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十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8)

城門洞開之際,是最易被城外軍隊趁機而入之時,高季興並非不知道這個道理,只是他有不得不出城的理由。再者,驛館在東城,君子都攻打東城門,自然首要是爲呼應李從璟。高季興又如何能得知,李從璟先一步洞悉了他派遣軍隊包圍驛館的動機,而早早脫身出來,並且尾隨他到了這裡?誰又能知道,君子都攻打東城門,不過只是有名無實?

李從璟脫下王袍,披上甲冑,跨上戰馬,抽出橫刀,便搖身一變,從秦王轉變爲百戰軍主帥。

軍之主帥,職在征戰。

江陵城北門守軍,剛奔下城頭,就看見自長街盡頭奔來的青衣騎士,都是一陣驚駭,起初他們還以爲這是王府人馬,畢竟從城中來的,怎可能是敵軍?直到頗有見識的守門將領,認出那一身身青衣,再聯想到東城門外的君子都,這才疾呼那是敵人。

然而到了此時,青衣騎士已殺至門口。

來不及調整陣型的南平王府護衛,與慌亂結陣的城門守軍,立即被軍情處殺得人仰馬翻。

城門守將眼神不錯,他看出爲首的那名光鎧將領,應該是這羣殺手的頭領,急於在南平王面前立功的他,當下跨上戰馬,提起馬槊,就朝那明光鎧將領殺來。

對方是橫刀,城門守將是馬槊,兵刃就長了丈餘,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何況是丈餘之差,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城門守將心中大定,雙眸火熱,心想建功立業就在此時了。

眼見對方到了攻擊距離,城門守將呼喝一聲,運足全身力氣,集中於馬槊之上,高高擡起馬槊,朝着對方脖頸這處甲冑防禦最弱的地方,奮力劈斬而下。

“身首分離!”守將心中怒喊,他知道,他這一擊對方絕對躲不了。

但他很快發現,對方根本就沒有閃躲的意思,竟然揮刀迎了上來。

這讓守將心中一陣狂喜,他在江陵守軍中也是驍勇之輩,日常較武鮮有敗績,他知道自己這一槊揮下,少說有三百斤之氣,不說裂石,斬斷尺寬圓木還是不在話下。

“去死!”守將叫出聲來。

橫刀、長槊相碰,發生一聲清脆聲響。

守將面上的狂喜瞬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意外之色,隨即,他雙目中就佈滿恐懼!

對方輕描淡寫的揮刀,在震開他手中馬槊時,輕而易舉就從他的長槊下滑進來,不等他收回長槊,他的咽喉就被切開!

守將終於記起一句話,兵器較藝,一寸短一寸險。

在手中馬槊無力滑落時,他聽到與他錯身而過的明光鎧將領淡淡道:“太慢了。”

守將想說什麼,喉嚨卻只能發出咕噥咕噥的聲音,隨後就沒了意識。

面對君子都驟然發難,兀一碰面護衛就損失慘重,高季興卻並未如何心慌。他知道,他只需要堅持一時半刻,待附近守軍匯聚過來,他就能化險爲夷,更不用說駐軍聞訊趕來,到那時,恐怕身陷絕境的就是面前這些君子都了。

雖不知君子都爲何會出現在這裡,但高季興卻知道,區區兩千名君子都,人數劣勢就是他們最大的弱點,江

陵眼下駐軍雖不滿萬,但要對付君子都,還是綽綽有餘。

退入護衛陣型中,被緊緊保護的高季興,還沒有安心多久,他就發覺自己錯了。

君子都人雖不多,但眼前卻不少,比起他的三百護衛,更是幾倍優勢。更讓高季興膽戰心驚的是,君子都的戰力,未免太強了些,他引以爲傲的護衛精銳,在對方的攻勢下,完全不是對手。

讓高季興最終崩潰的,還是從城門裡殺出來的數十名青衣銳士。

當高季興遠遠看清青衣銳士的領頭者時,他氣得跺腳大罵:“李從璟這廝安的什麼心,竟然隨身帶了甲冑?!”他一把揪過一位心腹的衣領,大聲咆哮:“李從璟不是被司空圍在驛館嗎?爲何會出現在這裡!”

“這......卑職也不知......大概是李從璟衝破了司空包圍,殺出了驛館吧?”心腹唯唯諾諾。

“飯桶!”高季興丟開心腹,“李從璟殺出驛館,不奔東城門,怎麼到了北城門?!”

不怪高季興儀態全無,實在是在李從璟、桃夭夭帶領的騎兵面前,高季興的護衛中幾乎沒有他們的一合之敵,轉眼間,就被李從璟長驅直入,殺到了近前。而在此時,城外的林雄,也帶領君子都撕開了護衛陣型,直接向他殺過來。

不消多時,李從璟挑飛高季興身前最後一名護衛,不知何時奪來的長槊握在手中,策馬到高季興面前,長槊鋒刃猶在滴血,“南平王,孤王聽聞你要去見徐知誥,因此趕來,意欲與你一同前往,不知南平王意下如何?”

......

荊州境內有一縣,名爲石首縣,乃因境內大山之頂有孤石聳立而得名,其縣治位於長江邊,是荊州在長江上最下游的重鎮。但凡長江下游有船來,必經石首縣,而後逆流而上,經公安縣方能抵達江陵。

石首縣,距離復州邊境,僅百里左右。

縣城外十里處,丑時三刻。

一支大軍,來到此處休整,令人不解的是,這支人數超過三千的大軍,在野外歇腳,竟然沒有要紮營的跡象。更讓人不明所以的是,縣城近在咫尺,他們卻也沒有進城宿營的打算。

“我說堂兄,真不需要紮營?”一塊大石頭旁,馬小刀口中斜叼着一根草莖,抱着雙臂靠在石塊上,瞥了一眼正在石塊上眺望石首縣城的馬懷遠,“隔這麼老遠,城裡又沒了燈火,你真能看得見城池?”

“閉嘴,別廢話!”馬懷遠頭也沒回。

石塊旁還有一人,抱着橫刀坐在地上,眺望着江面,也不知在想些什麼,馬小刀踢了踢他的腳,“聽說這大江中,自古孕育妖魚,可化人形,美豔無雙,小全你是不是瞧見了,看這麼入神?”

周小全乜斜馬小刀一眼,懶得理他。

年前,考訂幽州討伐契丹功勞時,馬懷遠右遷復州刺史,馬小刀和周小全隨他一同到了復州。

見周小全不理會自己,馬小刀又將目光投向馬懷遠,對方雖說也是狗嘴吐不出象牙,好歹還願意賞他幾個字,“堂兄,要打下這石首縣,給我五百精兵就足矣,咱們作甚帶三千人過來?這是殺雞用牛刀啊

!”

馬懷遠終於從石塊上下來,整了整衣袍,他道:“你懂個屁,打下石首縣自然用不了幾個人,但要守得住,別說三千人,三萬人都不嫌多!”

馬小刀噗嗤笑出聲來,跟着馬懷遠往大軍集結處行走,“堂兄你淨瞎扯,高季興忙着向西用兵,現在能騰出幾千兵馬到這來?”

馬懷遠已經不屑於嘲諷馬小刀,示意周小全,“周都頭給這蠢豬解釋解釋。”

周小全抱着橫刀,淡淡開口道:“駐軍石首縣,非爲防備荊南軍,而是爲扼住大江,防備楊吳水師。此番秦王令我復州軍出境,攻佔石首縣,用意正在於此。”

馬小刀張大了嘴,“真的假的?”

馬懷遠嘆息道:“若非復州境內,沒有大江要塞可守,我等何須勞師遠征此地?”

馬小刀撓撓頭,“楊吳莫非瘋了不成,爲何會發水師進入荊州?難不成楊吳要跟我大唐開戰了?”

他說完這句話,琢磨半響,擡頭卻愕然發現馬懷遠與周小全都已遠去,看樣子是不想跟他走在一起,回答他那些在兩人看來愚不可及的問題。

“荊州局勢還不明朗,秦王便令我復州軍攻佔石首縣,扼守長江,是因爲秦王本就未打算與高季興文鬥,而是從一開始就準備武力解決荊南問題?”周小全聲音低沉的問馬懷遠。

馬懷遠道:“高季興乃貪鄙反覆之輩,希望他明事理、識大體,安心做人臣,那跟癡人說夢有何區別?至於秦王原本心意如何......你可別忘了,讓本將出任復州刺史,是秦王一力向朝廷舉薦的結果。”

周小全怔了怔,這豈非是說,秦王早在去歲就打算收拾高季興了?

......

荊州最北之縣,名爲長林。長林縣距離襄州最南的樂鄉縣,只有七八十里。

不同於石首縣之於復州,襄州乃是山南東道節度使治州所在,軍力非是尋常州縣可比,大唐王師要進入荊南,最好的選擇就是發襄州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撲江陵,因此,長林的防備力量,也非石首縣可比。

復州軍進攻石首縣是出其不意奇襲,襄州軍攻打長林,從戰略上說只能稱之爲正面較量。

襄州軍並未出動來攻打長林,承擔攻打長林任務的,是林英率領的五百君子都。

唯有以五百君子都出戰,才能在戰術意義上,起到奇襲的作用。否則,大軍出戰,就可能重蹈原本歷史上襄州軍慘敗的覆轍。

林英在馬背上望向長林縣城,嘴角漸漸勾勒出一抹殘忍的弧度。

因之前李從璟大搖大擺走了一趟自襄州入荊州的道路,是以這一路來,林英所部並未在路上遭遇什麼挫折。

至此,攻打長林,爲襄州軍打下前沿堡壘,就已成功一半。

雖說是奇襲,但要以五百君子都拔城,卻還要依賴另一半因素。

那一半因素,是早先佈置在城中的軍情處棋子。

至於軍情處是打算直接突襲守軍,爲君子都打開城門,還是在城中縱火,製造混亂,吸引駐軍前去滅火,平息混亂,就不是林英會在意的問題了。

(本章完)

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七十九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6)章六十二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下)章二十六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0)章六十七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3)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七十一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3)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九十三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3)章十九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0)章一百六十八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2)章五十一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7)章二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0)章四十九 彼如喪家犬【第三更】章三四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3)章四十二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3)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風高殺人夜有關李嗣源章二十 亂世是滋生野心的溫牀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章九十六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3)章八十一 燈火處是歸處【第三更】章五十七 初回懷州會莫離 大軍整編一萬八章兩百四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3)章二十一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8)章兩百二十 烽煙席捲鴨淥府 百騎漫行過沖鹿章十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3)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四十四 相親(下)【第三更】章二十三 莫離獻計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1)章十六 決心章五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上)章二十一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5)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敵 清幽月光明大志章一百四十九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下)章一百六十二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2)章四十六 先聲奪軍心(3)【第三更】章兩百零一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4)章一 北地秋意來時早 國仇家恨苦奈何章兩百四四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9)章七 一載相識十載別(1)章二四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2)章二 鬼斧十手章三 千里之遠有梟雄(下)章七十九 少女的煩惱章七十九 少女的煩惱章七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上)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8)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敵 清幽月光明大志章八十四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0)章五十二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上)章十四 雲波詭譎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1)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四九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3)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六十 有人城上望【第二更】章二十五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3)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上)章五十 契丹勢盛何以制 將軍白頭待後人章八十三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9)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腸裂 願隨軍帥徵四方章二 鬼斧十手章九十五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2)章十七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8)章四十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1)章八十八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上)章二十六 百戰安義(5)章兩百十二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下)章一百三十六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下)章二十一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5)章七 一載相識十載別(1)章十八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5)章七十五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3)章十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3)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三十八 狡詐惡毒章一百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9)章四十三 曾立百年功章三十一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5)章四十七 算盤叮噹響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腸裂 願隨軍帥徵四方章一 西北面招討使章一百二十八 韃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風情異江南(中)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四 若吾王少年章九十六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3)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八十三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2)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當從相助章七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下)章十一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2)章三五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4)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章九十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2)
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七十九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6)章六十二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下)章二十六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0)章六十七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3)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七十一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3)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九十三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3)章十九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0)章一百六十八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2)章五十一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7)章二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0)章四十九 彼如喪家犬【第三更】章三四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3)章四十二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3)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風高殺人夜有關李嗣源章二十 亂世是滋生野心的溫牀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章九十六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3)章八十一 燈火處是歸處【第三更】章五十七 初回懷州會莫離 大軍整編一萬八章兩百四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3)章二十一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8)章兩百二十 烽煙席捲鴨淥府 百騎漫行過沖鹿章十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3)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四十四 相親(下)【第三更】章二十三 莫離獻計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1)章十六 決心章五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上)章二十一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5)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敵 清幽月光明大志章一百四十九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下)章一百六十二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2)章四十六 先聲奪軍心(3)【第三更】章兩百零一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4)章一 北地秋意來時早 國仇家恨苦奈何章兩百四四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9)章七 一載相識十載別(1)章二四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2)章二 鬼斧十手章三 千里之遠有梟雄(下)章七十九 少女的煩惱章七十九 少女的煩惱章七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上)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8)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敵 清幽月光明大志章八十四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0)章五十二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上)章十四 雲波詭譎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1)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四九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3)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六十 有人城上望【第二更】章二十五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3)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上)章五十 契丹勢盛何以制 將軍白頭待後人章八十三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9)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腸裂 願隨軍帥徵四方章二 鬼斧十手章九十五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2)章十七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8)章四十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1)章八十八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上)章二十六 百戰安義(5)章兩百十二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下)章一百三十六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下)章二十一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5)章七 一載相識十載別(1)章十八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5)章七十五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3)章十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3)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三十八 狡詐惡毒章一百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9)章四十三 曾立百年功章三十一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5)章四十七 算盤叮噹響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腸裂 願隨軍帥徵四方章一 西北面招討使章一百二十八 韃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風情異江南(中)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四 若吾王少年章九十六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3)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八十三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2)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當從相助章七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下)章十一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2)章三五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4)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章九十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