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社鼠(六)

聞聽此言,大夥看向宋武的眼神登時一亮。誰都沒想到這個背景極深的紈絝子弟,心中居然還藏着如此志向。特別是宇文至,簡直恨不能使勁兒揉幾下眼睛。瞪了對方好一會兒,才咧了一下嘴,酸溜溜地誇讚道:“看不出你小子,居然如此有種!你可想清楚了,此番出去不是鬧着玩的,弄不好,連骨頭渣子都沒人幫你收拾!”

“知道了,用你囉嗦!自己照顧好你自己就得了!”宋武笑呵呵地白了宇文之一眼,彷彿嫌對方看低了自己一般。隨即,又將目光轉向王洵,拱了拱手,帶着幾分商量的口吻問道:“明允兄不會嫌小弟本領低微吧?咱們好歹也是一座大營裡摔打出來的!”

此刻,王洵心裡也是波濤洶涌。笑了笑,以朋友之禮相還,“豈敢!王某求之不得!”

由於對方有個做中書舍人的哥哥,並且還是楊國忠的親信黨羽,所以他對宋武的態度一直比較冷淡。然而對方總是跟在宇文至身後頻頻向自己示好,又耐着長安同鄉、白馬堡一同受訓這兩重關係,所以他對宋武的態度也無法過於疏遠。只是令王洵無論如何沒有想到的是,在自己落魄到準備外出避禍時刻,宋武居然慨然要求與自己同行。

甭看大夥說得輕鬆,連橫西域諸國,共同驅逐大食。事成之後,便有一場潑天奇功可供大夥分享。事實上,此行成功的希望根本不到兩成。途中稍有不慎,便可能這輩子就埋骨於未知所在,連魂魄都不得回鄉。

以宋武目前的背景,實在沒必要冒這個險。即便他混在安西軍中管管糧草輜重,幾年之後,憑着他哥哥跟楊國忠的關係,也不愁出人頭地。況且與王洵做了一道,就等於自己把自己擺在了邊令誠等人的對立面。縱然邊令誠忌憚中書舍人宋昱的勢力不敢找他麻煩,但勢必也會被監軍老太監另眼相待。(注1)

這份情意,來得可是有幾分重了。即便有家世淵源作爲阻隔,也無損它的熱度。正感動間,又聽宋武笑着說道:“那就有勞明允兄了。說句實話,小弟早就想獨自出外闖蕩一番。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適機會而已!”

“什麼有勞不有勞的。照理,應該是我謝謝你纔對!”王洵搖了搖頭,笑容隱隱帶上了幾分別人難以察覺的慚愧。

當年在白馬堡的那些難兄難弟們,如今已經都長大了。非但宇文至成長得令人刮目相看,連當年表現平平的宋武身上,也漸漸展露出了與以往不同的風采。他們眼下的背景都比自己要好,可他們誰也沒想着仰仗他人的力量。只有自己,當年在長安時傻傻地指望着秦家哥倆做靠山。如今卻又事事指望着封常清。終日把擔當二字掛在嘴邊上,猛然間發現背後的依仗不那麼有力時,就立刻又變得六神無主。

正所謂,三人行,必有吾師。想明白了人生的一處鬱結,王洵模樣立刻精神了許多,挺直肩膀,朗聲說道:“此事就這麼說定了。咱們大夥效仿班定遠,一道往蔥嶺之外走一遭。只是其中還有兩個環節需要仔細斟酌,第一是有關出使時大夥所持的身份憑證以及來歷說辭,雖然準備以大食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也不能過於馬虎。第二,封帥那邊,還需聲明一下,以得到他老人家的允許與支持!”

話音未落,薛景仙已經笑着接口,“第一點好辦。薛某平素就喜歡擺弄些金石之物,僞造幾分文書,倒也費不了什麼功夫!至於相關交往禮儀麼?薛某也算有所涉獵。臨陣替大夥磨磨槍,倒也勉強使得。”

“如此,就有勞老哥您了!”王洵笑着衝薛景仙致謝。

“幾樁小事而已,沒什麼有勞不有勞的。”薛景仙擺了擺手,然後笑着提醒,“但封帥那邊,你還需多下些功夫。不僅僅需要他答應你的謀劃。更關鍵是,需要他替你背書,承認你這使節身份是他臨時從權處置,相關任命,稟報朝廷之便可以及時補上。”

“多謝老兄提醒!”王洵微微一愣,隨即又笑着拱手,“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還是煩勞老兄一塊說出來吧!否則,就憑我們幾個,恐怕功勞不用想立,即便能順利歸來,腦袋瓜子也不敢保證再頂在自家脖頸上了!”

“別急,容我仔細想想!”薛景仙自己取了筆墨紙硯,站在桌案邊慢慢塗塗抹抹。作爲一個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油子,他的心思可是比王洵等人慎密得多。很快,便將所有可能出現漏洞的地方,包括被西域各國發現的,和被大唐這邊朝中諸人自己雞蛋裡挑骨頭的,都一一想了出來,並且註明了破解之道。

宇文至等人起初還是站在旁邊看熱鬧,慢慢地便收起了笑容,臉色的表情越來越凝重,到最後,大夥乾脆在薛景仙身邊圍成了一個圈子,認真得猶如蒙童受教。他們都認同功名但在馬上取,他們都覺得男兒應佩戴吳鉤,縱橫沙場,纔不虛此生。然而此刻,他們才驚詫地發現,原來官場上的門道學問,一點兒也不必行軍打仗來得簡單。有些兇險之處,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洋洋灑灑寫了十幾大頁,薛景仙又將自己寫下的東西從頭到尾捋了一遍,然後再取來一張紙,龍飛鳳舞地寫下了一篇短文。用嘴輕輕吹乾了,按次序放好,一併交到了王洵手上,“前邊是你需要做的準備。最後一頁是給封帥留下的官樣說辭。以他對你等的袒護,當然不需要這東西,但留着這張紙,日後他也好跟朝廷交代!”

“多謝了,真是多謝了!”王洵簡直佩服得連話都說不利索了,接過薛景仙的謀劃文稿,牢牢地抱在了胸口處。“如果早結識薛老哥幾年就好了。王某也不會笨到連得罪了誰都不明白的地步!“

“早幾年,薛某還未必能入諸位法眼呢!”薛景仙撇了撇嘴,酸溜溜地講了一句大實話。“好了,別跟薛某假客氣了。抓緊時間背熟了它,然後去找封帥請纓。你們幾個一走,薛某繼續留在軍中也沒什麼意思了。乾脆,咱們打着護送我回轉的由頭,一道離開小勃律。在路上趁沒人注意時再各奔東西,估計能騙過邊令誠那老賊!”

王洵點頭受教,然後趕緊坐下來,重新拜讀薛景仙的謀劃。遇到不解或者覺得有待商量之處,便主動向對方求教。薛景仙也是難得不需設防地與人交往一回,故而非常樂於出言指點,往往在說着一件事情的同時,又想起新的隱患來,再度臨時補充入謀劃文稿中。二人一個學,一個教,不知不覺,一下午的時間就過去了。待王洵自認爲已經掌握了其中精髓,外邊的天色便已經擦黑。除了宇文至還強打精神在旁邊陪着外,其他衆人早就走了個乾乾淨淨。

“看我,居然耽誤了大夥這麼長時間!好在寢帳中還偷偷藏着幾罈子好酒,不如薛兄就在我這邊隨便吃些!”王洵歉意地笑了笑,起身邀請薛景仙一道就餐。薛景仙卻沒心思再逗留,笑着推了他一把,低聲數落:“真沒眼色。不知道老兄我那邊還有佳人等着呢!咱們各自該幹什麼幹什麼去,我不陪你,你也別送我。”

說罷,自己笑着出門,揚長而去。

王洵衝着薛景仙的背影連連搖頭,然後拉着宇文至走回寢帳,將謀劃文稿鄭重交給他,“你好好過上幾遍。這薛老哥,可真不是個一般人物!至於晚飯,就在我這裡將就着對付一口吧。”

“有本事同時腳踏太子和楊國忠兩隻船的,可能普通得了麼?”宇文至笑着將文案接過去,小心放在桌案一角。“你呢!看着樣子,準備現在就去找封帥請纓麼?”

“嗯!免得他再因我的事情而爲難!”王洵笑着答應了一句,然後開始對着寢帳中的銅鏡子,麻利地收拾行頭。

正四品中郎將的常服很打扮人,再加上他心中已經有了主張,態度從容。很快,鏡子裡邊就出現了一個英姿勃勃的身影。肩膀還不夠寬,但已經非常結實。身材在武將堆中算不得高,然而勝在腰桿始終挺得筆直。曾經充滿稚氣的臉上,如今已經有了幾絲風霜之色,但陽光還在,眉毛從鼻子中間一直延伸向兩個鬢角。

這就是現在的自己。王洵向着鏡子中的人影搖了搖頭,輕輕嘆氣。如果不是今天被宋武無意間戳破的話,他可能到現在,還不明白自己爲什麼在現實中屢屢遭受挫折。人都有長大的時候,父輩的餘蔭不可能永遠都罩在頭頂上。如果始終沒勇氣來獨自面對現實的話,也許更多的磨難還要等在正前方。

“怎麼了,你?”見王洵一反常態地站在鏡子前顧影自憐,宇文至忍不住皺着眉頭追問。

“沒什麼?我把自己給丟了,又找回來了!”王洵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地迴應了一句。然後抓起猩紅色大氅披在肩頭,轉身出帳。

注1:中書舍人在唐代負責制詔,相當於皇帝的機要秘書。故而官職不高,權力卻非常顯赫。

第6章 雪夜(五)第3章 壯士(六)第1章 白虹(二)第5章 不周山(一)第1章 笳鼓(八)第2章 殘醉(一)第4章 霜降(一)第5章 雙城(六)第6章 大唐(六)第4章 霜降(三)第2章 殘醉(三)第3章 國殤(四)第1章 笳鼓(七)第4章 社鼠(八)第4章 光陰(二)第4章 英魂(三)第3章 壯士(三)第4章 英魂(六)第3章 霜刃(五)第4章 破軍(五)第1章 羽衣(四)第5章 春曉(六)第6章 大唐(二)第5章 不周山(六)第1章 長生殿(三)第2章 霓裳(五)第6章 大唐(二)第3章 壯士(四)第1章 笳鼓(三)第5章 不周山(八)第4章 樓蘭(五)第6章 大唐(二)第5章 雙城(三)第1章 笳鼓(七)第6章 大唐(八)第5章 紫袍(三)第6章 雪夜(六)第3章 陽關(五)第2章 初雪(四)第6章 驚蟄(六)第6章 大唐(四)第4章 光陰(一)第4章 英魂(七)第5章 紫袍(七)第6章 大唐(一)第2章 殘醉(四)第4章 社鼠(三)第5章 異域(六)第1章 笳鼓(三)第4章 英魂(四)第2章 殘醉(三)第6章 雪夜(三)第4章 英魂(九)第2章 天河(六)第2章 天河(一)第3章 國殤(七)第5章 不周山(三)第5章 不周山(一)第1章 秋聲(四)第4章 霜降(四)第4章 英魂(七)第6章 大唐(九)第1章 殘醉(一)第1章 笳鼓(二)第1章 看劍(二)第1章 殘醉(一)第3章 陽關(五)第2章 初雪(八)第2章 天河(五)第1章 長生殿(三)第2章 殘醉(三)第4章 社鼠(五)第4章 社鼠(一)第1章 秋聲(七)第1章 羽衣(三)第3章 國殤(八)第2章 霓裳(四)第4章 光陰(四)第1章 笳鼓(一)第5章 不周山(五)第5章 異域(一)第2章 初雪(一)第1章 白虹(四)第5章 春曉(二)第6章 大唐(一)第5章 春曉(五)第4章 英魂(三)第3章 國殤(八)第6章 大唐(九)第6章 雪夜(二)第5章 不周山(七)第2章 初雪(五)第3章 國殤(七)第4章 樓蘭(五)第5章 異域(七)第3章 陽關(三)第6章 驚蟄(四)第1章 看劍(二)第5章 春曉(七)
第6章 雪夜(五)第3章 壯士(六)第1章 白虹(二)第5章 不周山(一)第1章 笳鼓(八)第2章 殘醉(一)第4章 霜降(一)第5章 雙城(六)第6章 大唐(六)第4章 霜降(三)第2章 殘醉(三)第3章 國殤(四)第1章 笳鼓(七)第4章 社鼠(八)第4章 光陰(二)第4章 英魂(三)第3章 壯士(三)第4章 英魂(六)第3章 霜刃(五)第4章 破軍(五)第1章 羽衣(四)第5章 春曉(六)第6章 大唐(二)第5章 不周山(六)第1章 長生殿(三)第2章 霓裳(五)第6章 大唐(二)第3章 壯士(四)第1章 笳鼓(三)第5章 不周山(八)第4章 樓蘭(五)第6章 大唐(二)第5章 雙城(三)第1章 笳鼓(七)第6章 大唐(八)第5章 紫袍(三)第6章 雪夜(六)第3章 陽關(五)第2章 初雪(四)第6章 驚蟄(六)第6章 大唐(四)第4章 光陰(一)第4章 英魂(七)第5章 紫袍(七)第6章 大唐(一)第2章 殘醉(四)第4章 社鼠(三)第5章 異域(六)第1章 笳鼓(三)第4章 英魂(四)第2章 殘醉(三)第6章 雪夜(三)第4章 英魂(九)第2章 天河(六)第2章 天河(一)第3章 國殤(七)第5章 不周山(三)第5章 不周山(一)第1章 秋聲(四)第4章 霜降(四)第4章 英魂(七)第6章 大唐(九)第1章 殘醉(一)第1章 笳鼓(二)第1章 看劍(二)第1章 殘醉(一)第3章 陽關(五)第2章 初雪(八)第2章 天河(五)第1章 長生殿(三)第2章 殘醉(三)第4章 社鼠(五)第4章 社鼠(一)第1章 秋聲(七)第1章 羽衣(三)第3章 國殤(八)第2章 霓裳(四)第4章 光陰(四)第1章 笳鼓(一)第5章 不周山(五)第5章 異域(一)第2章 初雪(一)第1章 白虹(四)第5章 春曉(二)第6章 大唐(一)第5章 春曉(五)第4章 英魂(三)第3章 國殤(八)第6章 大唐(九)第6章 雪夜(二)第5章 不周山(七)第2章 初雪(五)第3章 國殤(七)第4章 樓蘭(五)第5章 異域(七)第3章 陽關(三)第6章 驚蟄(四)第1章 看劍(二)第5章 春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