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六 郭威

雨依舊在淋淋漓漓的下着。

小村外一處山包下,幾名安義軍軍士,包括郭姓隊正,在挖坑。

李從璟等人,站在一旁默默看着。

坑挖好,顯得很泥濘,郭姓隊正和一名安義軍,將李繼韜的無頭屍身擡進坑裡,又開始一鏟一鏟往裡面填土。

泥土落在屍體上,漸漸覆蓋了他本來的面目。

坑填好,復堆起一掊土。沒有墓碑,沒有牌位。

雨水沖洗着新埋的墳,彙集成一道道細小的泥水,往四下流淌。

“死者爲大,入土爲安。”李從璟瞧着土墳,輕輕一嘆,“你一介叛將,死在這裡,好歹還能有個坑可以埋,若是將你的屍首運回魏州,少不得要被撕成碎片。我也算對得起你了,不過你也用不着謝我,亂世人命賤,你我又雙手沾滿鮮血,皆死不足惜。你是我第一個正兒八經的對手,埋下你,算是對得起你,也算是對得起我自己了。”

說完,李從璟負手望着雨中遠山,良久默然。

“李繼韜也算個人物,卻不想死在這麼一個窮酸疙瘩裡,到頭連一件薄皮棺材都沒有。”張小午感嘆道。

莫離拍了拍他的肩膀,“死在哪裡不重要,活在哪裡才重要。李繼韜這廝雖然是叛國賊,但亂世本就是大爭之世,無論如何,他總算爲自己博了一把。活得精彩,如此便好,死了,不負自己的野心。”

張小午點點頭,低頭沉默下來。

“功名富貴,皇圖霸業,到頭來不過一抔黃土,有什麼好爭的?”桃夭夭悠悠道,雨滴打溼她的長髮,黏在皮甲上,她環抱雙臂,說不出的慵懶隨性。

莫離促狹的望着桃夭夭,打趣道:“堂堂軍情處統領,說出這樣的話,可真是打擊士氣啊。”

桃夭夭沒好氣瞥了他一眼,小鼻孔裡發出一聲冷哼,懶得說話。

在李繼韜墳前規規矩矩磕了三個頭,郭姓隊正和幾名安義軍站起身,他走到李從璟身邊,大聲道:“能讓我等親手埋了主公,我謝你。動手吧,皺一下眉頭,我郭威就不是一條好漢!”

李繼韜都死了,他自認自己絕沒有活下去的可能,何況他先前在鎖龍陣中,還朝李從璟放了冷箭。

李從璟轉過身,一臉吃驚,盯着郭姓隊正,“你說你叫什麼?”

郭姓隊正脖子一揚,中氣十足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你聽好了,我叫郭威!”說着又道:“你可以動手了,無需贅言!”

李從璟指着自己的鼻子,十分怪異的問面前的小將,“你知道我是誰麼?”

“李從璟,你……”

“好!”不等郭威話說完,李從璟一把拉住他的手,熱切的望着他,眼神十分真誠,“你看,我認識你,你也認識我,既然如此,大家做個朋友罷!”

衆人:“……”

埋完李繼韜,李從璟等人回到村子裡,準備在民房中暫歇,吃些乾孃,等孟平等人跟上來,再一同去澤州。待匯合了李紹城,集衆人之兵力,揮師潞州,以

李繼韜人頭,叫開潞州城門。

回到方纔那間院子,李從璟帶着郭威進屋休息,衆人於是在屋中燃起一堆火,圍坐周邊,烤着淋溼的戰袍。

郭威剛坐下,復又站起,驚疑不定的問李從璟:“你真不殺我?”

李從璟坐在木凳上,就着火堆,一邊脫着軍靴,一邊笑道:“當然,我說話向來算數。再說了,我殺你作甚?又不能賣你的肉……這天氣乍暖還寒,淋了雨還真談不上好受。哎,郭隊正,別愣着,你也來烤烤。”

郭威怔怔不解,下意識道:“哦,好……”

郭威心不在焉脫下軍靴,腦子裡一直在盤算,李從璟爲何不殺自己。

按說這不可能,且不說兩人處在敵對陣營,就算要招降,可作爲李繼韜心腹,前番又多次爲難李從璟,那一箭雖然因爲那位桃統領,沒有要了李從璟性命,但危機卻是給李從璟造成了。這還不論,要不是自己拼死阻攔,李從璟早在鎖龍陣便斬殺了李繼韜……難道李從璟不記仇?

不對……他是聽到我的名字之後才態度突變的,我名字有什麼問題?郭威,很普通,沒什麼問題啊,難道我有親友在爲他效力,提起過我?有可能……

亦或是,李從璟要用我對付潞州?這不太可能,我一介小隊正,沒有那麼大的能量……

李從璟見郭威心事重重,不用多想也知道他必是奇怪自己爲何不殺他,但這理由沒法跟他明說,難道讓他告訴郭威:啊哈,其實我上輩子老仰慕你了,你日後可是後周開國皇帝,一代明君,是個人才,肯定能助我成就功業……

至於此郭威,是不是彼郭威,李從璟暗自也盤算過一番:年齡差不多,二十歲左右,地理位置差不多,郭威是從晉國(後唐)發跡的,再加上其人驍勇能戰,可見不會有那麼巧合,此人該是郭雀兒無疑。

對了,郭雀兒是有紋身的,要不要找個機會驗證一番?

李從璟覺得,有必要給郭威一個自己之所以招降他的明確理由,以消除其戒心。遞給郭威一塊乾肉,李從璟和顏悅色道:“幾次與郭隊正交手,深感你武藝不俗,可是師從名家?”

郭威受寵若驚,接過乾肉,忙道:“昔年家父任順州刺史時,曾爲小可請過武師,因此會些拳腳。不曾想前番在戰場上多次遇到將軍,小可對將軍的武藝,着實是佩服得緊。”

有機會不死,郭威自然不會腦子有病,偏要去撞南牆。況且他是去年李繼韜招兵買馬時才入的伍,李繼韜雖對他不錯,卻也僅此而已……最後,他還有自小撫養他長大的姨母要贍養。

只不過他素重義氣,爲人正直,最是看不得小人行徑,先前纔不忍在李繼韜兵敗時棄之而去,如今李繼韜已死,他還是想活下去的。

李從璟微笑道:“郭隊正不必過謙。對了,先前李繼韜送款於樑時,李紹城曾在羅坪俘獲一安義軍小將,後來爲其所逃,可是郭隊正?”

郭威頓時覺得有些尷尬,“正是小可。那時,恰逢小可鬧了幾天肚子,後來平息下

來,精力恢復,因是得以走脫……”說完,不自在的笑了兩聲。

李從璟瞭然,他先前還奇怪,爲何郭威能被李紹城擒下,卻在自己手裡分外勇猛,原來是這廝對上李紹城時,正在鬧肚子後的虛脫階段。

當下,李從璟不再廢話,拉着郭威的手真誠道:“郭隊正乃是驍勇之將,一身武藝令我分外敬佩,又在上-將危難之時,不離不棄,當得忠義二字,讓我心折。此番我百戰軍新克懷州,正是用人之際,若能得郭隊正相投,必定如虎添翼。令堂亦是大晉良臣,此番還望郭隊正爲國家效力,莫要辜負了自己一身本事。

聽到郭威說他父親是順州刺史,李從璟頓時肯定了他的身份無疑。他有意將他追隨李繼韜說成是“忠義”,絕口不提兩人先前敵對關係,也不提李繼韜叛國,爲的是免得他介懷。又搬出他老子,希望他子承父志。

郭威不曾想李從璟竟然如此高看自己,想自己本乃一介殘兵敗將,官不過小小隊正,螞蟻一般的存在,李從璟如此禮遇,哪有不知好歹的道理,當下拜倒道:“若蒙將軍不棄,敢不效命?!”

李從璟哈哈一笑,心情大好,拉起郭威,欣喜之意無需多表。

當日天色不早,衆人烘乾戰袍,已是黃昏。李從璟不忍被自己這些人嚇跑的村民在野地過夜,派人出去尋找,總算在天黑前將他們接了回來,當下好言勸慰。有軍情處銳士身上帶有銀兩的,交給村民,好歹讓他們收下,權當做吃住之費。

李從璟這般作爲,讓郭威大爲感佩,“將軍愛民之心,世間少有,郭某佩服!”

這一日郭威已經連說了好幾次佩服,李從璟笑笑不以爲意,他可是知道郭威怒殺屠夫的故事,知道他其實很正直,史書上記載郭威年輕時好鬥、好酒、好賭,但同時也頗爲善良。

當晚,衆人在村中安歇,一夜無話。

次日一早,派出去接應孟平和裴約的遊騎回來,報告說大軍已經離此不願,李從璟等人隨即離開村落,去與大軍匯合。

裴約得知李從璟已經取了李繼韜的人頭,自然免不了稱讚一番,“李繼韜既然已死,潞州再無負隅頑抗之必要,李將軍有臨時轄制澤潞之權,若是對潞州軍民網開一面,不追究其隨李繼韜叛國的罪責,潞州可不戰而下。”

李從璟本就是打算,對潞州的追究,懲治李繼遠與魏琢等人即可。

到澤州之後,停歇兩日,等李紹城率千五百騎兵到了。李從璟以臨時轄制澤潞之權,調集澤州守軍,一起前往潞州。

三四千大軍四面圍城,聲勢不小。

李從璟丟上李繼韜的人頭,並讓衆將士輪流齊聲宣讀對潞州的處置文書,他沒假意言及不追究李繼遠、魏琢的責任,以騙開城門——那根本不可能騙得了人。

李繼遠和魏琢心知必死,負隅頑抗。

李從璟一聲令下,大軍攻城,鏖戰半日。

當日夜,潞州軍民打開城門,迎接王師,李從璟等人趁機而入,潞州遂破。

(本章完)

章四十九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4)章七十七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4)章一百七十五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六十四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下)章四二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4)章六十七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3)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一百六十四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1)章九十三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1)章九十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1)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八 兄弟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一百五十六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2)章五十一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下)章七十六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3)章四七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1)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八十二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5)章二十六 崔玲瓏寺廟設伏 趙象爻挑選墳墓章九 一載相識十載別(3)章三十八 黑雲催西樓章二十五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9)章一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1)章兩百二四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章十 三軍之事莫密於間章五十六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6)章九 風月之地有深機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四十四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2)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3)章十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3)章四十七 算盤叮噹響章三十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8)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九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2)章五十一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7)章一百四十九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下)章五十七 初回懷州會莫離 大軍整編一萬八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五十二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上)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風高殺人夜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章二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0)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九十七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6)章七十六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4)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一百六十一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1)章九 淇門之變(1)章六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8)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八十二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1)章七十 龍爭虎鬥章一百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7)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八十八 郭崇韜一言定策 先鋒相遇一戰勝章一百零五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下)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兩百十五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下)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腸裂 願隨軍帥徵四方章兩百零六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1)章九十八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3)章九 先帝功業吾功業 先帝天下吾天下章三十八 琵琶伴美酒 各享五百歲章十九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3)章六十八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3)章二十八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2)章二十五 百戰安義(4)章四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5)章七十四 忽如一夜春風來 局勢變幻激鬥開章六十三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上)章九 一載相識十載別(3)章十五 誰是刀,誰握刀?章兩百十九 隨君輾轉已四載 今成大將彭祖山章九 淇門之變(1)章九 他的屠刀章七 三個錦囊章七十六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3)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七十五 誰在謗新政【第三更】章五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5)章七十 都是你的人【第三更】章九十四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3)章六十九 名將章七十三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2)章四十二 董璋章五十二 軍入潞州(第一更)章四十三 曾立百年功章四五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2)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章八十九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中)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1)章一 北地秋意來時早 國仇家恨苦奈何章六 水寨(4)章六十六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4)章一百二十三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6)章九十七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4)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
章四十九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4)章七十七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4)章一百七十五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六十四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下)章四二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4)章六十七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3)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一百六十四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1)章九十三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1)章九十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1)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八 兄弟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一百五十六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2)章五十一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下)章七十六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3)章四七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1)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八十二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5)章二十六 崔玲瓏寺廟設伏 趙象爻挑選墳墓章九 一載相識十載別(3)章三十八 黑雲催西樓章二十五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9)章一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1)章兩百二四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章十 三軍之事莫密於間章五十六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6)章九 風月之地有深機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四十四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2)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3)章十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3)章四十七 算盤叮噹響章三十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8)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九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2)章五十一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7)章一百四十九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下)章五十七 初回懷州會莫離 大軍整編一萬八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五十二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上)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風高殺人夜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章二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0)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九十七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6)章七十六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4)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一百六十一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1)章九 淇門之變(1)章六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8)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八十二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1)章七十 龍爭虎鬥章一百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7)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八十八 郭崇韜一言定策 先鋒相遇一戰勝章一百零五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下)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兩百十五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下)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腸裂 願隨軍帥徵四方章兩百零六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1)章九十八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3)章九 先帝功業吾功業 先帝天下吾天下章三十八 琵琶伴美酒 各享五百歲章十九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3)章六十八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3)章二十八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2)章二十五 百戰安義(4)章四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5)章七十四 忽如一夜春風來 局勢變幻激鬥開章六十三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上)章九 一載相識十載別(3)章十五 誰是刀,誰握刀?章兩百十九 隨君輾轉已四載 今成大將彭祖山章九 淇門之變(1)章九 他的屠刀章七 三個錦囊章七十六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3)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七十五 誰在謗新政【第三更】章五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5)章七十 都是你的人【第三更】章九十四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3)章六十九 名將章七十三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2)章四十二 董璋章五十二 軍入潞州(第一更)章四十三 曾立百年功章四五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2)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章八十九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中)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1)章一 北地秋意來時早 國仇家恨苦奈何章六 水寨(4)章六十六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4)章一百二十三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6)章九十七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4)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