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采石之役(4)

採石磯守軍已被李處耘輕易消滅。郭紹巡察地形後、與幕府官員及部將商議,認爲在控制江面的形勢下可以實現架設浮橋,於是王樸被受命調集工匠民壯操辦此事。

一衆人再度實地考察長江,乘坐戰船遊於長江水面。

王樸身作長袍在船頭翹首眺望,郭紹從甲板上走過去,也久久觀賞着江上的景象。風帆點點,水車的輪子轉起來嘩嘩作響,江面上濺起一陣陣白色的浪花。

良久之後郭紹道:“江心兩片陸州,長江在此地是三條水道,最西邊那條最窄。王使君監造浮橋時,應考慮西邊這條的便捷拆除。”

王樸想了想說道:“郭將軍意下,爲了給水師船隻讓道?”

郭紹道:“正是。採石渡口被佔,我軍有大造浮橋,金陵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坐視不管,首先威脅採石的是金陵那邊來的南唐援兵……李處耘把水軍主力放在北邊江面,在那裡構築水寨,他應該也預計到了。

但南唐軍還有大量水師在湖口,謹防他們突破皖口、池州防線。到那時李處耘部水師應穿過浮橋,於南面迎敵;只能拆掉一道浮橋。”

王樸以爲然。

這時戰船到了東岸採石渡口,大夥兒便在江上觀察了一番。郭紹要登岸去見李處耘,於是和王樸分別,從採石碼頭登岸。李處耘的中軍行轅就在採石碼頭。

起先郭紹等離開和州的行程安排,只是巡視江面。渡江來見李處耘是郭紹臨時決定。

郭紹與李處耘幾個月沒見面了,但李處耘見到郭紹顧不上噓寒問暖,徑直便問:“一個時辰我派人稟報主公急事,主公可收到了?”

郭紹道:“沒有,估計奏報還在和州。李將軍有何要事?”

“我們到大堂裡說。”

一行人遂入室內,李處耘才道:“細作密報,江寧府近日兵馬調動頻繁,傳言要增援採石!”

郭紹的神情頓時變得嚴肅起來。過了一會兒他開口道:“採石至關重要,此戰一定不能失手。”

李處耘道:“南唐軍自江寧府南下,最可能的目標是採石渡口,其次是當塗城。如果是採石渡口,我打算以高延儔部及龍捷軍步兵守採石鎖溪河,正面對敵;龍捷軍騎兵埋伏在採石東南面石坡山。鎖溪河戰場列陣決戰時,石坡山伏兵衝出山林,快速向敵側後翼突襲,以動搖其陣營……”

“目標可能是當塗城?”郭紹沉吟道。

李處耘的手掌放在下巴的濃密大鬍子上,說道:“南唐軍進攻採石,意圖很明顯,想奪回渡口,重建江防。成功了這是對南唐國最有好處的做法。

但若南唐軍主帥認爲野戰不是我軍精銳對手,便有更穩妥的辦法:增援當塗城。此法之意圖,不在守大江,而在守江寧。”

郭紹頓時恍然道:“我明白了。”

李處耘點頭道:“只要當塗城有重兵,我大軍想從採石向江寧府進發,渡口和腹背就時時在當

塗城威脅之下。咱們會被逼攻城,而非野戰決一勝負。”

郭紹道:“調戰船去西岸,急調虎賁軍三個軍到採石,以部署采石之戰。”

郭紹留在江東,前期的戰術部署是,龍捷軍在主力在鎖溪河(採石碼頭)布大陣以逸待勞下;虎賁軍第一軍騎兵和第二、第三軍騎馬步兵部署在東南石坡山;高延儔部劍南軍在東南二十里外的大黃山紮營。

如果南唐軍從東面縱深繞行當塗城,高延儔部則向東出動阻擊,採石附近的周軍主力隨後增援高延儔。

……

這邊郭紹急着調動虎賁軍過江,但還是高估南唐軍的反應速度了。十天之後皇甫繼勳才從江寧府出發,林仁肇先鋒先行,皇甫繼勳主力四萬餘衆隨後。”

林仁肇派出大量斥候於南面打探軍情,發現了採石東南二十里紮營的高延儔部。兩天後,林仁肇部前鋒萬餘步騎至鎖溪河北二十里停下。

他騎馬親自返回主力中軍,進言主將皇甫繼勳:“此戰不宜取採石,咱們先去當塗。”

不料皇甫繼勳一臉不可思議,很不客氣地說道:“你腦子有病?當塗已成孤城,周軍正從採石渡河,咱們不就近拿回採石渡口,千辛萬苦跑去當塗喝西北風?”

林仁肇聽得那很不順耳的口氣,強壓住惱怒:“我國將士,在水上尚能一戰,守城亦有可爲,步騎野戰必敗!今去採石,不能正面擊敗周軍,則功虧一簣。不如退而求其次,大軍增援當塗;此城雖是孤城,所幸工事堅固,糧草充足,我軍可長期駐守。”

皇甫繼勳冷笑道:“駐守當塗那個死地有個鳥用!現在當塗城也在咱們手裡,擋住周軍了嗎?你去江邊瞪大眼瞧瞧,周軍照樣大搖大擺從採石渡江!”

林仁肇道:“當塗城不能威脅周軍,是因兵力空虛,不敢出城。我部六萬大軍進駐,情況便全然不同。只要周軍主力精銳敢北上攻打都城,我部便可自當塗出擊,奪回渡口、切斷周軍後路。”

皇甫繼勳搖頭道:“在江寧時,喊打喊殺急於求戰的人是你,大軍出動了,要東躲西藏的人也是你。”

林仁肇大怒:“打得贏誰他、娘願意這麼磨嘰,打不贏去送死有什麼用?”

皇甫繼勳冷笑道:“既然如此,你乾脆去降了。”

林仁肇道:“你願意去送死,你去!老子到當塗去了!要怎麼說隨你,陛下有言在先,我可以不聽你的,直接聽命朝廷。”

林仁肇一肚子氣回到軍營,當着衆將士的面大罵了一通主將皇甫繼勳。

這時他又見到了當塗城過來的斥候,瞭解到姑溪河岸發生的野戰詳細過程,又是怒不可遏。他不顧影響甚壞,又當衆大罵道:“楊收純粹是個草包!這等人怎麼成了南唐大將?朝廷不會用人!”

部將們忙勸說他。上頭的很多同僚都和林仁肇不睦,反倒是下層將士很快就與他稱兄道弟,因爲林仁肇總是和大夥兒一起同甘共苦

,更不會剋扣軍餉賞銀,處事也很公平,將士自然喜歡他。

林仁肇發了一通火,總算沒有衝動,先在原地按兵不動,等待皇甫繼勳的大軍到來。

探報大黃山南有一股周軍,蜀國人。淮南之戰時,蜀國降兵的戰鬥力林仁肇有所見識,根本沒放在眼裡……如果皇甫繼勳同意一起去當塗,只要一股兵力拖住蜀國人,南唐軍主力就能順利從東邊去當塗。

但現在林仁肇騰不出手,這幫蜀國人可能反而拖住林仁肇,然後引來採石周軍圍攻。

於是林仁肇等待着南唐軍主力。等主力去採石與周軍作戰,林仁肇南下擊潰蜀國人馬,纔不至於被圍攻。

林仁肇按兵不動,皇甫繼勳那廝同樣穩着不上。幾萬大軍在野地裡耗了三四天什麼都沒幹。

林仁肇正不懂皇甫繼勳什麼意思,這時朝廷的公-文來了,質問他身爲前鋒爲何按兵不動!

這下他總算明白了,皇甫繼勳那廝這幾天上奏告狀去了!林仁肇當然不願意去採石攻打周軍精銳。於是上書辯解,自己去當塗城的好處;他增兵當塗城後,城內兵力能達到兩萬餘人,將來對採石渡口和周軍腹背能造成極大的威脅。

不久,李煜來了聖旨,下旨林仁肇若要增援當塗,應儘快動身,不得拖延。

一番扯皮之後,林仁肇無奈率先繞行東面縱深,然後南下當塗城。約定皇甫繼勳,儘快發動對採石的進攻,避免周軍主力抽出手來。

一天之後,林仁肇得到探報,大黃山的蜀軍向東出動,阻擋在了前方。林仁肇連夜派人去皇甫繼勳大營確定情況,得知皇甫繼勳部已出動抵達鎖溪河附近;雖尚未與周軍發生衝突,但距離很近,雙方已成劍拔弩張之勢。

林仁肇鬆了一口氣,只要採石周軍精銳被拖住,這邊蜀國人不是一觸即潰?他遂下令次日一早開戰,列陣進攻高延儔!..

……

旁晚時分,南唐軍主力已在鎖溪河數裡地外。據報南唐軍大營佔地甚廣,約有五萬之衆!

李煜這回確實下了血本。現在郭紹面臨的問題,採石碼頭大營只有龍捷軍右廂一萬多人(其中一部分還在池州羅延環手裡)。

正面兵力懸殊有點大!南唐禁軍的戰鬥力可能不如周軍精銳,但是有幾倍的人數優勢。郭紹和李處耘都感覺風險較大。

那麼還有一部預備兵力,採石戰場附近石坡山的虎賁軍三個軍,也有近萬人之衆……這股機動兵力用於採石戰場支援正面?

“如果虎賁軍北上策應,那麼南唐軍東面那股人馬就要去當塗了。這次來的是南唐軍禁軍精銳,高延儔恐怕是擋不住。”李處耘道。

郭紹一言不發,低頭沉思。

李處耘又道:“去當塗的敵兵意在守勢,這邊的幾萬大軍確是攻勢洶洶,採石更加要緊。郭將軍處事謹慎,不如將虎賁軍北調,穩住採石局面再說?”

.....

(本章完)

第五百六十七章 再聚晉陽(7)第五百五十六章 恩怨第六百九十二章 仿若經脈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七百零九章 最好的禮物第四百三十九章 采石之役(8)第五百五十八章 龍城(2)第七百七十八章 無定河之役(3)第五百六十九章 再聚晉陽(9)第六百七十二章 箭下留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揭開遮羞布第五百六十七章 再聚晉陽(7)第五百五十一章 伏擊(3)第四十七章 朦朧的飛花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口(1)第二百一十八章 木牌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皇城的戰慄(1)第二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2)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上來的消息第十七章 晉陽之役(2)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一百九十七章 戰爭烽煙味第二百五十三章 圓滿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王的陰影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二百二十七章 怒不可遏第九十八章 麻繩第一百五十七章 血光之災第四百六十四章 孤城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谷中的風雨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唱一和第二百七十六章 揭開遮羞布第七十章 滿意表現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嘆第一百九十五章 誰對誰錯第四百八十八章 超越一切的慾念第二十六章 母儀天下第八百六十八章 舌戰羣雄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六百一十章 塵霧籠罩第三百九十二章 象戲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四十九章 傻笑第四百九十七章 李筠第二百一十九章 姐姐卻可以陪伴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二百二十四章 短促低沉的話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貴險中求第四百八十四章 宋州(2)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給我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貼紙條第五百九十七章 心氣第三百九十四章 無趣地旁觀第八百八十八章 澶淵之盟第四百九十章 女人們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番五次跳火坑第四百七十章 江寧(1)第四百一十章 敵人第五百七十七章 驚懼之城第七百八十九章 驚喜第四百四十六章 無言的重逢第六十八章 宮闈中的意志第六百九十一章 貓鼠之戲第八百一十九章 跑路的楊袞第八百八十五章 勇冠三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直面風雲第七百一十五章 眼皮跳第二百零五章 親兄弟第六百二十九章 清高第三百九十二章 象戲第三十二章 大人不記小人過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義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臟在左第六十七章 唐倉第七百七十三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一百六十九章 勿失朕望第一百三十三章 雪花第七百三十章 祭祀第六百五十五章 衣錦還鄉第四百五十八章 京口之役(1)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八百六十八章 舌戰羣雄第六百零七章 宮帳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口之役(5)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狂奔的金盞第六百一十四章 激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人世浮華第七百八十三章 君無戲言第二十三章 指揮使太小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聚晉陽(8)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頭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第二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六百八十九章 無慾無求
第五百六十七章 再聚晉陽(7)第五百五十六章 恩怨第六百九十二章 仿若經脈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七百零九章 最好的禮物第四百三十九章 采石之役(8)第五百五十八章 龍城(2)第七百七十八章 無定河之役(3)第五百六十九章 再聚晉陽(9)第六百七十二章 箭下留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揭開遮羞布第五百六十七章 再聚晉陽(7)第五百五十一章 伏擊(3)第四十七章 朦朧的飛花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口(1)第二百一十八章 木牌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皇城的戰慄(1)第二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2)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上來的消息第十七章 晉陽之役(2)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一百九十七章 戰爭烽煙味第二百五十三章 圓滿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王的陰影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二百二十七章 怒不可遏第九十八章 麻繩第一百五十七章 血光之災第四百六十四章 孤城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谷中的風雨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唱一和第二百七十六章 揭開遮羞布第七十章 滿意表現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嘆第一百九十五章 誰對誰錯第四百八十八章 超越一切的慾念第二十六章 母儀天下第八百六十八章 舌戰羣雄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六百一十章 塵霧籠罩第三百九十二章 象戲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四十九章 傻笑第四百九十七章 李筠第二百一十九章 姐姐卻可以陪伴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二百二十四章 短促低沉的話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貴險中求第四百八十四章 宋州(2)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給我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貼紙條第五百九十七章 心氣第三百九十四章 無趣地旁觀第八百八十八章 澶淵之盟第四百九十章 女人們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番五次跳火坑第四百七十章 江寧(1)第四百一十章 敵人第五百七十七章 驚懼之城第七百八十九章 驚喜第四百四十六章 無言的重逢第六十八章 宮闈中的意志第六百九十一章 貓鼠之戲第八百一十九章 跑路的楊袞第八百八十五章 勇冠三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直面風雲第七百一十五章 眼皮跳第二百零五章 親兄弟第六百二十九章 清高第三百九十二章 象戲第三十二章 大人不記小人過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義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臟在左第六十七章 唐倉第七百七十三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一百六十九章 勿失朕望第一百三十三章 雪花第七百三十章 祭祀第六百五十五章 衣錦還鄉第四百五十八章 京口之役(1)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八百六十八章 舌戰羣雄第六百零七章 宮帳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口之役(5)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狂奔的金盞第六百一十四章 激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人世浮華第七百八十三章 君無戲言第二十三章 指揮使太小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聚晉陽(8)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頭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第二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六百八十九章 無慾無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