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宣仁功德閣

左攸從金祥殿的臺基上走向臺階,不禁微微駐足望向西邊。天上有烏雲,不過西垂的那一片雲裡光線最亮,太陽就藏在裡面。此時除了聽城樓上的鐘鼓,最直觀判斷時辰的法子就是看太陽的高度。

他徒步從宣德門的旁門甬道走出了皇城,正要上自家等候在御街上的馬車,卻看到了王樸的儀仗,便駐足在路邊站着。果然王樸也從馬車上走了下來。官員們都有自己的排場,所以在街面上很容易看到。

左攸隔着御街,搖搖地向對面作揖。王樸也在馬車旁回禮。

禮節之後,左攸才與僕從一起穿過御街,與王樸見面寒暄。

這時左攸看向皇城南面東側的一處建築工地,指着說道:“那是內庫出錢修建的廟?”

王樸不動聲色道:“叫宣仁功德閣。凡是在本朝爲國爲民有功的文武,死後都有牌位立在裡面,還有畫像和平生建樹記載刻碑,供後人每年祭祀和感懷。”

左攸道:“之前下官看了奏章,好像修建之初是爲了給陣亡將士燒紙祭祀的。”

“正是。”王樸道。

倆人談論了一番,忽然不約而同地陷入了沉默。左攸尋思的是自己的畫像會不會掛在裡面,在後世會不會成爲受人敬重的名臣……估摸着王樸也正那麼想。

片刻後,二人面面相覷,王樸道:“時辰不早了,老夫先行一步。”

左攸脫口道:“王使君家也在東面,何不一同乘車走一段?”

王樸聽罷笑道:“既然相邀,老夫恭敬不如從命。”

此時大周朝廷的重點沒有防備朝臣結黨,更嚴重的武將稱兄道弟都沒怎麼管制,文官更不在乎和誰私交。所以他們毫無計較地同乘一車。

左攸上車便低聲問:“王使君也主張先對遼國用兵?”

王樸沉吟許久,說道:“漢朝立國初,經文景之治休養生息,漢武帝削藩後才與匈奴開戰……”

左攸聽罷心裡琢磨,要是大周經過兩代休養,還有咱們什麼事?

王樸繼

續道:“但此時與漢朝又有不同。漢初經戰國、秦朝暴|政、秦末混戰後,天下蕭條,人口銳減,據說漢高祖想找四匹一樣顏色的馬都找不到;那時不可能有力氣與匈奴大戰。

大周的局面比漢初好得多,蜀地、長江以南更是數十年修生養息,幾無破壞;中原則尚武兵員充足,此時糧秣滿倉,禁軍兵強馬壯,咱們有實力繼續征戰。

另外,遼國現在內亂,內部比較鬆散,此時時機極佳;但他們的實力未損,只要出現強主就能迅速恢復進攻力。所以老夫幾年前就主張,與遼國開戰至少不能太遲。”

“着實不能太遲。”左攸完全贊成。

王樸道:“從先帝到今上,大周內部出現了一陣動搖(說得比較委婉),老夫原本的主張是仍需穩固國家,準備充分後做好與遼國長期作戰的打算。

不過晉陽之役讓王樸驚訝之餘,對此看法又有改變。若能速戰速決攻佔幽州,先收復河北,形勢會大好。”

左攸對兵事不太精通;而王樸雖是文官,卻長期在樞密院任職,對兵事方略十分熟悉。左攸便問道:“假使能攻佔幽州,便能收復河北?”

王樸道:“當然可以,至少勝算極大。幽州城是重鎮大城,雄踞河北,燕山以南再無這樣厚實的大城。佔據此城,就有了依仗。”

左攸對這種籠統的說法想不太通透。

王樸似乎也看出左攸在兵事上不是一點就通的人,當下緩下一口氣,沉聲道:“境況是這樣的。從這些年來多次與遼軍交鋒來估計……(大周軍如今比以前更強),周軍在野外對陣也不懼遼軍,否則進攻就沒有什麼好打的了;呆在城裡與人作戰,還談何進攻?

不過遼軍主力南下後,馬兵較多,機動更強;他們不可能與咱們擺開後一戰出個勝負。只要遼軍主將知兵,肯定會不斷嘗試尋找機會,就算敗十次,只要戰勝一次就能擊退周軍進攻,甚至聚而擊潰周軍步兵主力;而周軍就算贏十次,不能徹底消滅遼軍援軍,也不敢在遼軍大軍威脅下圍城……除非軍力遠超遼軍,纔敢一面圍城,一面與遼軍援軍決戰;否則被內外夾擊敗得更快。

但大週一旦據有幽州

城就不同了。

步兵守城,騎兵在城池內外活動。遼軍若先強攻城外騎兵,馬兵則向城池靠攏,步騎協同與之大戰;遼軍若敢攻城,步兵背城結陣,騎兵隨時威脅遼軍側後。

時機不利,周軍則退守城池坐等戰機。遼軍沒有機會拔除幽州城,大量馬兵出征,隨着時間延長,虛耗比我朝更大。”

左攸沉思良久,又問:“幽州糧草夠嗎?”

王樸道:“遼國一直經營幽州,內外有大量屯糧,且不說就食於戰場,以及前期大軍攻城後聚集的糧草;便是臨時再送糧,也來得及。遼軍實力不足以圍城,如何阻止大周從國內運糧?”

左攸道:“馬兵襲擾糧道。”

王樸一皺眉頭,看了左攸一眼:“若幽州在我朝之手,且有強大的進攻實力,遼軍主力必駐北面,不然他們的糧道和後路如何辦?

河北原野千里,除非遼軍可以完全截斷幽州南面交通,從外圍合圍幽州,不然阻止不了我朝補給;襲擾在所難免,戰場送糧都會有大量損失,大周軍也有騎兵尋機反擊,遼軍襲擾也同樣要冒險。”

左攸聽罷長吁一口氣,拜道:“下官非有意與王使君爭執,不過臣等爲君謀劃,不敢一知半解。”

王樸淡然道:“老夫瞭然。”

左攸又故意鬆了一口氣道:“今上善戰,或許戰陣上的形勢比咱們謀劃得更好。”

王樸道:“正是,咱們論戰,並未權衡兩國之主,大周天子比遼國主英明……戰場之上瞬息萬變,終究還得看上下之心。”

他沉吟片刻又道:“老夫改變主張,也有過諸多權衡。其中最重要的理由,就算萬一北伐失利,以陛下之明,情況也不會太糟;遼國此時的光景照樣不能把咱們怎樣。”

王樸聽罷愈發豁然,此時朝廷上下都很信任皇帝,因爲按照經驗準備皇帝征戰就不會敗,上下一心豈有不勝之理?

(本章完)

第七十五章 威武城(1)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二百五十四章 荒誕的啼哭第七百五十三章 恩怨分明第五百八十章 后羿第一百三十章 郭破城第二百五十八章 銅雀春深鎖二週第八百三十九章 王師歸來第五百一十一章 國力的轉化第八百五十七章 堅韌的李公第三十二章 大人不記小人過第七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九十一章 陰霾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京口之役(2)第五百九十二章 未問願不願意第一百六十七章 直面風雲第八百二十七章 看清楚方向第二百六十二章 處心積慮第三百六十四章 黃曆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一百七十九章 那化黯淡爲絢爛的獨舞第四百二十四章 距離未遠第三百二十三章 背後說壞話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一百三十五章 萬不如一第八百九十六章 恐懼第四百一十四章 有人惦記第四百零四章 心已欲碎第七百零四章 王師巡狩第六十八章 宮闈中的意志第一百零八章 壽州(4)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遇見你後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四百一十一章 拍馬腳第八百九十章 黑鍋第一百一十八章 手板煎魚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四百七十五章 仁者無敵(1)第三百七十章 晚了第六十二章 勝不在文采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嘆第一百五十五章 尸位素餐者第三百八十二章 鳥爲食亡第二百九十二章 炙手可熱第八百八十七章 叫爹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入宮廷深似海第八百九十一章 獨釣寒江雪第一百八十章 較勁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爭車輪第六百七十八章 旭日東昇第一百九十六章 短暫的寧靜第六百四十八章 忽遠忽近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一百零一章 只有一句話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谷中的風雨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長的一夢第一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1)第四百三十一章 當塗第八百零八章 遙遠的海面第八百四十一章 遺憾第一百一十九章 走了四趟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八百二十七章 看清楚方向第一百四十七章 積蓄重逢之力第七百五十八章 勿忘初衷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五百五十八章 龍城(2)第七百二十二章 必死之人第五百六十章 插翅難飛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桑第一百一十四章 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第四百四十八章 犧牲(2)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四百八十章 帝國之樹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志第六百四十九章 歸來時第九百章 羊全席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亡彈指間第一百五十六章 踏青第五百二十七章 銅罄之音第六百六十二章 互通有無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定河之役(2)第一百七十六章 生來就矯情第一百九十五章 誰對誰錯第五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5)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五百一十四章 暗香滋德殿(2)第六百一十五章 涼意(1)第二百八十六章 萬劫不復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道聖旨的力量第六百六十五章 初見第六百七十七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四百二十三章 勸進第一百二十四章 二妹第五百八十五章 期待
第七十五章 威武城(1)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二百五十四章 荒誕的啼哭第七百五十三章 恩怨分明第五百八十章 后羿第一百三十章 郭破城第二百五十八章 銅雀春深鎖二週第八百三十九章 王師歸來第五百一十一章 國力的轉化第八百五十七章 堅韌的李公第三十二章 大人不記小人過第七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九十一章 陰霾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京口之役(2)第五百九十二章 未問願不願意第一百六十七章 直面風雲第八百二十七章 看清楚方向第二百六十二章 處心積慮第三百六十四章 黃曆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一百七十九章 那化黯淡爲絢爛的獨舞第四百二十四章 距離未遠第三百二十三章 背後說壞話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一百三十五章 萬不如一第八百九十六章 恐懼第四百一十四章 有人惦記第四百零四章 心已欲碎第七百零四章 王師巡狩第六十八章 宮闈中的意志第一百零八章 壽州(4)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遇見你後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四百一十一章 拍馬腳第八百九十章 黑鍋第一百一十八章 手板煎魚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四百七十五章 仁者無敵(1)第三百七十章 晚了第六十二章 勝不在文采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嘆第一百五十五章 尸位素餐者第三百八十二章 鳥爲食亡第二百九十二章 炙手可熱第八百八十七章 叫爹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入宮廷深似海第八百九十一章 獨釣寒江雪第一百八十章 較勁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爭車輪第六百七十八章 旭日東昇第一百九十六章 短暫的寧靜第六百四十八章 忽遠忽近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一百零一章 只有一句話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谷中的風雨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長的一夢第一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1)第四百三十一章 當塗第八百零八章 遙遠的海面第八百四十一章 遺憾第一百一十九章 走了四趟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八百二十七章 看清楚方向第一百四十七章 積蓄重逢之力第七百五十八章 勿忘初衷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五百五十八章 龍城(2)第七百二十二章 必死之人第五百六十章 插翅難飛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桑第一百一十四章 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第四百四十八章 犧牲(2)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四百八十章 帝國之樹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志第六百四十九章 歸來時第九百章 羊全席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亡彈指間第一百五十六章 踏青第五百二十七章 銅罄之音第六百六十二章 互通有無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定河之役(2)第一百七十六章 生來就矯情第一百九十五章 誰對誰錯第五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5)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五百一十四章 暗香滋德殿(2)第六百一十五章 涼意(1)第二百八十六章 萬劫不復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道聖旨的力量第六百六十五章 初見第六百七十七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四百二十三章 勸進第一百二十四章 二妹第五百八十五章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