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二十八 韃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風情異江南(中)

黑夜總是讓人恐懼,夜色越深恐懼就會越大,對黎民的期盼也就會越深。戰鬥、奔逃了一夜的韃靼部,在天亮後終於讓契丹追兵退卻,或者說他們終於逃脫了契丹追兵的追殺。夜晚的戰鬥,最是讓人心力交瘁,尤其是缺乏戰力的老人、女人和孩子,他們只能在漫無邊際的戈壁上拼命逃跑。好在這樣的情況並非是頭兩次碰到,韃靼部的女人早已有了應對之策,昨夜部落戰士在與契丹軍士交戰時,她們並沒有四散亂逃,而是帶着自己的孩子和有限的財物,儘量聚集在一起。

天亮之後,圖巴克指揮部落勇士,將部落的民衆漸漸收攏起來,昨夜的戰鬥再次給予部落不小的慌亂、創傷,留下了遍野屍體、血跡,和散落的財物、牛羊,但是天可憐見,損失並不是太大,戰士們的傷亡也沒有突破千人。

總而言之,在這樣的絕境中,能走到這裡來的人,都已知沒有退路,他們奮起反抗,所以昨夜的作戰竟然分外勇敢,將絕大部分契丹大軍擋在了營外,而且昨夜的契丹大軍似乎並不多,沒有再像之前那樣,一出現就是好幾千上萬人。圖巴克最後得出結論,昨夜的契丹軍隊不會超過三千,之所以在夜裡發起攻擊,也是想趁夜擴大慌亂。

圖巴克一邊讓人清點傷亡,一邊讓巴拉西聚攏族人,好趁着白日繼續往西趕路。

然而,那位美麗而妖嬈的公主殿下,卻一直沒有看到蹤影,這讓圖巴克變得焦躁異常。

沒過多久,一個讓圖巴克差些從馬背上摔下來的消息傳到他耳中——公主殿下阿狸,被契丹俘走了!

來彙報這一情況的戰士名叫沃裡克,他說他親眼看到阿狸殿下被包圍,在力戰不敵後,被契丹賊子制住,綁上戰馬帶走了。當時沃裡克拼命想要上前阻攔,卻被契丹賊子斬落馬下,重傷昏迷,今日被救醒之後,第一件事就是來向圖巴克彙報這件事。

圖巴克憤怒、心痛不已。他已經失去了三個兒子,實在是無法容忍再失去僅有的女兒!但是那又如何,難道要分兵回擊契丹,從契丹手中奪回阿狸?韃靼部現在本就朝不保夕,在極力逃避與契丹交鋒,分兵回擊契丹,那與自殺有何區別?

沒過多久,巴拉西也得知了這一消息,他急衝衝跑到圖巴克面前,大聲吼道:“父汗,請撥給我一千戰士,讓我去救阿姐!”

圖巴克心痛如絞,卻猶豫不決。

巴拉西怒火中燒,他嘶聲吼叫起來,“父汗!”

圖巴克擡頭看了一眼正在舉步維艱西行的部族,眼中老淚縱橫。

巴拉西再也剋制不住,扭頭就走,跨上戰馬,拍馬奔過正在行進的人羣,“阿狸公主被契丹賊子掠走,有願隨我去相救的,拿好你們的弓箭,跟我走!”

應者雲集!

……

勝州城。

王樸站立在城門上,負手望着緩緩開進城的大軍,臉上帶着不無自得的笑意。在他身旁,滿面春風的陳力欣慰道:“先生,經過這些時日出兵,隨着這最後一批出徵將士凱旋,勝州全境都已光復。那些新招募不久的新卒,經過這幾場戰事的磨練,也都有了樣子。如今,勝州不說固若金湯,但契丹蠻子要是再來,卻也沒那麼容易就想將勝州攻下了!”

“耶律敵烈纔在桑亁關外損兵折將,經過一場殘敗,需要一些時間恢復元氣,短時間內,想來攻打勝州?——我不去攻打豐州,他就該慶幸纔是。”王樸頗有些“大言不慚”的說

道,顯得意氣風發。

陳力哈哈大笑,“攻打豐州,那是早晚的事!”說到這裡,看向北方,遼闊的草原一望無垠,“就是不知李將軍如今到何處了。”

前些時日,李從璟大敗耶律敵烈之後,率領百戰軍進入勝州略作休整,卻沒有久留,兩日後出城,揮師再度踏上征程。

王樸道:“軍帥此番出征,會帶領百戰軍在黃河之南先向西行,繞過應天軍的控制範圍後,再行北上,直去韃靼部所在領地。路程雖然遠了些,但可以保證不被耶律敵烈發現。只要耶律敵烈短時間內無法發現軍帥,軍帥的謀劃就大有可爲。”

陳力點頭,感慨道:“李將軍真乃雄才虎膽也,孤軍深入草原,這樣的壯舉,我等之前可是想都不敢想。”

“領兵出草原,這有何難,本朝初年,我大唐雄師深入草原,那是家常便飯,如入自家後院耳!”王樸道,“這些都是往事,姑且不言,就說去年,百戰軍也是深入草原轉戰過的,騎兵千里轉戰之道,百戰軍並不陌生。”後面說的,卻是去年郭威受李從璟之令,率領君子都入草原“練兵”,效仿昔日衛霍之舉之事。

這些閒話說完,王樸轉過身,看向陳力,“豐勝之地,原屬振武節度使,後爲契丹蠻子攻佔,沒有朝廷之令,振武節度使也未出兵收復。現在勝州重歸大唐,也不知振武節度使會否派人來接防。大同與振武臨近,以陳將軍之見,那振武節度使此時會如何?”

“想必會上奏朝廷,意圖將勝州重歸其轄下。”陳力說道。

王樸不屑的笑道:“若是如此,卻不能便宜了振武節度使。倒不是說要爭權奪利,振武節度使既然先前守不住勝州,焉知往後便守得住?若是再讓耶律敵烈將勝州奪取,我等便白忙活了一場,付出的代價也就付之東流。既然如此,依我之意,不如由大同軍來接管勝州,再向陛下請命,將勝州納入大同節度使下。”

“這……恐怕不妥吧?”陳力有些驚訝,雖然心裡很贊同王樸的話,但總有些顧慮。

王樸擺擺手,“光復勝州,本就是大同軍所爲,現在接管勝州,順理成章。”說着看向陳力,“怎麼,難道大同軍畏懼耶律敵烈兵鋒,不敢爲大唐駐守此城?”

“鳥!”陳力頓時惱怒,“那耶律敵烈若是敢來,大同軍見一次砍一次!”

王樸拍了板,“那此事就如此定了。麻煩陳將軍一趟,將此事告知秦將軍,問問他的意見。”

只要能將勝州歸入唐境,並將其牢牢守住,不使其再失,由誰來暫領,不僅是王樸,李從璟也是不在意的。畢竟,百戰軍不可能在此地駐守。

……

百戰軍西渡黃河後,再度北上,進入茫茫草原,找了牧民做嚮導,復向西北而行,不久就踏入了戈壁地帶。

與當日初入雲州,出關援助大同軍不同,此時衆人雖也重任在身,但總算不復當日緊迫,先前沒來得及好生欣賞草原風光的第五姑娘等人,這一路行來卻是一直在東張西望,過足了眼癮。而草原上的牛羊肉,讓她們在大快朵頤時,直呼暢爽。

即便是劉細細,也將少女天性展露無遺,和第五姑娘一路獵奇,真將此行變作了遊山玩水。

大漠風光別有風味,大風起時風沙走石,百里內都是滾滾煙塵,少了中原的溫婉如水,多了許多豪邁蒼勁。若說江南是溫柔鄉,這裡便是英雄地,是熱血男兒征戰沙場,建功立業的地方。

自古以來,北境多戰事,在戈壁、草原與荒漠邊,多少中原男兒遠離故鄉,在這裡戰鬥、生活,又在這裡死去、埋葬,這一片廣闊無邊的土地,也包含了無邊的豪情壯志與思鄉離愁。

邊關,邊關,這兩個字,唸叨起來是多麼厚重。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

李紹城對照輿圖,在馬背上眺望前方良久,指着西北方向,問李從璟:“大哥,再往西北百里,就是居延海了。韃靼部西遷,必定要經過此地,數萬人的大規模遷徙,留下的痕跡必定極其明顯,只要我等到了居延海,就能鎖定韃靼部的行蹤。”

李從璟點點頭,擡頭遠望。

不遠處,數騎奔馳而來,卻是放出去的遊騎回來覆命。因孤軍深入,遊騎的作用愈發重要,這回出去探路的,是林英本人。他回到李從璟身前,抱拳行禮,然後開口道:“軍帥,前方發現了一隊騎兵,人數在兩千到三千之間。”

“是韃靼部?”李紹城皺眉問。

林英搖頭,“不像。看對方模樣,倒是契丹軍的裝束。他們應該才經歷過一場戰鬥,隊伍中還有俘虜、傷員。至於其他的,因爲不方便靠得太近,卻是看不真切了。”

“契丹軍?”咀嚼着這三個字,李從璟臉上浮現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他看向李紹城、郭威等人,“這倒是巧了。”

“這有什麼巧的!這草原上,除卻韃靼大軍,就是契丹大軍!”第五姑娘哼了哼。

李從璟不跟他計較,郭威尋思道:“既然是契丹軍隊,又方與人交戰,想必是追擊韃靼的人馬,但爲何只有兩三千人,這軍力卻是少了些。”

“不少,不少。”李從璟呵呵笑道,“到了此地,契丹已經差幾將韃靼逐出了原領地,這時候之所以還有契丹軍隊韃靼咬着不放,卻應該不是想要將他們追殺殲滅,而是驅趕着他們西行。”

李紹城雙眸明亮,“的確如此。將韃靼部驅逐出原領地,契丹軍的戰略目的也就達到,此時只要保證他們繼續西行、不回頭便可,這兩三千人的契丹軍,應該就是驅趕、監視之意。至於韃靼西遷後去到何處,那卻不是契丹眼下關心的了。”

郭威也想通了此中關節,順着向下說道:“韃靼部西遷,必定要找地方生聚,需要侵奪草場,如此,便不可避免與西邊其他部族產生衝突、戰爭,而契丹本就在西征,此舉無異於讓韃靼爲其先頭部隊,爲他們擾亂西部部族,消耗軍力。這樣一來,當契丹軍西征時,遇到的抵抗就要小上很多,就可坐收漁翁之利了!”

“不錯,的確如此!”李從璟笑出聲來,“這幅算盤倒是打得叮噹響,看來耶律阿保機和耶律敵烈到底是老謀深算,深諳用兵之道。”

林英道:“只不過,他們這幅盤算馬上就要落空了!”

見林英一語戳破關鍵,衆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笑罷,李從璟擺擺手,“好了,既然要跟韃靼部接頭,共襄大舉,這初次相見,見面禮總是必不可少的。”

“這支契丹軍,以及契丹軍中的韃靼俘虜,正好用於此處!”

……

(本章完)

章九十五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2)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三十六 西樓之真相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2)章一百五十五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1)章兩百四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3)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五十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上)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六十一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4)章十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1)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4)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兩百三九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4)章二十七 百戰軍之困章四十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1)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十六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3)章八十二 帝室正統如雲煙 能飲三碗鮮血否章十八 攻克章四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0)章六十三 所謂兒皇帝【第二更】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六十六 郭威章九十七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2)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六十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上)章八十四 大爭之勢周復始 有志英才自古同章八十八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4)章十五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2)章二十五 百戰安義(4)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四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7)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八十二 帝室正統如雲煙 能飲三碗鮮血否章九十八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5)章五十六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6)章六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2)章六十六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1)章一百七十三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上)章六十三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上)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五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0)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9)章六十八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6)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九十七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4)章四十五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1)章兩百四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1)章六十三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8)章十六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下)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中)章七十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8)章二十 當年明月仍皎潔(中)章一 千里之遠有梟雄(上)章六十 李從璟的志向章三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3)章五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6)章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5)章一百二十六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9)章六十二 伐謀伐交可得利 唯獨伐兵令人懼(下)章二十七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5)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一百零二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9)章四十八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4)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4)章二十五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4)章一百二十五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8)章三十一 君子章四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八十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7)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一百零九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上)章一百二十三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6)章五十九 三軍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請攻李章四十八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3)章十六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7)章二十六 百戰安義(5)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章七十三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2)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上)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3)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章一百八十九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7)章三十二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6)章五十九 破城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4)章四十二 相親(上)【第一更】章十一 一載相識十載別(5)章七 一載相識十載別(1)章六十二 伐謀伐交可得利 唯獨伐兵令人懼(下)章三 神仙山(2)章兩百零九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4)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
章九十五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2)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三十六 西樓之真相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2)章一百五十五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1)章兩百四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3)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五十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上)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六十一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4)章十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1)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4)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兩百三九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4)章二十七 百戰軍之困章四十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1)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十六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3)章八十二 帝室正統如雲煙 能飲三碗鮮血否章十八 攻克章四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0)章六十三 所謂兒皇帝【第二更】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六十六 郭威章九十七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2)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六十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上)章八十四 大爭之勢周復始 有志英才自古同章八十八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4)章十五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2)章二十五 百戰安義(4)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四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7)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八十二 帝室正統如雲煙 能飲三碗鮮血否章九十八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5)章五十六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6)章六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2)章六十六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1)章一百七十三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上)章六十三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上)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五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0)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9)章六十八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6)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九十七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4)章四十五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1)章兩百四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1)章六十三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8)章十六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下)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中)章七十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8)章二十 當年明月仍皎潔(中)章一 千里之遠有梟雄(上)章六十 李從璟的志向章三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3)章五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6)章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5)章一百二十六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9)章六十二 伐謀伐交可得利 唯獨伐兵令人懼(下)章二十七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5)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一百零二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9)章四十八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4)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4)章二十五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4)章一百二十五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8)章三十一 君子章四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八十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7)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一百零九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上)章一百二十三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6)章五十九 三軍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請攻李章四十八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3)章十六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7)章二十六 百戰安義(5)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章七十三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2)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上)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3)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章一百八十九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7)章三十二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6)章五十九 破城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4)章四十二 相親(上)【第一更】章十一 一載相識十載別(5)章七 一載相識十載別(1)章六十二 伐謀伐交可得利 唯獨伐兵令人懼(下)章三 神仙山(2)章兩百零九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4)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