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

募兵之事開展之時,已是仲春時節。而此時,北方發生了一件大事。

自李從璟歸幽州,諸事稍顯安定,外無戰亂,內無政爭,軍情處似乎也閒下來。然而,這件事的發生,則表明無論局勢安定與否,作爲李從璟手中王牌之一的軍情處,都不曾有片刻慵懶懈怠之時。

軍情處自草原傳回消息,他們在草原上尋得了失蹤日久的黃頭部酋長之子。

昔日,北漠西部草原上的黃頭、臭泊兩部,因不滿契丹殘酷統治,憤而興兵,發動了反對契丹的抗爭。然因黃頭、臭泊兩部勢小,起事不到半載,便慘敗於耶律倍所率契丹西征軍之手,兩部酋長更爲耶律倍大軍所殺。

那役後,兩部民衆、牛羊、財物、草場遂落入耶律倍之手。但是不等耶律倍消化戰果,將兩地盡數納入掌控,耶律阿保機便令耶律倍東援耶律敵刺,攻打營州。因是,兩地在耶律倍、耶律德光進行權力交接時,出現了打壓薄弱期。黃頭部酋長之子,本已兵敗在逃,爲喪家之犬,朝不保夕,卻因此得以保全性命,逃脫契丹大軍追擊。

如今半載過去,黃頭部酋長之子木哥華,竟然被軍情處尋到。

軍情處尋得木哥華,並非是偶然奇遇,而是已刻意尋索良久。

同光元年秋,李從璟自耶律倍營中走脫,與君子都南歸時,就留下不少軍情處眼線,讓他們密切注意耶律倍西征戰事。扁關戰役結束後不久,李從璟就得到消息,黃頭部酋長之子得以逃出生天。爲此,他曾下令軍情處,讓其儘可能找尋木哥華。

黃頭、臭泊兩部,既然起兵與契丹相爭,則其就能成爲李從璟對付契丹的盟友,因北上較晚,在黃頭、臭泊兩部起兵前,李從璟不曾與其聯絡,共襄大舉,而平白錯過了黃頭、臭泊兩部起兵的時機,沒有好生利用,使得其有利於自己,李從璟一直甚爲惋惜。

雖說黃頭、臭泊兩部弱小,無法正面與契丹抗衡,但其畢竟是草原部族,若有其爲外援,意義大不相同,可能會起到的作用也不可估量。若能以其爲跳板,將勢力延伸到草原上,則無論李從璟是要讓契丹後院起火,還是希望從背後圖之,亦或挑動草原動亂,都不是不可能。

眼下,黃頭、臭泊兩部主力雖滅,但有其酋長之子在,也能有所圖謀。

李從璟想起一事。

鐵木真從一個被放逐的部落首領之子,流浪草原,食不果腹,到後來能重新執掌蒙古部,以至於稱雄天下。他爲何能夠“東山再起”?誠然,鐵木真雄才大略。但除此之外,特別是在早期,其之所以能贏得廣大認同、支持,是因其本身的“貴族”身份、酋長血統。

由此可見,“皇子”這兩個字的重要性。

現今,只要木哥華活着,若有機會,他本身就是千軍萬馬。

得到軍情處這個消息之後,李從璟讓軍情處想辦法將木哥華,秘密請來幽州。

不日之後,李從璟以接見“故友”的禮儀,在府上設宴,招待了喬裝打扮,跟隨軍情處銳士前來“拜碼頭”的木哥華。

木哥華三十多歲的年紀,典型的草原漢子,身子精壯,氣質粗獷、豪爽,舉止虎虎生風,言談簡單直接,雖身着漢人衣衫,明眼人卻能一眼就看出他與漢人的不同。

“黃頭族木哥華,見過李將軍。”木哥華彎腰撫胸,很禮貌的向李從璟見禮,“非常感謝您,我的朋友,在我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夠對我們伸出援手,黃頭部必當永遠銘記這份恩德。”

木哥華這話並非矯情。

自黃頭部兵敗以來,木哥華以酋長之子的身份,被契丹遣兵追殺,一直以來都在草原各處逃竄。草原各部,如今或忠於契丹,或者畏懼契丹,皆不收留木哥華,是以這些時日以來,他過得非常艱難,說是飢寒交迫、食不果腹都是輕的,他們更是時時刻刻在

面對追殺,這其中不僅有契丹軍士,更有其他草原部落,因受契丹之命,或者爲討好契丹,而對其進行圍剿。半年來,木哥華能完整的活下來,已是極爲不易,可見其意志、才能。

縱然如此,當日伴隨他左右的數百人,如今已是隻剩下不到百人,且各個面黃肌瘦,明顯營養不良,一看就無法再長久堅持下去。此番若非有軍情處尋得他們,將他們接應至幽州,誰知他們還能在草原亡命多久?

李從璟還禮,笑道:“中原有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本帥早就聽聞,木哥華乃是草原上萬人敬仰的勇士,今日一見,果然非同凡響。你我本相隔千里,今日能得一見,豈非幸事!”

“亡族之人,不敢言勇。”木哥華執禮甚恭,謙虛謹慎,“倒是將軍的大名,早已經傳遍了草原,木哥華雖遠在千里之外,卻是日日聽身邊的人說起您。木哥華早就想見將軍一面,今日如願,實在是長生天的恩德!”

李從璟哈哈一笑,請木哥華入席。

席間,有衛道、章子云作陪,李從璟見木哥華身後跟着一人,身材魁梧,雙目有神,不怒而威,甚爲奇之,也請其入座。

那人甕聲甕氣道:“主在,奴不坐。”短短五個字之後,竟是不再言語半分。

李從璟不以爲杵,反而盛讚道:“站如勁鬆,不動如山,真勇士也!”

木哥華欠身相謝,回頭對那人低喝道:“西奴,既是李將軍讓你坐,你便坐下。”

西奴不說二話,甕聲應了一聲,朝李從璟一禮後入座。

李從璟更奇之,看了收斂姿態的木哥華一眼,對方雖一看便已久不曾飽食,但面對滿桌佳餚,卻如恍若未見,沒有多看一眼。李從璟再看西奴,他也是目不斜視,全副精神都集中在木哥華身上,好似隨時都在候命一般。

李從璟不動聲色,眸裡卻閃過一抹精光。

“來,請滿飲此杯!”李從璟舉起酒杯,招呼木哥華。木哥華趕緊依樣舉杯,與李從璟同飲。

當下,賓主相談甚歡,席間氣氛融洽。

宴至一半,李從璟問木哥華,“君自草原而來,不知現下草原如何?”

李從璟這話問得寬泛,含義不甚明確,然而木哥華身份擺在那裡,李從璟此問,他自有應答之詞,言道:“草原契丹獨強,北漠草原盡在契丹之手,北漠以西,尚有許多部族各自爲政,勢力較之契丹顯得弱小。契丹境內,八部酋長失其權,北漠之地,半數爲契丹城郭,契丹勢力已然穩固。”

李從璟點頭表示瞭然,隨後又問:“契丹如此強盛,貴部之前何以會起兵,與之相爭?”

木哥華面不改色,奮然道:“契丹殘暴,本族民不聊生,是以不惜以死相爭。”

李從璟搖搖頭,似是不贊成木哥華的話,道:“知其不可爲而爲之,是爲不智;因不智而起兵,所以未半載而兵敗。君不僅失往日之榮華,今亦被迫亡命天涯,朝不保夕,豈不可悲?人貴在有自知之明,當識進退,知榮辱,如此方能保全身名。”

“尊敬的將軍,木哥華身爲首領之子,不能保全族內民衆安然放牧、生活,不能讓族人不受壓迫,便能享受一時榮華,何異於自掘墳墓?木哥華曾聽聞中原有句話,叫做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黃頭部雖無力建國以御契丹,卻不乏與民共進退之心!”木哥華這番話說得擲地有聲。不知是否喝多了酒的緣故,他面色有些潮紅,情緒看起來逐漸有些激動。

李從璟仍舊搖頭,再次說道:“君之志氣、勇氣固然可嘉,然因逞一時之勇,而使部族毀於強軍刀下,本帥竊以爲此非明智之舉。依本帥看,識時務者爲俊傑,大丈夫有所爲有所不爲,爲君身名計,此時若是知難而返,自縛於耶律阿保機身前,或可受契丹所用,至不濟,也可保一世衣食無憂,無需再如眼下這般

,受風餐露宿、顛沛流離之苦。”

這番話,李從璟將形勢分析得很明白:契丹勢大,根本就不是黃頭部所能抗衡的,與其跟契丹爭鬥,被四處追殺,朝不保夕,不如“痛改前非”,向契丹低頭,若是如此,以木哥華的身份,說不定還會被契丹啓用,以安定人心。若是木哥華投降,阿保機爲彰顯其胸懷,又爲統治需要,至少不會殺木哥華。如此,最不濟,木哥華一生被契丹“軟禁”,但衣食無憂,不必像現在這樣受苦。

木哥華聞言,轟然起身,慷慨激昂道:“耶律阿保機亡我部族,殺我族人,屠我兄弟,辱我酋長,致使黃頭部蒙受前所未有之災難,如此血海深仇,木哥華恨不能飲其血、啖其肉,怎可數典忘祖,向仇人低頭,做仇人的家犬?”說罷,離席,向李從璟一禮,起身時昂然道:“今日承蒙將軍盛情相待,木哥華感激不盡,他日若有機會,木哥華定有所報,告辭!”

說罷,帶上西奴,頭也不回,大步向門外走去。

席間,衛道和章子云相視一眼,再一同看向李從璟。

李從璟嘿然一笑,站起身,攔下意欲離開此地的木哥華。

翌日,節度使府邸,李從璟東書房,衛道、章子云和李從璟三人相對而坐。

李從璟面有微笑,問衛道和章子云,“你等認爲木哥華如何?”

衛道身份較高,章子云讓他先說,他好整以暇道:“鋒芒內斂,舉止有度,謙虛謹慎,然其內心,實則剛毅堅強,有熱血雄骨,觀之似有復仇之志。”

昨夜,木哥華因與李從璟“言談不快”,有道不同不相爲謀之嫌,準備離去。李從璟將其攔下,誇讚了一番木哥華的赤子之心,又邀其留飲,是以最後宴飲至半夜,賓主盡歡而散。如今,木哥華等數十人,就在節度使府邸暫住。

章子云很認同衛道的分析,他道:“身爲亡族之子,在草原部族皆不接納、反而派兵追殺的困境中,能奔逃半載而不至死,殊爲不易,可見木哥華之能。席間我觀他身邊之人,莫不具有英武之氣,尤其那名爲西奴者,似有萬夫不當之勇,而對木哥華言聽計從,整場宴席,目光都不曾離開木哥華,亦不曾飲酒,護衛之意很是明顯。半載逃亡,身邊只餘數十人,而猶能得到隨從如此忠誠相待,木哥華非常人也!”

李從璟頷首笑道:“固非常人,然若不能爲我所用,便是英雄又當如何?”

章子云不語,衛道不喜藏着掖着,直言道:“木哥華,本草原夷族,倘若不能爲我所用,爲免後患,當殺之!”

李從璟笑而不語。

衛道見李從璟這番模樣,便試探着道:“席間軍帥曾以言語試探木哥華,觀其反應、言行,軍帥以爲,此人可用乎?”

“席間本帥三試木哥華,初以契丹強盛之故,試其膽色;再以個人榮華富貴,試其心智;三以眼前形勢,試其智慧。有膽色,方敢繼續與契丹爲敵;心智頑強,方能不計較一時榮辱,不會爲財物權力所動,不改其復仇之志;智慧非常,才能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又如何去做。有此三者,才能成爲我等之友,共謀契丹!”李從璟淡淡道。

章子云稍傾上身,顯露出好奇、關切之意,“那以木哥華的對答、反應,公子覺得,此人可用麼?”

李從璟意態從容,不緊不慢道:“初觀尚可。然謀大事者,必不能因一時之意、幾面之交而定盟友,當務求熟知其秉性,否則大事不成則罷,更會累人累己。”

章子云立即醒悟過來,“如此,尚有待觀瞻。軍帥將其安頓於府中客舍,既顯示了親近之意,另外也是有此用意吧?”

“然也。”

衛道忽然道:“若真要用此人,下官竊以爲,尚有一事,需得先試上一試。”

“何也?”

“其人待大唐之心。”

(本章完)

章五十七 初回懷州會莫離 大軍整編一萬八章八十二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5)章七十三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1)章六十九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4)章十二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3)章七十五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2)章七十七 彈冠相慶何其急 悲劇未盡馬小刀章九十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3)章六十五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3)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三十九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0)章三十六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4)章十七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4)章二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8)章五十二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章四八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2)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四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1)章一百六十八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2)章兩百三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3)章十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2)章二十七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6)章三十五 心思章五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7)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8)章十六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3)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二三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1)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十三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4)章七十 龍爭虎鬥章二十六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4)章一百零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1)章二六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4)章八十二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9)章二 鬼斧十手章五十六 精騎破敵甲【第一更】章四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4)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2)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一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1)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2)章三十一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0)章七十三 陰謀算計爲哪般 分合友敵無非利章一百五十五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1)章五十四 莫離(第三更)章二十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7)章兩百三二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9)章六十二 伐謀伐交可得利 唯獨伐兵令人懼(下)章四 水寨(2)封推感言章兩百三九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4)章八十六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2)章八十六 過盡千帆皆不是 李從璟餓狼撲食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3)章八十九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2)章二十九 百戰安義(8)章六十七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5)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有關李嗣源章三十二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1)章八十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7)章一百五十四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3)章三十九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0)章二十三 趙普潁上行良政 士子風流總不同章九十八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2)章四十七 算盤叮噹響章二十八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樓章五十三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下)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五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1)章九十六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4)章二十六 百戰安義(5)章十六 瘋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二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章七 虎狼環飼亦前行章十二 有人西樓殺宰相(1)章八十四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3)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兩百零三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上)章一百六十九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3)章四十六 敢叫勇協謀 大爭於天下(1)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二十三 莫離獻計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1)章七十四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2)章兩百十九 隨君輾轉已四載 今成大將彭祖山章九十二 兩人閣樓聞雨聲 兩年之內平淮南章四十九 誰也別想過去章兩百零一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4)章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5)章三十八 狡詐惡毒章五十三 兩線(第二更)章兩百零四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中)章四十四 先聲奪軍心(1)章三十一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0)章二四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2)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3)
章五十七 初回懷州會莫離 大軍整編一萬八章八十二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5)章七十三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1)章六十九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4)章十二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3)章七十五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2)章七十七 彈冠相慶何其急 悲劇未盡馬小刀章九十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3)章六十五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3)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三十九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0)章三十六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4)章十七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4)章二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8)章五十二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章四八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2)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四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1)章一百六十八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2)章兩百三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3)章十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2)章二十七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6)章三十五 心思章五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7)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8)章十六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3)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二三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1)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十三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4)章七十 龍爭虎鬥章二十六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4)章一百零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1)章二六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4)章八十二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9)章二 鬼斧十手章五十六 精騎破敵甲【第一更】章四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4)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2)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一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1)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2)章三十一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0)章七十三 陰謀算計爲哪般 分合友敵無非利章一百五十五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1)章五十四 莫離(第三更)章二十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7)章兩百三二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9)章六十二 伐謀伐交可得利 唯獨伐兵令人懼(下)章四 水寨(2)封推感言章兩百三九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4)章八十六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2)章八十六 過盡千帆皆不是 李從璟餓狼撲食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3)章八十九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2)章二十九 百戰安義(8)章六十七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5)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有關李嗣源章三十二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1)章八十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7)章一百五十四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3)章三十九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0)章二十三 趙普潁上行良政 士子風流總不同章九十八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2)章四十七 算盤叮噹響章二十八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樓章五十三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下)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五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1)章九十六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4)章二十六 百戰安義(5)章十六 瘋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二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章七 虎狼環飼亦前行章十二 有人西樓殺宰相(1)章八十四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3)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兩百零三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上)章一百六十九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3)章四十六 敢叫勇協謀 大爭於天下(1)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二十三 莫離獻計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1)章七十四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2)章兩百十九 隨君輾轉已四載 今成大將彭祖山章九十二 兩人閣樓聞雨聲 兩年之內平淮南章四十九 誰也別想過去章兩百零一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4)章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5)章三十八 狡詐惡毒章五十三 兩線(第二更)章兩百零四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中)章四十四 先聲奪軍心(1)章三十一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0)章二四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2)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