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威(三)

人總是這樣,越想長醉不起的時候,越不容易倒下。把手邊所有能找到的酒罈子都喝了個乾乾淨淨,京兆尹崔光遠依舊清醒無比。一萬遠道而來疲憊之師,如何打得贏一萬五千士氣如虹百戰精銳?王將軍今夜應該派人來劫營吧?王將軍如果真的像傳說中那樣,用兵如神的話,至少今夜要多發疑兵,騷擾得叛軍不得安枕!爲將者善用天時地利,這周圍草長得很高,放火燒營也是一個好辦法!只是不曉得風向對不對?

亂起八糟地想着,在黎明來臨之前他終於沉沉睡去。卻又夢見王師光復了長安,自己和邊令誠等人來不及逃走,被士卒們抓住,繩捆索綁押着遊街示衆。那些在叛軍入城後死了父母妻兒的百姓,站在路邊,手裡拿着石頭、臭雞蛋、爛菜葉子,一個勁地往自己頭上丟。而自己兩個剛成年的兒子,則躲在人羣之中,以手遮面,不敢,也不願與自己這個做父親的相認.......

“崔某當日是逼不得已!”崔光遠大叫,“沒有崔某,當日會死更多的人,皇宮也肯定會被付之一炬!”路邊的百姓們捂住耳朵,誰也不肯聽他的辯解。行走在囚車旁的大唐兵卒,則忽然間又變成了孫孝哲麾下的叛軍,一個個指着他的鼻子放聲大笑,盡情嘲弄他的愚蠢......

“啊.......”崔光遠翻身坐起,手捂胸口,臉色慘白如紙灰。帳篷外的天色已經大亮,叛軍點過了卯,正在準備早飯。嚷嚷吵吵,對即將發生的戰事信心十足。

馬上就知道老天爺他到底是什麼意思了!想到昨天臨睡前賈昌說過的話,崔光遠掙扎着爬起來,在親兵的伺候下洗臉更衣。然後稀裡糊塗地對付了一口早飯,牽着坐騎,前往中軍請罪。

也許是心胸寬闊,也許是不屑計較,孫孝哲並沒有追究崔光遠的誤卯之罪。隨便安慰了幾句,便命他退到中軍帳外等待調遣。

邊令誠、蘇震、趙復等一干降官降將早就到齊了,但是好像昨夜都沒睡好,個個頂着明顯的黑眼圈。唯獨賈昌,還是那幅嬉皮笑臉的摸樣,一會跟這個打打招呼,一會兒跟那個聊幾句閒話,渾然沒把即將爆發的血戰放在心裡。

“你倒是好雅興!”邊令誠是典型的自己不舒服,也見不得別人好過,撇了撇嘴,低聲嘲諷。

“天塌下來還有大個子頂着呢,我這麼矮,有什麼好着急的!”賈昌聳了聳肩,絲毫不以對方的挑釁爲意。

這句話再配上他那不到四尺的身材,倒也相得益彰。衆人被逗得搖頭苦笑,臉色的表情終於輕鬆了些許。

正百無聊賴間,猛然聽得遠方傳來一陣隱隱的號角聲,“嗚嗚,嗚嗚,嗚嗚.......”,聲音不高,卻令人不寒而慄。緊跟着,身邊的孫家軍將士的動作也快了起來,一隊隊,一行行,在定南將軍周銳、掃北將軍王宏、討虜將軍薛寶貴等人的帶領下蜂擁而出,於營外迅速排成臨戰隊列。

“殺、殺、殺,殺光了他們。”阿史那從禮、室點密、耶律雄圖等部族將領也叫嚷着召集隊伍,衝出軍營,在周銳等人身側另外組成一個方陣。

邊令誠等人手中的飛龍禁衛早就被孫孝哲找藉口吞併,眼下個個都是“獨行大俠”。仰着臉,伸長脖頸,左顧右盼,卻在軍陣中找不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大將軍有令,爾等一會兒隨中軍一起行動!”彷彿猜到了大夥的難處,有名傳令兵匆匆跑過來,丟下一句話,仰着臉離去。從始至終,沒拿正眼看任何人。

一干降官降將氣得臉色鐵青,卻沒勇氣發作,只好逆來順受。須臾之後,孫孝哲頂盔貫甲,在數百名親衛的簇擁下,緩緩出營。大軍當中立刻響起一陣歡呼,隨即,戰鼓聲響,將士們踏着鼓點,緩緩向前推去。

所有喧囂都戛然而止,只有低沉的戰鼓,不斷敲打着人的心臟。“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跟在孫孝哲的衛隊身後,距離鼓車只有半丈之遙,崔光遠被吵得頭暈腦漲。強忍着嗓子眼裡的煩惡舉目觀望,只見身前身後的刀鋒閃爍,就像猛獸嘴巴里的牙齒。

有的刀鋒因爲飲血過多,已經呈淡紫色。在旭日的照耀下,隱約散發出淡淡的霧氣。一團團霧氣彙集起來,籠罩於大夥的頭頂,令軍陣上空的天空不再是明澈的碧藍,而是藍中透粉,彷彿漂浮着一條寬闊而單薄的血色柔紗。

從薊北一路殺到長安,天知道有多少人死在了這隻猛獸口中!作爲略通武事的文官,崔光遠不得不承認,孫孝哲深得用兵三味。即便不考慮他以前取得的那些傲人戰績,單憑身邊這座嚴整的騎兵陣列,就足以令許多當世名將感到汗顏。飛龍禁衛身上沒這份殺氣,河西軍將士也做不到如此整齊有序,至於擔負着拱衛京師重任的左右龍武軍,虧得他們跑的快,否則,遇到孫孝哲手中這支精銳,恐怕連半柱香時間都堅持不到......

一股絕望迅速從天空中壓下來,壓得崔光遠嘴裡發澀,嗓子眼發緊,胸口沉重得幾乎無法呼吸。大唐的氣數盡了,真的已經盡了。怪不得封常清會一敗再敗,怪不得哥舒翰縮在潼關之後閉門不出,怪不得皇帝陛下和監國太子連據城而守的勇氣都沒有,怪不得......,不知不覺間,兩行清淚從他眼角淌落,緩緩滑過乾瘦的面頰,落入馬蹄下乾燥的荒野。

此刻,蘇震、趙復等人也是面色如土。看清楚了孫家軍的軍容軍威,誰也不再對遠道而來的安西軍報什麼希望。五千身經百戰的范陽精騎、六千多同羅、室韋武士,兩千多重甲步卒,一千多弓箭手,還有九百多所向披靡的曳落河,對面的安西軍如何抵擋?拿什麼抵擋?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戰鼓聲一陣接着一陣,聲聲急,聲聲催人老。

就在頭頂上的天都要塌下來的那一刻,有一聲號角突然在鼓聲縫隙裡插了進來,左衝,右突,跳躍、撲擊,如乳虎嘯谷,如蛟龍翔天,“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崔光遠猛然擡頭,模糊淚眼中,依稀看到一團金色的光亮,在正前方緩緩綻開,綻開,嬌豔如火!

第3章 國殤(四)第1章 羽衣(八)第4章 光陰(四)第2章 天威(四)第5章 不周山(五)第4章 破軍(三)第2章 礪鋒(四)第3章 正氣(四)第6章 大唐(三)第5章 春曉(五)第2章 霓裳(一)第6章 大唐(六)第2章 初雪(五)第2章 初雪(六)第1章 羽衣(五)第5章 春曉(三)第2章 殘醉(四)第2章 霓裳(二)第5章 春曉(三)第5章 雙城(三)第3章 陽關(一)第6章 大唐(六)第4章 霜降(五)第2章 初雪(五)第5章 異域(二)第5章 春曉(二)第1章 羽衣(七)第3章 國殤(五)第4章 英魂(四)第5章 不周山(七)第3章 壯士(五)第4章 破軍(二)第1章 笳鼓(一)第1章 羽衣(六)第3章 霜刃(四)第2章 殘醉(四)第1章 秋聲(五)第3章 國殤(六)第2章 礪鋒(五)第6章 驚蟄(十)第1章 白虹(一)第5章 紫袍(九)第2章 天河(四)第5章 紫袍(六)第4章 社鼠(一)第2章 礪鋒(八)第4章 光陰(三)第6章 大唐(三)第6章 驚蟄(十)第1章 笳鼓(八)第1章 笳鼓(二)第6章 大唐(九)第5章 不周山(七)第4章 霜降(六)第6章 大唐(七)第2章 霓裳(五)第3章 壯士(六)第4章 破軍(五)第4章 社鼠(七)第5章 異域(一)第5章 雙城(一)第5章 春曉(三)第6章 雪夜(三)第5章 不周山(三)第1章 看劍(四)第5章 不周山(九)第6章 雪夜(六)第1章 笳鼓(五)第1章 笳鼓(四)第1章 羽衣(二)第4章 樓蘭(五)第2章 初雪(八)第5章 紫袍(六)第1章 秋聲(四)第5章 春曉(二)第1章 笳鼓(六)第3章 霜刃(三)第5章 春曉(五)第4章 破軍(四)第5章 紫袍(六)第5章 紫袍(十)第4章 破軍(五)第6章 大唐(三)第5章 紫袍(八)第3章 陽關(四)第4章 英魂(三)第4章 英魂(九)第2章 天河(二)第5章 春曉(六)第2章 礪鋒(二)第6章 大唐(二)第4章 英魂(四)第1章 白虹(二)第6章 驚蟄(一)第2章 天河(五)第4章 英魂(四)第2章 殘醉(三)第5章 春曉(七)第4章 英魂(五)第5章 雙城(五)
第3章 國殤(四)第1章 羽衣(八)第4章 光陰(四)第2章 天威(四)第5章 不周山(五)第4章 破軍(三)第2章 礪鋒(四)第3章 正氣(四)第6章 大唐(三)第5章 春曉(五)第2章 霓裳(一)第6章 大唐(六)第2章 初雪(五)第2章 初雪(六)第1章 羽衣(五)第5章 春曉(三)第2章 殘醉(四)第2章 霓裳(二)第5章 春曉(三)第5章 雙城(三)第3章 陽關(一)第6章 大唐(六)第4章 霜降(五)第2章 初雪(五)第5章 異域(二)第5章 春曉(二)第1章 羽衣(七)第3章 國殤(五)第4章 英魂(四)第5章 不周山(七)第3章 壯士(五)第4章 破軍(二)第1章 笳鼓(一)第1章 羽衣(六)第3章 霜刃(四)第2章 殘醉(四)第1章 秋聲(五)第3章 國殤(六)第2章 礪鋒(五)第6章 驚蟄(十)第1章 白虹(一)第5章 紫袍(九)第2章 天河(四)第5章 紫袍(六)第4章 社鼠(一)第2章 礪鋒(八)第4章 光陰(三)第6章 大唐(三)第6章 驚蟄(十)第1章 笳鼓(八)第1章 笳鼓(二)第6章 大唐(九)第5章 不周山(七)第4章 霜降(六)第6章 大唐(七)第2章 霓裳(五)第3章 壯士(六)第4章 破軍(五)第4章 社鼠(七)第5章 異域(一)第5章 雙城(一)第5章 春曉(三)第6章 雪夜(三)第5章 不周山(三)第1章 看劍(四)第5章 不周山(九)第6章 雪夜(六)第1章 笳鼓(五)第1章 笳鼓(四)第1章 羽衣(二)第4章 樓蘭(五)第2章 初雪(八)第5章 紫袍(六)第1章 秋聲(四)第5章 春曉(二)第1章 笳鼓(六)第3章 霜刃(三)第5章 春曉(五)第4章 破軍(四)第5章 紫袍(六)第5章 紫袍(十)第4章 破軍(五)第6章 大唐(三)第5章 紫袍(八)第3章 陽關(四)第4章 英魂(三)第4章 英魂(九)第2章 天河(二)第5章 春曉(六)第2章 礪鋒(二)第6章 大唐(二)第4章 英魂(四)第1章 白虹(二)第6章 驚蟄(一)第2章 天河(五)第4章 英魂(四)第2章 殘醉(三)第5章 春曉(七)第4章 英魂(五)第5章 雙城(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