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五章 晉國的調整

從西元265年7月,代魏自立以來。司馬炎登上晉國的皇位已經兩年多了。兩年多來,這個年輕人只感受到了滿嘴的苦澀和如山的壓力。

266年,他那聰慧、漂亮的嫡長子死了。同年年末,晉國在西陵戰敗,國家耗費了大把的錢糧什麼都沒得到不說。除了賠上上萬士兵的性命之外,還讓曹魏舊將的子孫把上庸三郡給搞了個稀巴爛。

267年,本國的戶稅清查剛剛取得了一點成績,佔田令也剛剛開始鋪開,國家這一年的收入有了明顯好轉。結果西蜀那個關子豐悍然入寇,國家前前後後投進去十九萬大軍,然後就是胡奮喪師失地,隴西居然前所未有的被西蜀小寇給拿下了!

西蜀建國四十六年了,十幾次入寇。除了早年戰略性放棄陰平、武都兩郡之外。曹魏從來沒讓西蜀討到多大的便宜。結果,晉國第一次面對蜀漢的北伐,居然把隴西丟得如此乾脆!

非但如此,早年漢魏大戰,從來都是蜀漢一方首先糧食頂不住,求戰不得後被迫撤兵。現在情勢居然調轉,那關子豐在郿縣不停的搬運糧食進城,而關中的司馬望卻在叫喚洛陽中軍進入關中的數量太多,長安糧庫快要見底!

這,這真是奇恥大辱。這樣的事情難道能夠證明晉國替代曹魏是正確的嗎?

這關子豐怎麼就那麼不消停呢?你怎麼不多給朕幾年時間呢?不是說好了十年之約的嗎?只要你履行完十年之約,朕的大晉絕對不是今天這麼捉襟見肘!

可惜,他管不了關彝。他能做的,只有召集自己的手下,商議如何收拾現在的局面。

267年十二月一日,洛陽,晉國皇宮。

“大將軍那邊還沒能平定那些叛逆嗎?”

煩躁的司馬炎一上來就開問,但是他自己都沒發覺,現在的他都不敢主動去問隴西和關中的情況了。

“啓稟陛下,大將軍的戰報是三日一報。最新戰報是昨天的。大將軍說,最近半月,他始終沒能在秦嶺的深山密林中找到那羣叛逆的主力。所以仍然沒有任何進展。”

說起來,張虎等人算是無師自通的游擊戰大師了。他們從西陵撤退進入魏興郡後,得到了劉林率領的兩千蜀漢羽林軍的幫助。更關鍵的是得到了漢中郡源源不斷的糧草接濟。在這個時代,有了糧食,就有了擴軍的資本。所以他們用糧食吸引秦嶺大山深處的氐人、漢人從軍,很快的把隊伍拉大到了三千人。

這樣的兵力當然不是魏興郡太守劉欽能夠對付的。很快劉欽就戰敗身亡。張虎等人順利的拿下了魏興郡,並將兵鋒伸入了上庸郡。

陳騫率軍進入上庸後,張虎、張雄、劉林等人聚集了所有兵力五千餘人和陳騫打了一仗,慘敗。當場陣亡三千多人。之後他們學乖了,放棄了所有城池,專門在山地間和陳騫的中軍進行遊擊作戰。陳騫的奏報寫得很清楚,自那場大戰之後,他的部隊單日斬首數量從來沒有超過二十級。

相反,由於糧道、各地分散的營盤屢屢受到襲擊。陳騫的部隊其損失在逐漸的增大,士氣也越來越低迷。

最後陳騫面對司馬炎一日急過一日的催促也受不了,乾脆在奏報上寫明:臣才疏學淺,面對這些賊寇,只想到一個辦法:請陛下派下大量錢糧和民夫,臣每到一個地方就修築一個堡壘,最後各個堡壘形成網狀,猶如絞索一般逐漸繫緊,如此方能把這些叛逆給困死、剿滅。否則,您還是換別人來吧。

可是,這會兒關彝、姜維開始北伐了啊。洛陽中央哪有那麼多餘錢給你?所以絞索戰術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呢,司馬炎也沒法換人:兩年多了,他算是明白了,陳騫和石苞這兩位老人,真的算是目前晉國最能打的將領了。所以,上庸三郡目前的情況就是如此:局勢總體是控制住了,但也牽扯住了晉國不少的兵力。

“哎~~~”聽完張華的彙報,司馬炎長嘆了一口氣:“那個曹悌,還沒有找到嗎?”

接這話的就是賈充了:“陛下,臣等無能。未能發現逆賊曹悌的蹤跡。但臣敢保證,此獠此時肯定未出太行山,說不定,已經在太行山裡餓死了!”

“車騎將軍萬萬不能有此想法。命令進奏曹加派人手進山搜查,這等逆賊,朕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諾!臣領旨。定不負陛下所託!”

曹悌這個事情之所以弄成這樣,不就是你們這些傢伙爭權奪利搞出來的嗎?哎,可是現在看起來,楊家兄弟還真的靠不住啊。

稍稍的緩了一口氣,司馬炎又問裴秀道:“尚書令,前些時日,大司馬的方案,你們尚書檯都議好了嗎?”

石苞的方案就是前文所述的兩點:一、集中優勢兵力先消滅關彝。石苞的意見是至少集中二十萬大軍。二、統一事權。關中現在到底誰說了算,老大你要給個明白話。

晉國在西北戰區原有兵力十一萬。一個多月下來,胡奮丟了五萬,司馬望丟了六千多。同時潼關的一萬人不能動。所以只剩下了四萬三千多人。之後洛陽中軍陸陸續續的補了八萬進去,再加上禿髮部的五千騎兵和李氏氐人的一萬步兵,現在晉國在關中的兵力實際已經達到了十三萬八千多人(不含潼關守軍)。

“啓稟陛下,臣等在尚書檯爭議許久,未能形成統一意見。粗略來說,有三種方案,請陛下裁定。”

“講!”

“諾,陛下,第一種方案,從幽州、幷州各抽調一萬人,同時從洛陽中軍裡抽調原來的青徐軍兩萬人,原中軍一萬人,抽調南匈奴騎兵一萬人,共計六萬人進入關中。由此形成泰山壓頂之勢,迅速消滅佔據郿縣的關子豐一部,之後攻擊敵人的漢中郡,迫使隴西的敵軍退兵。這一套方案若要執行,朝廷需要準備三百萬石的糧食和至少五億錢。同時建議加大司馬爲平蜀大都督。”

“尚書令,現在國庫裡還有多少存糧啊?”

“回陛下,截止今年十一月,洛陽、鄴城、下邳三大府庫中,尚有糧食一千二百萬石。”

“嗯,茂先先講講第二種方案吧。”

“諾,陛下,第二種方案,前期兵力要求與第一種方案一致。只是在兵糧方面要求達到五百萬石糧食。在消滅關子豐後,關中軍團分爲兩部,一部強攻街亭,一部繞道隴山。”

“嘖……”很沒有威儀的砸吧了一下嘴,司馬炎在心裡暗暗的把這套方案給否決了。“第三種方案呢?”

“第三種方案,不增兵,只需要朝廷再撥付關中兩百萬石糧食。加義陽王爲平蜀大將軍。以關中現有兵力,謹守各處要害。與蜀賊對耗……”

“是何言也!義陽王此議,是要朕放棄隴西,放棄涼州,放棄西域嗎?義陽王到底是何等的居心!”聽到這個方案,司馬炎一下子就跳起來了。

朕乃是天命之子,大晉代魏,乃是天下萬民衷心一致的選擇。朕這樣傑出的帝王,晉帝國這樣偉大的國家,哪有立國兩年就丟掉一個州的?!

老影帝司馬孚此時也在朝堂上,聽到裴秀的言語就知道要遭。果不其然,這個一直以來脾氣還算過得去的侄孫難得的發飆了。

從內心來講,司馬孚認爲司馬望的建議是正確的:涼州那地方從來都是產出少,投入多。如果晉國藉着這個機會丟棄涼州,就減少了一個慢性失血的地方。以中原雄厚的國力,只要慢慢恢復、調整幾年,還是可以碾壓手握益、涼二州的蜀漢嘛。

但是,這種議案,在政治上來說,絕對是不可取的。這一點,司馬孚是很清楚的。

現在問題來了,司馬望自以爲自己是司馬家的人,說話沒那麼多顧忌。直接提出了放棄涼州案。司馬炎居然發飆了,還說司馬望是何等居心。這個,作爲司馬望的親爹,老影帝這時候再也顧不得多年來積累的形象,必須站出來給司馬望洗地了。

“陛下,不知陛下近日來是否仔細閱覽雍涼那邊的奏報。今年雍涼二州,截止到十一月底,都沒有下過一場雪。所以來年二州定有大災。”

“那有如何?朕乃天子,代天撫育萬民。雍州、涼州數十萬百姓,皆是朕的子民。休說兩州明年的災情未必嚴重,就算是兩州顆粒無收。朕也要把這副擔子給扛起來。叔祖不必多言,朕意已決!茂先,擬旨!”

“諾,請陛下旨意!”

“昭,加大司馬石苞爲平蜀大都督、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命幷州、冀州、洛陽中軍分別抽調兵馬支援關中。命五部匈奴抽調一萬騎兵進入關中。以上部隊連同現有關中部隊,一律歸大司馬節制!這場仗,我大晉和西蜀小寇打到底!不消滅關、姜賊酋,不拿回隴西、涼州,朕誓不休兵!”

“遵旨!”

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五一七章 記憶當長久第四一六章 潼關之佯攻第一四三章 復興殲滅戰(十)第二八二章 關中大決戰(七)第四五六章 目標是癭陶第一九四章 新生的晉國(二)第二五四章 糧食的問題第一二二章 復興反擊戰(四)第五三八章 橫掃如卷席(十三)第二五一章 關彝的日常(三)第八十二章 彈指三年間(五)第四二八章 幽燕多壯士(一)第三三一章 世家的方向(一)第四一六章 潼關之佯攻第九十六章 寧做傅僉死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三六四章 金色的麥浪第二零六章 羣鴉的盛宴(二)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將略第四五五章 焦點是冀州第四四七章 幷州之會戰(八)第二七八章 關中大決戰(三)第四零二章 如此之政變(四)第三五零章 一路向西行(五)第三四九章 一路向西行(四)第一六四章 抄家進行時(二)第二二五章 北伐的廟算(一)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十八章 三代的理想(三)第一九八章 真彩雲之南(二)第二二五章 北伐的廟算(一)第七十七章 無愧於曹姓(三)第三八六章 局面的反轉(一)第四二九章 幽燕多壯士(二)第五一九章 世家的改變第三八四章 西城之反擊(一)第三三五章 杜武庫點兵(一)第七十七章 無愧於曹姓(三)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二六四章 異樣的春耕(四)第八十二章 彈指三年間(五)第四二一章 一戰取晉陽第二四八章 石苞的奮迅(二)第二七一章 決戰的序幕(四)第三十一章 深耕涪陵郡(八)第一八零章 希望的田野(五)第三七五章 永安烏龜流(一)第三三八章 杜武庫點兵(四)第一二八章 復興反擊戰(十)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二一八章 羣鴉的盛宴(十四)第五十九章 幕後的交易(二)第三一三章 關中的復甦(七)第二零三章 我們的目標(二)第二零六章 羣鴉的盛宴(二)第四五二章 一退和一進(二)第五一二章 碾壓的快感(三)第六十八章 新鮮的血液(二)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轉進(一)第一四九章 戰爭與和平(五)第一一二章 誰敢說投降(一)第三四九章 一路向西行(四)第一七一章 鹽場拍賣會(一)第一七九章 希望的田野(四)第二一四章 羣鴉的盛宴(十)第一一六章 反擊的準備(二)第二九五章 晉國有新銳(四)第一六零章 權力的遊戲(四)第五二七章 橫掃如卷席(二)第一九一章 大司馬很忙(二)第三十六章 蝴蝶的翅膀(二)第一七一章 鹽場拍賣會(一)第五一六章 有人造反了(二)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第三六七章 不得不出兵(二)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第三二四章 大司馬一家(二)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轉(四)第四五六章 目標是癭陶第三九九章 如此之政變(一)第四一零章 惶恐的晉吳(一)第三六八章 不得不出兵(三)第一八三章 名將的無奈第三六九章 不得不出兵(四)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二六零章 郿縣防禦戰(五)第六十八章 新鮮的血液(二)第二三五章 北伐進行時(四)第一二一章 復興反擊戰(三)第一九九章 真彩雲之南(三)第三五七章 刑不上大夫(一)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三八二章 進擊的關索(二)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
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五一七章 記憶當長久第四一六章 潼關之佯攻第一四三章 復興殲滅戰(十)第二八二章 關中大決戰(七)第四五六章 目標是癭陶第一九四章 新生的晉國(二)第二五四章 糧食的問題第一二二章 復興反擊戰(四)第五三八章 橫掃如卷席(十三)第二五一章 關彝的日常(三)第八十二章 彈指三年間(五)第四二八章 幽燕多壯士(一)第三三一章 世家的方向(一)第四一六章 潼關之佯攻第九十六章 寧做傅僉死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三六四章 金色的麥浪第二零六章 羣鴉的盛宴(二)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將略第四五五章 焦點是冀州第四四七章 幷州之會戰(八)第二七八章 關中大決戰(三)第四零二章 如此之政變(四)第三五零章 一路向西行(五)第三四九章 一路向西行(四)第一六四章 抄家進行時(二)第二二五章 北伐的廟算(一)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十八章 三代的理想(三)第一九八章 真彩雲之南(二)第二二五章 北伐的廟算(一)第七十七章 無愧於曹姓(三)第三八六章 局面的反轉(一)第四二九章 幽燕多壯士(二)第五一九章 世家的改變第三八四章 西城之反擊(一)第三三五章 杜武庫點兵(一)第七十七章 無愧於曹姓(三)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二六四章 異樣的春耕(四)第八十二章 彈指三年間(五)第四二一章 一戰取晉陽第二四八章 石苞的奮迅(二)第二七一章 決戰的序幕(四)第三十一章 深耕涪陵郡(八)第一八零章 希望的田野(五)第三七五章 永安烏龜流(一)第三三八章 杜武庫點兵(四)第一二八章 復興反擊戰(十)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二一八章 羣鴉的盛宴(十四)第五十九章 幕後的交易(二)第三一三章 關中的復甦(七)第二零三章 我們的目標(二)第二零六章 羣鴉的盛宴(二)第四五二章 一退和一進(二)第五一二章 碾壓的快感(三)第六十八章 新鮮的血液(二)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轉進(一)第一四九章 戰爭與和平(五)第一一二章 誰敢說投降(一)第三四九章 一路向西行(四)第一七一章 鹽場拍賣會(一)第一七九章 希望的田野(四)第二一四章 羣鴉的盛宴(十)第一一六章 反擊的準備(二)第二九五章 晉國有新銳(四)第一六零章 權力的遊戲(四)第五二七章 橫掃如卷席(二)第一九一章 大司馬很忙(二)第三十六章 蝴蝶的翅膀(二)第一七一章 鹽場拍賣會(一)第五一六章 有人造反了(二)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第三六七章 不得不出兵(二)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第三二四章 大司馬一家(二)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轉(四)第四五六章 目標是癭陶第三九九章 如此之政變(一)第四一零章 惶恐的晉吳(一)第三六八章 不得不出兵(三)第一八三章 名將的無奈第三六九章 不得不出兵(四)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二六零章 郿縣防禦戰(五)第六十八章 新鮮的血液(二)第二三五章 北伐進行時(四)第一二一章 復興反擊戰(三)第一九九章 真彩雲之南(三)第三五七章 刑不上大夫(一)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三八二章 進擊的關索(二)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