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一章 惶恐的晉吳(二)(爲書友王映翔加更!)

不徵兵,若是季漢打了過來,本國註定喪師失地。可若是大規模徵兵,對國家的傷害之大,晉國君臣也覺得難以承受。

“衆卿,這可如何是好?”

“陛下,臣以爲,這兵是要徵的,但是不能徵得太多。當此之時,臣思索之後,略有所得。”

“哦?元凱有什麼良謀,還請一併說出。”

“也說不上什麼良謀。”杜預苦笑了一下:“陛下,首先朝廷應該進行廟算,結合進奏曹送來的情報,分析蜀賊下一次入侵的大概時間,主力攻擊的地點等。按照剛纔尚書令的推斷,蜀賊極限擴軍後也就二十五萬人左右。這人數雖然不少,但若是要入寇我大晉,則必須留下足夠的兵力守備東吳和國內的異族等。因此,臣推斷,蜀賊下次入寇,最多能夠出動十八萬到二十萬左右的部隊。”

“嗯,元凱所言,確係深思熟慮,臣裴秀附議。”

“善,元凱請繼續。”

“謝陛下,陛下,所謂料敵從寬。臣給蜀賊按二十萬入寇規模計算吧。但即便如此,蜀賊也是無力對我大晉進行全面攻擊。因此,不管蜀賊的入寇有多少路,必然只有一路是主力。只要我們判定對了蜀賊的主攻方向,然後在此地投入重兵防守。那麼,國家就不需要徵兵二十萬以上。如此,國家的負擔就小得多。”

“元凱所言當然無錯,可是,這蜀賊的主攻方向是哪裡呢?”

司馬炎的這個問題可不好接:萬一猜錯了那就是危害社稷,自己被砍頭都是輕的!

可是杜預非常迅速而肯定的給予了回答:“幷州!陛下,諸公,這個根本不用猜。必然是幷州,也只能是幷州。此地乃天下形勝之地,昔年秦趙長平之戰後,秦國拿下幷州,此後東方六國再無反抗之力便是明證!”

杜預此言一出,裴秀,賈充等人立刻點頭。可是這時候那個楊駿又跳出來了:“少傅,您說的很有道理。可是萬一您猜錯了呢?需知,洛陽以西不遠便是潼關,那裡可是直面蜀賊兵鋒啊。萬一蜀賊就是利用我方的這種認識,虛攻幷州,主攻潼關呢?”

“哈哈哈哈~~若是那關子豐、姜伯約敢以主力攻潼關,臣纔是做夢都要笑醒。”作爲世家子中的頂尖人才,杜預的修養是極好的。但他仍然忍不住以大笑表示了對楊駿的鄙視:“潼關,山河護衛,固若金湯。又有馬孝興那樣的大將坐鎮。國家又在那裡配備了三萬精銳。如此力量,雖十萬人不能下矣!蜀賊不來便罷,若是來了,定然碰得頭破血流!說不得,若是蜀賊在潼關城下師老兵疲時,昔年劉玄德夷陵之敗故事,又要重演了。”

“元凱所言確實精當!”裴秀出列:“陛下,諸位,臣說句大不敬的話。若是蜀賊以潼關爲主攻方向,就算拿下了潼關又如何?那時候還有洛陽這樣的天下第一堅城等着他們呢。呵呵,想強攻下馬孝興鎮守的潼關,不死個五六萬人如何可行?可那時的蜀賊,就算來到了洛陽城下又有多少戰力?說不得就要全軍覆沒在洛陽城下!”

“陛下,關子豐、姜伯約這樣的知兵之人,絕對不可能犯如此的錯誤。以臣之見,蜀賊肯定會在潼關進行佯攻,但其主力,必然是從幷州而來。”

“嗯……”

你嗯什麼?我的陛下誒,我和尚書令都分析得這麼清楚了,你光嗯一下是啥意思呢?

說起來,司馬炎算是現在活着的司馬裡不錯的了。可是跟前面那三個已經掛了的司馬比起來,真的差的太遠。若是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個在這裡,關彝連這時候發兵的念頭都不會有!

在司馬炎看來,杜預和裴秀的分析,嗯,確實很有道理。但是,但是潼關畢竟是洛陽的唯一屏障啊!蜀賊的主力從長安出發,走潼關的話路線最短,後勤壓力最小。萬一人家關子豐就真的以主力攻潼關呢?萬一潼關丟了呢?

看着司馬炎不說話,貼身伺候了這位皇帝很多年的賈充、裴秀哪裡還不知道這位爺在想啥。在這個皇帝猶豫不決的時候,重要的不是去直接打消他的猶豫,而是繼續把事情說下去,爭取形成定案。然後就不怕皇帝的猶豫了。

“陛下,有鑑於此。所以朝廷沒有必要大規模徵兵。按臣等的想法,今年冬天先徵兵十萬。然後通知東吳蜀賊的動向,之後從荊州、揚州再次裁減兵馬……”

經過在朝廷上的當場短暫協商,杜預和裴秀等人迅速就新的佈防方案達成一致:

先期徵兵十萬,把國家的兵力補充到二十八萬。

潼關方向兵力維持不變,馬隆繼續鎮守。

抽調洛陽中軍六萬和新兵六萬進入幷州佈防,連同幷州原有的兩萬軍隊,一共是十四萬軍隊。司令官由王濬換成杜預。

從荊州和揚州再各自抽調一萬部隊加上剩下的四萬新兵進入洛陽,把洛陽中軍重新補充到八萬。作爲機動守備部隊。哪裡危急就填補到哪裡。

這樣的方略,粗略看來當然是在南方防線冒了極大的風險:荊州軍和揚州軍至此就只剩下一萬了。可是東吳的君臣並不傻:晉若亡,吳必不能獨存。因此,若是接下來的漢晉大戰晉國滅亡也就罷了:趁着季漢還沒來的及把兵馬南下,發揮一貫的偷雞屬性,趁虛拿下北荊州和北揚州是可能的。但若是漢晉處於相持階段的時候,東吳不會出來給晉國搗亂。所以,在明確季漢即將大規模東征的前提下,削減與東吳接壤地區的兵力,並不會引發真正的危險。

這一點,杜預等人看得清楚,他們也深信孫皓能夠看到這一點,就算孫皓看不到,鍾會也一定會讓他看到。

對於裴秀和杜預等人自顧自的在那裡謀劃了半天,司馬炎並不置可否。待得朝堂上的爭論基本結束,大家都眼巴巴的看着他的時候。司馬炎纔回過神來:“哦,諸位愛卿之言,朕已知曉。蜀賊入寇,當在不遠。但是到底如何應對,朕還需要深思。今日之事,到此爲止,散朝吧。”

散朝了,可是晉國君臣全都心事重重。

雖然嘴上還是硬挺着。但大家都知道,季漢,已經不是當年困居益州一地的蜀賊了。這個國家的勃興之姿,晉國的有識之士誰都看得分明。這一次季漢即將發動的大舉進攻,若是應對不好,喪師失地都是輕的。搞得不好亡國都有可能!這一點,其實司馬炎心裡非常清楚。

但正因爲想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的壓力才非常大。纔沒有當場就下決斷:雖然他其實內心知道杜預和裴秀說的都很正確。

“吩咐下去,不去後gong了,擺駕安平王府。”

“遵旨。”

所謂安平王府,當然是已經活成老妖精的那位影帝司馬孚的府邸。這一年,司馬孚已經九十二歲了。從他早年出仕曹操開始,他成功的熬死了曹魏的四代皇帝,熬死了自己的所有兄弟,他的長子、長孫也先後先於他去世。在這一年的六月,那位喜歡儲存錢幣的,他的次子司馬望也掛了。就這位老先生還活着。

這是司馬家目前存世最年長的長輩,也是活着的能力最強的司馬!

“叔祖大人,情況就是如此。蜀賊傾國之兵入寇之事,想來已經不會有多大的變化了。這一仗,孫兒若是應對不好,司馬家的國祚就要如同新莽那樣只能有一代帝皇了。既做開國之人,又做亡國之君的恥辱,孫兒是怎麼都不敢承擔的。所以,還請叔祖可憐我司馬家今日局面的不易,強起爲孫兒謀劃一番。”

此時的司馬孚,雖然還活着。但到底年歲在這裡了。因此,早就失去了站立的能力,其實也只是躺在牀上等死。司馬炎給他彙報今日朝堂之上的事情,前後約莫半個多時辰,這位老人家就昏睡過去兩次。

在下人的扶持下,司馬孚勉強起身,半躺在軟椅之上,目光渙散的看了看天空,很簡潔的說了五個字:“杜元凱,很好。”

“孫兒明白了。叔祖還有什麼要示下的?”

“東吳。”

“叔祖大人的意思是,要及時通報情況給東吳,請求東吳早做準備,以便必要時給予我大晉幫助了。”

微不可查的眨了眨眼睛表示了肯定,司馬孚又說了兩個字:“幽州。”

“幽州?叔祖的意思是,敵人的主攻方向是幽州?”

費盡力氣的搖了搖頭,司馬孚顫顫巍巍的伸出三個指頭。

“……三……三路進兵?啊!叔祖是說,蜀賊這次是分三路而來。除了潼關、幷州之外,還有幽州一路?”

哎,這個孫子還是足夠聰明的啊。可惜,我實在沒有力氣通過冗長的言語來誇獎你了。

用盡了全身所有的力氣,司馬孚伸出兩隻枯瘦到極點,只剩下皮包骨的雙手,然後抓住司馬炎的手輕輕的捏了捏:“好好做,晉不亡!”

王映翔書友是本書的第一個萬賞書友,也是第一個給本書發紅包的書友,那時候本書點擊量連一萬都沒有呢!非常感謝!

第二八三章 關中大決戰(八)第二九零章 關中大決戰(十五)第一三七章 復興殲滅戰(五)第四一七章 兵發蒲阪津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一九三章 新生的晉國(一)被荒草章推了……第五一三章 碾壓的快感(四)第二七零章 決戰的序幕(三)第二八三章 關中大決戰(八)第二十章 三代的理想(五)第九十七章 鍾會的運氣(三)第四一零章 惶恐的晉吳(一)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八章 裙帶何其多第三七八章 處處是南中(二)第一零九章 孔雀的最期(二)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四零一章 如此之政變(三)第二六一章 異樣的春耕(一)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四零七章 何爲穿越者(二)(超大章節,爲盟主李嘉木加更!)第二四七章 石苞的奮迅(一)第一二三章 復興反擊戰(五)第五十四章 你家出事了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東渡第九十八章 東吳的目光第一一七章 反擊的準備(三)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三一零章 關中的復甦(四)第三七七章 處處是南中(一)第四零二章 如此之政變(四)第五十九章 幕後的交易(二)第四五八章 老驥不伏櫪(二)第一八零章 希望的田野(五)第三零九章 關中的復甦(三)第三三一章 世家的方向(一)第一七二章 鹽場拍賣會(二)第二八六章 關中大決戰(十一)第二八七章 關中大決戰(十二)第一二九章 薑是老的辣第三四四章 五原的商路(二)第四二零章 瞌睡遇枕頭第三三九章 國家的未來(一)第二一四章 羣鴉的盛宴(十)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轉(四)第二九零章 關中大決戰(十五)第四五八章 老驥不伏櫪(二)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第一六八章 司馬家的人(二)第七十九章 彈指三年間(二)第二四八章 石苞的奮迅(二)第一二零章 復興反擊戰(二)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六十五章 人生不如意(二)第四六六章 大陸澤之戰(一)第四五零章 將軍馬下亡(二)第三二九章 西方的情報(二)第一四九章 戰爭與和平(五)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九十八章 東吳的目光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聞曹(四)第一七九章 希望的田野(四)第四六一章 君臣一心否(二)第四一五章 全國總動員(三)第二十章 三代的理想(五)第二七七章 關中大決戰(二)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廟算(三)第二七三章 中線和東線(一)第四二二章 妙法迫潼關第二五八章 郿縣防禦戰(三)第三七二章 西城攻防戰(一)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聞曹(四)第二二零章 吾乃司聞曹(一)第九十章 天地已變色(四)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二三一章 晉國的應對(二)第五一六章 有人造反了(二)第七十二章 開始暴兵吧(一)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二零六章 羣鴉的盛宴(二)第四八一章 洛陽是雒陽(九)第二十一章 三代的理想(六)第九十九章 你是白癡麼第四七八章 洛陽是雒陽(六)第一三九章 復興殲滅戰(七)第一五五章 戰爭與和平(十一)第二零一章 真彩雲之南(五)第四三七章 會戰之前奏(三)第二八零章 關中大決戰(五)第一八一章 希望的田野(六)第二十八章 深耕涪陵郡(五)第三八八章 局面的反轉(三)第二零二章 我們的目標(一)第四七八章 洛陽是雒陽(六)
第二八三章 關中大決戰(八)第二九零章 關中大決戰(十五)第一三七章 復興殲滅戰(五)第四一七章 兵發蒲阪津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一九三章 新生的晉國(一)被荒草章推了……第五一三章 碾壓的快感(四)第二七零章 決戰的序幕(三)第二八三章 關中大決戰(八)第二十章 三代的理想(五)第九十七章 鍾會的運氣(三)第四一零章 惶恐的晉吳(一)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八章 裙帶何其多第三七八章 處處是南中(二)第一零九章 孔雀的最期(二)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四零一章 如此之政變(三)第二六一章 異樣的春耕(一)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四零七章 何爲穿越者(二)(超大章節,爲盟主李嘉木加更!)第二四七章 石苞的奮迅(一)第一二三章 復興反擊戰(五)第五十四章 你家出事了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東渡第九十八章 東吳的目光第一一七章 反擊的準備(三)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三一零章 關中的復甦(四)第三七七章 處處是南中(一)第四零二章 如此之政變(四)第五十九章 幕後的交易(二)第四五八章 老驥不伏櫪(二)第一八零章 希望的田野(五)第三零九章 關中的復甦(三)第三三一章 世家的方向(一)第一七二章 鹽場拍賣會(二)第二八六章 關中大決戰(十一)第二八七章 關中大決戰(十二)第一二九章 薑是老的辣第三四四章 五原的商路(二)第四二零章 瞌睡遇枕頭第三三九章 國家的未來(一)第二一四章 羣鴉的盛宴(十)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轉(四)第二九零章 關中大決戰(十五)第四五八章 老驥不伏櫪(二)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第一六八章 司馬家的人(二)第七十九章 彈指三年間(二)第二四八章 石苞的奮迅(二)第一二零章 復興反擊戰(二)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六十五章 人生不如意(二)第四六六章 大陸澤之戰(一)第四五零章 將軍馬下亡(二)第三二九章 西方的情報(二)第一四九章 戰爭與和平(五)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九十八章 東吳的目光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聞曹(四)第一七九章 希望的田野(四)第四六一章 君臣一心否(二)第四一五章 全國總動員(三)第二十章 三代的理想(五)第二七七章 關中大決戰(二)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廟算(三)第二七三章 中線和東線(一)第四二二章 妙法迫潼關第二五八章 郿縣防禦戰(三)第三七二章 西城攻防戰(一)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聞曹(四)第二二零章 吾乃司聞曹(一)第九十章 天地已變色(四)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二三一章 晉國的應對(二)第五一六章 有人造反了(二)第七十二章 開始暴兵吧(一)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二零六章 羣鴉的盛宴(二)第四八一章 洛陽是雒陽(九)第二十一章 三代的理想(六)第九十九章 你是白癡麼第四七八章 洛陽是雒陽(六)第一三九章 復興殲滅戰(七)第一五五章 戰爭與和平(十一)第二零一章 真彩雲之南(五)第四三七章 會戰之前奏(三)第二八零章 關中大決戰(五)第一八一章 希望的田野(六)第二十八章 深耕涪陵郡(五)第三八八章 局面的反轉(三)第二零二章 我們的目標(一)第四七八章 洛陽是雒陽(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