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看劍(五)

“這?”如此狠辣的事情,王洵可不敢答應。且不說安西軍向來以仁義之師自詡,光是自己心裡那一關,就不可能過得去。“公主跟僞大宛國主有仇麼?還是爲了尊夫請求此事。我記得,今天奉化王也要求本使,千萬不要放過僞大宛國主?”

“他真的向你這樣請求?”義和公主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瞪着眼睛追問。

“嗯。他的確建議我不要給俱車鼻施汗任何機會!”王洵點頭頭,笑着迴應,心裡感覺好生奇怪。阿悉爛達是窺探整個大宛的國土,所以纔要求安西軍將現在的大宛王俱車鼻施汗驅逐。而義和公主居然要求安西軍更進一步,做出屠城滅族這種事情。她們夫妻兩個到底跟俱車鼻施有什麼怨仇,居然恨得如此銘心刻骨?

義和公主滿是仇恨的目光中,難得涌上了一絲溫情。伸手擦了擦眼角,喃喃道:“他,他終於想起來自己是個父親了!他,他終究不敢自己去報仇,還是要假安西軍之手!”

“莫非俱車鼻施害了你家王子殿下?”王洵想了想,猶豫着追問。

“我是大唐的和親公主啊!”義和公主轉過頭來,臉上的笑容如霜花一樣慘烈,“安西軍戰敗了,大食人打到家門口了。如果想要證明已經跟大唐一刀兩段,阿悉爛達總得拿出點讓人信服的證據來!”

“他把你的孩子交了出去?!”王洵的差點把眼眶瞪裂。據他所知,義和公主下嫁奉化王阿悉爛達,不過是天寶三年的事情。即便二人成親後很快便有了王子,在天寶十年,也不過才**歲的模樣。興數萬大軍,對付一個垂髫小兒,大食人怎麼下得了手?!

“他是王子,身上流着大唐血脈的王子!”義和公主伸出乾瘦的手指,輕輕擦拭眼淚。“大宛國有兩個王,一個是俱車鼻施,一個是阿悉爛達。都說自己是正統。阿悉爛達當日搶先一步迎娶了我,自然可以仰仗大唐的威風,將俱車鼻施壓得無法喘氣。而俱車鼻施勾結替大食人帶路,在怛羅斯河畔打敗了安西軍,回過頭來,打着大食人旗號做的第一件事情,當然是讓阿悉爛達選擇,要麼交出我和孩子,要麼交出拔汗那!”

江山和妻兒之間,英雄們當然要選擇前者。王洵自己做不得英雄,卻明白阿悉爛達會如何選擇。孃家敗了,義和公主便失去了價值。連帶着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也要爲此付出生命。

“出城那天,靖兒還以爲我要帶着他出去打獵,高興得嘴巴都合不攏!”義和公主將頭轉向旁邊,緩緩地說道,聲音低沉沙啞,彷彿要把滿腔的抑鬱,一併倒個乾淨。“他那沒膽子的父親就在城頭看着,連句告別的話都不敢說。我將他帶到了俱車鼻施汗的馬前,跪下來求他,請念在靖兒年幼的份上,放他一條生路。我願意拿自己擁有的一切報答他。他先是衝着我大笑,然後就命人將靖兒綁到了馬尾巴上,從門口一直拖回了柘支城。二百六十四里路,整整二百六十四里……”

“禽獸!”王洵忍無可忍,拍案大叫。“阿悉爛達呢,阿悉爛達呢,難道他就一直看着!”

義和公主低頭掩面,淚水順着指縫往外冒,落在火盆中,濺起淡藍色的煙霧,“他找人幫忙。找人幫忙向俱車鼻施說情,用一千匹駿馬的代價,把我從柘支城的那夥禽獸手中贖回來。他說孩子沒了可以再生,只要我活着,他活着,就有機會捲土重來!”

“這樣的廢物,也配叫男人?”王洵以手捶地,低聲唾罵。然而,內心深處卻有一個聲音清楚地告訴他,阿悉爛達做得一點兒也不過分。好歹他還記得將自己的妻子贖回來。當年楚漢相爭,劉邦可是把兩個兒子直接推下了馬車。父親被烹,要分羹一盞。妻子落入項羽手中數月,他的選擇亦是不聞不問。最後逼得楚霸王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了,派人專程將老人和女人給劉邦還了回去。

然而世人只會在意英雄們最後的收穫是如何輝煌,卻很少注意到,在這個過程中,那些被英雄們棄之如弊履的妻兒老小,到底承受了怎樣的傷害。恐怕英雄們自己也不會在意。就像現在的阿悉爛達,與義和公主一樣,他也打算藉助安西軍勢力。可他只在乎能不都能得到大宛王位,對殺子之仇提都沒提。

“公主但請節哀。在下無法保證幫你屠城。但只要有機會,在下絕不會讓俱車鼻施再活在世上!”心中被某種火焰慢慢灼傷傷,王洵坐直身軀,鄭重許諾。不代表朝廷,也不代表安西軍,只代表他自己。

“那,那我就先謝過王將軍了!”義和公主慢慢收起眼淚,整頓衣衫,衝着王洵深深俯首。

“公主殿下!”王洵可不敢接受大唐公主的跪拜,本能地起身閃避。義和公主卻膝行着追了過來,再度頓首於地,“我不是公主。我跟陛下沒有半點兒血緣關係。我只是陛下拿來安撫奉化王的一件禮物而已!王將軍,請接受民女謝意!”

王洵躲無可躲,只好站穩身形,結結實實收了義和公主三個響頭,然後伸手將對方扯了起來。“你放心,答應你的事情我一定做到。哪怕是俱車鼻施見機得快,主動投降。我也一定要他死無葬身之所!”

“我相信!”義和公主抓着王洵的手,彷彿能從那裡汲取力量,“今天聽了你那句唐人背後站着大唐的話,我就相信。在你之前,從沒有人這樣說過,從沒有人……”

應該還有一句,犯我強漢天威者,雖遠必誅!可那裡的強漢天威,指得是大漢天子的臉面,跟升斗小民恐怕沒半點兒關係。想到這兒,王洵忍不住搖頭苦笑。自己今天藉着酒力,居然吹了這麼一口大氣。可能做到麼?那樣一個大唐真的可能存在過麼?他自己也無法相信。然而,從這一刻起,他卻被自己無意間說出的一句話,燒得熱血沸騰。直到很多很多年後,脈搏裡還回蕩着同樣熱浪。

過了好一會兒,義和公主才突然主意到自己還抓着王洵的手。不覺臉色一紅,悄悄地將手指撤回來,慢慢走回燒茶的銅壺前。

銅壺裡的茶湯早已冷了。她的心卻是熱的。揉了揉哭紅了的眼睛,不好意思地衝王洵致歉,“看我,本來是想請你過了說幾句家鄉話的。結果一不小心就扯到國仇家恨上面。坐吧,水馬上就能燒熱,我再重新煮壺茶來!”

“不必了!”王洵擺了擺手,笑着告辭,“我該回去了。明天使團就準備離開這裡,我得早點回去安排行程!”

“這麼急着走麼?”義和公主臉上隱隱透出幾分失望,擡起臉,再度反覆打量王洵,“也是,王將軍此行,恐怕還要替安西軍招攬很多幫手呢?拔漢那只是其中一個而已!”

“其實只是爲了師出有名。”王洵笑了笑,坦言相告,“打這麼大一場惡仗,也得跟朝廷上的某些人有個交代。畢竟某些人總把仁義道德掛在嘴邊上,每次對外用兵,都比打了他們的爺孃還難受!”

義和公主被王洵逗得展顏而笑。不經意間,眼角上居然流露出幾分昔日的嬌豔。“我知道,比起打仗,他們更願意用女人和財帛買平安。反正女人不是他們的女兒,財帛也不用他們自己出!”

“男人無能,才用和親這種蠢辦法!”想到義和公主的境遇,王洵順嘴罵了某些人一句。“如果連自家姐妹都保護不了,朝廷養我們這些兵大爺幹什麼用?!還不如都回家種地,也好替戶部省點兒糧食!”

義和公主又笑了笑,然後像個鄰家姐姐般起身相送,“那你路上小心些。這些蠻夷之國,根本不懂得什麼叫做禮義廉恥……”話說到一半兒,她又意識到自己將丈夫也罵了進去,搖搖頭,訕訕地補充,“反正做出的承諾,未必可信。哪怕是一句落到紙面上的東西。特別是靠近吐火羅一帶,受天方教影響甚久。已經很難再找到心“向大唐者!”

“多謝公主提醒!”王洵拱拱手,轉身出門。已經到了亥時,深秋的夜空中,繁星如鬥。走在這樣一個純淨的夜空下,讓人很容易就想起很多事情。有關長安,有關大唐,有關安西軍,還有自己個人的前途與命運。很多東西交織疊雜在一起,王洵心裡本來找不到半點兒頭緒。然而今天跟義和公主談了一陣子話,卻隱隱約約,彷彿看到點什麼。

那像一絲光亮。如同在慢慢的長夜中,點亮人眼睛的唯一一星螢火。可到螢火到底喻示着什麼,他卻又很茫然。彷彿已經把答案抓在了手裡,彷彿手中根本沒有答案。一切都似是而非,似夢似醒。

就在此時,耳畔突然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響。“誰!”憑藉多年習武練就的本能,王洵手握刀柄,迅速轉身。

“我!”黑暗中,露出六順兒胖胖的臉。“我家主人說欽差沒提燈籠,特意又派我送一個出來!”

第4章 樓蘭(二)第2章 天威(四)第3章 霜刃(四)第4章 破軍(四)第2章 礪鋒(二)第1章 笳鼓(八)第6章 雪夜(四)第6章 驚蟄(九)第2章 天河(一)第2章 天河(四)第1章 羽衣(五)第3章 國殤(九)第5章 異域(五)第1章 笳鼓(三)第4章 英魂(五)第2章 天河(六)第1章 白虹(二)第5章 春曉(三)第6章 驚蟄(八)第6章 雙城(中)第4章 英魂(五)第5章 春曉(四)第6章 雪夜(六)第5章 異域(三)第1章 秋聲(七)第1章 秋聲(六)第3章 陽關(五)第2章 霓裳(三)第6章 驚蟄(九)第4章 霜降(六)第6章 大唐(二)第4章 霜降(一)第5章 異域(六)第4章 樓蘭(四)第1章 秋聲(五)第4章 社鼠(一)第2章 初雪(四)第4章 霜降(二)第2章 霓裳(一)第3章 國殤(一)第3章 早寒(一)第3章 陽關(四)第2章 殘醉(四)第1章 羽衣(五)第2章 礪鋒(一)第6章 大唐(九)第3章 霜刃(三)第5章 不周山(九)第4章 樓蘭(一)第4章 英魂(九)第1章 看劍(一)第5章 不周山(七)第1章 笳鼓(七)第1章 羽衣(四)第6章 驚蟄(二)第3章 國殤(九)第5章 不周山(九)第2章 礪鋒(三)第4章 社鼠(一)第6章 大唐(三)第3章 國殤(三)第1章 秋聲(六)第1章 笳鼓(四)第3章 陽關(四)第3章 國殤(八)第1章 秋聲(一)第3章 壯士(一)第2章 殘醉(二)第1章 羽衣(七)第2章 礪鋒(三)第1章 秋聲(三)第6章 大唐(八)第3章 霜刃(二)第1章 羽衣(一)第4章 英魂(三)第2章 天河(六)第4章 英魂(二)第1章 秋聲(六)第5章 異域(三)第6章 大唐(八)第5章 不周山(八)第1章 笳鼓(七)第3章 壯士(五)第6章 雪夜(一)第1章 長生殿(三)第6章 驚蟄(二)第3章 霜刃(四)第5章 紫袍(五)第4章 社鼠(六)第3章 霜刃(一)第4章 英魂(一)第6章 驚蟄(七)第3章 正氣(二)第4章 破軍(四)第2章 天河(七)第2章 天河(七)第2章 天河(四)第6章 雪夜(四)第2章 殘醉(四)第4章 社鼠(五)
第4章 樓蘭(二)第2章 天威(四)第3章 霜刃(四)第4章 破軍(四)第2章 礪鋒(二)第1章 笳鼓(八)第6章 雪夜(四)第6章 驚蟄(九)第2章 天河(一)第2章 天河(四)第1章 羽衣(五)第3章 國殤(九)第5章 異域(五)第1章 笳鼓(三)第4章 英魂(五)第2章 天河(六)第1章 白虹(二)第5章 春曉(三)第6章 驚蟄(八)第6章 雙城(中)第4章 英魂(五)第5章 春曉(四)第6章 雪夜(六)第5章 異域(三)第1章 秋聲(七)第1章 秋聲(六)第3章 陽關(五)第2章 霓裳(三)第6章 驚蟄(九)第4章 霜降(六)第6章 大唐(二)第4章 霜降(一)第5章 異域(六)第4章 樓蘭(四)第1章 秋聲(五)第4章 社鼠(一)第2章 初雪(四)第4章 霜降(二)第2章 霓裳(一)第3章 國殤(一)第3章 早寒(一)第3章 陽關(四)第2章 殘醉(四)第1章 羽衣(五)第2章 礪鋒(一)第6章 大唐(九)第3章 霜刃(三)第5章 不周山(九)第4章 樓蘭(一)第4章 英魂(九)第1章 看劍(一)第5章 不周山(七)第1章 笳鼓(七)第1章 羽衣(四)第6章 驚蟄(二)第3章 國殤(九)第5章 不周山(九)第2章 礪鋒(三)第4章 社鼠(一)第6章 大唐(三)第3章 國殤(三)第1章 秋聲(六)第1章 笳鼓(四)第3章 陽關(四)第3章 國殤(八)第1章 秋聲(一)第3章 壯士(一)第2章 殘醉(二)第1章 羽衣(七)第2章 礪鋒(三)第1章 秋聲(三)第6章 大唐(八)第3章 霜刃(二)第1章 羽衣(一)第4章 英魂(三)第2章 天河(六)第4章 英魂(二)第1章 秋聲(六)第5章 異域(三)第6章 大唐(八)第5章 不周山(八)第1章 笳鼓(七)第3章 壯士(五)第6章 雪夜(一)第1章 長生殿(三)第6章 驚蟄(二)第3章 霜刃(四)第5章 紫袍(五)第4章 社鼠(六)第3章 霜刃(一)第4章 英魂(一)第6章 驚蟄(七)第3章 正氣(二)第4章 破軍(四)第2章 天河(七)第2章 天河(七)第2章 天河(四)第6章 雪夜(四)第2章 殘醉(四)第4章 社鼠(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