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壽州(4)

李重進還沒離開壽州,不多久就有將領來到陣前尋到郭紹,說道:“淮南都部署李將軍請郭將軍到虎捷軍右廂大營見面。”

周圍的衆將聽罷無不側目,皆默然不語,大夥兒都知道上峰一心想攻城,郭紹忽然停止攻城會招致上面的不滿。郭紹回顧左右,李處耘等將領也只是低頭不語,無人有辦法。

郭紹便道:“傳令諸部暫時休整,我去見見李將軍再來。”

李處耘說道:“我和主公一起去。”

一行數人便讓傳令的武將帶路,騎馬前往虎捷軍右廂中軍大營。靠淮水的那邊,一大片軍營帳篷,起碼連綿數裡地全都是虎捷軍右廂的駐地,那邊的人就沒到壽州城下來過。都是虎捷軍的人馬,郭紹倒不覺得此行有什麼危險……主要和李重進以前不熟,更沒有什麼恩怨可言。

行至中軍行轅,進了掛着寬面旌旗的大帳,只見裡面武將站了兩排。李重進正坐在上方,左側首位坐着的人是李繼勳。郭紹見過的人,是個大約四十來歲的漢子。

果然李重進沒有好臉色,冷冷地徑直問道:“郭將軍,爲何停止攻城?”

郭紹答道:“在下剛接手圍城兵馬,對地形、軍隊、策略都尚不熟悉,想休整數日,與諸將先商議對策。”

這樣辯解是郭紹路上想好的,李重進果然不能反駁,卻非常不高興,當衆說道:“慈不掌兵,我看你是心慈手軟,懷着婦人之仁!官家竟讓你來攻壽州這等堅城,我定會如實上奏!”

郭紹被劈頭一頓罵,說得好像自己一無是處似的,心下也有氣,心道:你以爲老子想來攻壽州嗎?你行你上,以爲老子稀罕這塊硬骨頭?

但李重進位居馬步都指揮使,親軍侍衛司所有人都沒他大;況且他又是“淮南都部署”,皇帝去了滁州,整個淮水流域的兵馬他都有權節制。郭紹如果和他頂罪吵架顯然是極其不明智的做法,所以郭紹把這口氣忍了。

有的氣真是不忍不行。郭紹只好說道:“末將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時李繼勳一副站着說話不腰疼的淡定樣說道:“壽州城的守將是劉仁瞻,傳言此人能當大事,深受南唐國主器重;壽州這等扼守淮水的要地,是南唐國必救之地。只要施以壓力,便可誘來援兵;攻城雖有傷亡,但咱們能從援兵那裡加倍找回來。”

郭紹心道:你們行!叫老子衝前面拿人命去填,你們在後面撿軟得捏是吧?

李重進深以爲然,催促道:“能打下壽州最好,能真正撕開淮南的口子;打不下來,也要給其施加壓力!如果壽州連一點危險都沒有,南唐軍還救它作甚?郭將軍,你要多少時間來商議對策?難道有什麼重大的妙策需要停止攻城耽誤時日?”

幾個問題下來,郭紹回答不出一個,只好說道:“軍隊要休整三天,請李將軍准許。”

“三天,就三

天!”李重進道。

……郭紹回到城下,下令各部休戰,召集諸將到營中商議。衆人議論紛紛,都沒有什麼好對策,郭紹坐在上位一言不發,任憑几十個人在下面爭執議論。

能有啥好法子?

郭紹先是鬱悶和失落,想起皇后在密信中對自己的鼓勵,要他在淮南有滿意的表現……但眼下這狀況,想表現也沒機會。高牆厚土如何啃?倒是趙匡胤那幫人在前面打得很歡,連他的兄弟李繼勳在壽州,差事也比較好。

後來他又尋思,如果怠戰會怎樣?在郭紹心裡,皇帝應該本來就對自己很不滿意;現在皇帝親征,在他的眼皮底下如果表現不好,被判定爲毫無價值的話……一個手握生殺大權的人,對一個看不順眼又沒什麼價值的人會怎麼對待?

郭紹只覺得手心裡都是汗。此時此刻的感受:前面有塊美味的胡蘿蔔看得見吃不到;腦袋上還懸着一把劍。

“我答應了淮南都部署李將軍,只休整三天。”郭紹開口了。衆人見他沉默了很久,突然要說話,便陸續閉口轉頭看向郭紹。

又是被許多目光注視,郭紹皺眉道:“三天後繼續攻城,等一下你們都把各自的番號、負責的攻城區域報上來,送到李處耘將軍手裡。還有軍械物資的數目也報上來,給左先生。”郭紹指着自己身邊的兩個人。

衆將領命。郭紹又道:“南唐軍使用了不少石油……猛火油,很容易燒燬雲梯,蟻附之法在壽州更不好使。咱們攻城的同時,還是試試別的方法,挖地道罷。”

一員將領進言道:“將軍,守壽州的將領是劉仁瞻,此人是戰陣宿將,什麼都見識過,發現咱們挖土必然有防備,很難湊效。”

郭紹想了想便道:“現在城邊上修一些土堆哨塔,然後修一些房屋遮掩;再挖坑和壕溝。白天就在房屋裡挖地道,把土先放在坑裡,到了晚上再悄悄把土運走,從壕溝裡悄悄走。”

……

三天後,攻城繼續。李重進派人打聽到郭紹的“妙計”是挖地道,當即就派人去滁州奏報皇帝去了。

此時趙匡胤再立新功。

原本柴榮想派韓令坤攻擊揚州,但韓令坤的軍隊兵少,又在路上耽誤了;趙匡胤主動請戰,柴榮贊同,命趙匡胤率鐵騎軍迅速從滁州出擊。揚州雖是南唐國十分重要的中樞,但沒料到周軍能如此迅速就打到淮南後方,疏於防備,沒什麼兵。趙匡胤不日克南唐國東都揚州。

趙匡胤得到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女人,楊氏。他聽說柴榮到了滁州,對楊氏以禮相待毫髮不動,然後派人把楊氏送給了皇帝。

皇帝贊趙匡胤忠心,又把楊氏送了回來,要賞給趙匡胤。趙匡胤說這麼漂亮的女人,自己不敢留,又帶兵在外不便收留婦人,一定要獻給皇帝……楊氏被送來送去,把滁州和揚州之間的路走了三趟之後,終於被大周皇

帝勉強收下了。

就在這時,李重進的人到了滁州,將郭紹怠戰的情況說了一通。

李重進的部將在皇帝面前敞開了說,“郭招討使心慈手軟、賞罰無憑、胸無良策。對待逃兵不僅不懲罰,還給予獎賞,叫將士們無所適從,不知該逃還是該戮力衝前;他上任時,天氣晴朗,利於作戰,卻要休戰三天部署妙策,結果妙策是挖地道!”

不料柴榮不怒,反而面帶笑意回顧左右道:“數月前,王溥說郭紹料敵如神,善察戰機;轉眼之間,他在李重進口裡又成了賞罰無度滿腹敗絮的人。究竟誰說得對?”

王溥聽到點自己的名,忙彎下腰低着頭。

柴榮轉頭看着他,說道:“王丞相,你去一趟壽州,看明白了回來報我。”

王溥忙道:“臣領旨,定然如實稟奏。”

王溥趕到了壽州,既不去前線,先見了李谷。李谷以前幹過宰相,和王溥關係不錯,聽了皇帝跟前的情況,便說道:“李重進有一句話倒是沒說錯,郭都使確是有些心慈手軟,他之前下令停止攻城,當衆說:‘仗這麼打法,回去無顏見鄉親,怕將士們的家眷問他要丈夫和兒子。’打仗就要死人,說這種話着實不利於士氣。”

李谷想了想又道:“至於說他賞罰無方,倒是有失偏頗。赦免逃兵的事,是讓逃兵衝前用命、死在戰陣上;但那些逃兵十分賣命,有幾個人不惜死都爬上了城牆,傷亡近半而不懼死。郭都使這才認爲他們能夠將功補過,把逃跑的罪給赦免了。說是賞罰無度卻是有點顛倒黑白。”

王溥一聽鬆了口氣,說道:“嘴長在人身上,話真是不能盡信啊!我倒想起那些市井小民,話傳了幾遍之後就全然變味,成爲流言了。”

李谷拜道:“王丞相見微知著。”

倆人說了一番話,王溥這才讓李谷陪着去前線親眼看情況。攻城還在繼續,城牆南部修了一些房屋和工事,一切看起來都正常,和以前攻城也差不得太多,他乍一看沒看出怠戰的跡象來。

不料就在這時,忽然見城樓上的南唐國將士捧腹大笑,一番嘲弄。王溥回顧四下,聽得工事那邊一陣嘈雜,他忙騎馬過去看個究竟。

原來房屋裡涌出來大量的水,把壕溝都淹了,水裡的人大喊:“裡面還有人!裡面還有人啊……怎麼辦?”

王溥喝道:“出了何事?”

一個將領哭喪着臉道:“咱們挖地道,不小心挖到地下的水了,地下水忽然漫上來,挖土的人淹死了不少!”

王溥聽罷臉一黑,又看城牆上的南唐軍居然在守城的時候、還有心思看着周軍壕溝裡漫着滿溝的水大笑,王溥心下愈發不爽。

……

……

PS:上一章有點小小的修改:郭紹只被任命爲壽州招討使,仍然任虎捷軍左廂都校。

(本章完)

第六百八十四章 陰晴不定第七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七十一章 與子同袍第五百一十三章 暗香滋德殿(1)第七百七十三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八百五十三章 危險動作第四百二十三章 勸進第一百七十五章 茶水太髒第五百一十五章 暗香滋德殿(3)第三百九十二章 象戲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二百七十四章 哀愁(6)第三百六十三章 職業武夫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人之夢想第四百六十八章 就不讓如願第六百三十二章 識大體第二百三十八章 皇城的戰慄(2)第七百零一章 決戰不易第五百六十一章 再聚晉陽(1)第二百八十二章 可以反抗得更好第一百九十八章 很大的獎賞與驚喜第五百八十一章 勸降與對峙第六百零二章 征伐第一百六十六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四百九十七章 李筠第八百六十八章 舌戰羣雄第二百零五章 親兄弟第二百九十二章 炙手可熱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五百二十八章 放風箏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七百七十六章 無定河之役(1)第三百七十二章 光景不敢想象第四百六十五章 孩兒第三百三十二章 攻守之道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識好歹第三十五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1)第七百八十二章 風起北方第五百零九章 兵曹司第五百二十三章 烹小鮮第八百五十七章 堅韌的李公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石頭第一百九十八章 很大的獎賞與驚喜第二百九十三章 孫子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七百八十二章 風起北方第七百三十六章 本源第二百六十二章 處心積慮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待最是磨人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一百一十九章 走了四趟第五百七十章 還不遲第二百零七章 燕燕的爹第三百八十二章 鳥爲食亡第八百九十九章 如若是真第三百八十二章 鳥爲食亡第一百四十三章 海底針第五百八十五章 期待第一百五十二章 索還鞋墊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中的長髮第二百五十六章 努力剋制中第八百九十六章 恐懼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二十三章 指揮使太小第四百四十五章 深淵第一百七十一章 那把陽光照射的椅子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寶第六百一十五章 涼意(1)第九十四章 折陽壽第三百零七章 晉州之役(2)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三十四章 邀請信第四百六十一章 京口之役(4)第七百六十二章 入鄉隨俗第六百八十二章 薔薇中的重逢第三百七十四章 直覺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五百九十四章 宣仁功德閣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世之澤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后的傷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個痛快第二百七十四章 哀愁(6)第四百八十九章 紫微星之下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六百五十三章 不能喂得太飽第七百六十三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六百三十二章 識大體第二百八十五章 梅花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六百八十四章 陰晴不定第一百八十一章 秘事第八百二十七章 看清楚方向上架感言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
第六百八十四章 陰晴不定第七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七十一章 與子同袍第五百一十三章 暗香滋德殿(1)第七百七十三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八百五十三章 危險動作第四百二十三章 勸進第一百七十五章 茶水太髒第五百一十五章 暗香滋德殿(3)第三百九十二章 象戲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二百七十四章 哀愁(6)第三百六十三章 職業武夫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人之夢想第四百六十八章 就不讓如願第六百三十二章 識大體第二百三十八章 皇城的戰慄(2)第七百零一章 決戰不易第五百六十一章 再聚晉陽(1)第二百八十二章 可以反抗得更好第一百九十八章 很大的獎賞與驚喜第五百八十一章 勸降與對峙第六百零二章 征伐第一百六十六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四百九十七章 李筠第八百六十八章 舌戰羣雄第二百零五章 親兄弟第二百九十二章 炙手可熱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五百二十八章 放風箏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七百七十六章 無定河之役(1)第三百七十二章 光景不敢想象第四百六十五章 孩兒第三百三十二章 攻守之道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識好歹第三十五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1)第七百八十二章 風起北方第五百零九章 兵曹司第五百二十三章 烹小鮮第八百五十七章 堅韌的李公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石頭第一百九十八章 很大的獎賞與驚喜第二百九十三章 孫子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七百八十二章 風起北方第七百三十六章 本源第二百六十二章 處心積慮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待最是磨人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一百一十九章 走了四趟第五百七十章 還不遲第二百零七章 燕燕的爹第三百八十二章 鳥爲食亡第八百九十九章 如若是真第三百八十二章 鳥爲食亡第一百四十三章 海底針第五百八十五章 期待第一百五十二章 索還鞋墊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中的長髮第二百五十六章 努力剋制中第八百九十六章 恐懼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二十三章 指揮使太小第四百四十五章 深淵第一百七十一章 那把陽光照射的椅子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寶第六百一十五章 涼意(1)第九十四章 折陽壽第三百零七章 晉州之役(2)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三十四章 邀請信第四百六十一章 京口之役(4)第七百六十二章 入鄉隨俗第六百八十二章 薔薇中的重逢第三百七十四章 直覺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五百九十四章 宣仁功德閣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世之澤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后的傷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個痛快第二百七十四章 哀愁(6)第四百八十九章 紫微星之下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六百五十三章 不能喂得太飽第七百六十三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六百三十二章 識大體第二百八十五章 梅花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六百八十四章 陰晴不定第一百八十一章 秘事第八百二十七章 看清楚方向上架感言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