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異域(二)

“怎麼可能,天氣已經這麼冷了……”出於本能,王洵立刻反駁。(_泡&)然而話只說了一半兒,聲音便越來越低,到最後幾不可聞。

那味道的確是屍臭。他對此並不陌生。只是內心裡一直在抗拒,排斥,一直不願意往那方面想,一直下意識地逃避而已。這幾天來,他就像一個打破了家中寶物的頑童,恨不得在碎片上貼張條子,寫上‘不是我乾的’字樣,事實上,卻更證明了自己與此事逃不開干係。

屠殺的確曾經發生。

當日,當諸侯們一擁而上,痛打落水狗。發現大勢已去,俱車鼻施、白沙爾等人果斷棄師而逃。整個戰局瞬間便失去控制。

爭先恐後的羣雄們,明顯對柘折城的興趣比對俱車鼻施的興趣更大。順着潰兵的腳步,便衝進了城門。隨後,火頭便在城中各處涌起。搶劫、強姦、殺人,大夥做起來輕車熟路,沒有任何羞恥心,也不會給被城中百姓任何憐憫。

王洵希望的可不是這種結果。他堅信自家所部爲仁義之師,王者之師。所以也希望各路諸侯能以自己麾下的安西軍爲榜樣。即便做不到對城中百姓秋毫無犯,至少吃相要好看一些,動作要優雅一些,別像羣未開化的禽獸般,在大街上就扒光自己和某個女人的衣服。

然而他的喝止聲卻被淹沒在了歡呼聲裡。沒有人肯聽從他,包括平素對他惟命是從的宇文至和方子陵,都對他的呼喝充耳不聞。沙千里和黃萬山兩個更甚,乾脆直接告訴他,“別費那力氣了,這是傳統。如果眼下咱們敢阻攔他們殺人放火,他們就敢立刻把刀頭掉向咱們。爲了一羣不相干的人跟得罪盟友,不值得!”

“可,可,咱們大唐……”王洵想以武將的榮譽來說服對方,然而言語卻是那樣的蒼白無力。他麾下只有兩千來號弟兄,其中近半兒還是馬賊出身,能不立刻丟下他這個主帥,加入搶劫隊伍已經非常難得了,根本不可能再替城中百姓去主持公道。況且,即便弟兄們肯服從命令,又怎麼可能打得過那麼多搶紅了眼的友軍。萬一發生了大規模火併,他先前的所有努力就等於白費。

“大人別怕言官拿這個說事兒!”見王洵滿臉通紅,沙千里會錯了意,兀自笑呵呵地安慰,“咱們也是事急從權。即便有人再想從雞蛋裡挑骨頭,也不能逼着咱們拿這點兒弟兄去彈壓兩萬多友軍。況且,這也是戰勝者應得的紅利。如果這點兒好處都拿不到,大夥拼死拼活又圖的是什麼?”

“是啊!大人您沒必要心軟!”黃萬山向來跟沙千里一個鼻孔出氣,也在旁邊笑呵呵地幫腔,“您想想,換了別人打破了咱們大唐的城池,結果還不是一樣的麼?”

結果,的確是一樣的。在王洵讀過的前人記述裡,那些有機會染指中原的異族,無一不是禽獸。可爲了報復禽獸,自己就要變成禽獸麼?這個問題,他想不明白,也沒有精力去想。只覺得被煙熏火燎過的天空慢慢發紅,發紅,紅得令人不敢睜大眼睛去看。

就在這個時候,西曹國主曹忠節,衝到了他的馬前,請求他主持公道。

不是爲了那些被征服者,而是爲了各路友軍。“天使,您老趕緊說句話吧。再不說話,大夥就打起來了!”

王洵鼓起勇氣再度向城裡張望,只見城門口處,幾夥隸屬於不同諸侯的士卒,正爲了爭奪一個女人而大打出手。而稍遠的地方,則是兩支來自不同城市的友軍,爲了爭奪一座大宅的洗劫權,白刃相向。

當即,王洵覺得滿腔子的血都衝上了頭頂。一揮手,率先衝向了城門,“陌刀隊聽令。衝進去,把他們給我砍散!”

“諾!”以魏風爲首的陌刀隊,是王洵一手拉起來的,也是此刻唯一能不折不扣服從命令的隊伍。齊齊答應的一聲,跟在他身後就往前推。

沙千里攔了幾下沒攔住,只好也帶着弟兄跟在了陌刀隊之後。隨即是黃萬山、宇文至,以及那些早就等得心裡發癢的前馬賊們。

讓王洵始料不及的是,沙千里等人所擔心的倒戈相向並沒有發生。當他帶着陌刀隊入城之後,那些搶紅的眼睛的傢伙們,立刻恢復了清醒。

沒人願意與百戰百勝的陌刀隊正面抗衡。

更沒有人膽敢直面鐵錘王的憤怒。

很快,原來已經消失不見的,各路諸侯的旗幟,就紛紛向王洵聚攏過來。城中的喊殺聲和哭叫聲,也瞬間爲之一滯。

“我等駕馭屬下無方,請天使恕罪!”

“是啊,那些王八蛋沒見過世面。我回頭就砍了他們!”

阿悉蘭達帶頭,賀魯索索緊跟,爭先恐後向王洵請罪。隨後,幾名諸侯便七嘴八舌地開始表功,“天使大人明鑑,屬下已經嚴令麾下弟兄不準靠近大宛王宮附近的那幾條街了。”

“下臣只是在外圍轉了轉,城中心最繁華的地段,都給天使您留着呢!”

“是啊,是啊。小王特意派了身手最好的弟兄,去封堵通往內城的幾個城門了。屬下命令,在得到您的命令之前,無論是誰敢擅自進入,一概格殺勿論!”

“你們……”王洵已經記不得自己當時都說了什麼,只記得最後的結果。在沙千里、宇文至等人的暗示下,他選擇了妥協。

靠近王宮兩裡範圍,也就是內城所在,不準洗劫。已經偷偷潛入內城的劫掠者,必須立刻撤出,否則將被唐軍當場格殺。其餘城中各處,則由諸侯們均分。每家各自負責處置自己分到手的地段,不準越界,不準相互動刀子,不準隨意放火,不準濫殺無辜。如有違反,唐軍將立刻將其攻滅。

這個命令令所有人都很滿意,至少,避免了羣雄相互間發生大規模火併的危險。至於羣雄在具體在執行時,對不準濫殺無辜這一條命令有多少陽奉陰違之處,就沒人能深究了。反正,一直到第二天下午,城中哭喊聲才漸漸小了下去。而柘折城經此一劫後,大部分地段已經變成了鬼蜮。

唐軍最後控制範圍,也就是大宛王宮和貴胄們平素居住的內城,是唯一看上去還像人間的地方。爲了安撫麾下將士,不至於讓他們眼紅別人的收穫,王洵跟沙千里等人商量出了一個變通的辦法。具體給出一個勞軍數額,命令貴胄們在天黑之前繳齊。唐軍則保護他們和他們的家人不受亂兵侵犯。如果有人捨不得財富的話,就會被從內城之中驅逐出去,任他們自謀活路。

命令下達之後,很快就得到了積極響應。那些來不及逃走的貴胄們,一邊稱頌着大唐王師的仁德,一邊將多年的積蓄,雙手捧了出來。而某些居住在內城附近的百姓,看到內城沒有冒起濃煙,也丟下所有身外之物,拼命向此地衝來。本着討好上司的態度,負責把手城門的万俟玉薤、王十三等人,對此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結果因爲這一念之善,不知道令多少人避免了身首異處的命運。以至於很多年後,提起當日的劫難,百姓們還念念不忘地補充一句,“把守內城東門的那大個子將軍,還有北門的那矮個子都是好人哪!要不是他,我早就被剁成肉醬了!”

但對於王洵這個打敗了俱車鼻施,又放縱聯軍洗劫者,百姓們則恨之入骨。日日對空禱告,巴不得他早日受到佛陀、光明神、火神,以及所有可能存在的神仙聯手懲處。然而,也有極少一部分心思活絡之輩,知道俱車鼻施和白沙爾兩人大勢已去,驚魂稍定後,又主動奉上一份厚禮,以期能討好大宛國的新主人,在王宮中謀得一處立足之地。

兩名女刺客的父親,大宛國前稅務官麥爾祖德,也屬於心思活絡者中的一員。而王洵正準備着藉助這些主動投效者的手,儘快控制住整個大宛國,便半推半就地收下了對方的謝禮。

他正直年青力壯之時,又好幾個月沒碰過女人,晚上立刻火燒沸油。只是沒想到姐妹二人昨天夜裡還曲意逢迎,唯恐哪處伺候不周,令自己不能盡興。今天洗完了一個澡,卻立刻翻了臉,竟然動手謀殺親夫。

望着兩姐妹寫滿怨毒的面孔,一時間,王洵心中百味陳雜。惱怒、失望、甚至有一絲絲無法否認的欽佩和負疚,煎熬着他的心臟,也煎熬着他的眼睛。

屠城肯定不是正義之舉,即便被屠戮一方是異族。王洵雖然沒讀過許多書,平素對腐儒們的婦人之仁也嗤之以鼻。然而內心深處,卻無法真的擺脫這種道德束縛。

那些善待同類胸襟,那些對不同文明的包容氣度,那些正直、善良、寬厚的品德,早就已經成爲他生命的一部分,深刻在骨頭裡,平時很難發現,卻時時刻刻左右着他的思維和行動。

非爲婦人之仁。

這是野蠻和文明的區別。

這也是華夏和夷狄的區別。

王洵根本沒力量去否定,去拒絕,去抹殺。

沉吟半晌,他終於又喃喃地丟下了一句話,“是俱車鼻施主動攻擊我的。他自己招來的災禍。怪不得別人,我……”

“俱車鼻施有罪。但是,城中百姓惹你了麼?”彷彿發現了王洵心中的孱弱,年齡稍大些的那個女刺客盯住他的眼睛,一眨不眨。

第5章 不周山(七)第3章 陽關(一)第4章 霜降(二)第2章 天威(一)第5章 不周山(十)第5章 紫袍(九)第5章 不周山(八)第2章 霓裳(七)第6章 雪夜(四)第4章 樓蘭(五)第1章 長生殿(三)第3章 壯士(五)第1章 秋聲(二)第1章 秋聲(四)第1章 看劍(四)第6章 驚蟄(一)第1章 笳鼓(六)第3章 霜刃(二)第5章 不周山(九)第4章 光陰(三)第1章 秋聲(六)第2章 霓裳(四)第3章 陽關(六)第5章 異域(一)第3章 霜刃(七)第1章 羽衣(八)第3章 壯士(六)第1章 羽衣(七)第6章 大唐(四)第5章 雙城(二)第5章 異域(五)第2章 天威(五)第5章 不周山(五)第3章 國殤(二)第2章 初雪(二)第1章 笳鼓(七)第2章 天威(三)第2章 天威(六)第3章 正氣(一)第6章 雪夜(二)第2章 初雪(一)第3章 正氣(四)第1章 看劍(三)第2章 殘醉(三)第4章 社鼠(六)第1章 羽衣(四)第5章 不周山(七)第2章 天河(一)第2章 霓裳(七)第6章 大唐(七)第6章 雪夜(四)第4章 社鼠(四)第4章 英魂(八)第5章 紫袍(九)第3章 國殤(一)第3章 霜刃(三)第2章 天威(三)第4章 霜降(五)第4章 霜降(四)第2章 初雪第5章 不周山(五)第6章 驚蟄(十)第5章 春曉(六)第1章 看劍(二)第6章 大唐(九)第6章 大唐(五)第1章 殘醉(一)第5章 紫袍(七)第4章 英魂(七)第5章 春曉(一)第2章 霓裳(六)第3章 正氣(四)第2章 霓裳(一)第1章 羽衣(八)第1章 笳鼓(五)第3章 陽關(二)第1章 長生殿(二)第5章 不周山(一)第4章 英魂(七)第4章 霜降(三)第2章 天河(六)第4章 破軍(五)第2章 天河(二)第3章 陽關(三)第2章 天河(五)第4章 社鼠(六)第3章 壯士(六)第3章 陽關(五)第5章 不周山(七)第2章 霓裳(二)第1章 白虹(二)第3章 霜刃(六)第4章 光陰(三)第5章 雙城(六)第2章 初雪(六)第2章 礪鋒(三)第3章 國殤(八)第4章 破軍(五)第2章 礪鋒(六)第2章 殘醉(三)
第5章 不周山(七)第3章 陽關(一)第4章 霜降(二)第2章 天威(一)第5章 不周山(十)第5章 紫袍(九)第5章 不周山(八)第2章 霓裳(七)第6章 雪夜(四)第4章 樓蘭(五)第1章 長生殿(三)第3章 壯士(五)第1章 秋聲(二)第1章 秋聲(四)第1章 看劍(四)第6章 驚蟄(一)第1章 笳鼓(六)第3章 霜刃(二)第5章 不周山(九)第4章 光陰(三)第1章 秋聲(六)第2章 霓裳(四)第3章 陽關(六)第5章 異域(一)第3章 霜刃(七)第1章 羽衣(八)第3章 壯士(六)第1章 羽衣(七)第6章 大唐(四)第5章 雙城(二)第5章 異域(五)第2章 天威(五)第5章 不周山(五)第3章 國殤(二)第2章 初雪(二)第1章 笳鼓(七)第2章 天威(三)第2章 天威(六)第3章 正氣(一)第6章 雪夜(二)第2章 初雪(一)第3章 正氣(四)第1章 看劍(三)第2章 殘醉(三)第4章 社鼠(六)第1章 羽衣(四)第5章 不周山(七)第2章 天河(一)第2章 霓裳(七)第6章 大唐(七)第6章 雪夜(四)第4章 社鼠(四)第4章 英魂(八)第5章 紫袍(九)第3章 國殤(一)第3章 霜刃(三)第2章 天威(三)第4章 霜降(五)第4章 霜降(四)第2章 初雪第5章 不周山(五)第6章 驚蟄(十)第5章 春曉(六)第1章 看劍(二)第6章 大唐(九)第6章 大唐(五)第1章 殘醉(一)第5章 紫袍(七)第4章 英魂(七)第5章 春曉(一)第2章 霓裳(六)第3章 正氣(四)第2章 霓裳(一)第1章 羽衣(八)第1章 笳鼓(五)第3章 陽關(二)第1章 長生殿(二)第5章 不周山(一)第4章 英魂(七)第4章 霜降(三)第2章 天河(六)第4章 破軍(五)第2章 天河(二)第3章 陽關(三)第2章 天河(五)第4章 社鼠(六)第3章 壯士(六)第3章 陽關(五)第5章 不周山(七)第2章 霓裳(二)第1章 白虹(二)第3章 霜刃(六)第4章 光陰(三)第5章 雙城(六)第2章 初雪(六)第2章 礪鋒(三)第3章 國殤(八)第4章 破軍(五)第2章 礪鋒(六)第2章 殘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