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 功在千秋

始興四年冬天,南漢國舊地的海面上依舊陽光明媚,氣溫很高。海上高高的白帆反射着陽光,海浪衝在船舷上“嘩嘩”作聲。

這是一支五艘輕舟艦組成的艦隊,中間戰船上,蛟龍軍軍都指揮使王德芳走上了甲板,良久眺望着海面遠處的地平線。將士和水手們也紛紛走上甲板,一起眺望遠處,地平線上黑色的影子,正是陸地!

在茫茫無際的海上渡過了無數日子的人們,看到陸地卻沒有歡呼,只是各自長長地鬆了一口氣,他們被太陽曬得黝黑的臉上,神情都有些複雜……因爲這支艦隊在今年初從海州港(連雲港)出發時是戰艦二十一艘。

蛟龍軍軍都指揮使王德芳帶着二十一艘船,損失船隻人員過半後,終於回來了。

“叮叮咚咚……”船上的銅鐘被敲響,剩下的幾艘船上都掛上了黃色的蛟龍旗幟。迎面過來了許軍近海戰船,那船上揮舞着興王府的紅色旗幟,不一會兒便有兩艘小船划着靠攏過來。

小船上的人擡頭望着船舷上黑洞洞的炮口和甲板上穿着禁軍衣甲的人,當即便喊道:“興王港就在不遠,貴軍可須靠岸?”

王德芳身邊的一個文官迴應道:“請興王府戰船帶路!”

小船上的人又問明白這支軍隊的番號,當即便劃回去了,連甲板都沒登上來……那些炮和裝備,只有大許禁軍纔有,確認是自己人無疑。

那地方戰船隨後把這支屬於大許禁軍的船隊帶引到附近的興王港。

船隻拋錨之後,將士們分批離開海面,上岸去了。王德芳則依舊留在船艙裡,他的心情十分沮喪,當晚便點燈寫奏章上奏東京。

聽着海港裡的浪聲,夜色已經漸漸降臨,岸上卻是燈火通明;每當有商船和戰船靠岸,都是酒肆和窯子忙碌的時候。那音律的聲音和放浪的笑聲在船艙裡也隱約可聞。王德芳翻看帶回來的海圖和幾包種子,尋思了半天,希望僅有的這些東西能讓他免罪……

等離船的將士們回來,這時王德芳才聽說了今年皇帝病重、國內紛亂的事,一時間頗有些感概。遠航一年,正有滄海桑田之感,差點興起這次遠航的王朝都不復存在了。

這次航行,王德芳損失了戰艦十六艘、蛟龍軍精銳將士上千人,送出去了大量的絲綢瓷器和珠寶,耗費軍費無數;相比蛟龍軍從日|本國得到了大量銀礦,他這次幾乎什麼都沒撈着!

實在很不順利,他們先和大食船隊一起西行,果然經過官家說的馬六甲,到達了朱羅國(印度),向朱羅國王朝遞交國書和禮物,也得到了一些回禮。不過返航時,船隊遇到了風浪,好幾艘戰艦撞到了礁石覆沒,大食人嚮導也因此喪命。

接着王德芳迷路了,轉悠月餘才找到馬六甲海峽;通過海峽時欲在島上補充水、維修船隻,晚上又被朱羅國人夜襲,被燒燬了一隻戰船。天亮后王德芳惱怒不已帶兵洗劫了兩個寨子,但又怕孤軍危險,趕緊強行通過了海峽,然後北上。

幾經周折,出沒不定的風

浪和暗礁威脅着許軍船隊。等他們終於回國時,就只剩兩百多人和五隻船。

……及至東京,王德芳接到了皇帝召見的聖旨,以及奏章批覆:弊在當下,功在千秋。

他趕緊收拾體面進宮面聖。走過巍峨的城樓宮殿,王德芳來到議政殿時,冬日明亮的光線中,朝廷最高位的文武侍立兩邊,目光紛紛投到王德芳臉上。

皇帝隆重的親自召見,王德芳上前跪伏於地,拜道:“末將有負陛下所託,請陛下降罪!”

“平身。”郭紹四平八穩地坐在上面,說話中氣十足,全然沒有了傳言中重病跡象了,“那些暫時看不到好處,卻有長遠利益的大事,正是朝廷職責所在,如興修水利、開疆拓土。王都使以下諸將士此番斬荊披棘,開拓新土,功在千秋。朕下旨,撫卹重賞遠航將士。”

王德芳道:“謝陛下恩。”

衆大臣卻緘口不言,連樞密使魏仁浦也沒有誇讚王德芳,氣氛有些沉悶。但郭紹的想法顯然不同,公元十世紀就能從海路到達印度,這本身就是一種壯舉,根本不是損失的軍費可以衡量的。

郭紹拿起御案上的棉花種子傳視羣臣,又道:“絲綢精貴、出產稀少,又不結實,麻布卻太粗糙不耐寒,只有棉布適合大量產出,而西域棉花應有不足,只限於西北邊境種植,西域棉布貴比絲綢。王德芳帶回來的種子若能適應大許氣候,這便是此番海航極大的益處之一。”

衆人聽罷只得齊呼道:“陛下英明!”

這些附和有幾分真,便不得而知了。郭紹沒法說服大臣們,連他自己也找不到足夠的理由……但心裡就是清楚,依照後世的見識,從紡織業開啓工業的先驅是世人走過的光明大路。而開拓商路,盡多地獲得原料、市場,也是刺激貿易和產生的重要途徑。

他在一本卷宗上勾畫着自己獨特的大局,最上方寫的“工業”成爲了一個瘋狂又遙遠的夢想。郭紹無法做出蒸汽機,此時也沒任何人做的出來,但那是一個方向和遠見。

王德芳又在議政殿痛斥朱羅國,收了禮和國書,卻在海峽襲擊大許船隊。但朱羅國太遠了,此時毫無辦法。

……次日,司天監高守貞進獻“牽星板”,得到了郭紹的重賞,並下旨贊其成就與漢朝張衡並列。

望星術從東晉時期就出現了,高守貞也會此術,通過觀測星辰來推算方位,但難度極大,只有精通天象的人懂得此術;用處也只有在茫茫無際的海上。

郭紹不潰餘力地向海航投入軍費,讓高守貞揣測到了聖意,便將望星術歸納製作,弄成一種儀器,便叫“牽星板”。

郭紹對此物完全不懂,但根據高守貞的描述,他認爲這是一種古代粗糙版的“衛星定位”技術。這個發明極大地增加了郭紹的信心,他在內心深處已開始醞釀第二次遠航!

不久大朝之時,郭紹對一干人論功行賞,高守貞也列於大功前列。

上朝時郭紹沒有與皇后一起臨朝,今天卻是攜党項女子李賢

妃上朝。那天郭紹在養德殿取消了見大臣,白天就和李賢妃共赴巫山,現在看起來更加寵愛李賢妃。

李賢妃得寵,党項首領李彝殷被豁免了大罪,並被封了秦國公、平夏行省大都督。不日李彝殷將前往夏州出任平夏地區名義上的最高職務,並召回逃亡的子孫前往東京居住。

許多官民津津樂道党項美女李月姬的豔名,因爲美貌讓全家都萌封高位。但中樞大臣則認爲此事的因果顛倒……正因皇帝想穩固平夏党項,用李彝殷收買人心,所以才寵愛李月姬。

楊業、高彥儔、劉仁瞻因河東大戰的軍功,直接受封開國侯,馮繼業因俘獲李彝殷,也封開國侯。大朝上歡喜一片。

折德扆、李彝殷這等人是國公;楊業等有大功的人才封開國侯,卻十分高興……

大許爵位實際是兩套體系,一種是繼以往朝代的爵位,有異姓王王(如符彥卿是魏王)、地名國公等名號(如秦國公、夏國公),這種爵位只是地位高,有名聲,實際朝廷並不給予俸祿,相當於一種榮譽;而另一種武官通過實實在在的軍功得到的爵位,就是大許特有的貴族等級。六國公、開國侯、伯爵,有豐厚的俸祿,分級別的世襲罔替。

楊業等人得到的開國侯爵位,就是後者。這一類爵位有實利,更可以通過戰功繼續晉升爵位。

李處耘死後兒子繼承了開國公,但羅延環死後,護國公的位置還空着。世襲罔替的六國公之一,與大許王朝共享天下,武將們都盯着那位置;直接封護國公的機會太小,除非滅國之戰,首先要成爲開國侯……這便是諸將激動的主要原因。

接着皇室在金祥殿設慶功宴,君臣同慶。杯盞交錯,絲竹管絃,舞姬在木臺上輕快地起舞,歡快熱鬧的氣氛彷彿漸漸掃除了數月的陰霾。

郭紹當衆喝了不少酒,離開宴席至養德殿休息。這時京娘進來了,她上前抱拳道:“陛下,王使君(王樸)叫妾身稟奏兵曹司的一個重要消息。”

“且說來聽聽。”郭紹灌着茶水醒酒,隨口說了一聲。

京娘道:“遼國蕭思溫卸任北院樞密使,任北院大王;耶律斜軫則新任北院樞密使。”

郭紹聽到這裡,立刻把茶杯放下了。

遼國最有實權的官職是北院樞密使,掌管全國軍事;北院大王契丹名稱作“夷離堇”,只是四大院之一,名義上是幾個大部落首領而已。

雁門關之圍顯然讓蕭思溫難脫干係,因此以放棄最高軍事首領的方式來化解國內矛盾。

郭紹沉吟道:“這樣還不夠回報蕭思溫,不過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

……

(實在對不起大家,前天吃杏仁誘發蕁麻疹,渾身癢得欲仙欲|死,輸了液,今天才好點了。)

(本章完)

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法制衡第五百四十章 都有資格第六百八十三章 紅痕第三百九十章 貞節牌坊第二百二十一章 從不讓人失望第六百九十八章 上刀山下火海第二百七十五章 背叛與謊言第七百七十一章 與子同袍第四百九十四章 李尚宮的驚喜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八百五十二章 複合之信第四百五十六章 雪中的變化第九十三章 最關心最在意的人第八百八十八章 澶淵之盟第八百三十五章 通路第六百四十八章 忽遠忽近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三百七十六章 牡丹花一樣凋零第八百三十五章 通路第八百五十九章 痛快點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志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國彩面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第六百六十一章 妄動兵戈第七百八十二章 風起北方第五百一十章 不變的宮廷第四十七章 朦朧的飛花第五百八十八章 舞臺第五百四十九章 伏擊(1)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一百九十五章 誰對誰錯第五百五十章 伏擊(2)第一百一十四章 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五百零六章 毫無邪念第三十九章 佛曰第七百六十六章 恐懼與勇氣第一百三十九章 她的顏色第二百六十一章 軟弱的婦人第七百五十五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家母的信第三百四十六章 爭寵與爭霸第一百六十章 活口第一百零一章 只有一句話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給我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漢天子筆第六百一十章 塵霧籠罩第五百七十四章 虎口(4)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個人的意志第二百五十四章 荒誕的啼哭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個人的意志第七八七十九章 無力感第六十八章 宮闈中的意志第六百四十五章 有始有終第一百七十一章 那把陽光照射的椅子第五百零五章 葉子戲第八百七十五章 意氣用事第七百零六章 灑滿陽光的長廊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爭則亡第四百二十五章 驕陽中的箭第二十八章 綠肥紅瘦時節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聚晉陽(8)第七百二十四章 王忠辦事朕放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采石之役(1)第四百六十八章 就不讓如願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番五次跳火坑第二百二十章 一嘴毛第八百二十四章 盛世太平第二百九十五章 迷茫與紛亂第四百二十四章 距離未遠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六百二十章 天助主公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興第八百七十一章 到嘴邊的肉第六百八十三章 紅痕第三百零五章 粗劣的腰飾第八百七十七章 認錯第三百四十四章 巫山白姥第四百四十四章 受傷的野獸第三百二十九章 蜀國焉有名將第七百八十九章 驚喜第四百三十九章 采石之役(8)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時艱難去時易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七百七十二章 永不陷落之堡第七八一十一章 泥潭第八百一十八章 最後一夜第二百九十二章 炙手可熱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第三百七十八章 五百年必有聖人出第五百五十六章 恩怨第二百二十四章 短促低沉的話第二百九十二章 炙手可熱第一百零四章 當哥哥一樣第七百零四章 王師巡狩
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法制衡第五百四十章 都有資格第六百八十三章 紅痕第三百九十章 貞節牌坊第二百二十一章 從不讓人失望第六百九十八章 上刀山下火海第二百七十五章 背叛與謊言第七百七十一章 與子同袍第四百九十四章 李尚宮的驚喜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八百五十二章 複合之信第四百五十六章 雪中的變化第九十三章 最關心最在意的人第八百八十八章 澶淵之盟第八百三十五章 通路第六百四十八章 忽遠忽近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三百七十六章 牡丹花一樣凋零第八百三十五章 通路第八百五十九章 痛快點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志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國彩面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第六百六十一章 妄動兵戈第七百八十二章 風起北方第五百一十章 不變的宮廷第四十七章 朦朧的飛花第五百八十八章 舞臺第五百四十九章 伏擊(1)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一百九十五章 誰對誰錯第五百五十章 伏擊(2)第一百一十四章 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五百零六章 毫無邪念第三十九章 佛曰第七百六十六章 恐懼與勇氣第一百三十九章 她的顏色第二百六十一章 軟弱的婦人第七百五十五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家母的信第三百四十六章 爭寵與爭霸第一百六十章 活口第一百零一章 只有一句話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給我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漢天子筆第六百一十章 塵霧籠罩第五百七十四章 虎口(4)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個人的意志第二百五十四章 荒誕的啼哭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個人的意志第七八七十九章 無力感第六十八章 宮闈中的意志第六百四十五章 有始有終第一百七十一章 那把陽光照射的椅子第五百零五章 葉子戲第八百七十五章 意氣用事第七百零六章 灑滿陽光的長廊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爭則亡第四百二十五章 驕陽中的箭第二十八章 綠肥紅瘦時節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聚晉陽(8)第七百二十四章 王忠辦事朕放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采石之役(1)第四百六十八章 就不讓如願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番五次跳火坑第二百二十章 一嘴毛第八百二十四章 盛世太平第二百九十五章 迷茫與紛亂第四百二十四章 距離未遠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六百二十章 天助主公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興第八百七十一章 到嘴邊的肉第六百八十三章 紅痕第三百零五章 粗劣的腰飾第八百七十七章 認錯第三百四十四章 巫山白姥第四百四十四章 受傷的野獸第三百二十九章 蜀國焉有名將第七百八十九章 驚喜第四百三十九章 采石之役(8)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時艱難去時易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七百七十二章 永不陷落之堡第七八一十一章 泥潭第八百一十八章 最後一夜第二百九十二章 炙手可熱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第三百七十八章 五百年必有聖人出第五百五十六章 恩怨第二百二十四章 短促低沉的話第二百九十二章 炙手可熱第一百零四章 當哥哥一樣第七百零四章 王師巡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