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一 一載相識十載別(5)

“耶律倍即將西征,草原將再起烽火,敏兒雖千番勸阻,也是無濟於事,形勢若此,如之奈何?”耶律敏毫無保留向李從璟說出她的無奈。

“耶律倍一意孤行,自然沒人能夠勸阻,只不過屆時他親領大軍出征,耶律德光又怎會放過這大好時機?”李從璟收拾了情緒,重新開始煮茶。

“耶律倍會在西樓留下守城兵馬,並且會在饒州佈置一支重兵,一旦耶律德光兵進西樓,便會陷入被兩面夾擊的困境中。”耶律敏緩緩道,“這是耶律倍之所以敢親自西征的依仗,也是他給耶律德光挖下的陷阱,按照他的用意,耶律德光如果起兵,正好坐實叛國之罪,他則能借此將其繩之以法,以絕後患。”

“這的確是好計謀。”李從璟手上動作沒停,“然而耶律倍還是太自大了些。耶律德光、述律平是什麼性子,他們既然決定起兵,就不會沒有依仗。”

饒州的兵馬雖然佈置得好,但屆時其統兵將領,那位被耶律倍視爲肱骨的大將,到底是會進攻耶律德光,還是坐岸觀火,只怕還未可知。

“如果到時契丹陷入戰火,且兩邊戰局陷入膠着,或者大體勢均力敵,你會如何做?”李從璟做了一個假設。

耶律敏聞言大驚失色,她看到了李從璟眼中的篤定,那說明在對方看來,那幾乎是必然會出現的局面,然而這也正是她最不希望看到的。

“若你什麼都不做,耶律倍、耶律德光一時誰也奈何不了對方,契丹很有可能分裂爲東、西兩國。”李從璟繼續分析,目光銳利,“連年戰火,兵戈不休,契丹的國土,將被鮮血染紅。”

耶律敏臉色漸漸蒼白,平心而論,李從璟的分析的確是最有可能出現的局面。到時候契丹國內連年征戰,民生凋敝,遭受苦難最深重的,不消說定是底層平民,這是耶律敏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局面!

“我......我該如何做?”耶律敏用祈求的看向李從璟,希望他能爲她指明一條道路。

李從璟認真的說道:“在東線數年經營,耶律德光已然成勢,契丹國內許多權貴都對他青睞有加,況且耶律德光曾爲契丹兵馬大元帥,頗有些舊日勢力,述律平又挾耶律阿保機之餘威,一旦他兵臨西樓,公然舉事,以耶律倍之能,是斷然無法將其迅速撲滅的,對不對?”

耶律敏不得不承認,就如李從璟先前所言,兩者必會大體勢均力敵。

“但若是耶律倍失去你的支持,而耶律德光得到你的支持,力量的對比將發生根本性改變,形勢就大不一樣了。”李從璟語出驚人,終於將核心論點擺了出來。

耶律敏瞪大了眼睛愣在那裡,不可置信的看着李從璟,似乎不相信那句話是從李從璟嘴裡說出來的。

本能的抗拒使她不停搖頭、眼神慌亂,她幾乎要捲縮着身子向後退去,“不,這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李從璟將一盞熱茶輕輕推到耶律敏面前,放鬆了身子,目光也變得柔和,以免進

一步刺激到她,“根據事實推論,形勢大體會如此演變,你應該知曉,即便契丹分裂爲東、西兩國,這個局面也不會持久。最後的結果一定是耶律德光勝出,耶律倍兵敗身亡。耶律倍不能阻止耶律德光東山再起,又如何能在耶律德光已經成勢之後,再將他打壓下去呢?”

“較之耶律倍,耶律德光野心更大,耶律倍可能不會冒犯大唐,只想恢復耶律阿保機的舊業,但若是換了耶律德光稱帝,草原不會滿足他的胃口,他必然會生出覬覦中原之心,到時契丹與大唐交戰,百姓遭受的苦難也會更加深重。”

“爲契丹蒼生念,耶律倍與耶律德光之爭不應曠日持久,往後也不能讓耶律德光真正執掌契丹。”李從璟說完這句話,不忍看耶律敏再受痛苦,遂不再逼她,“箇中輕重,不難掂量,我也不催你,我知道這對你而言很難抉擇,你慢慢想就是。”

耶律敏失魂落魄的坐在那裡,如同被暴雨淋成落湯雞的行人,看不清方向,也不知該去往哪裡。

她已經離了李從璟,若再離了耶律倍,在整個草原上,就真的是孤單一人了。

看似虛無的生平抱負與爲政理念下的黎民蒼生,與可供觸摸的血親兄長,這兩者可能兼得麼?不能。即便是耶律倍勝了耶律德光,也不能。這些年來,耶律倍的治國方略已然很清楚,他需要壓榨契丹每一絲國力,用於支撐他的稱霸戰爭,然後掠奪更多的財富。而在耶律敏這裡,她不希望看到流血犧牲,不想看到舉國都是孤兒寡母。

一將功成萬骨枯,霸業的背後,是堆積成山的屍骨,是荒廢的牧場,是失去頂樑柱的老者與幼兒。這不是耶律敏心中的太平盛世。

然而,這一取一舍,對耶律敏來說,到底還是太難了些。

李從璟緩緩起身,倚欄遠望。河流靜謐,天空悠遠,山外青山樓外樓,不知天涯是何處,雨打浮萍,伶仃夜裡嘆伶仃。

耶律敏的孤苦與難處,李從璟能夠感同身受,但無論是爲了大唐江山,還是爲了他們那一羣人的志向,他都必須將腳下的路堅定不移的走下去。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很多時候看似有選擇,實際那不過是隻有一個選項的單選題。

也不知過了多久,直到樓外的風愈發冷了些,耶律敏終於乾澀開口,她問:“如果我助耶律德光繼位契丹皇帝,之後會如何?”

“數年之內,契丹無事,耶律德光坐穩皇位,你也繼續做北院宰相。數年後,契丹國勢有所恢復,耶律德光若有南侵之念,我會爲他準備好一個坑,等着他往裡面跳;耶律德光若無南侵之念,也會有草原諸部,請唐軍北上攻伐不義。無論何種情況,耶律德光的皇位都不會一直坐下去,契丹國黎民蒼生最終是否會享受到天平盛世,取決於你。”

話至此處,李從璟也無需隱瞞,遂將謀劃和盤托出。

“若是耶律德光繼位爲帝之後,收斂雄心,不南侵不稱霸,那當如何?”耶律敏又問。

“那豈非正合你意?”李從璟

道。

耶律敏沉吟良久,最後問道:“若契丹果真走到最後一步,那會如何?”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李從璟鄭重道,同樣的十六個字,他也對耶律德光說過。

這句話含義深遠,李從璟相信耶律敏能夠明白。

耶律敏再度沉默下來。

李從璟也在欄杆前靜立。

微風拂動衣袂,站着的人青絲與青袍一同輕舞如畫卷,坐着的人黑髮在大氅上飛動如柳絮,閣樓上帷幔低垂,茶釜輕鳴,閣樓外城池如棋盤,天地相沉浮。

再美的時光也會逝去,再難的處境也將渡過,該來的終究會到來,該走的想留也留不住。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說來容易,世間卻有幾人能夠做到?

所謂初心,何時的心,可稱初心?

耶律敏終究還是站起身,向李從璟告辭,李從璟沒有留她,也沒有詢問她考慮的結果。在即將下樓的時候,耶律敏驀地停下腳步,她沒有回頭,似乎是沒有勇氣回頭,又似乎是不願面對殘酷現實,她低低問:“若我相助耶律德光,耶律倍......會不會死?”

“會。”這是個淺顯的問題,李從璟沒有迴避的必要,他語調甚至顯得沉重而莊嚴,“這是戰爭!”

然後他看到耶律敏的肩膀微微顫抖了一下,接着她便下樓去了。

閣樓重新變得空曠,李從璟長長吐出一口氣,頗爲疲倦的坐了下來。這場談話叫人心力交瘁,便是以他如今的心性也有些承受不住,說到底,他還是覺得對耶律敏有些愧疚。雖然她的遭遇並不是他直接造成的,但也跟他撇不開關係。

誰叫這是亂世?誰叫這是戰爭?

時至今日,無論是對亂世還是對戰爭,他都有一顆敬畏之心。

“過程雖然艱難,希望最終能有個好結局吧。”李從璟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今日與耶律敏的談話不算失敗,至少耶律敏沒有拒絕他的提議,平心而論這已經是很好的情況了,要讓耶律敏直接答應這件事,李從璟也覺得那不現實。

從一品樓出來,李從璟在門前的街面上站了一會兒,街上行人匆匆,神情各異,此時他們無論如何都想不到,一場關乎他們每個人命運的風暴,即將席捲這座看似平靜的城池。

往耶律敏離去的方向望了一眼,李從璟心頭忽然升起一絲異樣,他凝神想了片刻,不知這絲異樣從何而來,正當他準備將其拋諸腦後不理的時候,眼角的餘光忽然捕捉到了一個青衣身影,那是暗中護衛他周全的軍情處銳士。

心有所感一般,李從璟回頭對孟松柏道:“跟軍情處傳我命令,加派人手護衛北院宰相府,若是耶律敏出行,務必全程看護,不得留一絲空檔。”

下達完這個命令,李從璟也就不再多想這件事,畢竟這只是心頭一閃而過的一絲異樣。耶律敏身爲北院宰相,身邊自然有人手護衛她的周全,李從璟覺得自己這個安排,有些多此一舉。

(本章完)

章八十八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4)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五十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5)章十三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6)章四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八十三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2)章十八 淇門之變(10)章六十三 所謂兒皇帝【第二更】章十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3)章十 淇門之變(2)章六十四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2)章三十五 李繼韜之謀章兩百三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2)章十九 何衝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上架感言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二十六 崔玲瓏寺廟設伏 趙象爻挑選墳墓章九十九 萬里江山一洞庭 百年金陵一白袍章七十八 爲君說新政【第三更】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六十五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3)章七十一 王朝往事須爲鑑 眼前艱難賴誰平章四十一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2)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六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6)章一百六十八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2)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6)章兩百四三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8)章七十八 祖祖輩輩是漢人 生生世世不爲奴章六十一 如何不相爭【第三更】章六十七 不惜賤命搏富貴 樑軍營中奪功名章七十四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1)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2)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6)章四 神仙山(3)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2)章十六 淇門之變(8)章兩百二六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3)章二十八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2)章九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克(2)章六十四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7)章八十五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1)章兩百三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2)章三十六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0)章兩百零六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1)章七十七 彈冠相慶何其急 悲劇未盡馬小刀章四三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5)章四十四 先聲奪軍心(1)章四十四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2)章七十 龍爭虎鬥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八十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7)章七十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2)章八十 天下豈非無衛霍,怎奈人主不識君章八十八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4)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七十六 如何不認罪【第一更】章六十三 我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1)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兩百二八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5)章五 晉陽李從璟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六十六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4)章五十二 何不來跪迎【第三更】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八十九 東風過江春不遲 荊南事了當北歸章五十五 生搏死鬥欲突圍 臨死不忘顧大義章十六 故佈疑陣引人亂(上)章一百二十八 韃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風情異江南(中)章八十一 燈火處是歸處【第三更】章一百九十六 賊性難改當如何 恩威並重固後院章二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2)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五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5)章四十一 第五姑娘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二十四 國家大政須慎謀 河西大地正待伐章七十三 陰謀算計爲哪般 分合友敵無非利章九十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1)章五 水寨(3)章五十一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7)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一百六十七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1)章一百四十五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下)章一百三十六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下)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八十五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4)章八十九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2)章四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3)章三十六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7)
章八十八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4)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五十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5)章十三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6)章四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八十三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2)章十八 淇門之變(10)章六十三 所謂兒皇帝【第二更】章十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3)章十 淇門之變(2)章六十四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2)章三十五 李繼韜之謀章兩百三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2)章十九 何衝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上架感言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二十六 崔玲瓏寺廟設伏 趙象爻挑選墳墓章九十九 萬里江山一洞庭 百年金陵一白袍章七十八 爲君說新政【第三更】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六十五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3)章七十一 王朝往事須爲鑑 眼前艱難賴誰平章四十一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2)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六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6)章一百六十八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2)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6)章兩百四三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8)章七十八 祖祖輩輩是漢人 生生世世不爲奴章六十一 如何不相爭【第三更】章六十七 不惜賤命搏富貴 樑軍營中奪功名章七十四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1)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2)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6)章四 神仙山(3)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2)章十六 淇門之變(8)章兩百二六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3)章二十八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2)章九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克(2)章六十四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7)章八十五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1)章兩百三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2)章三十六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0)章兩百零六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1)章七十七 彈冠相慶何其急 悲劇未盡馬小刀章四三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5)章四十四 先聲奪軍心(1)章四十四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2)章七十 龍爭虎鬥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八十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7)章七十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2)章八十 天下豈非無衛霍,怎奈人主不識君章八十八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4)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七十六 如何不認罪【第一更】章六十三 我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1)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兩百二八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5)章五 晉陽李從璟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六十六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4)章五十二 何不來跪迎【第三更】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八十九 東風過江春不遲 荊南事了當北歸章五十五 生搏死鬥欲突圍 臨死不忘顧大義章十六 故佈疑陣引人亂(上)章一百二十八 韃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風情異江南(中)章八十一 燈火處是歸處【第三更】章一百九十六 賊性難改當如何 恩威並重固後院章二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2)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五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5)章四十一 第五姑娘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二十四 國家大政須慎謀 河西大地正待伐章七十三 陰謀算計爲哪般 分合友敵無非利章九十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1)章五 水寨(3)章五十一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7)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一百六十七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1)章一百四十五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下)章一百三十六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下)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八十五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4)章八十九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2)章四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3)章三十六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