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兩百四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3)

日落西方,西方沒有山。

聚集在指揮樓下的草原各部人物都已散去,此時李從璟身邊只剩下莫離、王樸兩人。孟松柏帶人端來飯食,李從璟便在指揮樓上與莫離、王樸對坐而食。

契丹軍絲毫沒有退卻的跡象,攻勢愈發兇猛。其主力精卒與精騎,集中進攻地處戰陣中段的幽州軍,凡參與攻堅者,皆悍不畏死之徒,乃真正精銳。耶律阿保機倒是早已下了戰場,然而他給契丹戰士打下的這針雞血,卻在持續發揮着作用,讓幽州軍將士戰鬥艱苦。

任誰都能看出,幽州軍乃是所謂聯軍絕對主力,一旦將幽州軍擊敗、擊潰,這場戰爭也就分出結果。

不僅如此,耶律阿保機的親自征戰,也如一塊巨石,壓在李從璟心口,給他胸中投下一片陰霾。耶律阿保機此番沒死,對李從璟、對幽州軍意味着什麼,不言而喻。

然而戰至此處,除非契丹退軍,否則便是李從璟想撤都不可能,而幽州軍想要退出西樓戰場,更無異於癡人說夢。

憂慮重重,卻沒有影響李從璟進餐,眼前多少難甘事,還有許多問題需要他去解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他可不會墮落到去怠慢、摧殘自己的根本。

“戰事陷入膠着,彼此都開始嵌入對方軍陣中了。”放下碗筷,莫離抹了把嘴,站起身,觀望着戰場對李從璟道。

李從璟也吃完飯,孟松柏上前爲兩人收拾餐具,李從璟憑欄而立,道:“我暫時不擔心幽州軍陣型,倒是草原諸部......一旦契丹發現幽州軍陣不好突破,轉而去主攻草原諸部軍陣防線,以他們的力量,斷難防禦。”

莫離頷首道:“然而卻也沒有辦法......畢竟幽州軍兵力有限。”

“要避免這種局面出現,只能督促幽州軍面對契丹軍進攻時,奮力迎戰、尋機反擊,拖住契丹軍主力、精銳,使其無暇他顧。”李從璟道。

兩人說話間,軍令還未來得及下達,契丹軍果然分出一部精騎,去進攻其他陣線。

“傳令李彥超,帶馬軍支援黑車子室韋!”李從璟得到彙報後,立即下令。

未幾,遊騎又來稟報,契丹軍分出步卒精銳,去進攻韃靼部。

李從璟正欲下令蒙三帶部前去支援,忽而轉念一想,若是幽州軍分兵太多,力量被打散,契丹軍再集中猛攻幽州軍該如何?但若不去支援,韃靼部防線被撕裂又當如何?

......

酉時至亥時,契丹軍數度從陣後派遣數股精銳,進攻草原諸部把守的防線,幸奈幽州軍奮力前驅,迫使契丹軍不得不回援,諸部防線才得以保全。

前半夜雙方交戰極爲激烈,無論是聯軍將士還是契丹戰士,都是輪番上陣,戰鬥未曾有片刻停歇。而看契丹軍的架勢,根本就沒打算因夜歇戰。

契丹心知分兵他處不可取,遂加大力度猛攻幽州軍軍陣。受耶律阿保機親自陷陣之激勵,契丹軍士氣振奮,又因一直壓着聯軍打,鬥志愈發高昂,加之其背靠皇都背水一戰,攻勢越發兇猛,饒是以幽州軍之精銳,在面對數倍契丹軍不顧身死前赴後繼

達一整日之後,也感到疲憊。

而問題在於,契丹軍仗着戰力優勢,只是以少半兵力,牽制草原諸部防線、軍陣,不斷集結主要戰力,輪番攻打幽州軍陣,這就讓幽州軍戰鬥愈發艱苦。不僅如此,契丹皇太子耶律倍、契丹兵馬大元帥耶律德光,更是親臨前線,輪番上陣,爲契丹戰士身先士卒。

到最後,李從璟不得不將精力主要集中在幽州軍防線上,他身在指揮樓調度全軍,片刻也分身、分心不得。

“戰事若照此持續進行,我軍形勢恐怕不容樂觀!”參謀處有謀士如此斷言。

“直娘賊的契丹蠻子,一照面就白日打、夜裡接着打,他孃的章法何在!不一口氣分出勝負,他們是不打算休息的?”也有人如此憤憤怒罵。

子時,桃夭夭與杜千書忽然先後而至。

當此之時,李從璟正苦於不知如何打開局面,桃夭夭與杜千書一句話,立即讓他如墜冰窖。

“奚、黑水、松林等部營中,皆發現行蹤可疑之人,狀似細作!”

這是桃夭夭的話。

“同樣是這些部族,營中兵馬或軍陣內部皆有異常調動!”

這是李紹城讓杜千書帶回來的話。

燈火驅不散漫漫黑夜,被陰影裹挾的李從璟,臉色在暗幕中不知深淺,樓下軍陣恍若密不透風,鐵甲森森反射着冰寒的光,遠處激戰的雙方軍陣、將士,人浪滾滾,廝殺聲如風似嚎,一波接一波衝擊着人腦門,讓人混亂、眩暈。

他握刀的手不自覺緊了緊,手足有些冰涼。

部分部族可能要反!

這就是桃夭夭和杜千書所言之要義。

這些部族爲何要反?

當然不是因爲戰事不利。戰事雖無進展,卻也並無敗象,況且交戰還只一日,斷不可能此時就士氣崩潰。

既非臨時起意,便是早有蓄謀!

誰在佈局?操控這一切的幕後黑手是誰?

草原諸部,是真要反,還是桃夭夭、杜千書多疑?

幽州軍該如何應對?是立即行動,還是等待形勢明朗?是穩住陣腳不自亂,還是防患於未然?

是敵人有意製造假象,讓聯軍自陷混亂,還是敵人早已滲透,早有佈局?

倘若諸部驟起反亂,衝擊聯軍本陣,情況會如何?

誰值得信任,誰最有可能反戈一擊?

耶律阿保機沒有死,也未曾病重,這位契丹帝國雄才大略的開國君王,健康依舊,仍在統治整個棋盤?

無數個聲音在李從璟腦海中爆炸般涌開,肆無忌憚撞擊着他的意識。自發兵北上西樓以來,幽州軍所經歷的種種事件,無數斷片、畫面在他腦海中交織、縱橫,辨識不清而又極度真實,它們橫衝直撞,刺激得李從璟腦門生疼。

聯軍有軍民十數萬,幽州軍五萬將士的生死都在一念之間,盧龍數年來的嘔心瀝血,抗擊契丹的宏圖大志,中原大地的烽火狼煙,歷史的輪迴、歲月的使命,齊齊在李從璟腦海中翻騰、飛旋。

多年以來,李從璟對敵時,常常謀定而後動,

談笑間決出沙場勝負,翻手間左右萬人命運,多是氣定神閒之時,近乎周郎風姿。然而,家國大事、沙場征伐,兇險無數,豈能一直如履平地?

“李哥兒,必須拿主意了!”莫離走到李從璟面前,臉上佈滿從未有過的莊重、肅然之色,他認真的看着李從璟的眼睛,雙手扶住李從璟的肩膀,充滿智慧與力量的眼眸裡,盡是信任。

李從璟深吸一口氣,朝莫離點點頭。

他轉過身,對傳令兵下達指令:“傳令:令各部酋長,即刻到此集結,君子都負責辦理此事;令各陣收縮戰線,轉入全面防守;令皇甫麟帶領預備隊丁茂、史叢達等部,護衛幽州軍陣、軍營兩翼;令李彥超爲監陣使,李正、荊任重爲監陣副使,各率兩千騎,巡查戰場!”

一口氣下達完這些指令,李從璟又對杜千書道:“傳令韃靼部,主力向幽州軍靠攏!”又對桃夭夭道:“讓圖巴克汗......不,讓阿狸公主火速前來!”

......

丑時,聯軍後方動亂:黑水、松林等部反叛,衝擊聯軍軍陣,殺戮周邊同伴。

同時,契丹軍對幽州軍軍陣展開新一輪猛攻。

丑時兩刻,李彥超率部截擊黑水部,荊任重率部截擊松林部......

丑時三刻,黑車子室韋內部叛亂,有勳貴率部衝擊王帳,欲殺黑車子室韋酋長。

寅時,十數裡聯軍連營,數處起大火。

寅時兩刻,除韃靼部外,草原諸部現崩潰之象,人馬自相踐踏。

與此同時,李從璟走下指揮樓,跨上戰馬,親自衝上戰場。

......

代替李從璟坐鎮指揮樓的,是幽州軍首席軍師莫離,此時的指揮樓早不復白日人聲鼎沸,只剩下他孤零零一人,獨對風月。

他的摺扇早已收起,此時他握在手中的,是一柄長劍。

上回沙場握劍,還是澤潞戰役時,他相助裴約守衛澤州,於城牆上提劍而戰,以一介書生之力,與李繼韜的叛軍不死不休。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世事滄海桑田,再驀然回首,不覺往日無情。

他雙眼目光落在李從璟策馬奔馳的背影上,沉着的目光深邃似海。

莫離擡起手,橫劍於胸前,拔劍兩寸。月光閃動,照亮他的雙眸。

他想起方纔李從璟欲出戰時,他對李從璟所說之言。

清風明月,他說:“君如青山,離如松柏。君但放心酣戰,離自周全軍陣;君若捐軀,莫不苟活!”

收起書生劍,莫離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嘴角勾起一抹無奈笑意。

他說出那句話後,李從璟一腳踹在他肚子上,笑着罵道滾滾滾。

他心頭縈繞着李從璟離去之前說得那番話。那番話,讓他心中翻江倒海。那番話,以這樣一句話爲開頭:“戰事未必就已陷入絕境,你我所見,未必不是表象,而真正的契機,往往就隱藏在表象之下。”

當時他問:“此話從何說起?”

李從璟回答:“此事有疑點、有破綻......”

(本章完)

章十七 打鐵匠,使刀人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1)章十三 首陳大軍往邊境 天涯裡無限風情章六十二 八千將士章兩百四九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上)章六十一 如何不相爭【第三更】章兩百四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2)章八 奮起於亂勢之中章八十七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3)章兩百二三 萬人佈局成天網 橫死三個臭皮匠章二十 當年明月仍皎潔(中)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兩百四十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5)章五十八 折勢斷其角【第三更】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十六 淇門之變(8)章二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3)章一百零五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下)章六十八 郭威的壓力章八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下)章一百零四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中)章三十 仇人相見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二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2)章九 一載相識十載別(3)章三十六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7)章二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3)章三十四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2)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四十一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2)章四十一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2)章四十 百面君莫辨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4)章三四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3)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3)章六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3)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四十一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2)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六十七 搜刮章六十三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8)章三十七 囂張李從璟章四二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4)章四十四 先聲奪軍心(1)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九十一 怒搶佳人回軍營 三軍齊發至中都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八十六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2)章五十九 破城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上)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七十四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2)章六十三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上)章六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5)章八十五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上)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五 水寨(3)章八十九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5)章九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2)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章七十九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5)章兩百四一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6)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9)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二十八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6)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章一百七十三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上)章十八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5)章六十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上)章七十二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7)章二十七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章三四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3)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9)章四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五十二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上)章十九 何衝章三十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9)章九 淇門之變(1)章四 謀國數載彈指間(上)章二 千里之遠有梟雄(中)章三十三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1)章兩百四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1)章七十七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4)章十三 首陳大軍往邊境 天涯裡無限風情章二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2)章四十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1)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3)章一百六十七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1)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九十九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8)章十九 練兵之法章八十五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上)章一百二十八 韃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風情異江南(中)章四十五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3)章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7)章十五 誰是刀,誰握刀?
章十七 打鐵匠,使刀人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1)章十三 首陳大軍往邊境 天涯裡無限風情章六十二 八千將士章兩百四九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上)章六十一 如何不相爭【第三更】章兩百四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2)章八 奮起於亂勢之中章八十七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3)章兩百二三 萬人佈局成天網 橫死三個臭皮匠章二十 當年明月仍皎潔(中)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兩百四十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5)章五十八 折勢斷其角【第三更】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十六 淇門之變(8)章二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3)章一百零五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下)章六十八 郭威的壓力章八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下)章一百零四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中)章三十 仇人相見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二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2)章九 一載相識十載別(3)章三十六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7)章二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3)章三十四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2)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四十一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2)章四十一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2)章四十 百面君莫辨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4)章三四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3)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3)章六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3)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四十一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2)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六十七 搜刮章六十三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8)章三十七 囂張李從璟章四二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4)章四十四 先聲奪軍心(1)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九十一 怒搶佳人回軍營 三軍齊發至中都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八十六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2)章五十九 破城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上)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七十四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2)章六十三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上)章六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5)章八十五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上)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五 水寨(3)章八十九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5)章九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2)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章七十九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5)章兩百四一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6)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9)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二十八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6)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章一百七十三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上)章十八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5)章六十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上)章七十二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7)章二十七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章三四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3)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9)章四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五十二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上)章十九 何衝章三十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9)章九 淇門之變(1)章四 謀國數載彈指間(上)章二 千里之遠有梟雄(中)章三十三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1)章兩百四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1)章七十七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4)章十三 首陳大軍往邊境 天涯裡無限風情章二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2)章四十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1)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3)章一百六十七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1)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九十九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8)章十九 練兵之法章八十五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上)章一百二十八 韃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風情異江南(中)章四十五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3)章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7)章十五 誰是刀,誰握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