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壯士(四)

數萬人,涌在橫向寬度不到二里戰場上,每名參與者對全局的把握程度可想而知。

衝在最前方的大食聖戰者們已經徹底失去的進攻的勇氣,遲遲不肯移動腳步。跟在縱深處的狂信徒們卻對前方發生的情況毫無察覺,爲了取得攻擊主動,他們繼續拼命地磕打馬鐙。這樣做的結果只有一個,很快,後面涌上來的大食狂信徒與前面的失神者撞在了一起。將自家軍陣,擠成一個又一個黑疙瘩。而後面稍遠的地方還有更多的大食聖戰者稀裡糊塗地繼續前涌,撞在由自家袍澤組成的黑疙瘩上,人仰馬翻。,

兩軍對壘,這樣的失誤可謂致命。

操縱伏遠弩的安西士卒兩年多來,日思夜想就是如何洗刷恆羅斯血戰之恥。見到此景,心裡簡直樂開了花。不用帶隊的郎將督促,立刻手腳麻利地從弩車側面的木匣中取出新的巨弩,迅速卡在射擊用的凹槽上。然後,一名夥長帶着幾名弟兄合力推動絞車輪盤,隨着一陣“咯吱咯吱”的摩擦聲,竟然在兩軍陣前,重新從容不迫地絞起了弩弦。

“不好!”大食黑甲中,也有很多參與過上次恆羅斯血戰的老兵。聽到遠處傳來的弩臂蓄力聲,立刻從慌亂中回過神,揮舞着彎刀向前狠劈幾記,殺死擋在自己馬前的倒黴鬼。同時,扯開嗓子大聲示警,“衝上去。衝上去呀!傻站着幹什麼,等大弩上滿了弦,大夥不都成了活靶子麼!”

這些人平時雖然因爲受到上一任呼羅珊總督阿布?***的牽連,這輩子升遷無望。可關鍵時刻,卻發揮出了無可代替的作用。當即,一些低級將領斷然醒悟,學着老兵的模樣,揮刀在自己人中間砍出一跳血路,帶領身邊弟兄奮勇西向前。

不顧一切衝上去纔是正道,這個距離上,稀裡糊塗地擠在一起,只會給唐人的巨弩當靶子射。很快,更多的聖戰者從恐慌和茫然中回過神來,加入老兵們的隊伍,呼喝前進。

“他們給弩箭上弦需要時間。靠得越近,大夥越安全!”帶隊衝在第一排的一名參加過恆羅斯血戰的老兵受到鼓舞,揮着彎刀大聲給後面的人鼓氣。

“散開些,大夥別靠得太近。安…….”他的後半句話永遠憋在了腔子裡。第二輪弩箭破空而來,像冰雹掃過麥地般,將擋在飛行路線上的大食黑甲,無論是奮勇前衝者,還是原地徘徊者,硬生生掃翻了一片。

由於敵軍擠得實在太密集,這一輪齊射的殺傷力比上一輪更大。除了少數幾支弩箭實在不走運落在了空處外,大部分都像穿羊肉一般,從大食人身體上一個挨一個穿過去,直到弩箭上的蓄力被耗盡。

被弩箭透體者胸口上立刻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血窟窿,一聲不哼,仰面便倒。比起後面的人來說,他們死得很痛快,至少不必再忍受那臨終前的煎熬。而最後一個被弩箭射中的人,就沒那麼輕鬆了。已經被血肉之軀磨鈍了的弩鋒行至半途,在他們的身體內猛然停頓。棗木做弩杆上餘力卻還沒有耗盡,藉着慣性上下亂顫。

“啊!”頻死者大聲慘叫。伸出雙手,用盡全身力氣試圖將弩杆握住。他們的手腕立刻脫臼,光滑圓潤的棗木弩杆此刻卻鋒利得像刀子般,快速晃動,硬生生撕開附近的鎧甲和血肉,將目標的內臟攪個稀爛。

整個戰場上瞬間一滯。這回,幾乎所有衝過來的大食人都親眼目睹的伏遠弩的威力。反應迅捷者立刻撥轉坐騎,避開與弩車正對路線。大多數人卻本能地拉住坐騎,寧可被後邊衝過來的自家袍澤撞下馬,踩成肉醬,也不敢親身品嚐鐵釺穿肉串的味道。只有極少數老兵和宗教瘋子,此刻反而被血光照得兩眼通紅,高舉彎刀繼續向前猛衝,同時在口中大聲朗誦經文。

“真主使不信道者末能獲勝,忿忿而歸;”

“真主使信士不戰而勝。”

“真主是至剛的,是萬能的。”

…….

此刻雙方距離已經不到三百步。以大食良駒的速度,跑完這三百步的距離,不過是七八個呼吸的事情。威力巨大的伏遠弩顯然已經來不及再裝填,操縱它的大唐弩兵們齊齊轉身,將弩車後面的繩子扯上肩膀,撒腿便撤。

“唐人撤了,大夥一起上!”見到此景,先前已經被嚇得躲在人羣中不敢動彈的大食伊馬木們立刻活躍起來,扯開嗓子,大聲鼓動。(注1)

按照大食傳統。他們這些人平素負責組織教徒誦經,祈禱,教導平民學習基本隊形隊列,遵守秩序。戰時則自動轉爲中級軍官。因此在軍中威望很高,聲音一出,立刻有很多人盲目追隨。

攻擊的隊伍立刻又壯大了不少,很多原本信仰不太虔誠的人,也看出了對面大弩裝填不便的缺陷,呼喝着加入了衝鋒行列。

只是他們加入得實在太晚,前方的老兵和狂信徒們衝得又實在太急。一時間,整個戰場上竟然出現了十幾股進攻隊伍,都是由老兵或者狂信徒帶領,拖拖拉拉扯開老長,如同幾條成了精的蟒蛇般,向唐人的弩兵蜿蜒吐信。

即便不拖曳如此沉重的大傢伙,兩條腿的人也跑不過四條腿的戰馬。眼看着衝在最前方的大食狂信徒就要將自己與伏遠弩手們之間的距離縮短到百步之內。唐軍陣中突然又響起一陣急促的戰鼓,緊跟着,一排密密麻麻地擘張弩被推上前排,擋住大食狂信徒的去路。

“射!”隨着一聲低沉的斷喝。有道烏光平平地飛了起來,掠向大食人的隊伍。弩箭排得是如此之密,肉眼在中間幾乎看不到任何縫隙。策馬猛衝的大食狂信徒們吃驚地瞪圓通紅的眼睛,如傻了般看着烏光向自己飛過來,飛過來,然後慘叫着被烏光推上天空。

衝在最前方的數百名狂信徒無一倖免,全部都被烏光射下了馬背。個別人不止被一支弩箭射中,整個身體在半空中變成了篩子。血肉飛濺。

十幾股由老兵和宗教瘋子拉起來的攻擊隊伍,就像菜販子手中的蟒蛇一樣,被人一下子砍去了頭。只剩下一個巨大的身體,還在不甘心地掙扎扭動。不知道是被同伴死時的慘狀給嚇傻了,還是真的被經文給忽悠傻了。僥倖沒被弩箭射中的狂信徒們,此刻竟然不知道轉身逃走,繼續茫然地跟在攻擊隊伍中,快速向安西軍迫近。

“安拉在天國看着我們!他會用樂園換取信士們的生命和財產。他們爲真主而戰鬥;他們或殺敵致果,或殺身成仁”關鍵時刻,伊瑪木們再度響起。他們不會傻傻地衝在第一排送死,心思也轉得比普通信徒快。稍作遲疑後,就立刻在人羣中呼喝起來,出面穩定軍心。

安西軍的第二排擎張弩迅速推上,取代第一排的位置。機關扣動,又一道烏光平平地飛了起來,毫無懸念地將距離自己最近的百餘名大食狂信徒送上了他們期待已久的天國。

由於雙方隊列問題,很多弩箭都沒有找到合適目標。平平地在空中飛了片刻,一頭紮在了地上。

“噗噗噗噗!”煙塵四濺。在遠離唐軍本陣二百五十步左右,齊齊地豎起了一排由弩杆組成的柵欄。

看到那黑漆漆散射的寒光的怒杆,很多原本準備跟在自家袍澤身後撈軍功的大食黑甲也瞬間改變了心思,死死地拉住的坐騎,任由隊伍中伊馬木如何鼓動,都不肯再向前一步。

失去了後續支援,大食人的攻勢立刻斷裂。戰場中央,數以萬計的騎兵不動如山。幾百名弩箭攢射下的漏網之魚卻已經衝在了唐軍陣前不到三十步位置。只需要再度磕打一下馬鐙,他們就可以砍翻無數手無寸鐵的弩手。可是,他們卻已經沒有勇氣舉起手中彎刀。倖存者們先是猶豫着放慢馬速,然後左顧右盼,緊接着,轟地一聲,像蒼蠅般四下散去。

只是,此刻再逃,已經來不及了。第三排擎張弩迅速推上前來,在不到五十步的距離上,從容瞄準,發射。

逃命中的大食狂信徒被弩箭從側後方追上,一個接一個掉下馬背。轉眼間,安西軍主陣與大食人之間就空蕩了起來。再沒有狂信徒敢組織衝鋒,也沒有伊馬木敢上前給予瀕死者最後的安慰。只有數百匹失去了主人的戰馬,站在一個個大大小小的血泊旁,不住地嘶鳴,嘶鳴!

戰場上的大食人數量是安西軍的四倍。封常清沒有時間給予敵軍憐憫。將帥旗向前微微一傾,大聲命令,“進!”

“進!”數千人的吼聲,一齊炸響。震得整個戰場都在晃動。

聽到吼聲,處於軍陣最前排,已經放空了箭矢的弩手們迅速整隊,一邊推着弩車前進,一邊用機關盤緊弩弦。

正在從容後退的伏遠弩手們也迅速轉身,拉着巨大的弩車跟在了擎張弩手的身後。一邊走,一邊重新將巨大的弩箭,扣到了發射槽上。

“吱吱咯咯”,令人牙酸的聲音又在軍陣前響了起來。匯成這個時代最恐怖的樂章。

注1:早期大食帝國,伊瑪木們同時也是地方領主。負責傳教,訓練。並且在戰時帶兵上陣。這種政教合一的組織形式,使得阿拉伯帝國的武力遠超當時的西方世界。

第1章 羽衣(五)第1章 秋聲(七)第3章 壯士(五)第2章 天威(四)第1章 羽衣(八)第1章 秋聲(四)第6章 驚蟄(四)第5章 春曉(五)第3章 陽關(一)第1章 笳鼓(九)第3章 陽關(四)第5章 紫袍(一)第3章 國殤(一)第5章 雙城(六)第1章 秋聲(三)第3章 陽關(三)第2章 初雪(五)第1章 笳鼓(四)第5章 雙城(一)第3章 早寒(一)第2章 天河(四)第1章 羽衣(八)第4章 英魂(三)第1章 長生殿(一)第1章 羽衣(五)第2章 初雪(八)第1章 羽衣(五)第6章 大唐(二)第3章 陽關(四)第2章 天威(五)第5章 不周山(八)第6章 驚蟄(五)第6章 大唐(八)第4章 樓蘭(三)第4章 霜降(三)第2章 初雪(一)第1章 看劍(一)第4章 英魂(一)第2章 殘醉(三)第5章 不周山(三)第3章 壯士(二)第4章 英魂(九)第5章 異域(七)第4章 英魂(六)第4章 社鼠(七)第2章 殘醉(三)第2章 殘醉(四)第2章 礪鋒(三)第4章 霜降(四)第4章 樓蘭(二)第1章 看劍(四)第5章 春曉(六)第3章 國殤(一)第3章 正氣(四)第2章 殘醉(一)第4章 英魂(五)第2章 初雪第2章 礪鋒(一)第1章 白虹(三)第1章 看劍(三)第1章 白虹(一)第3章 國殤(六)第4章 光陰(五)第2章 礪鋒(五)第6章 驚蟄(七)第5章 異域(七)第1章 羽衣(二)第4章 霜降(四)第2章 天威(五)第2章 天威(四)第3章 霜刃(四)第3章 國殤(四)第3章 陽關(二)第5章 紫袍(一)第6章 雪夜(二)第1章 看劍(三)第5章 不周山(十)第6章 大唐(六)第2章 天河(六)第5章 雙城(六)第3章 陽關(二)第1章 笳鼓(五)第3章 早寒(三)第1章 長生殿(三)第5章 異域(一)第5章 不周山(九)第1章 笳鼓(五)第3章 霜刃(一)第4章 社鼠(六)第4章 霜降(二)第2章 天威(一)第4章 英魂(四)第4章 樓蘭(五)第3章 早寒(一)第2章 霓裳(七)第1章 笳鼓(二)第2章 殘醉(四)第2章 天河(三)第6章 驚蟄(五)第2章 天威(四)
第1章 羽衣(五)第1章 秋聲(七)第3章 壯士(五)第2章 天威(四)第1章 羽衣(八)第1章 秋聲(四)第6章 驚蟄(四)第5章 春曉(五)第3章 陽關(一)第1章 笳鼓(九)第3章 陽關(四)第5章 紫袍(一)第3章 國殤(一)第5章 雙城(六)第1章 秋聲(三)第3章 陽關(三)第2章 初雪(五)第1章 笳鼓(四)第5章 雙城(一)第3章 早寒(一)第2章 天河(四)第1章 羽衣(八)第4章 英魂(三)第1章 長生殿(一)第1章 羽衣(五)第2章 初雪(八)第1章 羽衣(五)第6章 大唐(二)第3章 陽關(四)第2章 天威(五)第5章 不周山(八)第6章 驚蟄(五)第6章 大唐(八)第4章 樓蘭(三)第4章 霜降(三)第2章 初雪(一)第1章 看劍(一)第4章 英魂(一)第2章 殘醉(三)第5章 不周山(三)第3章 壯士(二)第4章 英魂(九)第5章 異域(七)第4章 英魂(六)第4章 社鼠(七)第2章 殘醉(三)第2章 殘醉(四)第2章 礪鋒(三)第4章 霜降(四)第4章 樓蘭(二)第1章 看劍(四)第5章 春曉(六)第3章 國殤(一)第3章 正氣(四)第2章 殘醉(一)第4章 英魂(五)第2章 初雪第2章 礪鋒(一)第1章 白虹(三)第1章 看劍(三)第1章 白虹(一)第3章 國殤(六)第4章 光陰(五)第2章 礪鋒(五)第6章 驚蟄(七)第5章 異域(七)第1章 羽衣(二)第4章 霜降(四)第2章 天威(五)第2章 天威(四)第3章 霜刃(四)第3章 國殤(四)第3章 陽關(二)第5章 紫袍(一)第6章 雪夜(二)第1章 看劍(三)第5章 不周山(十)第6章 大唐(六)第2章 天河(六)第5章 雙城(六)第3章 陽關(二)第1章 笳鼓(五)第3章 早寒(三)第1章 長生殿(三)第5章 異域(一)第5章 不周山(九)第1章 笳鼓(五)第3章 霜刃(一)第4章 社鼠(六)第4章 霜降(二)第2章 天威(一)第4章 英魂(四)第4章 樓蘭(五)第3章 早寒(一)第2章 霓裳(七)第1章 笳鼓(二)第2章 殘醉(四)第2章 天河(三)第6章 驚蟄(五)第2章 天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