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章 真彩雲之南(三)

哼哼,還好老子是穿越者啊。平均收入這個概念到底意味着什麼,我可是門兒清!

毫無疑問,這些昔年曹魏的俘虜們,來了這裡後全都成了黑心的資本家。他們每人的年收入,至少在一萬錢以上!也就是現在的南中人口基數太小,而且朝廷實行了佔田令後,每個成年男子必須要每年繳納二十畝田地的賦稅,由此把相當一部分壯勞力給捆在了土地上。不然話,這裡的銅礦生產規模還會更大。

不過算了,說起來,老子纔是最黑的那個。

根據前文的計算,一石純銅可以鑄造九千枚銅錢。而糜家和射家給銅礦的開價是每石兩千錢。然後糜家和射家轉手賣給國家的呢?是每石四千錢。再加上兩千錢的純銅售價裡,還有三成是賦稅。所以,每石純銅,關彝賺的纔是最大頭!

所以,關彝根本沒有追究這些隴西士兵壓榨底層勞動人民的興趣。

不過嘛。

“具體多少錢我不想細問了,但是我告誡你一點:這裡你們僱傭的礦工都是自由民。自由民,來去自由。他們不想幹了就得放他們走!非但如此,你還要盡力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我給你們定個規矩,每年,這裡的土著礦工死亡人數不能超過十人。只要超過一個,我就殺你們的一個人來賠!你記住了?”

“喏!草民記住了。大司馬訓令,絕不敢違背。”

“很好。子明啊,你和你的兄弟們來到我大漢都快兩年了。生活這些怎麼樣啊?還想不想家啊?”

“呵呵,大司馬。這家肯定是想的吶。但是我們也知道,除非大司馬有朝一日北伐成功,否則我們是回不去的。在這裡呢,不用每日訓練、廝殺,雖說開礦什麼的累了點,但咱們都是苦過來,這點辛苦就不算什麼了。而且說實在的,這收入啥的直接翻了好幾倍,以前苦哈哈的人也可以變得闊綽起來了……還有啊,以前咱們在隴西,哪裡看到過這樣一年四季都是綠色的地方啊!所以,真的挺好。”

“嗯,本官怎麼聽說你們還組隊去土著的家裡搶女人?”

“啊?啊!大司馬,說到這個草民就要好好跟你說道說道了。這TM哪門子規矩?一個女人陪一個男人睡了還可以陪下一個男人睡?這有了孩子算誰的?還有啊,什麼叫做父親的沒資格養孩子?只能交給母親和舅舅養?這不是扯淡嘛!大司馬,我麾下好幾十個兄弟都和山下的土著女子睡過了,有七八個女子都懷孕了。照我們隴西的規矩,那懷孕的女子就該好好的供養起來。結果呢?身段都出來了,還TM在稻田裡耕作。這真是豈有此理!”

“好了好了好了。”關彝看着越說越氣憤的尹輝,趕緊的擺擺手打斷了他的咆哮。

“方伯、躬行,你二位以前在南中待的時間很長。我漢家兒要和行走婚制的南中土著女子固定的在一起,也就是我們漢家說的成親。這種事情有沒有先例呢?”

“回大司馬的話,有的。其實這個事情也很簡單。男方爬上女方家的閣樓時,不要猴急的脫衣服。要先跟人家說清楚,自己是漢家子,不接受走婚制。所以事後一定會來迎娶她到漢民居住區生活。若是這女子點頭了呢,事後就可以拿着彩禮去提親。若是這女子不同意呢,其實當晚還是可以睡在一起,不過男方以後就不要做這樣的念想就是了。總之,一切都可協商。只要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就好。哦,對了,孟升,你不知道這些嗎?”

“諸位上官恕罪,下官到任此地還不足一月。哎,也就是大司馬執政後才如此信任我們益州人,不然的話……”

揮手打斷了耿騰的吐槽,關彝笑呵呵的對着尹輝道:“聽清楚了吧子明,你們現在有錢啊!看上哪個女子了,彩禮置辦得豐厚一點嘛。”

“哦,原來是這樣啊。哼,以前的縣長爲啥不給我們講這些呢?大司馬,我們雖然以前是隴西軍。但現在真的是大漢的忠誠子民啊。您可不要嫌棄我們啊。”

“我要是嫌棄你們就不會南中之行第一站就到你們這裡來了。我要是嫌棄你們當初在陽安關就把你們全部給坑殺了。所以,或許有個別地方官還對你們心存懷疑,但本官是絕對對你們一視同仁的!”

“嗯!草民等其實心裡都很清楚。這降兵呢,就算是被坑殺也活該。所以我們來了這裡後,家家戶戶都有大司馬的長生牌位呢。既然如此,草民斗膽向大司馬求一件事。”

“講!”

“草民麾下七百多兄弟,來了這裡後絕大多數都喜歡上了這裡的富足安逸。但是大司馬您是知道的,有的人,天生就屬於戰場。這廝殺慣了,突然過上和平的生活是很彆扭的。而且這樣的人留在這裡,遲早是個不安定的因素。所以大司馬,草民建議,您這次來了後,把有志於再次從軍的人全部帶走!”

當關彝對尹輝的建議開始思考的時候,耿騰朝着關彝深深鞠了一躬:“大司馬,子明剛纔說的很有道理。下官纔來此上任不足一月,就已經接到本地司聞曹的報告。說是最近幾個月,東吳典校處在本地的活動越來越頻繁了!”

蜀漢和東吳這對歡喜冤家,反正一直都是相愛相殺的。東吳沒事就往南中送錢,蜀漢也沒少在東吳的交州搞事。現在蜀漢的南中地區有了這麼多北方的降兵,東吳不想在這上面動點文章那纔是怪了。

所以,尹輝和耿騰的意思都很明確:你從這裡徵點兵吧?把那些不安定份子全部抽走。

“嗯,這個提議很好。方伯?”

“屬下在。”

“這樣,我給你留兩百親衛。接下來你就從這谷昌礦開始,後續的十七個銅礦一路掃過去。一方面瞭解民情,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一方面對這些礦工進行徵兵。嗯,本次徵兵以志願爲原則,不管是以前的隴西兵還是本地的土著礦工。只要他們本人願意,都可以招收。不過這上限嘛,限定在五千人以內。徵兵結束後,你先啓程返回江陽郡,把這些新兵交給江陽郡守陳承祚。他知道該怎麼去做的。”

“喏!請大司馬放心,下官定會將此事辦得妥當。呃,大司馬,您這次一共就帶了五百親衛出來,給下官留兩百。接下來你還要去永昌郡,那可是我大漢最偏遠的一個郡啊。”

“無妨。”關彝自信的笑了笑:“方伯啊,現在不比前些年了,現在,民心在我啊。”

霍在帶着人去辦事了。接下來關彝帶着馬義、王頎、老阿等人繼續向西,來到了蜀漢最偏遠、人口最稀少也是幅員最爲遼闊的一個郡:永昌郡。

說起來,現在的永昌郡下轄八個縣。但實在是可惜得很,這八個縣基本上都是在冊居民一兩千的小縣。整個永昌郡的在冊人口,只有一萬五六千人。

當然,這裡是橫斷山區,大山深處有着不少的少數民族。而且這裡是三江並流的河谷地帶,土壤肥厚,空氣潮溼。在這個地方,很多少數民族都開墾出了規模極大的梯田,養活了成千上萬的部民。

“躬行,當年鎮南大將軍(馬忠)在南中擔任庲降都督的時候,你可曾來過這裡?”

“大司馬,下官慚愧。下官小的時候大多數時間在成都,期間偶爾來過南中幾次。但一般都是在味縣,從未來過這麼偏遠的地方。”

“嗯,若是本官要安排一項差事給你,這項差事要使得你大概好幾年都得釘在這裡,無法返回成都享受榮華富貴。你可願意?”

關彝說出這句話之後。馬義神色嚴肅的整理了自己的衣冠,然後鄭重的鞠躬爲禮:“大司馬,屬下四五年前也和十年前復興社的各位兄長一樣,小小年紀就知道在成都飛鷹走馬、流連花叢。結果僞魏打過來的時候,小弟乃至小弟的父親、叔父等人除了茫然失措,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實在是有損家祖的威名。待得大司馬帶着復興社的各位兄長一朝奮起,挽天之傾。小弟豁然之間似乎明白了該去做什麼。小弟沒什麼特別的天賦,唯有祖上在南中多年,巴西馬氏在南中還多少有一點威名。所以,小弟願意學習孫定烈兄長,做一個樸實的老農,在大司馬的指引下,爲我大漢真正的復興竭盡全力!”

“躬行此言,吾心甚慰。躬行,這永昌郡的地下,埋着這個世界上數得着的多個超級玉石翡翠大礦!也有着這個世界上極度美麗的紅藍寶石大礦!”

第一一四章 誰敢說投降(三)第一七四章 桓王之再生(一)第三十八章 蝴蝶的翅膀(四)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二八五章 關中大決戰(十)第二七九章 關中大決戰(四)第二四六章 街亭爭奪戰(六)第三三五章 杜武庫點兵(一)第四八九章 一碗紅糖水第四一六章 潼關之佯攻第七十章 佈局江陽郡(二)第七十三章 開始暴兵吧(二)第二九一章 關中大決戰(十六)第五十四章 你家出事了第一一二章 誰敢說投降(一)第四六八章 大陸澤之戰(三)第二零三章 我們的目標(二)第二四九章 關彝的日常(一)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四一六章 全國總動員(四)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戰(三)第三三八章 杜武庫點兵(四)第七十章 佈局江陽郡(二)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一八九章 魏晉之禪代(二)第四三九章 東吳再出兵第三六六章 不得不出兵(一)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廟算(三)第四七一章 大陸澤之戰(六)第一零五章 向承都進軍(一)第三八二章 進擊的關索(二)第六十六章 人生不如意(三)第四九四章 最強的敵人(三)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七十六章 無愧於曹姓(二)第五三八章 橫掃如卷席(十三)第四十章 蝴蝶的翅膀(六)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十四章 尚書檯一日第三三二章 世家的方向(二)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一九一章 大司馬很忙(二)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二十一章 三代的理想(六)第四四二章 幷州之會戰(三)第三二三章 大司馬一家(一)第四一八章 表裡之山河第二三零章 晉國的應對(一)第三九九章 如此之政變(一)第二七八章 關中大決戰(三)第四一二章 惶恐的晉吳(三)第四六八章 大陸澤之戰(三)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聞曹(五)第三十章 深耕涪陵郡(七)第四八四章 晉祚今終焉(一)第五一五章 有人造反了(一)第二五二章 凡事預則立(一)第五三一章 橫掃如卷席(六)第三二四章 大司馬一家(二)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三三二章 世家的方向(二)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二三九章 洛陽和建業(一)第三三六章 杜武庫點兵(二)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五一二章 碾壓的快感(三)第一零六章 向承都進軍(二)第一九八章 真彩雲之南(二)第三七七章 處處是南中(一)第三八一章 進擊的關索(一)第四三一章 幽燕多壯士(四)第六十六章 人生不如意(三)第三六七章 不得不出兵(二)第五零三章 小衛求學記(二)第二十七章 深耕涪陵郡(四)第一二九章 薑是老的辣第二四四章 街亭爭奪戰(四)第四八零章 洛陽是雒陽(八)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第二七五章 中線和東線(三)第三七三章 西城攻防戰(二)第十四章 尚書檯一日第四五一章 一退和一進(一)第八十章 彈指三年間(三)第四三九章 東吳再出兵第四六四章 無奈的晉臣(一)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五二八章 橫掃如卷席(三)(爲書友怎麼什麼暱稱都被使用了加更)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一七七章 希望的田野(二)第四六三章 鍾會的謀劃(二)第二二五章 北伐的廟算(一)第一三五章 復興殲滅戰(三)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四)第四六六章 大陸澤之戰(一)
第一一四章 誰敢說投降(三)第一七四章 桓王之再生(一)第三十八章 蝴蝶的翅膀(四)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二八五章 關中大決戰(十)第二七九章 關中大決戰(四)第二四六章 街亭爭奪戰(六)第三三五章 杜武庫點兵(一)第四八九章 一碗紅糖水第四一六章 潼關之佯攻第七十章 佈局江陽郡(二)第七十三章 開始暴兵吧(二)第二九一章 關中大決戰(十六)第五十四章 你家出事了第一一二章 誰敢說投降(一)第四六八章 大陸澤之戰(三)第二零三章 我們的目標(二)第二四九章 關彝的日常(一)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四一六章 全國總動員(四)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戰(三)第三三八章 杜武庫點兵(四)第七十章 佈局江陽郡(二)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一八九章 魏晉之禪代(二)第四三九章 東吳再出兵第三六六章 不得不出兵(一)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廟算(三)第四七一章 大陸澤之戰(六)第一零五章 向承都進軍(一)第三八二章 進擊的關索(二)第六十六章 人生不如意(三)第四九四章 最強的敵人(三)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七十六章 無愧於曹姓(二)第五三八章 橫掃如卷席(十三)第四十章 蝴蝶的翅膀(六)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十四章 尚書檯一日第三三二章 世家的方向(二)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一九一章 大司馬很忙(二)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二十一章 三代的理想(六)第四四二章 幷州之會戰(三)第三二三章 大司馬一家(一)第四一八章 表裡之山河第二三零章 晉國的應對(一)第三九九章 如此之政變(一)第二七八章 關中大決戰(三)第四一二章 惶恐的晉吳(三)第四六八章 大陸澤之戰(三)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聞曹(五)第三十章 深耕涪陵郡(七)第四八四章 晉祚今終焉(一)第五一五章 有人造反了(一)第二五二章 凡事預則立(一)第五三一章 橫掃如卷席(六)第三二四章 大司馬一家(二)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三三二章 世家的方向(二)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二三九章 洛陽和建業(一)第三三六章 杜武庫點兵(二)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五一二章 碾壓的快感(三)第一零六章 向承都進軍(二)第一九八章 真彩雲之南(二)第三七七章 處處是南中(一)第三八一章 進擊的關索(一)第四三一章 幽燕多壯士(四)第六十六章 人生不如意(三)第三六七章 不得不出兵(二)第五零三章 小衛求學記(二)第二十七章 深耕涪陵郡(四)第一二九章 薑是老的辣第二四四章 街亭爭奪戰(四)第四八零章 洛陽是雒陽(八)第四一四章 全國總動員(二)第二七五章 中線和東線(三)第三七三章 西城攻防戰(二)第十四章 尚書檯一日第四五一章 一退和一進(一)第八十章 彈指三年間(三)第四三九章 東吳再出兵第四六四章 無奈的晉臣(一)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五二八章 橫掃如卷席(三)(爲書友怎麼什麼暱稱都被使用了加更)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一七七章 希望的田野(二)第四六三章 鍾會的謀劃(二)第二二五章 北伐的廟算(一)第一三五章 復興殲滅戰(三)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四)第四六六章 大陸澤之戰(一)