那樣,爲了震懾周邊郡縣而亂殺無辜的話,萬一安祿山想落個好名聲,又想趁機收自己手中兵權……

只是這番算計,無論如何不能公然宣之於口。史思明想了想,不怒反笑,“若是老夫麾下將士人人像你,天下何愁不定?算了,算那些平頭奴子有福,老夫就不追究他們‘從賊’之罪了。不過這常山城……”

“末將願意親自領兵攻城!”周擎非常感謝史思明肯接納自己的諫言,主動請纓。“大帥先前圍着此城不急於攻下,只是爲了給顏老賊一個悔過自新的機會。既然他決意死戰到底,末將願替大帥將他的頭拎過來!”

“末將願意與周將軍同往!”

“末將願意同往!”

被昨夜的襲擊弄得手忙腳亂,衆將都覺得面上無光,因此個個主動要求帶隊雪恥。史思明見士氣尚還可用,便準備點頭答允。正在此刻,行軍長史耿仁智卻輕輕咳嗽了一聲,笑着道,“其實也不必那麼急着攻城。煮熟的鴨子,不怕它長了翅膀飛走。屬下這裡有一計,如果僥倖能成功的話,肯定讓顏老賊戰守兩難?”

“說來聽聽?”史思明對這個狡詐多端的長史一向器重,把目光轉過去,笑着吩咐。

“是,大帥!”耿仁智再度拱手,下巴微微上翹,滿臉自得,“屬下聽聞,那顏家小賊,平素一向與少將軍交好。如今他力盡被我軍所擒,而少將軍的駐地,距離此處也只有半日路程……”

第2章 礪鋒(四)第2章 霓裳(六)第2章 礪鋒(一)第6章 雪夜(四)第5章 紫袍(五)第3章 壯士(三)第2章 天威(六)第4章 破軍(五)第3章 霜刃(二)第2章 天河(七)第1章 笳鼓(三)第1章 長生殿(一)第4章 霜降(五)第3章 早寒(三)第6章 驚蟄(三)第1章 笳鼓(七)第5章 春曉(三)第1章 羽衣(二)第5章 紫袍(六)第2章 初雪(五)第4章 霜降(一)第1章 笳鼓(八)第2章 礪鋒(四)第1章 秋聲(三)第4章 破軍(五)第3章 國殤(四)第2章 天河(四)第1章 羽衣(八)第2章 霓裳(六)第5章 春曉(五)第2章 天威(六)第3章 國殤(七)第4章 樓蘭(四)第4章 破軍(二)第3章 霜刃(七)第2章 霓裳(一)第4章 樓蘭(五)第2章 礪鋒(七)第4章 光陰(三)第5章 春曉(二)第5章 雙城(三)第1章 看劍(四)第6章 大唐(五)第4章 社鼠(四)第5章 紫袍(九)第5章 異域(一)第2章 殘醉(二)第1章 笳鼓(八)第4章 樓蘭(三)第4章 社鼠(四)第1章 看劍(五)第6章 大唐(五)第4章 英魂(九)第3章 陽關(六)第6章 大唐(一)第4章 霜降(六)第5章 不周山(六)第6章 驚蟄(三)第1章 羽衣(三)第4章 霜降(六)第6章 驚蟄(八)第5章 紫袍(九)第2章 霓裳(五)第5章 不周山(六)第5章 紫袍(四)第5章 雙城(四)第2章 天河(六)第3章 國殤(八)第5章 春曉(六)第2章 初雪(六)第6章 驚蟄(五)第3章 國殤(一)第1章 笳鼓(一)第3章 陽關(六)第6章 大唐(四)第4章 破軍(一)第1章 白虹(二)第4章 社鼠(七)第2章 天威(六)第4章 破軍(三)第1章 笳鼓(二)第6章 驚蟄(五)第5章 紫袍(八)第5章 雙城(五)第5章 紫袍(九)第2章 天河(七)第2章 初雪(二)第3章 國殤(九)第4章 英魂(八)第6章 驚蟄(八)第3章 國殤(七)第6章 大唐(四)第5章 不周山(八)第1章 白虹(四)第2章 天威(六)第4章 社鼠(五)第3章 霜刃(七)第3章 陽關(八)第1章 秋聲(四)第4章 社鼠(二)
第2章 礪鋒(四)第2章 霓裳(六)第2章 礪鋒(一)第6章 雪夜(四)第5章 紫袍(五)第3章 壯士(三)第2章 天威(六)第4章 破軍(五)第3章 霜刃(二)第2章 天河(七)第1章 笳鼓(三)第1章 長生殿(一)第4章 霜降(五)第3章 早寒(三)第6章 驚蟄(三)第1章 笳鼓(七)第5章 春曉(三)第1章 羽衣(二)第5章 紫袍(六)第2章 初雪(五)第4章 霜降(一)第1章 笳鼓(八)第2章 礪鋒(四)第1章 秋聲(三)第4章 破軍(五)第3章 國殤(四)第2章 天河(四)第1章 羽衣(八)第2章 霓裳(六)第5章 春曉(五)第2章 天威(六)第3章 國殤(七)第4章 樓蘭(四)第4章 破軍(二)第3章 霜刃(七)第2章 霓裳(一)第4章 樓蘭(五)第2章 礪鋒(七)第4章 光陰(三)第5章 春曉(二)第5章 雙城(三)第1章 看劍(四)第6章 大唐(五)第4章 社鼠(四)第5章 紫袍(九)第5章 異域(一)第2章 殘醉(二)第1章 笳鼓(八)第4章 樓蘭(三)第4章 社鼠(四)第1章 看劍(五)第6章 大唐(五)第4章 英魂(九)第3章 陽關(六)第6章 大唐(一)第4章 霜降(六)第5章 不周山(六)第6章 驚蟄(三)第1章 羽衣(三)第4章 霜降(六)第6章 驚蟄(八)第5章 紫袍(九)第2章 霓裳(五)第5章 不周山(六)第5章 紫袍(四)第5章 雙城(四)第2章 天河(六)第3章 國殤(八)第5章 春曉(六)第2章 初雪(六)第6章 驚蟄(五)第3章 國殤(一)第1章 笳鼓(一)第3章 陽關(六)第6章 大唐(四)第4章 破軍(一)第1章 白虹(二)第4章 社鼠(七)第2章 天威(六)第4章 破軍(三)第1章 笳鼓(二)第6章 驚蟄(五)第5章 紫袍(八)第5章 雙城(五)第5章 紫袍(九)第2章 天河(七)第2章 初雪(二)第3章 國殤(九)第4章 英魂(八)第6章 驚蟄(八)第3章 國殤(七)第6章 大唐(四)第5章 不周山(八)第1章 白虹(四)第2章 天威(六)第4章 社鼠(五)第3章 霜刃(七)第3章 陽關(八)第1章 秋聲(四)第4章 社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