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威(五)

他們中的大多數,都來自塞北荒原。在那種冬天長達八個月,呵氣成霜的艱苦環境下,凡是能順利長大成人者,身體都強悍到了一定程度。被安祿山綁架或者招募入伍之後,終日又以屠戮草原上的無辜部落鍛鍊殺人本領,故而個個身上死氣十足。此刻傾巢而出,宛若羣鬼現世,連頭頂上的日光都在一瞬間被壓得黯淡了數分。

然而如此浩大的聲勢,給崔光遠、賈昌、蘇震、趙復等降官降將帶來的衝擊,卻遠不如前兩波騎兵。一些先前已經被戰場上的殺氣嚇得面如土色者,此刻也紛紛擡起頭來,目光裡依稀露出了幾分期待。

對於如何領軍作戰,這些人的確都是外行。可論起勾心鬥角,顛倒黑白的本事,能在當年大唐朝廷裡擁有一席之地的人,誰都不會太差。孫孝哲畢竟是武夫出身,他剛纔殺人滅口的舉動也太稚嫩了點兒。落在崔光遠和賈昌等人眼裡,簡直就是欲蓋彌彰。

定南將軍周銳死了!被安西採訪使王洵陣斬!這意味着什麼?要知道自打兩百多年前,在中原戰場上,武將單挑就已成了歷史。像定南將軍周銳這樣的高級將領,身邊護衛至少不下百人。在近百名護衛的重重包裹下,他依然唐軍陣斬!那麼,將定南將軍周銳及其屬下一舉擊潰的那支隊伍,會強悍到何等的地步?!!

想一想,就令人熱血沸騰。從叛軍起兵以來,一直到今天早晨爲止,官軍總是一敗再敗,大夥幾曾聽聞過如此令人振奮的消息?!很多人其實心裡頭已經徹底絕望,認爲天命已經不再屬於大唐。可這一刻,希望卻如同餘燼中的火星般,重新冒出了微弱的亮光。

儘管,這一刻,大夥都穿着叛軍的衣服。

那微弱的火星是如此的炙熱,燒得衆人幾乎無法平靜呼吸。一個個瞪圓的眼睛,伸長脖頸,向戰場中央翹首以盼。若不是身邊還有很多叛軍的步卒持刀監視,恨不能策馬穿透那層濃濃的黃色煙塵,親眼看看對面的大唐男兒,究竟是何等的威風!

大唐,大唐,曾經四夷來朝的大唐。曾經所向披靡的大唐。擁有她時,沒人覺得珍貴。等到她突然分崩離析了,衆人才忽然明白過來,自己的命運其實早就和國家的命運綁在了一起,誰也無法獨善其身了。

他們自己的傷亡如何?

他們在擊敗定南將軍周銳所部之後,會立刻收攏陣型,以防受到叛軍反撲麼?

他們能是曳落河的對手麼?畢竟曳落河是拿人頭堆出來的魔鬼,並且個個都身披兩層鎧甲?

沒人能給出答案,包括對安西軍情況最爲了解的邊令誠,此刻也死盯着曳落河們的背影,面頰不斷抽搐。

近了,近了,曳落河們騎術精良,身手矯健,策馬衝過幾百步的距離,不過是彈指之間的事情。然而這一彈指的瞬間,對邊令誠、崔光遠、賈昌等人來說,卻像數萬年般漫長。

他們的眼睛緊緊盯着曳落河們的背影。緊緊盯着馬蹄帶起的暗黃色煙塵。緊緊盯着這團煙塵不斷加速,盯着這團煙塵無法阻擋地向戰場中央那團煙塵靠攏,碾壓。盯着第一道血光冒出,盯着第一匹戰馬倒下,盯着第一個人飛上天空,還有屍體下落時,那片耀眼的血光。

沒人能分辨出戰死者的身份,被又濃又厚的煙塵所阻隔,連兩軍交戰的聲音聽起來都模模糊糊。然而在下一個瞬間,所有聲音卻又突然變得清晰無比,慘叫聲,悲鳴聲,吶喊聲,還有兵器互相撞擊時發出的脆響,鮮血噴到空中時的嗚咽,甚至連靈魂脫離軀殼時的哭泣與不捨,都被秋風從戰團中送過來,一絲不漏地送進衆人的耳朵,送進衆人的心臟。

凝聚於戰場中央的煙塵突然散開,曳落河們的身影在煙塵中出現。藉助戰馬衝起的速度,他們揮動手中的鐵鐗、狼牙棒和鐵蒺藜,砸向擋住去路的人,不管對方身上穿的是大唐國鎧甲,還是大燕國征衣。而那些擋住了曳落河前進路線的人,則像秋天的麥子一樣向兩旁倒去,白花花的腦漿和紅鮮鮮的血肉四處飛濺。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曳落河們大聲咆哮,鬼哭狼嚎。將恐懼向瘟疫般,播灑進戰場中所有人耳朵。沒有願意跟魔鬼和野獸作戰,也沒人願意跟魔鬼和野獸同行,擋在曳落河前面的人紛紛避讓,其中有阿史那從禮的部族武士,也有從西域遠道趕來的諸侯聯軍。

黑暗迅速籠罩了大地,然而卻忽然又有一道雪白的亮光,擋在了黑暗面前。還沒等大夥看清楚光明的來源,黃色的煙塵忽然又合攏,吞下了交戰中的敵我雙方,也吞下了一切聲音。

“哇”有人受不了戰場上傳來的壓力,狂吐不止。吐完了,卻連嘴角的穢物都顧不上擦,繼續擡起眼睛觀看。秋風若有若無,暗黃色的煙塵忽濃忽淡,傳過來聲音和畫面,也是時而清晰,時而模糊,斷斷續續。大夥彷彿什麼都能看見,又彷彿什麼都看不見。因爲屏吸屏得太久,忘記了換氣,而被憋得頭暈目眩,卻始終不願意把目光收回來。

無論在內心深處期待孫孝哲打贏這場仗,還是王洵打贏這一戰,他們都期待着最後的結果。可最後的結果偏偏遲遲不肯現身,孫孝哲帶着曳落河已經衝進戰團有一段時間了,那道白色亮光的出現,也有一段時間了。可到目前爲止,整個戰團卻依然處於膠着狀態。只看見不斷有人倒下,不斷有肢體飛出,不斷有失去主人的戰馬悲鳴着跑向荒野,卻看不到任何勝負已分的端倪。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這是曳落河們在咆哮。

“嗚嗚嗚嗚嗚嗚!”這是安西軍在邀戰。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身邊的戰鼓響個不停,被孫孝哲留在中軍的心腹們,將鼓面都敲破了,兀自不敢罷手。

血霧從戰場中涌起,涌上天空,給天空中的雲朵染上一團紅色鑲邊兒。彷彿不忍再繼續看下去,天空中的太陽悄悄地躲入了雲層之後。戰場中的景色瞬間變得昏暗起來,各種交織在一起的聲音,也變得愈發壓抑。崔光遠、賈昌等人盼望着、期待着,期待着,盼望着,越是關心,越覺得恐慌。以至於有股寒流從腳底慢慢涌了起來,沿着小腿和大腿進入腰腹,進入胸口,將心中的火焰慢慢包圍,慢慢壓得暗淡無比。

他們的四肢和血液也變得一邊冰涼。戰鬥膠着的時間越長,對人數少的一方越是不利。而衆所周知,安西軍參戰人數,只有叛軍的三分之二!他還能支持多久?他能不能平安撤離?一時輸贏其實沒有必要在乎,畢竟他年紀只有孫孝哲的一半兒,日後還有的是機會捲土重來!

“咚——”“咚——”“咚——”就在大夥等得幾乎精神崩潰之際,幾聲單調的鼓聲,從戰團後透了出來,透入人的的耳朵。

舒緩而堅定。

是安西軍的戰鼓!肯定是!先前就是隱隱聽見了這種鼓聲,孫孝哲才變得焦躁不安。一霎那,崔光遠幾乎要跳下戰馬,跪在地上感謝上天。他還在堅持,他還沒有戰敗,他還有希望平安撤離,安西軍還有希望保留一絲火種,大唐還有希望保留一線生

“咚——”“咚——”“咚——”,彷彿是幻覺般,鼓聲越來越清晰,越來越響亮,節奏卻始終沒有任何變化。崔光遠等人不敢眨眼,不敢呼吸,不敢做任何動作,唯恐一不小心,就從美夢中驚醒,從此永遠與光明隔絕。

黑暗,無邊無際的黑暗,籠罩着整個永樂原。太陽被烏雲擋住了,秋風冷得像萬針攢刺。幾名同羅族武士的身影從暗黃色的煙塵中顯現出來,緊跟着,是幾名室韋武士,幾名奚族武士,還有幾名不知道屬於哪個部族的武士。

他們的身影越來越多,越來越清晰,黑壓壓得鋪天蓋地。黑壓壓遮住所有人的眼睛。如羣狼過境,如百鬼晝行,如地獄開了到口子,吞噬掉了人間所有生機和色彩。

忽然,有一道白光從黑暗背後升了起來,明亮無比。帶着萬均之勢,將頭頂上烏雲,硬生生捅開了一道縫隙。萬道陽光就從縫隙中泄了下來,與地面上的白光一道,將黑暗撕得四分五裂!將秋天的永樂原,重新染得一片翠綠,生機勃勃!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踏着低沉而堅定的鼓聲,白光緩緩前推。擋在白光前的叛軍將士,如同攢了一個冬天的積雪般,土崩瓦解。黃色的煙霧散開了,代之的是耀眼的瑞彩。一整隊安西軍的將士披着萬道流蘇,大步走來,手起,刀落,所向披靡!

阿史那從禮在逃,室點密在逃,掃北將軍王宏、討虜將軍薛寶貴,個個魂飛膽喪,滿身是血。跟在他們身後,是大隊大隊的同羅人、室韋人、高句麗人,還有數不清的漁陽精銳,一個個頭也不敢回,狼奔豚突。

孫孝哲本人也被挾裹在潰兵中間,隨波逐流。近千曳落河此刻已經剩下不足四百,並且個個驚慌失措,魂飛膽喪。而一隊又一隊安西軍騎兵和西域諸侯聯軍,則從側翼包抄過來,像捕獵中的獅子般,將自己看中的目標拖出逃命隊伍,咬翻在地,撕得粉身碎骨!

安西、俱戰提、東曹、木鹿,最後映入衆人眼中的,是數杆鮮豔的戰旗。在鮮豔的戰旗中間,有一面猩紅色的大纛,被衆星捧月般簇擁着,獵獵飛舞。那上面書寫着一個所有人都熟悉大字,“唐”。

崔光遠抹了把臉上的淚,轉身逃走。

第4章 破軍(三)第4章 霜降(一)第2章 礪鋒(六)第6章 雙城(中)第2章 天威(六)第4章 光陰(三)第3章 霜刃(三)第5章 不周山(七)第3章 壯士(六)第4章 樓蘭(一)第5章 春曉(三)第1章 秋聲(六)第6章 驚蟄(六)第6章 大唐(八)第2章 霓裳(四)第2章 礪鋒(六)第3章 國殤(七)第4章 霜降(三)第2章 霓裳(五)第4章 樓蘭(三)第3章 國殤(四)第1章 羽衣(四)第6章 大唐(八)第3章 壯士(五)第4章 光陰(二)第1章 秋聲(五)第5章 紫袍(十)第3章 霜刃(六)第6章 大唐(六)第5章 紫袍(三)第2章 初雪(一)第4章 霜降(六)第4章 社鼠(五)第4章 霜降(四)第2章 霓裳(五)第1章 笳鼓(四)第3章 霜刃(六)第3章 正氣(一)第2章 殘醉(二)第1章 看劍(五)第5章 不周山(五)第2章 礪鋒(六)第2章 天河(五)第3章 霜刃(五)第2章 初雪(八)第1章 白虹(三)第3章 國殤(二)第6章 雪夜(二)第4章 樓蘭(一)第1章 白虹(三)第3章 正氣(三)第3章 國殤(五)第4章 光陰(三)第1章 秋聲(七)第3章 國殤(四)第5章 雙城(四)第6章 驚蟄(九)第3章 霜刃(六)第3章 早寒(一)第3章 國殤(九)第2章 初雪(七)第4章 光陰(四)第3章 壯士(六)第1章 長生殿(三)第2章 天威(五)第4章 樓蘭(三)第6章 驚蟄(十)第5章 異域(六)第1章 羽衣(四)第1章 秋聲(五)第1章 羽衣(二)第1章 笳鼓(三)第1章 笳鼓(九)第4章 光陰(五)第5章 紫袍(三)第3章 陽關(六)第3章 陽關(三)第5章 不周山(十)第1章 羽衣(一)第3章 壯士(五)第4章 霜降(三)第2章 礪鋒(七)第6章 大唐(五)第1章 秋聲(二)第5章 紫袍(七)第5章 紫袍(二)第1章 笳鼓(七)第2章 初雪(一)第6章 驚蟄(七)第2章 天河(四)第3章 陽關(五)第4章 光陰(五)第1章 笳鼓(一)第4章 樓蘭(二)第6章 驚蟄(十)第3章 陽關(三)第2章 礪鋒(一)第5章 異域(六)第3章 壯士(四)
第4章 破軍(三)第4章 霜降(一)第2章 礪鋒(六)第6章 雙城(中)第2章 天威(六)第4章 光陰(三)第3章 霜刃(三)第5章 不周山(七)第3章 壯士(六)第4章 樓蘭(一)第5章 春曉(三)第1章 秋聲(六)第6章 驚蟄(六)第6章 大唐(八)第2章 霓裳(四)第2章 礪鋒(六)第3章 國殤(七)第4章 霜降(三)第2章 霓裳(五)第4章 樓蘭(三)第3章 國殤(四)第1章 羽衣(四)第6章 大唐(八)第3章 壯士(五)第4章 光陰(二)第1章 秋聲(五)第5章 紫袍(十)第3章 霜刃(六)第6章 大唐(六)第5章 紫袍(三)第2章 初雪(一)第4章 霜降(六)第4章 社鼠(五)第4章 霜降(四)第2章 霓裳(五)第1章 笳鼓(四)第3章 霜刃(六)第3章 正氣(一)第2章 殘醉(二)第1章 看劍(五)第5章 不周山(五)第2章 礪鋒(六)第2章 天河(五)第3章 霜刃(五)第2章 初雪(八)第1章 白虹(三)第3章 國殤(二)第6章 雪夜(二)第4章 樓蘭(一)第1章 白虹(三)第3章 正氣(三)第3章 國殤(五)第4章 光陰(三)第1章 秋聲(七)第3章 國殤(四)第5章 雙城(四)第6章 驚蟄(九)第3章 霜刃(六)第3章 早寒(一)第3章 國殤(九)第2章 初雪(七)第4章 光陰(四)第3章 壯士(六)第1章 長生殿(三)第2章 天威(五)第4章 樓蘭(三)第6章 驚蟄(十)第5章 異域(六)第1章 羽衣(四)第1章 秋聲(五)第1章 羽衣(二)第1章 笳鼓(三)第1章 笳鼓(九)第4章 光陰(五)第5章 紫袍(三)第3章 陽關(六)第3章 陽關(三)第5章 不周山(十)第1章 羽衣(一)第3章 壯士(五)第4章 霜降(三)第2章 礪鋒(七)第6章 大唐(五)第1章 秋聲(二)第5章 紫袍(七)第5章 紫袍(二)第1章 笳鼓(七)第2章 初雪(一)第6章 驚蟄(七)第2章 天河(四)第3章 陽關(五)第4章 光陰(五)第1章 笳鼓(一)第4章 樓蘭(二)第6章 驚蟄(十)第3章 陽關(三)第2章 礪鋒(一)第5章 異域(六)第3章 壯士(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