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當歸

外頭如何紛擾不論,家裡小兒女也不過穿得三日孝,再換上素服便是,平民官眷也不似皇家人要齊衰一年,只等過了二十七日,民間嫁娶婚喪便又能辦了。

明沅幾個知道明蓁落了胎,還都嘆息一回,都說明蓁受了罪,阿霽都已經一歲多了,說不得這胎就是個兒子,阿霽沒請封下郡主來,生個兒子依着大姐夫對大姐姐的疼愛,一個親王世子是板上釘釘跑不掉的。

好突然出了宮,不必看着兩宮的臉色過日子,自個兒能當家作主起來了,偏遇上太后的喪事,好好個娃兒生生叫跪沒了,明洛嘆得一口氣兒:“死的真不是時候。”

明沅嗔她一眼:“趕緊別說了,太子都叫思過了,你說這話,抓住了拔舌頭!”一個大暑天一個大冬天,這兩季辦起喪事最要人命,闔宮自皇后始到小太監小宮女,就沒一個心裡樂意的,張皇

後是乾脆躺在榻上不起來了,那些個宮女太監們,叫捉着一點兒錯處,都要嚴辦。

哭靈三日,日日下雪,一天比一天大,成王抱了女兒,把阿霽裹在大毛鬥蓬裡邊,聖人見他早來晚去的,又特意免了阿霽哭靈,還誇一句成王孝順。

把太子罵得恨不能縮到地底去,偏又把另兩個兒子擡起來誇,後頭的吳王代王,一個個都是好兒子,只有皇后出的這個嫡子,被他罵了一輪又一輪。

太子也不跪在靈堂裡了,乾脆就跪到殿外頭,也不要席子跪褥,天寒雪凍,直挺挺跪着下拜,自早到晚,行的五拜三叩禮,到得午間站都站不起來,眉毛眼睛全叫雪給糊住了,還不許人擦,又不喝薑湯,等夜裡叫人擡回去宣御醫時,膝蓋腫凍得發紫。

宮外人聽見了無有不唏噓的,聖人有意磨搓兒子,可也要看是怎麼個磨搓法,誰人不知張皇后對太后娘娘事事親躬,這樣欲加之罪,便有文官上諫。

聖人本來就看兒子不順眼,若是老老實實給他出氣倒還罷了,太子這番作做,再叫元貴妃上些眼藥,聖人便覺得這是太子成心要讓人覺得他不慈,反給自家作臉,自此隔閡更深。

太子的腿輪番着叫太醫來看,說是跪傷了,往後一到雨雪天氣便得加緊保養,拿薑片擦抹膝蓋發寒,再大張旗鼓的找金陵附近的溫泉過冬。

聖人跟太子之間原來便似隔得一層縐紗,父子兩個雖彼此防範,總還有些真情宜在,這些年越磨越薄,縐紗成了窗戶紗,一捅就破了。

還是張皇后適時醒了過來,她是真的暈了過去,太子妃一刻不離的守在牀前,就怕張皇后也跟着去了,兩道屏幛去掉一座大的,總還有一座小的在,若連這小的都沒了,元貴妃那些個陰風鬼火可不全衝了東宮。

張皇后一醒轉來,想起太后沒了,又是了一陣哭,哭的太子妃心煩,一把握住婆婆的手:“娘,事到如今,咱們要怎麼打算。”她哭的比張皇后還要悽慘,把太子跪壞了一雙腿的事告訴她,張皇后倒抽一口冷氣,哭不出來了。

哪有瘸子當皇帝,她只這一個兒子,上半輩子託了太后的福利,下半輩子還得靠着兒子過活,若是真個叫皇帝弄廢了,她活是能活下去,可怎麼活的卻大有不同,張皇后忽的有了力氣,把身子一撐,穿着皇后服去跪聖人,說要替太后祈福。

太后是登福地仙境去了,張皇后卻譬如落到了十方地獄,這輩子也不曾似今日這般無助,聖人輕笑一聲,竟然允了,不獨允了,還要給張皇后建觀院。

聖人對張老仙人一日比一日信服,那些藥他吃着確實有用,先是服藥,後來便求着能昇仙,張老仙人鬚髮皆白,問他春秋多少,他只笑而不答,再後來便說生於嘉康元年,算到今日已經是一百二十歲的仙齡。

聖人自來多疑,聽他說得這些怎麼肯信,可問他嘉康年間事,他卻如數家珍,又告訴聖人圓妙觀中一棵七八人合抱的大樹裡,藏着了一隻玉瓶葫蘆,那棵樹轉頭就叫聖人刮開來了,裡頭竟真有一隻玉瓶葫蘆,張老仙人便說,這是他掛在樹上的,長得這許多年,跟樹同枝相連了。

便年份有誤,這樹也生了七八十年,張仙人說他三十多歲入道門的,到這會兒也有百歲,聖人服得他的明目丹藥,果然覺得眼睛明亮,便不能長生不老,能延年益壽也是好的,要往三清山修道觀給張老仙人修道。

張皇后一說,他便想讓張皇后學道,作個在家的居士,在宮裡修起道宮來,供了三清像,自家還要穿繡了暗八仙紋的衣裳。

張皇后這一記,原是想要自保的,卻正中聖人下懷,連着對太子也不似原來這樣苛責,太子妃才

剛鬆一口氣,聖人便又說她當不得大任,哭靈的時候,思善門外死了三個。

太子妃再不敢攬事,出了事難道還能讓元貴妃吃瓜落,宮裡份位最大的除了皇后就是她,皇后暈了,貴妃就該襄理宮務,聖人跳開元貴妃,把責任怪到兒媳婦的頭上。

太子妃是啞巴吃黃連,有苦也沒地方給她倒,還指望着丈夫給她出頭不成,明蓁落了胎,倒跟她沾不上干係了。

自紀氏明潼去瞧過明蓁後,梅氏緩過氣來就去看女兒,顏家幾個女兒俱都去看了一回,明沅見着阿霽小小的人兒坐在母親牀前,一會兒給她掖掖被子,一會兒又摸摸她的額頭,話還說不囫圇,卻皺了一張糰子臉,把小臉蛋兒挨在明蓁身上,明蓁吃得人蔘當歸,總有些味兒,她皺了鼻子還不肯坐遠了去,有人靠過來,她頭一個轉了眼睛珠子盯着。

明蓁拍了女兒的背,摸摸她的頭笑道:“倒叫她爹養成只小狗兒了。”成王也不知從什麼地方弄了只獒犬來,還是隻小奶狗,剛剛睜開眼睛,着專人養着,抱了阿霽帶她去玩,捉了她的手伸過去,獒犬伸了舌頭就舔,阿霽癢癢的直笑。

若不是明蓁躺在牀上,姐妹們還真想去看看這隻金棕毛的狗兒,這會兒喝的不是旁的,是豹子奶。

阿霽聽見母親說她像小狗兒,眯了眼睛就笑,還把頭點一點,叫明蓁抱起來親一口,幾個姐妹見她臉上倒無鬱色,俱都鬆得一口氣,想得開就好,就怕她想不開呢。

梅氏原來憂心女兒的,見着府裡樣樣都好,成王要齊衰一年,更不能這時候納新人,等那一年過了,明蓁的身子也養活好了,撫了女兒的手道:“你妹妹原說冬至回來的,怕是路上耽擱了,等她到了,我再帶了她來看你。”

明蓁出嫁之後,明芃便跟着明陶一道去了外家,懷孕生女都不曾見着妹妹的面,她知道母親是這個性子,去了外家,倒比跟在父母身邊要強,也時時去得信件,一早就知道今年妹妹要回來的,可不得回來,家裡該放定了,抿了嘴巴一笑:“好,我這兒還給她預備了東西呢。”

幾個姐妹俱都瞭然,回去的路上明洛又嘆:“大姐姐可真是個心寬的,我想了好些時候的笑話都不曾用上呢。”

“可了不得,都說了禁樂聲,五姐姐竟敢說笑話。”明沅打趣一句,叫明洛捏了臉頰:“你這向還不夠樂的,那一個可不掉坑裡了。”一面說一面笑,吐得一口氣:“該!”比明沅還解恨的模樣。

連明湘聽見都忍不住笑了,這說的可不就是黃氏,冬至日進鞋襪與舅姑,原是舊俗,偏被她翻了出來,專等在冬至前三天,着人把尺寸送了過來,說等着冬至節這日,穿上明沅親手做的鞋襪。

紀氏一見就知黃氏這是特意來撒氣來了,依着她的想頭,紀家不給尺寸,很該女家帶了禮着了人,說好話陪笑臉把尺寸要過來,當人媳婦的,這點子規矩總該明白,哪裡知道紀氏半點兒也不急,分明跟紀老太太開個口就能要着的東西,她只作不知,倒把黃氏急得一急,覺得那個活土匪果然不曾把她放在眼裡,乾脆挑明瞭,就是要折騰她。

三天怎麼作得兩雙鞋,不說明沅手慢,便是熟手也沒有三天做兩雙鞋子的,送給婆母的,難道還能草草裁了繡了,要盤金要繡紋,黃氏在尺寸裡頭還加了個花樣子,打籽針,光是一片雲頭,要用打籽針填滿了,三天也不夠用的。

太后一死,這事兒便拖後了,明沅裁了個樣子,針都沒動一下,她原就沒打算按着黃氏的意思來,紀氏不開口,她便知道是給她撐腰,乾脆作作樣子,針上連線都沒串。

明沅含笑睇得明洛一眼,黃氏這回心裡還不定怎麼嘔呢,童子試正在這孝期裡頭,說是往的推,總不能主官扎着白腰帶作主考,她滿心指望着紀舜華能比紀舜英更有出息,連着兩樁事不順心,心裡還不定怎麼翻騰呢。

黃氏確是氣急敗壞,她氣的不是旁的,而是紀懷信聽了紀舜英的話,想讓紀舜華再晚些去考童子試,說紀舜華如今的學問不夠,不如一鼓作氣,先考童生,再考秀才,縣府院一氣兒過了。

紀懷信想着紀舜英那會兒的風光,倒想再嘗一回那滋味兒,連着紀舜華都叫說動了,哥哥能行,

他自然也能行的,黃氏再怎麼勸也無用,若不因着有這樁事,也不會挖空了心思想着折騰明沅,哪裡知道連這點也沒如願。

明湘先是笑,後來又皺了眉頭:“躲得一時,還能躲一世不成,還得趕緊做起來,你要不順手,我同你一道作。”

明洛鼓了臉兒:“好容易高興一回,四姐姐偏說這話。”心裡也知道明湘說的有道理,躲了這一時,黃氏也還是明沅的婆母,往後便是叫她做全套衣裳,她也得做。

明沅卻笑:“急個什麼勁兒,能挨一時是一時,太太都不急,我更不急了。”兩個閻王要打架,她纔不攪和,總歸是紀氏贏。

太子吃了瓜落,連着顏連章都老實了些時候,不再出去戲酒,一下衙就回家,竟還考起灃哥兒的功課來,灃哥兒背得幾首冬至詩,就是預備着冬至節那天要背的,這會兒一氣背出來。

背的是晏殊的詩,一輩子沒經過困苦的人,寫詩也帶足了富貴氣象“吉序冠三正,民時順盛成。”,背的顏連章點了頭,竟摸出一方砂糖石給了灃哥兒,叫他刻個小印。

灃哥兒高興壞了,把這石頭緊緊捧住了,藏着誰都不許看,明沅回來了,他才捧出來,眼睛一閃一閃的:“姐姐,我也有印了。”

明沅伸手颳了他的鼻子:“可不是,灃哥兒想刻什麼呀?”灃哥兒攢眉苦思,想了半日也想不出來,仔仔細細把東西收了:“等梅表哥來了,問梅表哥。”

明沅一怔,怎麼想起他來了,灃哥兒那會可不曾記事呢,灃哥兒便笑:“先生說了,梅表哥有三才。”

梅季明這時候已經有了才子的名頭,三才,說的便是詩書畫,隴西一帶有了名聲不說,外頭也有傳揚的。

明沅閨閣之中再沒聽過,卻摸了灃哥兒的頭:“成啊,等他來了,你問他便是了。”灃哥兒笑着點點頭,又仰了臉道:“是梅表哥厲害,還是姐夫厲害?”

第183章 當歸第76章 水晶鵝雀兒藥粥第267章 佔鰲頭第73章 鴨肉春餅第403章 骨肉第283章 軟子石榴第3章 香酥鵪鶉第291章 鬆菇第86章 炸玉蘭片第78章 人蔘糕第88章 嫩炒枸杞芽玫瑰鵝油酥餅(修)第374章 繡球燕窩第365章 烤翅子第396章 湯糰圓宵第352章 八寶豆腐第22章 八寶茶第36章 酥油泡螺第107章 梨膏第92章 白魚火腿片第110章 燒鵝第271章 碎金荷花酥第308章 細葉茶第92章 白魚火腿片第309章 虎眼窩絲糖第47章 豆泥骨朵第77章 紅喜果第307章 金豬第180章 蓮心茶第153章 刀魚圓第196章 辣糊湯第406章 上鉤第305章 喜茶喜果第345章 回門金豬第109章 清心百合湯第170章 八卦餅第48章 麻醬紅糖餅第317章 糖白藕第388章 甘草枇杷糖第73章 鴨肉春餅第194章 鐵腳炸雀兒第157章 藕粉糕第316章 羊肉水晶餃(補全)第209章 火腿鹹蛋糉第37章 花龍吐珠第340章 喜字餅第211章 酸菜黃魚豆腐湯第266章 白魚火腿蝦圓湯第223章第281章 炸巧果第23章 魚肉餛飩第167章 菊花蟹鬥第261章 豬頭肉第394章 千日醉第145章 荸薺水第365章 烤翅子第36章 酥油泡螺第40章 紅糟鰣魚第286章 洗三面第395章 洗手蟹第54章 茶油浸臘梅第69章 酒釀蒸鴨子第370章 甜湯第396章 湯糰圓宵第35章 柳芽拌豆腐第144章 水八仙第333章 鴻門宴第92章 白魚火腿片松仁糉子糖第239章 樹靈芝第51章 內造玫瑰餅第149章 清風飯第247章 蟹釀金果第248章 秋分糕第123章 芙蓉豆腐第340章 喜字餅第101章 醬鵪鶉腿第289章 豆腐羹飯第375章 螺螄肉包子第170章 八卦餅第154章 冰西瓜第405章 香餌第418章 合和湯玫瑰鵝油酥餅(修)第261章 豬頭肉第267章 佔鰲頭第388章 甘草枇杷糖第97章 炙蛤蜊第26章 黨蔘烏雞湯第41章 繡球鱸魚第390章 骨牌麻糖第58章 黃米棗仁粥玫瑰滷(捉)第207章 鹹酥酪第193章 青橄欖第39章 燒豬肉第155章 壽字糕第396章 湯糰圓宵第392章 米酒湯
第183章 當歸第76章 水晶鵝雀兒藥粥第267章 佔鰲頭第73章 鴨肉春餅第403章 骨肉第283章 軟子石榴第3章 香酥鵪鶉第291章 鬆菇第86章 炸玉蘭片第78章 人蔘糕第88章 嫩炒枸杞芽玫瑰鵝油酥餅(修)第374章 繡球燕窩第365章 烤翅子第396章 湯糰圓宵第352章 八寶豆腐第22章 八寶茶第36章 酥油泡螺第107章 梨膏第92章 白魚火腿片第110章 燒鵝第271章 碎金荷花酥第308章 細葉茶第92章 白魚火腿片第309章 虎眼窩絲糖第47章 豆泥骨朵第77章 紅喜果第307章 金豬第180章 蓮心茶第153章 刀魚圓第196章 辣糊湯第406章 上鉤第305章 喜茶喜果第345章 回門金豬第109章 清心百合湯第170章 八卦餅第48章 麻醬紅糖餅第317章 糖白藕第388章 甘草枇杷糖第73章 鴨肉春餅第194章 鐵腳炸雀兒第157章 藕粉糕第316章 羊肉水晶餃(補全)第209章 火腿鹹蛋糉第37章 花龍吐珠第340章 喜字餅第211章 酸菜黃魚豆腐湯第266章 白魚火腿蝦圓湯第223章第281章 炸巧果第23章 魚肉餛飩第167章 菊花蟹鬥第261章 豬頭肉第394章 千日醉第145章 荸薺水第365章 烤翅子第36章 酥油泡螺第40章 紅糟鰣魚第286章 洗三面第395章 洗手蟹第54章 茶油浸臘梅第69章 酒釀蒸鴨子第370章 甜湯第396章 湯糰圓宵第35章 柳芽拌豆腐第144章 水八仙第333章 鴻門宴第92章 白魚火腿片松仁糉子糖第239章 樹靈芝第51章 內造玫瑰餅第149章 清風飯第247章 蟹釀金果第248章 秋分糕第123章 芙蓉豆腐第340章 喜字餅第101章 醬鵪鶉腿第289章 豆腐羹飯第375章 螺螄肉包子第170章 八卦餅第154章 冰西瓜第405章 香餌第418章 合和湯玫瑰鵝油酥餅(修)第261章 豬頭肉第267章 佔鰲頭第388章 甘草枇杷糖第97章 炙蛤蜊第26章 黨蔘烏雞湯第41章 繡球鱸魚第390章 骨牌麻糖第58章 黃米棗仁粥玫瑰滷(捉)第207章 鹹酥酪第193章 青橄欖第39章 燒豬肉第155章 壽字糕第396章 湯糰圓宵第392章 米酒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