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七章 關中大決戰(十二)

從石苞下令本方騎兵出擊開始,到李輔被文鴦斬殺,前後時間只有一個多時辰。而有着一萬五千騎的李輔隊,這時候已經陷入了徹底的混亂。成了漢軍騎兵肆意屠宰的羔羊。

雙方裝備基本相同,戰馬質量也差不多,兵力更是完全等同。之所以如此迅速的出現一邊倒的局面,完全是雙方武將本身素質差距的直觀體現。

“傳令,騎兵後撤,在我軍步兵陣外遊走!”

“諾!”

“傳令,剛纔退下來的刀盾兵前出,在長槍兵的左右兩翼護住側面。”

“諾!”

隨着石苞的命令,晉軍開始變陣:由三個長方體組成的陣型開始朝着圓陣轉換。而圓陣嘛,這就是準備撤退的標準陣型了。

漢軍這邊指揮的姜維當然看見了石苞的變陣,但是對此他也表示無能爲力:晉軍到底是比漢軍多出了將近三萬人,兵力的厚度是很可觀的。漢軍的車懸陣雖然始終保證了正面對敵的那一邊對敵人的兵種完克。但這種陣型的壞處就是接敵面有限,不管多高的交換比,只要敵人兵力夠多,要想殺到對方崩潰,需要的時間是極多的。

“傳令,待敵軍騎兵退回後,我軍騎兵重新歸位。之後車兵撤入圓陣內。長槍兵迅速前移至西側!”

“諾!”

隨着雙方主帥的命令,兩支大兵團再次恢復到了戰鬥剛剛開始不久時的陣型:漢軍長槍兵對陣晉軍長槍兵。

現在的戰局成了這樣:晉軍突破不了漢軍的阻攔以便東歸。漢軍雖然佔據優勢但無法將晉軍徹底擊潰。而且隨着太陽的西垂,漢軍士兵的雙眼受到的干擾越來越大。其進攻速度不自覺的慢了下來。

相對而言,晉軍的撤退方向反而變得越來越主動,漢軍能夠做的就是緊緊的貼上……兩支大兵團互相撕咬着,戰線開始慢慢的往東北方轉移。

“嗨!石仲榮果然是能和鄧士載相提並論的名將。如此敗局之下,居然仍能保證全軍不亂。”

“大將軍,現在不是稱讚敵人的時候。太陽馬上就要落山了。就算盛夏期間白晝時間較長,但最多還有一個半時辰就是一片漆黑。我軍是不是要夜戰?!”

“唔,夜戰……改之,現在大司馬那邊的情況怎麼樣?”

“三個時辰前送來的消息,大司馬那邊還在和晉軍的後衛部隊作戰。雖然佔據優勢,但不能確定何時能夠結束戰事。”

“子暉那邊呢?”

“龍子暉的騎兵三刻鐘前來報,長安方向沒有大軍西進。”

“嗯,這杜元凱還真是沉得住氣啊。”拉扯了很長一陣時間鬍鬚的姜維,在長考之後終於開了口:“傳令,全軍繼續緊貼石苞部。騎兵繞到東北方向,把敵軍往着漆水南岸逼迫!”

“呃……大將軍,那裡有……”

“我知道那裡是茂陵之所在!正好,就請武皇帝在天之靈,好好看看我大漢男兒的英姿吧!”

說起來,姜維和石苞展開決戰的這塊地方,叫做咸陽原。它西起武功,東至涇渭交匯之處。在三國時代,這個地方南邊是渭河,而北邊還有一條小河:漆水。

兩軍在渭河北岸交戰後,石苞直接向東前進回到長安的計劃破產。但由於漢軍無法徹底擊潰晉軍,所以晉軍仍然頑強的向着東北方前進——終究是離長安越來越近了。

而這麼一繞道,兩軍就來到了茂陵附近——此乃一代雄主漢世宗武皇帝劉徹的陵寢所在。

時間飛速流逝,天空終於一片漆黑。兩軍暫時脫離了接觸,分別在茂陵的兩側安營紮寨。

“父親,戰損結果統計出來了。今日白晝一戰,我軍共計損失了兩萬七千餘人。”

這兩萬七千餘人當然不是全部陣亡了,有相當一部分都是逃兵。現在整支晉軍的士氣已經極爲低迷。關中軍和那些原本家就在關中的洛陽中軍,現在紛紛的在開始逃亡。

“還行吧。如此劣勢下才損失了兩萬七千餘人,已經超過爲父的預期了。”

“可是父親,明天天亮後……”

“照姜伯約今天這個打法,明天他也無法擊潰我軍。哎,明天,就看杜元凱能不能有膽氣從長安城裡衝出來支援我們了。畢竟,這裡離長安城已經不足百里了啊!”

“父親,說到這個,我們現在離長安已經不足百里。要是丟下這支軍隊……”

“齊奴兒,這話就不要說了。丟掉這支軍隊後,國家五年之內是拿不出來十萬以上精銳了。到時候不要說雍州了,連司州都危險了。”

“父親,這正是孩兒想說的。今上比起景皇帝、文皇帝來,實在差得太遠!要是他在代魏之後就馬上派出父親或者陳叔父坐鎮關中,這戰局怎會如此?要是洛陽中軍還是如同以前那樣召之即來來之能戰,這戰局怎會如此?要是他當初下定決心,舉全國之力來關中與西蜀決戰,而不是陸陸續續的幾萬幾萬的添油,這戰局怎會如此?父親,這樣的皇帝,就算我們把這支軍隊完整的帶回去,又能如何?”

“齊奴兒你到底想說什麼?”

“呵呵,父親,您把二兄留下斷後,真的只是單純的想要穩定軍心嗎?”

“你!哎,齊奴兒,有的時候,你就是太聰明瞭啊。”

“父親,不是兒子聰明。而是作爲世家,要想保證家族長期繁盛,多處押寶乃是常理。昔年的荀家、諸葛家,及至今日的裴家、桓家,不都是這樣嗎?雖說我石家以前家世極低,但經過父親的奮鬥。好歹現在也算大晉一流的家族。而父親的兒子又這麼多,難道不該分開押寶麼?”

“哼,就你能看清局勢麼?”

“只是父親,孩兒沒想明白,爲什麼你會讓二兄去西蜀而不是派孩兒去西蜀。”

“嘿!你這豎子!西蜀雖然已經振作。但畢竟一直堅持前漢制度,過分抑制世家。這樣的國策,到底能夠堅持多久,爲父還是不太看好。雖說咱們石家以前也很卑賤,但恰如你所說……咦?什麼聲音?”

此時的晉軍和漢軍,彼此的營寨相距不足三裡。在這夜深人靜之時,石苞和石崇突然聽到對面的漢軍大營響起了聲震九天的歌聲。

“漢將姜維、馬傑、來忠、習隆……叩拜霍驃騎之靈位。伏祈冠軍侯戰神之靈,保佑我大漢將士戰陣平安,戰績輝煌!”

“漢將姜維、馬過、趙統、向充……叩拜衛大將軍之靈位。伏祈長平侯在天之靈,保佑我軍明日決戰一戰而勝,光復長安!”

“漢臣姜維、馬過……叩拜漢武皇帝之陵寢。深夜叩陵,擾亂武皇帝之安息,死罪死罪!然,漢室再興,在此一舉。伏祈武皇帝浩蕩天威,保佑我大漢明日決戰一鼓而下!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如果說,從四十年前諸葛亮的出師表提出這句口號開始,四十年間,這句話都只是一個口號的話。那麼到了今天,這個目標已經變得觸手可及!

不知道是誰起的頭,但歌聲一起,就有無數的漢軍將士開口應和。這首歌的威力是如此的強大,不光漢軍本族士兵,連那些畢茲卡、孟茲黑、賨人、氐人、南中人、夷人、羌人都情不自禁的開口一起高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這是炎漢四百七十年最強的呼喊,距離曹丕代漢整整四十八年了……長安近郊,漢之故都,漢歌再次迴盪於天際!

第六十七章 新鮮的血液(一)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一五五章 戰爭與和平(十一)第二一零章 羣鴉的盛宴(六)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六十六章 人生不如意(三)第一七六章 希望的田野(一)第三六九章 不得不出兵(四)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轉進(一)第二六九章 決戰的序幕(二)第三三三章 世家的方向(三)第一七一章 鹽場拍賣會(一)第四零五章 東方的來信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二十五章 請皇帝代言第一一四章 誰敢說投降(三)第四九三章 最強的敵人(二)第一二七章 復興反擊戰(九)第四六八章 大陸澤之戰(三)第二八八章 關中大決戰(十三)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第一三六章 復興殲滅戰(四)第三二一章 詭異的建業(三)第一四九章 戰爭與和平(五)第四五一章 一退和一進(一)第一八三章 名將的無奈第二八四章 關中大決戰(九)第一七零章 殺完給顆糖第二零八章 羣鴉的盛宴(四)第七十五章 無愧於曹姓(一)第一二三章 復興反擊戰(五)第四十三章 責任重於山(一)第一一五章 反擊的準備(一)第四四二章 幷州之會戰(三)第三零九章 關中的復甦(三)第九十章 天地已變色(四)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四零一章 如此之政變(三)第四八五章 晉祚今終焉(二)第三六八章 不得不出兵(三)第二六六章 皇后的力量第三六一章 廉者當自警第二十章 三代的理想(五)第四六零章 君臣一心否(一)第二三零章 晉國的應對(一)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三七一章 現在二對二第三六一章 廉者當自警第一二八章 復興反擊戰(十)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五一一章 碾壓的快感(二)第四三八章 會戰之前奏(四)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三七三章 西城攻防戰(二)第四八一章 洛陽是雒陽(九)第四五六章 目標是癭陶第一四六章 戰爭與和平(二)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第二六四章 異樣的春耕(四)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三七三章 西城攻防戰(二)第五三零章 橫掃如卷席(五)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六十一章 請放馬過來(二)第九章 婚姻是大事(一)第二二一章 吾乃司聞曹(二)第一六零章 權力的遊戲(四)第二一一章 羣鴉的盛宴(七)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廟算(二)第三三八章 杜武庫點兵(四)第十八章 三代的理想(三)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七章 求知涪陵郡(五)第三八七章 局面的反轉(二)第四六九章 大陸澤之戰(四)第十二章 履新涪陵郡第七十五章 無愧於曹姓(一)第二五零章 關彝的日常(二)第三零八章 關中的復甦(二)第二一三章 羣鴉的盛宴(九)第九十四章 鍾會的運氣(一)第四零一章 如此之政變(三)第四一五章 全國總動員(三)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第二二五章 北伐的廟算(一)第一三七章 復興殲滅戰(五)第四三五章 會戰之前奏(一)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一一一章 魂壯綿竹關第二三五章 北伐進行時(四)第一五四章 戰爭與和平(十)第八十八章 天地已變色(二)第一五三章 戰爭與和平(九)第二五五章 晉國的調整第二五八章 郿縣防禦戰(三)第六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四六九章 大陸澤之戰(四)第一九七章 真彩雲之南(一)第三九九章 如此之政變(一)
第六十七章 新鮮的血液(一)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一五五章 戰爭與和平(十一)第二一零章 羣鴉的盛宴(六)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六十六章 人生不如意(三)第一七六章 希望的田野(一)第三六九章 不得不出兵(四)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轉進(一)第二六九章 決戰的序幕(二)第三三三章 世家的方向(三)第一七一章 鹽場拍賣會(一)第四零五章 東方的來信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二十五章 請皇帝代言第一一四章 誰敢說投降(三)第四九三章 最強的敵人(二)第一二七章 復興反擊戰(九)第四六八章 大陸澤之戰(三)第二八八章 關中大決戰(十三)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第一三六章 復興殲滅戰(四)第三二一章 詭異的建業(三)第一四九章 戰爭與和平(五)第四五一章 一退和一進(一)第一八三章 名將的無奈第二八四章 關中大決戰(九)第一七零章 殺完給顆糖第二零八章 羣鴉的盛宴(四)第七十五章 無愧於曹姓(一)第一二三章 復興反擊戰(五)第四十三章 責任重於山(一)第一一五章 反擊的準備(一)第四四二章 幷州之會戰(三)第三零九章 關中的復甦(三)第九十章 天地已變色(四)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四零一章 如此之政變(三)第四八五章 晉祚今終焉(二)第三六八章 不得不出兵(三)第二六六章 皇后的力量第三六一章 廉者當自警第二十章 三代的理想(五)第四六零章 君臣一心否(一)第二三零章 晉國的應對(一)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三七一章 現在二對二第三六一章 廉者當自警第一二八章 復興反擊戰(十)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五一一章 碾壓的快感(二)第四三八章 會戰之前奏(四)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三七三章 西城攻防戰(二)第四八一章 洛陽是雒陽(九)第四五六章 目標是癭陶第一四六章 戰爭與和平(二)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第二六四章 異樣的春耕(四)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三七三章 西城攻防戰(二)第五三零章 橫掃如卷席(五)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六十一章 請放馬過來(二)第九章 婚姻是大事(一)第二二一章 吾乃司聞曹(二)第一六零章 權力的遊戲(四)第二一一章 羣鴉的盛宴(七)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廟算(二)第三三八章 杜武庫點兵(四)第十八章 三代的理想(三)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七章 求知涪陵郡(五)第三八七章 局面的反轉(二)第四六九章 大陸澤之戰(四)第十二章 履新涪陵郡第七十五章 無愧於曹姓(一)第二五零章 關彝的日常(二)第三零八章 關中的復甦(二)第二一三章 羣鴉的盛宴(九)第九十四章 鍾會的運氣(一)第四零一章 如此之政變(三)第四一五章 全國總動員(三)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第二二五章 北伐的廟算(一)第一三七章 復興殲滅戰(五)第四三五章 會戰之前奏(一)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一一一章 魂壯綿竹關第二三五章 北伐進行時(四)第一五四章 戰爭與和平(十)第八十八章 天地已變色(二)第一五三章 戰爭與和平(九)第二五五章 晉國的調整第二五八章 郿縣防禦戰(三)第六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四六九章 大陸澤之戰(四)第一九七章 真彩雲之南(一)第三九九章 如此之政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