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六章 羣鴉的盛宴(二)

西元265年的十二月,坐鎮晉屬荊州的最高長官,汝南王司馬亮收到了步闡的請降書。

司馬亮接到這封信件後不敢擅專,立即向洛陽城的皇帝侄兒彙報。而司馬炎在接到報告後,馬上興高采烈的召集了自己的親信們開會討論。

“陛下,此事不可行。我國與東吳締結盟約還不到半年,如果這個時候接納步家的歸降,毫無疑問要引得東吳與我絕交。”

首先站出來表示反對的,是車騎將軍賈充。賈公閭先生以前一向以善於逢迎巴結領導著稱,這個時候居然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由此可見他的內心是多麼的不想接招。

“呵呵呵,賈車騎什麼時候也如此重視盟約了?如文皇帝(司馬昭)所言,盟約存在的唯一價值不就是用來撕毀的麼?正因爲我國與東吳簽訂了盟約,所以這個時候接受西陵,才能算是出其不意啊!”

不用猜,說這話的肯定是鎮軍將軍、臨晉侯楊駿了。

現在晉國的中樞,已經隱隱有了黨爭的苗頭。

這裡面,尚書令裴秀、車騎將軍賈充是一黨。作爲從司馬昭的大將軍府裡一路走來的老人。這兩位最看不起的就是楊駿了:我們幫着文皇帝縱橫捭闔的時候,你丫在哪裡啊?!怎麼滴?以爲你女婿當了皇帝就想對我們取而代之?再等十年吧!

而對於楊駿來說,他心裡也看不起這兩個人啊:你們兩個算什麼東西?聞喜裴氏?河東賈氏?TM的都是些什麼弱雞家族啊?哪裡比得上我們弘農楊氏四世三公呢?早年我因爲是司馬炎的老丈人,在他上位之前必須趴着。現在我女婿都是皇帝哪!你們還霸佔着位置不放,你們纔是罪該萬死啊!

本朝太祖曾經說過,黨內無派,千奇百怪。一個政治集團,哪裡可能真正的是一個團結的整體呢?內部的明爭暗鬥絕對不會少。很多時候,這些爭鬥是非常有必要性的:他會幫助大家都時刻提高警惕,不斷的提高自己——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也。這一點,關彝的復興社就做得很好:元從、荊州人、東州人、益州人,全都擠在復興社裡。要想獲得董事長的首肯,那就努力的拿出成績來唄,這是良性競爭。

但是陷入黨爭就不好了:事情對錯不要緊,總之你反對的我一定支持。你支持的我一定反對。昔年東吳的南魯黨爭就是如此,東吳也因此元氣大傷。

“呵呵呵。臨晉侯,這不是絕交不絕交的問題。問題在於,西陵,乃是四戰之地。我們若是吞下了西陵,就會直面吳蜀兩國的兵峰。到了那時候,誰去收拾殘局?臨晉侯你嗎?”

毫無疑問,在鍾會出奔後,晉國中央的這個小圈子裡,最有軍略的就是尚書令裴秀了。所以他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接受下來了怎麼守?

“哼!尚書令,這事還不簡單。荊州軍團集體南移不就好了嘛。多年以來,我大晉的荊州水師,只能是在漢江裡面操練。這漢江的水域比起長江可要狹窄得多啊。長此以往,哪裡能鍛煉出真正的水軍。若是能夠拿下西陵,我大晉的荊州水軍才能真正的進入長江!如此,才能爲以後的滅吳打下基礎!”

能夠說出這番話的,當然不是楊駿了。弘農楊氏,家學淵源。雖然很不幸出了楊駿這樣不知進退又優柔寡斷的傢伙。但畢竟底蘊在那裡擺着,所以每一代楊氏子孫,肯定有非常優秀的人才。

現任中領軍的楊珧,乃是楊駿的二弟。在歷史的本位面,他提早的看到了本家在晉朝朝野權傾一時花團錦簇下的滅族危機。多次勸誡自己的大哥楊駿惜福收斂。對楊駿執政期間種種錯誤的舉措盡力彌補。還一手提拔了西晉名將馬隆……可惜,最後楊駿被賈南風夷滅三族的時候,他也跟着做了陪葬。

當然,在現在這個時間段,楊家還被裴秀和賈充壓制着呢。所以這個時候,他當然是要幫助自己的大哥儘快上位。

“哦,文琚此言,甚是有理啊。”好了,司馬炎的領導能力也不如他爹。在下屬沒有表達完意見之前,搶先發言了。

裴秀和賈充是什麼?久經考驗的超級政客。司馬炎這話一出口,他們就明白了這位皇帝心裡是怎麼想的了。

哎,臭小子,你爹才死了不到一年啊。你就把他的話全忘了嗎?“不要因爲新朝建立,就忙着豁取軍功以提升自己的威望。”這句話,你真的全忘了嗎?

算了,我們不說話了好不好?到時候西陵拿下來了,你們就知道惹了多大的一個麻煩!

“那就傳旨,讓汝南王那邊與步仲思加強聯繫,同時制定出兵接應的方案。”

“遵旨。”

於是,皮球轉了一圈,現在回到了晉國的荊州軍團身上。

現在晉國的荊州軍團,其主要官員是這些人。

總司令官,汝南王、鎮南大將軍司馬亮,坐鎮新野。

前敵指揮官,揚烈將軍王渾,坐鎮襄陽。他的護軍,是被關彝放回來的胡烈。

後勤指揮官,荊州刺史、安南將軍、鉅平侯羊祜,坐鎮南陽。其參軍是南陽本地人劉阜(此人的玄孫是魏晉八君子之一的劉惔)。

整個晉國荊州軍團,263年之前是五萬人。後來司馬昭發動滅蜀戰爭,劉欽帶走了一萬。魏晉禪代此時也纔剛剛結束,還沒來得及對這一軍團進行補強,所以此時的荊州軍團,只有四萬餘人。

266年一月,接到洛陽命令的司馬亮在新野召開了荊州軍團高級官員的擴大會議。

“陛下已經下旨,西陵,乃是卡在我大晉荊州腹心的一把利刃。今日因爲吳國內部的問題,出現瞭如此的良機。是萬萬不能放過的。所以,陛下的命令是,加強與步家的聯絡,同時荊州軍團要動員起來,隨時準備南下接受西陵。”

司馬亮說出這些話之後,會場內其他的諸多荊州高級官員,人人都皺緊了眉頭。

“大王,末將有下情容稟。”

“哦,叔子有什麼事?但講無妨。”

“大王,末將陪大王來此荊州上任已有五月了,對荊州的民政多少有了些瞭解。這荊州,現在的情況極不樂觀,實在是不適合現在就擅動刀兵啊。”

“哦,叔子居然如此說,能否細講?”

“諾。大王,我大晉轄下的荊州,去年漢江大水,淹沒了良田十數萬畝,今年漢江又有改道,沿途百姓流離失所(漢江早年是一條脾氣很不好的江,一直到後來逐漸穩定,特別是與長江的交匯口逐漸融合成一個後,才促成了武漢這座城市的出現)。而且兩三年前,劉太守抽調走了荊州最精銳的一萬戰兵,現在這些戰兵全部滯留在長安未能歸建。這些士兵的家屬也極爲不滿。同時荊州戰區由於多年未有大的戰事,所以武庫也較爲空虛。真要打起仗來,庫存的弓箭可能不夠一旬的消耗!”

“是啊,大王。末將雖然久在荊州,對剛纔叔子說的這些問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末將還是要承認叔子說的有理。這漢江水患未能徹底根除前,我大晉的荊州民生始終無法穩定。並不能支持我荊州軍團長期作戰。”

“哎,寡人雖然不是親民官,但是來了荊州這麼些日子,多少還是聽到一些下面的情況的。寡人也不認爲這個時候接受步家的投降是好事。可是……”

下面的話是司馬亮沒說了。大家心裡都清楚:皇帝陛下剛剛登基,急需開疆拓土來展現他得國的正當性——特別是司馬家在西蜀大敗而歸強行上位之後,這種迫切性就更爲強烈了。

“哎,寡人的意思是,陛下的命令是要執行的。這樣吧,玄衝(王渾)和玄武(胡烈)這邊,整備軍馬。叔子這邊,加強和步家的聯絡。錢糧啊,兵器甲仗啊,現在在長安的荊州兵歸建什麼的,寡人去洛陽給你們打官司!”

“多謝大王體諒我等。”

“不然,大家既然都在一起共事,當然要同舟共濟。”

第三七二章 西城攻防戰(一)第四四二章 幷州之會戰(三)第一七八章 希望的田野(三)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九十八章 東吳的目光第六十八章 新鮮的血液(二)第五三四章 橫掃如卷席(九)(爲書友~咚~加更)第四八九章 一碗紅糖水第三八三章 進擊的關索(三)第二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二)第三五零章 一路向西行(五)第七章 求知涪陵郡(五)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第一二二章 復興反擊戰(四)第二八七章 關中大決戰(十二)第三零一章 戰後的餘波(一)第四四六章 幷州之會戰(七)第二十七章 深耕涪陵郡(四)第四十四章 責任重於山(二)第四九三章 最強的敵人(二)第五零四章 小衛求學記(三)第一七六章 希望的田野(一)第二四七章 石苞的奮迅(一)第三六七章 不得不出兵(二)第二六一章 異樣的春耕(一)第八十一章 彈指三年間(四)第三三四章 世家的方向(四)第一四零章 環球同涼熱第三一九章 詭異的建業(一)第三十一章 深耕涪陵郡(八)第四四七章 幷州之會戰(八)第三九七章 政變的前奏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五一七章 記憶當長久第二一一章 羣鴉的盛宴(七)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轉(四)第二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二)第一八三章 名將的無奈第九十章 天地已變色(四)第三八二章 進擊的關索(二)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一七八章 希望的田野(三)第三七九章 處處是南中(三)第五一零章 碾壓的快感(一)第四五五章 焦點是冀州第三七一章 現在二對二第一零九章 孔雀的最期(二)第九十六章 寧做傅僉死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一九一章 大司馬很忙(二)第二七七章 關中大決戰(二)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一三零章 誰敢比我慘(一)第三七五章 永安烏龜流(一)第二五六章 郿縣防禦戰(一)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五三七章 橫掃如卷席(十二)第一六一章 權力的遊戲(五)第七十八章 彈指三年間(一)第一四二章 復興殲滅戰(九)第二四一章 街亭爭奪戰(一)第三十六章 蝴蝶的翅膀(二)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第五一六章 有人造反了(二)第三四二章 國家的未來(四)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五二零章 長遠的佈局(一)第二四六章 街亭爭奪戰(六)第一三八章 復興殲滅戰(六)第五一五章 有人造反了(一)第五十二章 真正的初陣(四)第一七六章 希望的田野(一)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四九一章 關東之精華(二)第三七八章 處處是南中(二)第八十二章 彈指三年間(五)第四九五章 不同的一代(一)第二六七章 好日子到頭第四一零章 惶恐的晉吳(一)第二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二)第一零九章 孔雀的最期(二)第五三二章 橫掃如卷席(七)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三七零章 我要打兩個第五一七章 記憶當長久第三八八章 局面的反轉(三)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四十九章 真正的初陣(一)第四五八章 老驥不伏櫪(二)第一五一章 戰爭與和平(七)第三零零章 異族的未來(三)第四零六章 何爲穿越者(一)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一四零章 環球同涼熱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第四九八章 亡國的皇室(二)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三一四章 河套征伐戰(一)第五十二章 真正的初陣(四)
第三七二章 西城攻防戰(一)第四四二章 幷州之會戰(三)第一七八章 希望的田野(三)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九十八章 東吳的目光第六十八章 新鮮的血液(二)第五三四章 橫掃如卷席(九)(爲書友~咚~加更)第四八九章 一碗紅糖水第三八三章 進擊的關索(三)第二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二)第三五零章 一路向西行(五)第七章 求知涪陵郡(五)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第一二二章 復興反擊戰(四)第二八七章 關中大決戰(十二)第三零一章 戰後的餘波(一)第四四六章 幷州之會戰(七)第二十七章 深耕涪陵郡(四)第四十四章 責任重於山(二)第四九三章 最強的敵人(二)第五零四章 小衛求學記(三)第一七六章 希望的田野(一)第二四七章 石苞的奮迅(一)第三六七章 不得不出兵(二)第二六一章 異樣的春耕(一)第八十一章 彈指三年間(四)第三三四章 世家的方向(四)第一四零章 環球同涼熱第三一九章 詭異的建業(一)第三十一章 深耕涪陵郡(八)第四四七章 幷州之會戰(八)第三九七章 政變的前奏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五一七章 記憶當長久第二一一章 羣鴉的盛宴(七)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轉(四)第二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二)第一八三章 名將的無奈第九十章 天地已變色(四)第三八二章 進擊的關索(二)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一七八章 希望的田野(三)第三七九章 處處是南中(三)第五一零章 碾壓的快感(一)第四五五章 焦點是冀州第三七一章 現在二對二第一零九章 孔雀的最期(二)第九十六章 寧做傅僉死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一九一章 大司馬很忙(二)第二七七章 關中大決戰(二)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一三零章 誰敢比我慘(一)第三七五章 永安烏龜流(一)第二五六章 郿縣防禦戰(一)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五三七章 橫掃如卷席(十二)第一六一章 權力的遊戲(五)第七十八章 彈指三年間(一)第一四二章 復興殲滅戰(九)第二四一章 街亭爭奪戰(一)第三十六章 蝴蝶的翅膀(二)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第五一六章 有人造反了(二)第三四二章 國家的未來(四)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五二零章 長遠的佈局(一)第二四六章 街亭爭奪戰(六)第一三八章 復興殲滅戰(六)第五一五章 有人造反了(一)第五十二章 真正的初陣(四)第一七六章 希望的田野(一)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四九一章 關東之精華(二)第三七八章 處處是南中(二)第八十二章 彈指三年間(五)第四九五章 不同的一代(一)第二六七章 好日子到頭第四一零章 惶恐的晉吳(一)第二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二)第一零九章 孔雀的最期(二)第五三二章 橫掃如卷席(七)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三七零章 我要打兩個第五一七章 記憶當長久第三八八章 局面的反轉(三)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四十九章 真正的初陣(一)第四五八章 老驥不伏櫪(二)第一五一章 戰爭與和平(七)第三零零章 異族的未來(三)第四零六章 何爲穿越者(一)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一四零章 環球同涼熱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第四九八章 亡國的皇室(二)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三一四章 河套征伐戰(一)第五十二章 真正的初陣(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