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卿一到場,氣氛變得極爲怪異,血魔、塵沙散人、青靈子三人臉色一變。
尤其是優婆老尼,雙眼寒光,盯着陳玉卿,緊緊捏住柺杖,冷笑道:“小和尚!貧尼入道修煉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呢!當年在天竺國,你家佛祖尚且要讓我三分。”
“就憑你這個小輩,也膽敢到我面前來生事。事到如今,你家佛祖只剩你這麼一個獨苗弟子存世,識相的自己退開,否則別怪我心狠手辣。”
陳玉卿合十,平靜說到:“老前輩!您是和佛祖同一時代的修行者,論理,我這個做晚輩的應該禮讓三分。您和佛祖恩怨甚深,當年我佛門毀滅,也是老前輩一手促成。”
“如今的天地之間,佛祖所傳之道已滅盡。該報的仇,該出的怨氣,早已報完泄盡。老前輩爲何還是不肯放下嗔怒,執意要與魔障爲伍。”
優婆老尼一聽此話,大怒喝到:“小和尚,如來與我的恩怨,豈有你這個小輩插嘴的份。當年要不是你家佛祖作梗,我又怎會家破人亡。”
“說什麼滿口慈悲,色法空相,都是嘴上假話,誆騙世人的把戲。如來要是真的空了一切,不起凡心,又怎會插手我的事,度走我丈夫,弄得他出家爲僧。”
優婆老尼越說越恨,不覺又回想起上古時代那些恩恩怨怨。
上古時代,在天竺國境內,那時候鬼神之道大行於世,到處信仰梵行苦修,甚至還有些極端者,以折磨自己的身體入道,種種修行方法,不一而足。有些因此進入極深的禪定之中,獲得許多不可思議的大神通。
如來降世成佛後,在中天竺宣揚佛道,佛法迅速弘揚開來。當時,在東北天竺摩揭陀北方的一座雪山中,住了一個仙女,名叫優婆羅陀。
她前身本是摩揭陀地區一個小王國的公主,天生聰慧,文思出衆,而且辯才無雙,後來拜了許多苦行師和梵行仙爲師,學習禪定之法。
最終厭倦紅塵,便隱居在雪山茂林中,以清淨之道修習禪定,逐漸獲得許多長生成就,成爲遠近聞名的仙女。
優婆羅陀修煉有成後,降服了附近不斷騷擾的毒蛇和妖獸,不惹紅塵事,一心住於極深禪定中。直到有個強大的孔雀妖王聽說了優婆羅陀的名聲,親自上門討教。
這個孔雀妖王名叫阿育耶陀,他在過去時,曾經化身爲人形,拜訪各路苦行者,追隨他們學習禪定和法術。因此道行極高,而且心性仁慈,時常助人降魔,素有賢名。
只不過他修煉了很多年後,自認爲自己得到了天竺所有苦行者的法門,心中升起一絲自傲。當他聽說摩揭陀有位隱居的仙女,好勝之心一起,便找上門拜訪。
說是拜訪,實則是想比個高低。優婆羅陀前身是公主,自然也有一股天生的自負。一見面後,兩人約好不施法打鬥,而是以定功比個高低。
阿育耶陀先入定中,藏在禪境之內。優婆羅陀則以自己的定功,感知孔雀王在哪一層定境,但無論她怎麼尋找,也無法感知到孔雀王的境界。
於是孔雀王又感知優婆羅陀的定境,同樣無法獲勝。兩人比鬥半年,根本無法分出高低,竟然因此惺惺相惜,互相生出情愫和愛慕,於是決定結爲夫妻。
按照天竺國成婚的規矩,優婆羅陀要嫁人,必須要回返皇宮,告知父母,經父母同意後,再由孔雀王來迎娶。
優婆羅陀的父母一聽說是孔雀之王要迎娶自己的女兒,當下極爲歡喜。於是邀請各路苦行仙來參加成婚宴會,事情極爲順利。
當天晚上,東天竺乃至恆河一代所有苦行仙,全部彙集在王宮之中。剛剛修成佛身的如來,也在受邀之列。
成婚宴會即將開始前,優婆羅陀盛裝打扮,穿着華麗的衣袍,在王宮中靜靜等待。
此時,孔雀王穿着金色鎧甲,坐着九隻金色孔雀拉乘的華麗馬車,在衆多孔雀仙的陪伴下,如同一個真正的王者,降落在王宮中。
所有苦行仙上前,給這位即將成婚的孔雀王賜福,衆人無不祝願這位孔雀王天長地久,夫妻恩愛。
直到如來出來賜福的時候,事情發生了變化。如來一見到這位孔雀王,便說了十二因緣在內的許多精妙佛法。
孔雀王當時聽後,如同驚雷灌耳,修行的瓶頸解開,再遇名師,當下暗暗心生仰慕。就算如來已經退開,他仍舊魂不守舍,思考如來所說的佛法。
大婚進行之際,優婆羅陀就暗暗察覺到自己的丈夫心不在焉。但這種場合,她又不好多問,只以爲是孔雀王初次成婚,沒有習慣人間的事。
於是她暫時壓下心頭疑慮,在衆人的見證下,與孔雀王一起舉辦了盛大的婚禮。事後一切正常,孔雀王與優婆羅陀一起返回靜修林,兩人如膠似漆的生活了許久。
大半年後,一天夜裡,孔雀王突然不辭而別,拋下熟睡中的優婆羅陀,消失無蹤。第二天,優婆羅陀醒來之後,又驚又急,再也顧不得修煉,到處尋找她的丈夫。
天竺五個國家,乃至南洋諸國,她都親自翻山越嶺,一步步前去尋找,幾乎搜遍了整個天竺。爲了找到丈夫,沿途她不斷學習各種神通,希望憑藉自己的力量,追尋到孔雀王的足跡。
五十幾年後,她的父母早已死亡,王國也隨之破滅,但她依舊毫無所得。
任何神通,都找不到半點痕跡,孔雀王好似人間蒸發一般。最終,她以爲孔雀王已經遭遇不測,滿心絕望,心如死灰般的回到王宮,打算將自己火祭,了此殘生。
但這個時候,一位曾經向她傳授過禪定的苦行老師上門,說好像在如來的僧團內,看到了一個和孔雀王極爲相似的年輕比丘。
還說那個比丘是如來的十大弟子之一,生來宿慧,有神通力傍身,幫助如來弘法許久。
優婆羅陀絕望已久的心,立刻升起了一絲希望。她急不可耐的度過恆河,再次來到中天竺,終究在華首城的一座龍池畔,見到了如來,還有僧團。
在數萬人中,她果然一眼看到了一個人類比丘,長得和他的孔雀王一模一樣,坐在如來的下手,正在聆聽佛法。
她不顧身份,癲狂奔跑,踏過滿地的碎石和荊棘,衝開阻攔的老比丘,找到這個神似孔雀王的年輕人。
當站在這個比丘面前那一刻,她確定無疑,眼前這個人,就是她苦苦尋找了五十多年的孔雀王。
優婆羅陀也有神通,她一眼看出,孔雀王已經拋棄了自己的孔雀之身,元神投胎轉世爲人。此時,她熟悉的丈夫,竟然成了如來坐下的一個比丘,名叫納蘭達。
她這才明白,五十年沒有找到自己的丈夫,都是如來用不可思議的神通,掩蓋了孔雀王轉世的行蹤。
優婆羅陀滿心痛苦,流淚質問曾經的丈夫。但是納蘭達比丘竟然說自己已經得道,他好似一切都沒有發生一般,邀請優婆羅陀一起加入僧團。
優婆羅陀多年遭受的屈辱,早就讓她失去理智。她陷入瘋狂,在法會上大聲斥責納蘭達,質問他爲何沒有盡到一個丈夫該有的責任,拋棄了自己。
並且斥責如來,說如來毀了她的家庭。如來面對指責,未曾出聲!但納蘭達卻說自己是爲了追尋自己的道,讓她不要指責自己的老師。
納蘭達的平靜和不在乎,徹底激怒了優婆羅陀,於是她滿腔絕望哈和恨意,當場施法,喚來無數毒龍和妖魔,催動漫天狂風暴雨,屠殺華首城,想要將納蘭達強行帶走。
但是如來的護法現身,擋住了風暴,迦樓羅神鳥鎮服住毒龍和妖獸。可此時的優婆羅陀,早就是天竺首屈一指的大神通者,禪功更是深不可測,直追如來。
就算是如來的護法神合力,也根本無法阻擋此時的優婆羅陀。如來的上座比丘們,將納蘭達護在中間,以金剛大陣發動漫天佛光。
她憑藉着強大無比的力量,生生打破如來的佛光。五百上座比丘,竟無一人是她的對手,就連號稱是神通第一的大弟子,也一招而敗。
優婆羅陀衝到如來面前,抓住納蘭達,即將把納蘭達帶走之時。如來突然出手,一掌揮出,漫天風暴退去,再出一掌,妖獸毒龍盡皆鎮服,天魔退避。
第三掌則是擊向優婆羅陀,僅此一招,便將優婆羅陀徹底擊敗。優婆羅陀絕望之餘,終於明白了,自己此生永遠也不可能戰勝如來。
她面對如來,滿腔怒火,當場發下惡毒誓願,誓要讓如來的一切家業,被她親手摧毀。
這一戰過後,如來威名遠播,優婆羅陀則重傷逃走。納蘭達回到如來座下,重新修煉!
優婆羅陀離開後,對如來和孔雀王,只有無邊的恨意。她返回靜修林,召集各路不服如來的苦行者以及梵仙,修煉種種神通,聯合人間王國之勢,對抗如來。
此後如來傳道的二十幾年間,她不斷用種種法術和陰謀詭計,偷襲如來僧團。並且借凡人之手,殺死了如來的兩個弟子。
還聯合一個國王,發兵將如來的親族全部屠殺殆盡,血洗了曾經的華首城。並將所有冤魂和血水聚集到一起,當着如來的面打成灰燼。
她和納蘭達之間恨意越來越深,直到如來飛昇離去,也始終未曾得手。此時,上座比丘們各個神通大成,護法神更是前所未有的強大。
面對人多勢衆的僧團,優婆羅陀越來越不敵,追隨她的梵仙們,紛紛逃竄。最終只剩她一人,苦苦對抗如來留下的僧團。
納蘭達的力量強大無比,曾多次將優婆羅陀的法術打破,但又每次都放任優婆羅陀離開。
優婆羅陀在一位古老的智慧苦行者教導下,終於領悟到,依靠神通和外力,根本無法和如來的力量對抗。只有摧毀如來留下的信念和法門,讓比丘陷入懷疑、分裂和自毀,才能真正毀滅僧團。
於是她化成普通婦人,不斷在人間散佈納蘭達的謠言,中傷他的名聲。此舉漸漸奏效,惹得僧團中一些不明究竟的年輕僧人生出厭惡。
最終事態越來越激烈,僧團中的年輕人對他極爲不喜,連上座長老也無法阻止事態惡化。納蘭達無奈之下,只得離開僧團,獨自一人化緣行走。
優婆羅陀的機會終於來了,有一次,納蘭達化緣吃完食物之後,竟然身中劇毒,倒地不起,失去了所有的力量和神通。
在他極爲痛苦的時候,優婆羅陀眼神冰冷的現身。但她並沒有殺死納蘭達,過去她有多愛孔雀王,此時她就有多恨納蘭達。
如來的弟子必須要以人身修道,納蘭達正是因此原由,才把自己的孔雀之身封存在雪山裡,元神離體轉世。
優婆羅陀深知,要報復一個人,就要讓他失去他最珍愛的東西。納蘭達背叛她是爲了修行,那麼她就要毀掉納蘭達苦苦追尋的一切。
所以她用古老的經文,下了某種惡毒詛咒,讓納蘭達魂魄重回孔雀之身,永遠無法轉世爲人。
納蘭達曾經最想做人,那麼他將以牲畜之身住世,失去神智,永恆以人爲食!
咒語應驗,納蘭達重新變成了孔雀王,但是他不再是過去那個睿智的孔雀族聖者,而是一隻毫無理智的兇殘妖獸,一口可以吞下數千人。甚至連孔雀族人,也是孔雀王的口中餐。
從此之後,優婆羅陀爲了毀滅佛門,裝扮成比丘尼打扮,自稱優婆老尼,不斷混入僧團,迷惑僧人心智,分裂並且篡改佛門經文。
上古大劫時代,姬軒在中土崛起,優婆羅陀在天竺縱橫一世,心高氣傲。她聽說姬軒的名聲後,來到中土挑釁,結果這才踢到鐵板上。
她被姬軒打傷,一路追殺到天竺,差點將她打的粉身碎骨。優婆羅陀足足修養了五千多年,才堪堪恢復傷勢。
此舉正好給了佛門喘息的機會,佛門在天竺直接做大,並且傳入中土。
優婆羅陀出關之後,姬軒已死,她便毀了天竺佛門,焚燒一切經文。自此,如來之法在天竺絕跡。七千年前,中土的滅佛事件,也是她一手催化而出。
中土最大的佛頂金輪寺,還有太白山的金剛幢寺,都是被優婆羅陀摧毀!
但那一戰,優婆羅陀也被中土八宗裡的幾個佛門法主圍攻,再次重傷,逃回雪山修養到現在,纔再度現世。
此時再次見到如來最後的一個弟子,優婆羅陀那股無邊恨意,瞬間升起。
“禿頭!當年我跟你家如來打鬥的時候,連如來都讓我三分。就憑你,學到了如來的幾分本事?敢到我面前逞兇?你是嫌自己活的太長了?”
“要不要我送你去見見你那佛門前輩的下場!他至今還在雪山當一個扁毛畜生!”
陳玉卿合十到:“前輩,晚輩當然無法對抗前輩的神通,只不過此戰非來不可。而且只要能拖住前輩一時,勝負倒也無所謂。”
“何況貧僧此來,並非是和前輩交手。貧僧只需攔住另一位即可!”說完看向塵沙散人。塵沙散人一愣,眼神驚異!
優婆老尼冷笑道:“你什麼意思?”
此話一落,旁邊傳來一個聲音:“老妖婦,當然是他不跟你打了。要跟你打的是我!”昊天身旁另一邊,白雲浮動,走出一個白衣妙齡少女。
來者正是金母,金母持着一把黑色長劍,赤腳走上前,盯着優婆老尼淡笑道:“老妖婦,聽說當年,你在天竺很是逞能,不知今天還有幾分手段。”
所有人一看到金母,面色難看至極。因爲金母數萬年的名聲,震動天地。她幾乎和地母是同一時代的高手,成道甚至可以說是在場幾人中最爲古老的一位。
全盛時期,就算是血魔,也不敢和金母對抗。後來還是姬軒聯合水火二神,斬斷了崑崙天柱,纔將金母打傷。金母如今再度歸來,當年的名聲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