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閩國皇宮、正殿、早朝。
王審知端坐龍椅之上,聆聽羣臣宣讀奏表,待戶部司官員彙報完今年的秋收情況後,簡單詢問了幾句,正欲退朝。
“陛下,臣有本要上奏。”御史周清朗聲出列。
“哦,周御史有何事要奏?”
“臣彈劾泉州都指揮使王文斌玩忽職守、收受賄賂,且放任各營官私下貪餉,數額巨大,現所有罪證已經存放於兵部司,請陛下下旨徹查此案。”
“哦,竟有此事,兵部司卿,爲何剛纔不上奏此事?”
“回稟陛下,王文斌一案之證據均爲泉州刺史翁文傑所獲,但翁文傑爲了收繳證據,在無兵部諭令之前提下,擅自率人闖入兵營,翻閱機密文書及賬簿,甚至扣留營官私人信件,此舉已然觸犯刑律,況且所獲證據當中疑點頗多,如營官信件是否僞造、兵營賬簿有無塗改,均需一一覈查,所以目前尚無法確認案件的真實性。”
“翁相,你認爲呢?”
“陛下,此案原委我已知曉,適才兵部司卿提出的疑慮,其實很好解決,直接傳喚王文斌及本案涉及人證回朝,詳加細察便是,至於查案過程中,翁文傑擅闖兵營一事,因涉及犬子,我需要避嫌,就不作評價了,望大理寺卿儘快審理,依例判罰。”
“好,此案就交由大理寺卿署理,此案涉及多位泉州高級官員,須儘快審出結果,免耽政事。”
退朝之後,王嬙已入宮,在後殿求見王審知,詳述此案由,極力爲王文斌開脫罪責,王審知只是笑了笑表示知道了,接着岔開話題,並無其他指示。
回到相府後,翁承贊馬不停蹄,迅速召集多位心腹官員開會,部署安排了諸多事項,最後才召喚翁文傑進書房面談。
“文傑,此案牽涉較大,據我所知,近日王嬙沒少在朝廷各部官員間走動,企圖爲侄兒開脫罪行,你須將文婷遭遇的綁架案、押送證物進朝時的遇襲案這2項罪名加在王文斌身上,咬死他就是指使行兇之人,這樣才能將他的罪名升格爲刺殺朝廷命官的謀逆之罪,否則貪餉舞弊案只是隔靴搔癢,刑罰不重,無法徹底將其打落深淵。”
“遵命,此事我已經深刻反省了,從追查本案線索開始,我已落入對手設計的圈套中,一環緊扣一環,不斷誤導我將所有疑點指向王文斌,最後鋌而走險,擅闖兵營收集證據,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造成如此被動的局面,還是我的從政經驗不足所致。”
“你呀,還是沒有認清自身過失根源所在,求名之心極重,以爲憑藉着扳倒朝廷重臣就可以揚名立萬,增加晉升資歷,殊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爲父多年來被國君看重,所憑籍的就是‘大公無私’四字,視權勢爲旁枝末葉,觀內心爲實在修爲。只有沉心靜意,凡事謀定而後動,不爲眼前利益所惑,纔不易被對手找到弱處。此事我會幫你善後,但泉州刺史這個位置恐怕不保,你要有心裡準備。”
在翁相一番操作下,王文斌尚在入朝受審的路上,翁文傑智勇偵破貪餉舞弊案已然傳遍長樂市井,各大酒樓茶館客人均對此案議論紛紛,王文斌也被吃瓜羣衆策定爲十惡不赦之徒,急得王嬙如熱鍋上的螞蟻,三番五次入宮求見王審知,卻被宦官擋駕,朝廷各部官員也唯恐惹火燒身,對她避之不及。
一週後,經過大理寺詳加審理,王文斌最終被判決貪污及玩忽職守罪名成立,沒收一切財產,
革去官職,流放閩國最南端的漳浦縣。翁文傑雖偵破此案,予以嘉獎,但未經申請擅闖兵營收集證物,罪不可赦,由泉州刺史貶爲漳州長史。
得知判決結果,王文斌憤恨不已,所幸王嬙顧念親情,對他好言相勸,並給予他充足的盤纏,供沿途及流放之地使用。
這天中午,2名差役押着王文斌途經一片林子,正待找地方休息,忽然從樹林中竄出幾名蒙面黑衣人,手持鋼刀逼停了他們。
“各位好漢,饒命啊,我們只是押解犯人的差役,身上沒幾個錢,你們求財的話儘管拿去。”其中一名年紀較大的差役趕緊取下錢袋,丟在地上。
黑衣人頭領看也不看這2名差役,直接發聲問道,“哪個是王文斌?”
王文斌早已嚇得瑟瑟發抖,壓根不敢吭聲,他以爲是之前得罪過的某個仇家來趁機復仇,而2名差役則迅速指向他。
“王大人,我們是受人之託來找你的,請上路吧。”
聽到最後4個字,王文斌瞬間小便失禁,褲襠溼了一片,接着雙眼翻白,直接栽倒在地。
八月十六日,陳鬆先搭乘商船返回流求,着手佈置陳家村的接待工作,陳寶和徐浩天商量之後,決意跟隨出使官員及隨從一起乘船前往流求。
由於泉州刺史翁文傑押送罪證回朝,陳寶覺得是一個籠絡出使官員的好機會,如果這名官員堅持公事公辦的話,那二話不說,直接讓海盜上刀片;如果他能被拖下水,那就沒必要冒險行兇。
之前,徐浩天曾考慮過翁文傑涉險破案的下場,哪怕最終整垮王文斌,他自己也不好過,泉州刺史這個位置估計很懸,最好的結果就是外派到次等州去當刺史。如果沒有他從中作梗,加上出使官員有機會被搞定,那麼流求的事情就柳暗花明了。
離別泉州前夕,徐浩天又與陳嫣然月下約會了一次,除了繼續互訴衷情、摟摟抱抱、卿卿我我,就是立下山盟海誓,待流求事情處理完畢,2人馬上舉行盛大的婚禮。
八月十九日,秋風送爽、萬里無雲,泉州港海船雲集、碧波盪漾,流求尋訪使劉峰及2名隨從緩步登上官船,陳寶和徐浩天緊隨在後,一直說着恭維的話語,讓劉特使志得意滿,笑顏逐開。
後續旅程,徐浩天已經通過收買劉峰隨從,摸清了他的底細,他曾任泉州刺史府文吏,因爲業績突出,被翁文傑提拔到制置務,升職爲侍郎,主要負責商稅稽查工作。
由於工作中經常與商賈打交道,所以劉峰對於利益輸送並不反感,不過受限於翁刺史強硬的反腐姿態,他不敢明目張膽收賄,只是逢年過節收取些貴重禮品,聊勝於無。
此次獲得出使流求查稅的肥缺,劉峰心裡早就癢癢了,他已得知流求在陳家經營下極爲富庶,如果陳家肯大出血的話,他就打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敷衍了事。
一路上他與陳寶、徐浩天邊打嘴炮,邊試探對方底線,最終,在登岸前夕,雙方達成了150兩黃金的交易,且逢年過節陳家都將奉上重禮,於是劉特使便滿懷欣喜地眺望前方這個夢想之島,想象未來自家朱門銅臭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