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永不陷落之堡

党項人自稱大白高,顧名思義……但楊袞看來,一般的士卒和牧民並不大白高,眼前這羣在楊袞眼裡如同乞丐一般的牧民軍隊就個個又黑又髒,臉頰上還有高原風吹日曬後的丹紅。並非他們生來就這個模樣,應該是環境所致。

楊袞身爲大遼契丹人,此時一種優越感油然而生!顯然遼軍比党項人像樣得多。

遼人雖以遊牧部落立國,但曾經有幽州,現在也有物產豐富的渤海農耕區,治下土地廣袤部族衆多,除了遊牧,主要通過學習漢人的東西,從律法禮儀到生產已經比較先進了。

反觀這些党項人,楊袞有足夠的底氣覺得他們如同乞丐。

不過楊袞並不太輕視他們的戰力,依舊有信心。因爲他知道這些環境險惡中游牧的牧民騎兵,忍耐力和勇悍都是天然歷練出來的……越窮的人越不怕死。可能缺乏戰陣訓練,但騎兵作戰本來就應該靈活,更依賴個體的武力耐力。

還有後邊的大量橫山羌步兵,裝備簡陋,也是窮兇極惡之徒。

同行的李彝殷看着訓練有素、隊伍整肅的遼軍,似乎也意識到了差距,說道:“党項人戰陣上拼命不輸別家。”

畢竟是同夥,楊袞把心裡的優越感藏起來,道:“天下諸部都重視李公部族的表現,蕭公更是日夜期盼。党項人馬尚需訓練……”

話音剛落,一個武夫用羌語惱怒道:“我們不是契丹人的兒子,隨便派個人來就要指手畫腳?”

楊袞聽不懂,看向李彝殷。李彝殷用漢話罵道:“輪不上你說話!”

雖聽不懂那人說什麼,但楊袞能從表情情緒中感受到不是什麼好話,他沉吟片刻,道:“至少訓練戰馬不能停下來。”

這時遠處傳來了“噼裡啪啦……”的聲音,幾個人循聲望去,騎兵行軍營帳剛紮下來,又開始楊袞力主的“訓練”了。

臨時對党項戰馬的訓練,比較縮水。楊袞也沒辦法,一時弄不來足夠的火藥,隨軍攜帶的火藥已經在之前那些天用完了。

在唐朝時,契丹人就知道“伏火藥”。當年中原二李造反,趙氏大量造火藥,意圖炸開晉州城,雖然沒有成功破城(因爲郭紹進奉的方子沒有提純的方法和分類試驗比例的方法,也沒有告訴朝廷密封對火藥爆炸的重要性),卻把更好的火藥配方泄露給了北漢國。

北漢國當時是大遼的屬臣國,契丹人因此得到了方子。

契丹人學會配製火藥後還沒在戰陣上派上用場,不過用來訓練戰馬適應火炮和火銃了。密封的硬竹筒盛裝火藥能模仿火炮爆響,地上挖坑夯實埋火藥爆炸能模仿火炮。

楊袞道:“許國人的炮用來攻城,也能嚇唬戰馬;火銃雖不如弓|弩甚遠,沒多大用,但也能嚇唬衝近的馬匹。若是從未聽見過爆炸的馬匹,會驚慌,好在馬匹有靈性,聽慣就好多了。”

中原兩次在幽州大戰都使用了火器,遼人已經有經驗了。第一次北伐時火銃極少,加上戰馬轟鳴戰鼓嘈雜,只有靠近那小

股火銃兵的騎兵很不適應,被驚嚇混亂。第二次中原人已在鄔堡中大量使用火銃,不過遼人已經有所防備了……

因此楊袞才說:“火銃沒什麼威力,只是馬懼怕而已。”

他說罷有些擔憂地看着營地外的訓練方式。因爲遼軍攜帶的火藥用完,在平夏一時間找不齊火藥所需原料,現在的法子是不得已爲之。

只見那些士卒在地上放着橫山砍來的低矮竹子,拿鐵錘猛敲得“噼裡啪啦”爆響,又點火放煙,把戰馬聚在附近聽。另一處的党項人則一邊生火放煙,一邊拿大鼓擂得“咚咚咚……”響。

而更多的党項人卻在一旁嘻嘻哈哈,許多人伴隨着噼裡啪啦的聲音,在空地跳起舞來,把那玩意當作戲耍和伴奏了,十分高興地載歌載舞。

楊袞看在眼裡,表情嚴肅,他真的不是爲了好玩,是覺得這事很重要。

及至天黑,楊袞已經回遼軍營帳歇息,卻忽然被李彝殷的人請過去。

李彝殷在火堆旁邊,見到楊袞便站了起來:“剛得到斥候稟報,許軍在無定河流進黃河的地方,開始築城了。”

楊袞眉頭一皺,卻沒有多少驚訝,說道:“許國故技重施!他們在幽州也是這般,築了大城小堡數百座!”

李彝殷:“……”

楊袞罵道:“許國人最喜耍賴偷|奸,每次都這樣築城,沒機會就耗着,有機會纔會出動。”

李彝殷道:“他們若要在平夏這麼耗,糧草軍需遠道送來,怕也不輕巧。”

楊袞聽罷點頭道:“正是,平夏不比幽州,在河北平原,水陸暢通。許國人也耗不住……只不過李將軍有足夠的糧秣?”他忍不住專門強調道,“大遼也不寬裕,且從大遼運糧過來,也是山高路遠。”

李彝殷一臉難色,這回幾乎聚集了所有能幫上忙的青壯。

李彝殷道:“若許軍築城固守,咱們就將主力往西進攻靈州,佔領靈州河套肥美之地,與河西党項連作一片。”

楊袞點頭道:“如此甚好。不過折德扆這廝在靈州,估計早已嗅到不對勁,坐立不安了,可能早有提防,會死守。”

李彝殷道:“總比許國禁軍守的城好打……我本來也納悶,許軍既然進攻,兵力卻只有咱們一半多,原來是用這招返攻爲守!”

……

黃河與無定河交匯處,七萬多大軍和數萬民夫都到了,十幾萬開始了建築工作。

郭紹搖身一變,變成了建築設計師。他先把這座堡壘命名“無定堡”,後來又增加名字“永不陷落之堡”,打算把這裡作爲後方大本營,然後開始設計簡陋的圖紙……古人在築城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冬季築城也有法子,原不需他操刀。但郭紹認爲許軍裝備了大量火器,原來的城池模型已不適應戰術需要。

郭紹對現代工事一無所知,對古代城池建造也僅限於實戰中的見識。但他用自己的腦子稍微一想,也想得到古代城池是應冷兵器而生……動輒高達八

米的牆體(相當於三層樓高)、十幾裡的周長!

郭紹琢磨的是兩個原因,一則,目的是爲了防備大量冷兵器士兵攀爬,高牆增加攀越難度;而且守城方的火力也有限,牆越高防守越容易,而且丟土石的重力大殺傷也越大。二則,中國一直是經濟強國,大周長能把城鎮居民和經濟也保護在內;城越大,也給圍城方增加圍合的兵力人數門檻。

但時過境遷,再抱着舊觀念不放築無定城就沒意思了。

首先,無定城是荒蕪之地築城,沒有百姓居住。野戰銅炮的一里射程也變相地增大了古代軍隊圍城的周長。

所以體量可以大大減小,極大地縮小建築成本。只需要滿足駐軍營房、倉庫等地盤就行。完全的軍事堡壘。

其次,不需要那麼高,再次減少築城成本。大量裝備火器的守軍,守城靠的是火力,而不是城牆高度。牆高還會造成火力盲區。

最後,方形城池也不利於火力交叉,火炮有大量盲區。古人的甕城又稱“月城”,便是如弧形突出,稍稍增加了火力點。郭紹從這裡得到靈感,準備將這種設計更加突出。

六花堡!大致的圖已經畫出來了,如同擁有六片花瓣的一朵堡壘之花。每片“花瓣”是一個兩條邊的角長在堡壘周圍;加上兩瓣之間的弧形連接邊,實際這個圖形有六個角、十八個邊。

郭紹拿着木直尺在紙上不斷試驗比劃,得出結論,無論從什麼地方進攻,都會遭受大概三個方向的直射火力交叉殺傷。

當然這個堡壘在沒有火器支撐的時候,比一般的城池更加脆弱,因爲更矮更小。所以設計的時候要考慮下雨影響火器發揮的天氣……

……郭紹主要考慮火炮和火繩槍的火力點。六瓣凸出是實心土夯,在外牆體上挖洞安樑爲掩體,一則可以防投石車的攻擊,二則可以避雨。

實體堡外,下方爲傾斜面,分層修三道女牆,女牆後面挖小型藏兵洞(雨天避雨)。近處的敵兵將受到三道、幾個方向的火繩槍交叉密集射|殺;而且每道牆後的藏兵洞藏三個士卒,輪流開火保障射擊頻|率。

方圓十里內設小堡、哨防禦體系,用煙花、孔明燈、狼煙、鼓爲信號預警;遇小股人馬以小堡出兵剿滅,遇大股人馬便放信號,騎馬跑路。

堡壘南邊設水門,挖溝河與黃河連通,碼頭設在堡壘。只要控制黃河,就能保證無定堡的外援。

郭紹設計好圖紙,又下令東京兵部,在內河水師上裝備火炮,保障必要情況下奪取黃河水權……雖然党項人沒有水師。但郭紹興奮之下,用一種完美的姿態來審視這如花一般美妙的堡壘的設計!

他看着自己的成果,忍不住激動道:“這座堡,只要中原能供應物資,能守一百年不落!一百萬大軍來都是送死!”

(本章完)

第三百一十六章 信念第三百零三章 老奸巨猾第二百四十二章 很早就說過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六百八十六章 喜慶第八百八十五章 勇冠三軍第五百三十六章 十萬精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綢與紅燭第五百六十九章 再聚晉陽(9)第六百零二章 征伐第四百三十八章 采石之役(7)第五百二十六章 講理的魏仁溥第二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七百零二章 大幹一場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徵之地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九百章 羊全席第三百一十一章 戰鼓雷鳴第二百章 婦人之仁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煎熬第八百四十六章 如果流血第六百九十五章 回家罷第五百八十七章 收不住手第六百二十八章 抱不平第三百五十九章 焰火中的歡聚第七百六十七章 白高大第五百三十八章 紅鶯第一百七十章 不斷靠近的過程第三百三十章 酒骨槽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於射箭第二百二十七章 怒不可遏第五百八十六章 走馬觀燈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國彩面第五十一章 夢裡花落知多少第四百五十一章 犧牲(5)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番五次跳火坑第三十七章 機智的男人第七十章 滿意表現第二百零三章 勢如破竹第八百七十六章 天波府第五百九十八章 奇襲第四百一十七章 滿意爲止第六十九章 戰爭的藝術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第七百四十五章 女紅第八百三十二章 正義第四百五十六章 雪中的變化第六百三十八章 對弈第七百六十章 饑荒論第七百四十五章 女紅第一百零八章 壽州(4)第五百八十五章 期待第八百四十章 夏日暴雨第九十四章 折陽壽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寶第六百五十二章 作死第五十二章 喧譁軍營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九百零三章 月光第八百二十八章 更心平氣和第四百七十章 江寧(1)第二百五十五章 枉然的真理第二百二十一章 從不讓人失望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一百三十六章 廉頗老矣第四百六十六章 所圖之物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神第六百零四章 簡單的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心有戰意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那把陽光照射的椅子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四百六十一章 京口之役(4)第十二章 武訖鎮(2)第五百五十一章 伏擊(3)第六百四十八章 忽遠忽近第五十一章 夢裡花落知多少第八百四十章 夏日暴雨第八十章 廂都指揮使第八百六十五章 廢棄的長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血火紅顏第四十四章 不同的輕鬆第六百八十八章 議款第八百四十四章 命運之手第六百五十二章 作死第五百一十六章 絲綢纏老樹第三百一十一章 戰鼓雷鳴第三百九十五章 溼腳印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長的一夢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九百零九章 尚可爭取第四百八十一章 無法掩飾的圖謀第四百六十五章 孩兒第七百四十章 寶鞘存利劍第六百四十一章 家眷老小第四百二十五章 驕陽中的箭第三百一十一章 戰鼓雷鳴
第三百一十六章 信念第三百零三章 老奸巨猾第二百四十二章 很早就說過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六百八十六章 喜慶第八百八十五章 勇冠三軍第五百三十六章 十萬精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綢與紅燭第五百六十九章 再聚晉陽(9)第六百零二章 征伐第四百三十八章 采石之役(7)第五百二十六章 講理的魏仁溥第二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七百零二章 大幹一場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徵之地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九百章 羊全席第三百一十一章 戰鼓雷鳴第二百章 婦人之仁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煎熬第八百四十六章 如果流血第六百九十五章 回家罷第五百八十七章 收不住手第六百二十八章 抱不平第三百五十九章 焰火中的歡聚第七百六十七章 白高大第五百三十八章 紅鶯第一百七十章 不斷靠近的過程第三百三十章 酒骨槽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於射箭第二百二十七章 怒不可遏第五百八十六章 走馬觀燈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國彩面第五十一章 夢裡花落知多少第四百五十一章 犧牲(5)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番五次跳火坑第三十七章 機智的男人第七十章 滿意表現第二百零三章 勢如破竹第八百七十六章 天波府第五百九十八章 奇襲第四百一十七章 滿意爲止第六十九章 戰爭的藝術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第七百四十五章 女紅第八百三十二章 正義第四百五十六章 雪中的變化第六百三十八章 對弈第七百六十章 饑荒論第七百四十五章 女紅第一百零八章 壽州(4)第五百八十五章 期待第八百四十章 夏日暴雨第九十四章 折陽壽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寶第六百五十二章 作死第五十二章 喧譁軍營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九百零三章 月光第八百二十八章 更心平氣和第四百七十章 江寧(1)第二百五十五章 枉然的真理第二百二十一章 從不讓人失望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一百三十六章 廉頗老矣第四百六十六章 所圖之物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神第六百零四章 簡單的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心有戰意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那把陽光照射的椅子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四百六十一章 京口之役(4)第十二章 武訖鎮(2)第五百五十一章 伏擊(3)第六百四十八章 忽遠忽近第五十一章 夢裡花落知多少第八百四十章 夏日暴雨第八十章 廂都指揮使第八百六十五章 廢棄的長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血火紅顏第四十四章 不同的輕鬆第六百八十八章 議款第八百四十四章 命運之手第六百五十二章 作死第五百一十六章 絲綢纏老樹第三百一十一章 戰鼓雷鳴第三百九十五章 溼腳印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長的一夢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九百零九章 尚可爭取第四百八十一章 無法掩飾的圖謀第四百六十五章 孩兒第七百四十章 寶鞘存利劍第六百四十一章 家眷老小第四百二十五章 驕陽中的箭第三百一十一章 戰鼓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