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雪夜(五)

當第一聲警鐘敲響之時,整個俱戰提尚在睡夢之中。

藥剎水沿岸諸侯沒有冬天開戰的習慣,俱戰提君臣和百姓們也不認爲,僅有區區千把人的唐軍,會貪心不足地打到自己面前來。雖然在最近一段時間,城中那一夥狂熱的天方教徒們,日日都在摩拳擦掌,發誓要收復柘折城,洗刷俱車鼻施棄城而逃的恥辱。

然而,緊跟着的又一記巨大的碎裂聲,卻將所有人從牀榻上驚起。 迷迷糊糊中,誰也不知道外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如果是敵人來襲,作爲預警的巨鍾,被敲響後應該有一種獨特的節奏,而不會像今天這樣,只發出兩聲一前一後的轟鳴便再無下文。但是,外邊也不可能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依照俱戰提國律法,胡亂敲響警鐘的兵卒,會被綁在戰馬尾巴後拖行十里。即便全身上下都是鐵打的,屆時也會拖成一堆碎鐵絲,誰活得不耐煩了會犯這種賤?

莫非是風颳的,把拴鐘的繩索吹斷了?可那座銅鐘少說也有三百多斤啊,得多大的風,才能把它給吹晃動?莫非又是那些天方教信徒在胡鬧?只有他們,才能無視於俱戰提的律法。但他們把全城人都吵醒又圖的什麼?還嫌人們在背後的罵聲不夠響亮麼?

沒等百姓們從驚疑中緩過神,凌晨的寒風中,忽然又傳來幾聲淒厲的叫喊,“敵襲,敵襲,唐寇進城了,唐寇趁夜爬進城了!”

“是唐寇,是唐寇,屠了柘折城的唐寇!”

一聲一聲叫嚷,順着寂靜的街道傳開,點燃所有居民的心中的恐懼。唐人,前一段時間帶着數國聯軍搗毀了柘折城的那夥唐人!他們殺到俱戰提了!他們來找天方教狂信徒算賬來了!他們將柘折城洗劫一空還不滿足,又來俱戰提殺人放火了!

作爲距離柘折最近的城市之一,幾乎每個俱戰提人都聽聞了鄰國百姓在城破後的下場。整個外城被瓜分,無論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變成了征服者的奴隸,稍有反抗便身首異處。雖然後來征服者們突然“大發慈悲”,准許柘折城百姓自己出錢贖回自己,可沒有錢的人怎麼辦?被征服者洗劫乾淨了所有家產的人怎麼辦?難道就一輩子給仇人做牛做馬?眼睜睜地看着仇人欺凌自己的妻子,侮辱自己的兒女?

“快,快拿去兵器,到城門口去,到城門口去協助防禦!”黎明前的黑暗中,有幾個低級軍官披頭散髮地從自家院子裡跳了出來,衝着左鄰右舍大喊。

“爲真神而戰,死後靈魂可以進入天國!”幾個天方教狂信徒也跳出來,在軍官們背後張牙舞爪。

“大夥一起上。堵住街道口,別讓唐寇得手!”有人立刻大聲響應,抽出門閂,握在手中,跳到冰冷空曠的街道上。

火把一根根在臨近城門的宅院裡點起。燈籠一架架在院門口挑出。高牆大院,茅檐草舍,無數男人赤着腳,拎着家裡能用的兵器,跳到街道上,加入距離自己最近的隊伍。

雖然這場災難是天方教徒招惹來的。城破的代價卻是要全體俱戰提人來承擔。妻兒老小此刻都被堵在了家中無處可逃,大夥無論如何都不能准許柘折城的災難在俱戰提重演!趕緊出去,跟他們拼了。反正是個死,跟他們死拼到底!

“快,快拿起兵器,堵住街道口!”

“快,唐寇就要殺進來了。是男人的就趕緊抄起傢伙。否則,咱們跟柘折城人一個下場!”

經過逃難而來的柘折城大相白沙爾等人一個多月的反覆灌輸,此刻,俱戰提軍民,對唐軍的敵視已經到了一個極點。同時,對唐軍的痛恨,也到了一個極限點上。所以幾個別有用心者略加煽動,便糾集起來大批的青壯男子,每個人都抄起自家常用的兵器或者工具,蜂擁着趕往了警鐘最初敲響的地點。

無論如何要抗爭到底,不戰,便要面臨妻離子散的下場。而即便戰敗了,結果也就是和柘折城人一樣!況且聽從柘折城那邊逃過來的賢者白沙爾說,唐軍事實上僅有千把人,只是擅長耍弄陰謀詭計而已!

蜂擁而來的人羣,很快就堵住了狹窄的街道。負責把守城門的兵卒,在宋武所部唐軍和刀客們的聯手攻擊下,已經一敗塗地。逃命的路上被百姓們迎頭一堵,又迅速恢復了勇氣,紅着臉,掉頭衝向了戰場。

俱戰提獨特的街道佈局和沿街兩側石頭壘就的院牆,令戰鬥場面愈發混亂。很快,攻守雙方就又陷入了焦灼狀態。數百名的唐軍士卒在宋武的帶領下,沿着長街衝過來,試圖替大軍開闢道路。卻被一夥掉頭殺回來的俱戰提守軍死命擋住。而在那夥守軍背後,則是數以百計的天方教狂信徒。拿着五花八門的兵器,用身體堵死了整個長街。

臨時從附近各處趕過來的俱戰提百姓,則亂哄哄地在狂信徒們背後又堵上了數層。長街兩側的衚衕中,還不斷有受到煽動的百姓結隊趕來,用身體封堵住各條可能的道路。

作爲統率精銳率先登城的將領,宋武臨陣經驗不足的缺點很快就暴露無遺。他帶領麾下兵卒反覆衝殺,每一次進攻,都能放翻十幾名俱戰提守軍。但那十幾名守軍倒下之後,空擋迅速又被新的面孔所填補。每張面孔上都寫滿了恐懼,每張面孔寫滿了寧死不退的絕決。

事實上,守軍也無路可退。前來支援的百姓們對唐軍構不成威脅,卻徹底堵死了守城將士逃避責任的可能。那都是他們的父老鄉親,就站在拂曉的寒風中,眼睜睜地看着他們。退一步,就等於把這些人送到了唐軍刀下。這輩子,他們都甭想再擡起頭來!

他們彼此簇擁着,掩護着,不肯再退讓半步。倒下一個,就迅速又補上一個。狹窄的街道上,很快擺滿了屍體。血順着創傷淌出,迅速凝結成冰。然後迅速又被塗上厚厚的一層殷紅。

前鋒推進的速度越來越慢,腳下的路面也越來越滑。已經打開的城門處,不斷有新的唐軍結隊進入。在宋武等人身後,擠成了一團大疙瘩。對面長街口,也不斷有新的守軍和百姓趕來,組成一層又一層血肉屏障。

唐軍如果想要按原定的攻擊方案,迅速拿下俱戰提城主府邸,擒賊擒王。就得翻越街道附近百姓的院牆,或者從某些狹小黑暗的無名巷子中穿插過去。而俱戰提城的格局,決不可能像大唐那樣,橫街縱巷,無論怎麼走都不會一頭扎進死衚衕。

在陌生的地域分散兵力,絕對是兵家大忌。況且巷戰也非唐軍所長。在宋武的暗示下,幾個機靈的小校帶着身邊的弟兄,向附近巷子分兵試探,很快,他們又愁眉不展地退了回來。太狹窄了,真不知道俱戰提人是怎麼想的,兩排院落之間的通道,寬度都不足三個男人並肩而行。萬一有人將巷子口堵住,然後往下丟幾捆乾柴,大夥就要在這裡跟敵軍玉石俱焚。

迂迴戰術無效,只能繼續向前開路。宋武用力跺了跺凍木了的腳,帶領身邊親衛又殺向了第一線。對面的守軍發現唐寇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招,也變得越來越有信心。先組成圓陣遏制住了宋武的攻勢,隨後,居然在一名身穿金甲的武將帶領下,開始試探着組織反擊。

攻守雙方很快又頂在一起,刀槍並舉,手忙腳亂。新趕到的俱戰提兵卒是因爲剛剛被驚醒的緣故,身體尚未活動開,戰鬥動作十分生澀。唐軍則是由於趕了一夜的路,已經頻臨強弩之末。雖然他們在此之前,幾乎預料到所有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

再這樣繼續僵持下去,後果也許不堪設想。宋武急得火冒三丈,咬緊牙關再度向對面猛攻。金甲將軍也在幾名親信的保護下,向宋武迎了過來。兩波人刀來槍往,攪做一鍋粥。。

就在此刻,唐軍的隊伍中忽然飛出一波箭雨,掠過交戰雙方的頭頂,徑直向後續的百姓中落下。士氣高昂,卻沒有任何甲冑護身的百姓們登時被射到一片,慘叫聲不絕於耳。守軍的動作瞬間一滯,隨即,便徹底陷入了瘋狂。

“用羽箭開道,往人多處射。”宇文至帶領着數十名弓箭手,頂到了宋武背後,迅速接過第一線的指揮權。

更多的羽箭飛了起來,掠過微明的晴空,落到了守軍背後人羣當中。僅憑着一口熱血在支持的俱戰提百姓和天方教狂信徒們,被射得血肉橫飛,七零八落。

而唐人的殺招還不止這些。宇文至微微掃了一下羽箭攻擊的效果,冷峻地下達了第二道命令,“換火矢。點燃臨街的房子,給大軍照亮道路!”

一羣搖曳的火鳥迅速升空,在清晨的朝霞中展開翅膀。所過之處,濺起一片片橘紅色的光芒。

街道上的百姓徹底崩潰了,哭喊着衝向自家的院落。打水救火。天方教聖戰者忘記了自己的豪言壯語,丟下兵器,抱頭鼠竄。俱戰提守軍先被自家百姓衝散隊伍,然後被沿着長街推過來的宋武等人各個擊破。藥剎水諸侯則帶領着貼身侍衛跟着唐軍的步伐衝擊城內,跳進一座座院子,開始了新一輪瘋狂的洗劫。

幾個男人持木棍抵抗,被武士們一刀剁翻,再一刀砍掉頭顱。幾個老人跪地求饒,被武士們一腳踢開。幾個女人驚慌逃避,武士們從背後追上去,將她們抱住,摔倒,順手扯開衣服…...

“繼續前推。凡擋路者,格殺勿論!”宇文至對發生在自己眼皮底下的搶劫與殺戮視而不見,揮了揮猩紅色的將旗,下達了新的命令。

家族的經驗告訴他,無論今天早晨死掉多少無辜者,他都不會受到懲罰。

戰報總是由勝利者書寫。

而勝利者不會自己審判自己。

第3章 陽關(一)第1章 笳鼓(八)第1章 長生殿(一)第5章 不周山(七)第5章 紫袍(八)第6章 驚蟄(七)第5章 雙城(一)第6章 驚蟄(六)第2章 天威(三)第1章 笳鼓(三)第3章 國殤(八)第1章 看劍(一)第4章 英魂(三)第4章 光陰(二)第1章 羽衣(二)第2章 天威(六)第4章 光陰(一)第3章 正氣(三)第1章 羽衣(六)第5章 不周山(六)第2章 初雪(八)第5章 紫袍(四)第2章 天河(四)第3章 壯士(三)第2章 礪鋒(六)第2章 殘醉(二)第4章 社鼠(六)第2章 初雪(六)第2章 天河(八)第3章 霜刃(三)第1章 長生殿(二)第6章 大唐(二)第1章 笳鼓(五)第6章 驚蟄(八)第1章 羽衣(三)第5章 春曉(七)第5章 異域(二)第3章 早寒(二)第6章 驚蟄(二)第1章 秋聲(五)第4章 光陰(五)第5章 不周山(七)第4章 破軍(一)第5章 雙城(三)第1章 白虹(四)第1章 長生殿(三)第4章 霜降(六)第1章 羽衣(一)第4章 霜降(五)第1章 笳鼓(四)第2章 天河(五)第4章 社鼠(一)第1章 白虹(二)第4章 樓蘭(一)第5章 雙城(五)第1章 看劍(四)第3章 國殤(五)第2章 礪鋒(一)第1章 笳鼓(六)第1章 羽衣(七)第6章 大唐(一)第4章 社鼠(一)第3章 陽關(八)第3章 陽關(七)第3章 陽關(四)第5章 不周山(八)第4章 霜降(四)第6章 驚蟄(七)第5章 紫袍(七)第1章 白虹(二)第6章 大唐(五)第3章 霜刃(五)第6章 驚蟄(七)第1章 笳鼓(一)第2章 殘醉(二)第6章 大唐(八)第3章 壯士(二)第6章 大唐(九)第4章 社鼠(二)第2章 殘醉(一)第4章 英魂(八)第6章 雪夜(五)第3章 陽關(三)第4章 破軍(一)第4章 英魂(五)第5章 異域(一)第4章 霜降(六)第4章 光陰(一)第5章 春曉(六)第1章 羽衣(五)第6章 大唐(八)第3章 壯士(六)第4章 社鼠(三)第2章 天威(一)第2章 天河(一)第6章 大唐(五)第1章 長生殿(二)第4章 樓蘭(四)第3章 陽關(二)第2章 礪鋒(六)
第3章 陽關(一)第1章 笳鼓(八)第1章 長生殿(一)第5章 不周山(七)第5章 紫袍(八)第6章 驚蟄(七)第5章 雙城(一)第6章 驚蟄(六)第2章 天威(三)第1章 笳鼓(三)第3章 國殤(八)第1章 看劍(一)第4章 英魂(三)第4章 光陰(二)第1章 羽衣(二)第2章 天威(六)第4章 光陰(一)第3章 正氣(三)第1章 羽衣(六)第5章 不周山(六)第2章 初雪(八)第5章 紫袍(四)第2章 天河(四)第3章 壯士(三)第2章 礪鋒(六)第2章 殘醉(二)第4章 社鼠(六)第2章 初雪(六)第2章 天河(八)第3章 霜刃(三)第1章 長生殿(二)第6章 大唐(二)第1章 笳鼓(五)第6章 驚蟄(八)第1章 羽衣(三)第5章 春曉(七)第5章 異域(二)第3章 早寒(二)第6章 驚蟄(二)第1章 秋聲(五)第4章 光陰(五)第5章 不周山(七)第4章 破軍(一)第5章 雙城(三)第1章 白虹(四)第1章 長生殿(三)第4章 霜降(六)第1章 羽衣(一)第4章 霜降(五)第1章 笳鼓(四)第2章 天河(五)第4章 社鼠(一)第1章 白虹(二)第4章 樓蘭(一)第5章 雙城(五)第1章 看劍(四)第3章 國殤(五)第2章 礪鋒(一)第1章 笳鼓(六)第1章 羽衣(七)第6章 大唐(一)第4章 社鼠(一)第3章 陽關(八)第3章 陽關(七)第3章 陽關(四)第5章 不周山(八)第4章 霜降(四)第6章 驚蟄(七)第5章 紫袍(七)第1章 白虹(二)第6章 大唐(五)第3章 霜刃(五)第6章 驚蟄(七)第1章 笳鼓(一)第2章 殘醉(二)第6章 大唐(八)第3章 壯士(二)第6章 大唐(九)第4章 社鼠(二)第2章 殘醉(一)第4章 英魂(八)第6章 雪夜(五)第3章 陽關(三)第4章 破軍(一)第4章 英魂(五)第5章 異域(一)第4章 霜降(六)第4章 光陰(一)第5章 春曉(六)第1章 羽衣(五)第6章 大唐(八)第3章 壯士(六)第4章 社鼠(三)第2章 天威(一)第2章 天河(一)第6章 大唐(五)第1章 長生殿(二)第4章 樓蘭(四)第3章 陽關(二)第2章 礪鋒(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